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完岳飞和周侗回来,武松深感责任重大。

    他问了于兰需不需要把卢俊义和他媳妇送走。

    于兰说道“倒也不必急于一时。我猜太子殿下,在没有把蔡京他们扳倒之前,不一定会行事。”

    也就是说朝堂之上,现在的形势还并不明朗。

    更让人感到糟心的是金那边完颜阿骨打已经对辽发动了战争。

    早先的时候完颜阿骨打就已经表现出了他的能力,亲征部落,统一了女真政权,又抗击了辽军,于军事方面,此人是一个极其勇猛的人。

    几乎是百战克敌战无不胜。

    以前无论是辽国还是宋国都不曾把小小的一个女真部落放在眼里。

    可是完颜阿骨打继位之后,出来的一系列措施和举动,已经奠定了一个雄主的雄才伟略。

    谁能想到当初毫不起眼的女真部落,会迅速崛起,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最后横扫了辽军,又把宋朝两任皇帝抓去当了俘虏。

    这放哪个朝代,都是极其耻辱的一件事情。

    可惜,即便是宋钦宗赵桓重生。

    他也没有当一个霸主的实力。

    这要是换成雄才伟略的君主,还不至于磨磨唧唧近三年都拿不下几个奸臣。

    武松干着急也没用。

    兵权不掌握在他的手里。

    甚至他打算大练兵,他手底下的士兵又换了一匹。

    童贯又给他调了位置。

    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人家兵马强壮,军士上下一心,一往无前的时候。

    他们宋朝的军队,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号称禁军八十万。

    数量虽然没有八十万,实际上也是极其可怕的数目。

    但能用,在战场上能一往无前冲锋的少之又少。

    再有别人战马彪悍,骑军势如破竹的时候,他们的军队还是步兵居多。

    凡此种种,让他头疼不已。

    再去和徐学士商量,说起这些东西的时候,许学士反倒愣住了。

    “这是太祖时候定下来的,祖宗之法不可变。你怎么能够突然间说起这些呢难道这些年来我们没有受到过辽兵和夏军的骚扰。双方不都是有来有往的吗”

    许学士觉得武松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干,想太多了。

    一个武人,只要熟读兵书,带兵打战就好了。

    还要将领组建专门的军队开什么玩笑。

    万一一呼百应,谋朝篡位了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了本朝太祖皇帝得国不正,黄袍加身之事。黄袍加身是因为手底下将领,主动给他做了龙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迫不得已当上了这个皇帝。当然这是史书所说,但根据之前的一些蛛丝马迹而看,太祖当初早就有反意了。底下将领估计也是受命行事。

    只不过任何上位者都不想背负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所以只好说是迫不得已的黄袍加身,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做到这个位置上。

    当然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政权交替频道。

    武人佣兵过重,这也导致了后来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不想让手底下的将领掌握太多兵权,而威胁到自己。

    他自己也是臣子坐上来,更明白这一点儿,后世宋朝皇帝对武人一向防范的紧。

    这也是明明出了不错的将领,却还是打不过人家。

    许学士苦口婆心劝说武松不要打这方面念头,很容易走岔路。

    至于什么大金,大辽还没被灭,虽然给大宋造成的阴影很大。

    但那么大的一个庞然大物能出事吗

    武松听完了许学士一番话,也明白了自己现在是操之过急。

    或者说这方面的意见,在文臣和上位者看来,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武人地位低,文臣地位高,自然对这些士大夫而言是有好处。

    凭什么平起平坐

    所以这话是说不到一块去的。

    武松就闭了嘴。他倒是也有试探性地问过童贯,也被他训斥了。

    “你想做什么,这大宋的军队,自然是皇上的,皇上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轮不到你来插手。你最近若是觉得闲得慌,就去西北老种经略那边去,那边有的是战要打”

    武松不敢说话,只好退了出来。

    童贯不知道这些弊端吗

    他知道,因为他掌握了军权。更明白这些弊端。

    但对于他而言又不算弊端。

    不然偌大的枢密院怎么掌控这些人。

    再者军队的改革,当初王安石变法,倒是有改革过,但最后呢,凡事参与这些事儿的人得到什么好下场没有

    有些规矩,它不一定是好的。

    但是它时间久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即便是有弊端,在能忍受的范围内,大家都会忍耐。

    一上来就要改,改革的人基本不会落的什么好下场,就像商鞅,王安石

    所以童贯,他是坚决不会去提这个。

    他也不希望武松去说。

    因为他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他才会训斥武松,趁早的把这个念头给丢开了。

    如果不丢开这个念头他就要把他给放逐到外头去打战。

    武松有一些闷闷不乐,虽然他早就猜测到了是这个结果,可心里头还是有一些难受。

    就是明知道以后的走向,可所有人都不会去理解。

    他不知道以前于兰知道历史的结局,却还要眼睁睁看着它发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

    他这才知道不久,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他有些受不了。

    晚上也还是闷闷不乐的。

    于兰看到了,反问他是什么意思。

    他就把心底的话给说了出来。

    “我想练兵,但我意义上的练兵和他们所说的不一样。”

    他把磕磕碰碰的事儿都说了出来。

    于兰听完了之后,若有所思。

    这也是为什么她知道历史的走向,却又选择了缄默的原因。

    是因为一个普通人,想要改变一个进程,太难了。

    除非她本身就不普通。

    “找太子”于兰说道“他能懂”

    “他同意吗”武松觉得赵桓也是既得利益者,不会同意。

    “他若是不同意,就保留意见。到时候若真是发生了靖康耻就反了吧”

    因为如果他连这点想法都没有,注定也走不了太长。

    或者说最后还是一样憋屈。

    那岳飞他们这些武将的结局,和遇到赵构时有什么区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