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59 大年三十
    温语去小院,要安排严珠她们过年。

    到了一看,木博竟然也在。

    祁夫人和祁五,安排他来送年货的。

    温语心中微暖,这个未来婆婆,真是没话说

    之前,她就让青师傅备了不少年货。这一下,大家更可以过个丰收年了。

    在这儿的人,个顶个手巧,挂上了自己做的灯笼,剪了窗花儿,贴了对联那字,有的龙飞凤舞,有的清秀锐利

    满满吉祥话儿。

    “这些是青师傅写的吗”温语指着问。

    青师傅指着说“院里的是我写。大门的是我那侄儿写的。

    温语吃惊,一个从那种地方出来的人,能有这样洒脱狂妄的字体这姑侄俩,真不知道什么来头

    “刚贴上,邻居就来问、来求。早知道,让他多些写,让李渊出去卖了”

    温语笑起来“这个想法好回头弄好纸,好墨,洒上金。每年年底,送咱们的大主顾”

    “姑娘只要记得,消费五千两往上的,才算是大主顾”

    两个畅想未来。哈哈大笑。

    进屋一看,兰舟居然也坐在屋里,抿着嘴,露出脸边两酒窝。

    旁边盒子里,是他的平平安安,两只乌龟,还是趴着不动。

    但是,居然一个穿红,一个挂绿。让人看着,简直要笑死。

    严珠拉温语看,笑了一会儿,才说“这是小六儿做的。还给圆圆的小兔子和欢欢喜喜做了呢阿语,一会儿你带回去吧”

    “初三,我接你去崔家。到时,你自己给她吧”

    严珠依过来,不舍的搂着温语的肩膀。

    这是第一个两人没一起过的大年三十儿。

    温语安排严珠带着木玲和陈文洁,还有兰舟,回舅舅家过年。舅舅那边住的地方小,守过三十,初一先回来,然后初二再跟温语去舅舅家一趟。

    初三,再带着严珠去崔家。

    木玲和陈文洁已经混成了死党,听说去陈家,就磨着哥哥一起去。

    青师傅打算跟侄子一起过年,守夜。

    温语才想起来那人,“来了京城,一直在忙,也没问他怎么样了”

    青师傅说“宋五爷不让他说是如何出来的。他说出来就上了路,沿路的车船都安排好了。让他拌成一个女病人,一刻不停的上了京。宋五爷安排了地方住。我们进京,在这附近租好了院子,才把他接出来。”

    “要不,让他住在这儿吧,人多热闹,也有个照应。”

    青师傅连连摇手,“这可使不得不管如何,他有那样的出身。对您和珠珠姑娘,以及其它几个姑娘,都很不便。您虽然有门好亲,但进了侯府,还不知道面对是什么,可不能让您有丝毫纰漏。”

    温语点点头“那他吃住,还有伺候的人,都精心选。养这么个人,对于咱们不算什么。必须小心,要是伺候不周到,出了事,倒更麻烦。”

    “您放心吧现在的日子对于他来说,就是吃糠咽菜,也如蜜一样的。我这个侄儿,完全像了我大兄,天资特别聪明。咱们铺子上的事,我只说了说,他就出了几个好主意。他身份未定,腿脚不便,也不出门。

    整日写些东西,日子悠闲。等您嫁了,铺子开了,一切都踏实了。他想开个琴行,带几个学生,不想白白吃饭。”

    “好,这些都容易先好好过年。今年,青师傅和忆白公子都脱离了苦海,给家人们的香火,也准备得丰富些。”

    “难为姑娘,这都能想到”青师傅感激的点头。

    温语给看门的一家,还有绣娘和那些小姑娘,都发了不菲的压岁钱。

    新买的几个小丫头,终于看到自己手里的银子长什么样了,高兴的都不知道藏在哪儿好。

    临走,温语把木博叫到一边,跟他说“你去我舅舅家,如果家中大嫂马氏闹招儿,你就想法子弄晕了她。”

    木博不说话,看着温语。

    “看我干嘛你会吗要不,我把腊八派过去”

    木博只是不明白什么要这么做,可不是不会。

    他随了祁五,话少,点点头算是应了。

    温语嘱咐“要记得,用那种事后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办法。”

    上回马氏头晕吐了三天。想闹都没力气

    三十晚上,温家张罗了一大桌子菜。

    后厨已经交给吴氏了。

    她管家多年,这次又格外用心

    原氏,管家也没毛病,但她的侧重点并不在后厨。

    所以,高低立下,这顿年夜饭,色香味聚全,特别合温家人口味

    有段日子没吃到老家的味道了,温老太太和两个儿子以及孙子,都津津有味。

    温语笑道“还是咱们老家的饭合胃口瞧祖母和父亲,还有二叔吃的,高兴都挂脸上了。二婶儿辛苦啦”

    吴氏虽然对温语余恨未消,但也知道温语可不同往日了。

    最近温娇也总往温语屋里跑,她无法,笑的灿烂“找到个铺子,里面不少咱们老家的食料。只是没有老家的新鲜。”

    温老太太点头“这就很不错了”

    原氏看着丈夫,果然没少吃,还跟温枫频频举杯。

    她也不知道,是丈夫变了,还是自己变了。那个心呀,就那么慢慢冷下来。

    捂不热的样子。

    况且,他没来捂

    心中淡然,只象征性的吃些,不跟她们凑趣儿。

    也许婆媳是天生的冤家吧,老太太见原氏端着肩膀,慢条斯理的冷淡样儿,真是越来越看不习惯。

    竟然感觉,她还不如吴氏呢

    与别人家的喜庆不同。

    秦怜月病了。

    本来她身子就偏弱,还最爱伤春悲秋。到了京城,很多不习惯。再加上被祁五和温语刺激。

    无论如何也联系不上祁五,得着他的信儿,就是这么炸裂的

    前天,她衣着单薄,弹琴追忆往事。

    边哭边弹,似是她遇到了负心人终于发烧躺床,下不了地了。

    杜六也不是没劝,但这个女儿,瞧着柔弱,但极任性。

    病了,大年下的,哪哪儿都关门儿。可把杜六急坏了

    她知道女儿胆子不小,光怕她去联系祁五,所以跟阿琴和阿棋以及周围的人说了,如果敢给姑娘传消息

    “立刻打死我可不管什么年不年的。”

    果然,秦怜月要送信。

    只是,这些信都进了杜六的手里。

    打开一看,吓得半死。这要是落到祁家别人手里,落到崔凤英的手里,可怎么是好啊

    平日里那么聪明的姑娘,现在怎么这么糊涂

    一封封的烧了,在屋里转磨磨儿。

    这对母女,过了一个最难挨的年。

    韦氏,一个人,黑着灯,坐在屋里。

    她喝了不少酒,回想之前在宋家的春节

    宋尚为了讨母亲高兴,每年都会有不少的花样儿。

    她看不上婆婆,不高兴丈夫这么闹腾,所以会不露痕迹的扫兴。

    她以为婆母和宋尚看不出来。而且,实话说,那时的她,也不在乎他们看出来。

    甚至,就是想让她们知道自己不高兴了

    而现在,别家快乐,她一个人孤坐时,“后悔”二字,竟然在脑海里晃了晃。

    不,我不后悔。

    因为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三十晚上的祁家,几个儿孙陪着潭氏说笑

    祁五却陪着母亲祁四来了,祁夫人不愿让他难做,打发他去陪刘姨娘。

    刘姨娘对张家的亲事不满,总跟祁四报怨。

    但祁四,有主意的很,她有牢骚,也没机会说。

    今儿,看他来了,就又拉着说起来。

    最后,闹的很不愉快,祁四也不是太好的性子,甩手回了屋,倒让刘姨娘哭了一回。

    “你明天还有事,回去歇着吧”祁夫人跟祁五说。

    “儿子陪您。”

    祁夫人拍拍祁五,幸亏有他啊。

    谁知道,祁五却说“母亲,这是您最后一个孤单的年夜。明年,就算儿子有事不在跟前,也有温语陪着您了。”

    哎哟,我的傻儿子哟还会说这样的话了果然定了亲,人就温柔了呢

    拉着他,满脸是笑,激动的不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