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五章
    此事之后,大宋的朝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都是大家肉眼能够感受到的。

    蔡家没落了,这件事之后,蔡京和蔡攸他们集体被发配了。

    宋朝律法,不杀士大夫,所以他们免去了死刑,但是活罪难逃。

    而如今蔡京年事已高,路途奔波,能不能安然到达流放地都是一个问题。

    老百姓得知蔡京他们被捕,全都跑出来看热闹了。

    跟过年似的,一个个跟着围观,丢烂叶子,议论纷纷,倒是高兴的很。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蔡京他们做了什么,就知道他们是贪官,这一点就足够他们发泄怒火了。

    于兰看到了游街示众的人当中还有蔡脩。

    昔日蔡家的几个公子都遭了秧。

    相识一场,蔡脩其实当天之后,知道宫里的事儿落败了之后,还派人找了于兰,请求她能不能让蔡家的女眷和孩童得到一些照顾。

    于兰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到这件事情。

    政治斗争素来严酷,一旦开始,双方就极尽手段,各凭本事,定要把对方打倒,连同余党都一网打尽。

    本朝不久前才经历的变法之事,导致了朝局的动荡。

    变法图强本意是好,奈何新旧两党,到后来只为了打压对方,甚至连人死了都不放过。

    于兰尝试的去询问了童贯,童贯这一次倒是没有斥责她,只是让她自己去问太子。

    大约骤然经历了这件事,童贯好像也一下子倦怠了许多,太子监国之后,他回避了很多事。

    朝堂之中,当然很多人以为他老奸巨猾,明明是保皇派,不知道什么时候暗地里头竟然投靠了太子。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件事他也是被赶鸭子上架。

    于兰于是去找了太子赵桓。

    赵桓今天和她一起登上了春风楼的雅阁,看着街上热闹的场景。

    他的神色很平静。

    “这是最好的结局,前一世他们也是如此被流放了,但是那个时候大宋已经风雨飘摇了。你当真以为蔡府中人有无辜的吗既是做了蔡京的子女,应当知晓他们的吃穿用度,都不是正常途径而来。”

    蔡府被抄家,光是厨房做菜的佣人就达到了几十个。

    蔡家那庭院格局,一草一木,堪比皇宫一样的精致。

    “本朝不杀士大夫,已经很便宜他们了。”太子赵桓的眉眼有一些戾气。

    想想蔡京终究是死在大宋的国土内,而他在被大金掳走的那些年,却始终都是一个亡国之君。

    于兰没有说话了。

    等待赵桓的事情还很多,他不可能在春风楼多待。

    但他还是温和的说道“往后,不一定能够多出来见你。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你就不要替别人说情了。”

    他今天的心情还算不错。

    于兰心里头咯噔了一下,却再也没有说什么了。

    只是蔡脩走的那天,她没去看望,但还是暗中给了一些银两。

    “蔡公子多少帮过我的忙。”

    武松发现这一切的时候,于兰解释了一遍。

    “嗯,一码归一码。你认为正确的就去做。”他没有怪罪。

    于兰心里头松了一口气。

    两个人紧握了双手,这段时间,他需要忙的事儿也很多。

    卢俊义是后知后觉才知道武松做了什么,索性成功了。所以他半天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拉着他喝了酒。

    武松透露了一个消息。

    “太子很看重师弟,很大概率,师弟这一次的武举必中。”

    不光是武举,估计连后面的路都铺好了。

    可是武松不是特别看好,倒也不是不看好岳飞。

    而是不看好现在的兵制和官员制度。

    武将太容易受到掣肘了。

    如果大宋的兵制还能有岳家军的存在吗

    春风楼的老板周逸深又开了一家店铺,拉着于兰一块儿投资。

    原因就在于,好多人都知道了春风楼经常有太子爷的光顾。

    那这一次政变之后,太子爷占据了上风。

    所有人都知道,没什么意外的话他就是未来的皇帝。

    而春风楼的老板早早的就结交了太子爷。

    那大家或多或少都会选择去光顾,春风楼俨然已经成为了东京汴梁的第一酒楼。

    但是周逸心里头清楚,太子爷从来就不是冲着他来的。

    所以他准备开第二家酒楼的时候,就提出了和于兰合开。

    他开第二家酒楼也是稳赚的,他又不缺资金,之所以要选择让于兰入股是出于什么原因,于兰也是明白的。

    但她还是拒绝了。

    她不是特别想占周逸的便宜。

    因为周逸的意思她只要出一份钱就可以坐着收钱了。

    但于兰现在不缺这个钱,蔡家的事儿给了她一个提醒。

    人都是有贪欲的,一开始只想着能吃饱就好了,吃饱了之后,就想要更多的东西。

    贪欲没有止尽,最后会走向和堕落。

    她还是习惯了自食其力。

    她的甜品店也走向正轨,她就把自己的那些新的写下来给了香儿月儿还有春兰秋菊几个丫头。

    至于她自己还是想开一个火锅的工厂。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周逸并没有勉强于兰,只是和于兰一下子就签订了订单。

    “放心好了,这一次,没有人来打扰了”周逸一来是知道于兰火锅料确实很不错。

    二来更是明白于兰现在的身份背景不一样,哪里还有人敢来捣乱。

    于兰便拉上了施恩继续开始了老本行。

    有賺钱的生意,施恩是乐意参与的,毕竟东京汴梁也是寸土寸金之地。

    只是武松不知道为什么反倒事情解决了之后,于兰反而还更忙碌了起来。

    成天都见不着人影。

    有的时候忙碌起来更是大晚上才回家。

    于兰心中始终有一种危机感,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危机感来源于哪里。

    她原来只是一个村姑,哪里经过过那么多事

    来到这个朝代之后,她一开始也没有想过主动做什么,一切都只是被动被推着走。

    直到政变成功,她才知道了他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了。

    再往前,就不能再被迫了。

    这是一个是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帝的命令是至高无上他想要谁生谁就生,想要谁死谁就死。

    于兰想到了李师师的金蝉脱壳逃跑,想到了蔡京一家从高高在上权倾朝野的相爷,到最后沦为了阶下囚,想到了太子赵桓冷漠而又坚定的目光。

    他的一切都是为了复仇,复仇之后,他第二个目标是为了向大金打起进攻。

    这个事情并不是十分现实的。

    因为摆在面前的就有很多问题,比如军队的制度还有官员的制度问题。

    这些东西切实得牵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这一年岳飞通过了乡试,五月底皇上正式退位成为太上皇。

    而太子顺利登基。

    改国号靖康

    于兰乍一听这个国号,有点恍惚。

    随后又明白过来了,靖康这个国号是耻辱。但赵桓为了提醒自己不再重蹈覆辙,就还是沿用了这个国号。

    靖康之后,赵桓的确迫不及待的想要通过一些变革来改变大宋现在的局势。

    宋不缺钱,但只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一直受到压迫,所以才会不断的有农民起义的事情发生。

    当时王安石变法就有从这方面考虑。

    但赵桓并不打算改革那么多。他只要改革一点儿,那就是军事制度的改革。

    因为他知道大金怕的是岳家军。

    所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如果按照现在这种军事制度的话,岳家军从何而来

    赵桓自己去巡视过禁军,禁军号称精锐无比,但实际上和他见到的金兵相比不堪一击,可能连辽兵,别看辽国现在已经国力渐微,被耶律延禧搞的民怨沸腾。

    但是辽兵的精锐,打宋军绰绰有余。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后来的海上之盟,宋看到了大金有攻打大辽的气势,所以打算和他们一起联手。

    那个时候提出了事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然后直接被完颜阿骨打否决了。

    再后来谈判只能收回燕云之地,而且还要拿出五十万两

    再后来童贯大军遇上了辽军的残余势力,结果直接打了败仗。

    正面战场全都是金军在打,他们连收拾一个残余势力都收拾不了。

    一场战争下来,他们看到了辽国像是雄狮的垂暮和没落,也看到了大金如同雄鹰的崛起,而他们大宋在这其中却像是兔子一样的无力。

    赵桓要改革军事困难重重。

    当初王安石变法,其实某些方面也加强军事,但宋朝军事薄弱,问题是有很多,比如,比如冗兵现象,战马的缺少,当然还有整个朝堂上的意志问题。

    赵桓找了几个心腹大臣商量。

    最后的结果是不能够大规模的做改革。

    因为大宋从王安石变法之后,朝堂的局势一直都处于政治十分昏暗的时候。

    从来只有内斗,新旧两党的内斗,带来了很多的弊端。

    而这个时候他刚刚经历了夺权,刚刚登基。

    如果贸然提出变法,那么很可能会招来第二次朝廷的动荡。

    赵桓不肯冒这个险,那军事方面要有所发展

    就需要有所改变,所以他就找了一个人做实验。

    让武松去练兵,他提出这个要求,大部分是反对的,觉得皇上太信任这个人了。

    虽然他的确有功,帮忙稳住了局势,也摧毁了皇后一党想要策划政变的阴谋。

    但是还算把兵权交给一个武将,信任于他就是不好的。

    所以反对的声音不小,但索性这一次,赵桓力排众议,更重要的事他给武松的兵马并不多,既然是做实验,也就两万人马,交给他全权练兵。

    他不是完全信得过武松,即便这两万人被练废了,也没多大问题。

    只是在为岳飞做铺垫。

    而且武松这一次是出了风头,他也没有想好什么样的赏赐是比较合适。

    想来想去就给了他这么一个练兵的机会。

    武松得知到结果,很激动。

    兵他可以挑选,战马也可以挑选。

    但他自己却反而有些不是特别自信了。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练好,我想请教师傅。”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询问周侗的意见。

    还是于兰说了。

    “你不可能事事以后都要问你师傅,既然是陛下给你的这个权利,那你自己就去放开手脚去做。纵然失败的话我想他心中也会有数的。最重要的是,陛下恐怕只是在为岳飞师弟做铺垫”

    于兰这么一说,武松也就明白过来了。

    如此一来他就有了信心,放手一博。

    可光是挑选兵士就费了不少时间,而挑选和武器,在这方面,他差点没被气到过。

    原来这其中也牵涉到了官员的。

    大宋的新奇武器不少,可是掌管制造这些兵器的人却私底下拿着公家的东西却做一些私人用品然后拿出去贩卖,至于那些战马,一时也凑不齐,总是一拖再拖。

    武松兴致冲冲的念头,感觉才燃烧的热血就被一盆水给浇灭了。

    万事开头难,就连赵桓也感觉到了很难,比原来要难得多。

    当一个任性的亡国之君简单,当一个事事亲力亲为的好皇帝太难了。

    每天需要解决事情很多,他也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

    距离辽国被灭没几年了。

    大宋从太祖皇帝开始就梦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太宗皇帝亲征之后,这个梦就似乎只是一个梦。

    谁没有平天下之志,但空有野心,没有能力不成,很多东西都是他现学的。

    还要思虑再三,比起当太子之时只为搬到蔡京他们要难太多了。

    后宫之中多被冷落。

    虽说皇帝年幼,但始终没有子嗣。

    皇后娘家也催促他早日诞下皇子,这样才是真正的坐稳了皇后之位。

    可难道是她不愿意吗

    还不是因为皇上不怎么来后宫,来了也是和衣而眠。

    可是大家都佛系了,在太子府的时候,她们就习惯了,到了皇宫也是一样。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多。

    朝堂局势渐渐稳定了下来,皇帝的能力算是得到了认可。

    太上皇倒是也习惯了自己是太上皇的地位,他的后宫还在,依然可以逍遥自在,只是偶尔想起原来的皇后,还有三皇子赵楷,会有些难过,还有李师师,红颜薄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