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50 章
    第50章

    三人如此这般讨论一番,过了片刻,绿姝便走向了书院大门,向那看门的老丈道“这位大爷,既然不许进去,我们便准备下山,只是不知哪一条路近些,能劳烦您给指点一下么”

    那老丈听了,自然是无有不可,起身来替绿姝指路,两人走远了些,却不知身后有两个青衣小厮打扮的人,一溜烟无声无息地窜进了书院大门里头,眨眼就没了影。

    等进了书院,陈明雪一脸兴奋地对施婳道“婳儿,还是你有办法咱们竟然真的进来了。”

    仿佛是被她的喜悦感染了,施婳有点高兴,这若是放在以前,她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也会做这种不稳重的事情,把看门的人引开,悄悄混进书院里头,无论怎么想,都不是施婳会做的。

    她带着陈明雪往前走,一边低声叮嘱道“若遇见了人,能不开口,就尽量不要说话。”

    闻言,陈明雪不由疑惑“为什么”

    施婳道“你我声音细软,不似男子,若被人听见了,肯定要察觉的。”

    陈明雪这才明白她的意思,连忙点头“我听你的,婳儿,我们往哪儿走”

    施婳也没来过书院,她想了想,道“我们先去前面看看,见机行事。”

    陈明雪一口答应下来“好。”

    却说谢翎正与钱瑞三人一道在书院里走着,杨晔一边走,一边打着呵欠道“要我说,赶紧讲完了事,今日到谁了”

    钱瑞答道“还有谢师弟没有讲。”

    杨晔听了,打量谢翎一回,嘀咕着“就他这样的,恐怕压不住罢书院里的那些个酸秀才,平日里别的本事没有,一肚子酸水往外冒,我都不耐烦听他们说话。”

    晏商枝笑他“既然不耐烦,你巴巴地来这一趟做什么难不成图这书院里的菜饭合胃口”

    杨晔憋了一会,蹦出几个字来“我是来听夫子讲学的。”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才勉强又道“再有,他们的先生和山长讲学也十分不错的。”

    晏商枝又笑“得杨师弟这个好字可不容易。”

    杨晔正欲反讽回去时,谢翎忽然停住脚步,钱瑞便道“谢师弟,怎么了”

    谢翎往身后看了一眼,按捺住心中那种莫名的熟悉感觉,摇摇头,道“没事。”

    杨晔却道“你可不要这关头出了什么岔子。”

    谢翎没搭理他,只是心中暗暗笑自己,阿九此时应该在苏阳城的悬壶堂中,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几日不见阿九,颇有些想念。

    谢翎跟着晏商枝几个走过青竹长廊,心道,这书院真是无趣,下次还是不要来了,浪费时间不说,还见不到阿九。

    没意思。

    兴致缺缺的谢翎跟着一行人走远了,青竹长廊之外,隔着一片茂盛的竹林,此时清风徐徐,竹影婆娑,陈明雪正在往外探头探脑,被施婳扯了进来,冲她比了一个嘘的手势“噤声。”

    陈明雪连忙闭嘴,不多时,便有隐约的脚步声传来,几个书生打扮的青年一边走,一边说话,其中一人道“今日的讲书先生是哪位还是易先生么”

    “斋长招呼过了,今日不讲书,还得去洗心堂听讲学呢,你不知道”

    “你不说我都忘了,不去不行”那人不情不愿地道“该讲的都讲完了,就那几个毛头小孩,还有一个才十一二岁,能讲出什么花来”

    “啧,我说也是,平白浪费了时间,那小孩不会是要讲三字经百家姓罢”

    几人哄笑起来,有人笑道“你们到底去不去”

    另有人道“去,怎么不去叫斋长发现,到时候就麻烦了,再说,我倒真想听听那小孩儿要说点什么,董先生的学生,总是有过人之处的么。”

    “刘兄说的是,我们不如前往洗心堂一听。”

    其余几人都连说有理有理,便簇拥着往前去了。

    听了这番话,施婳基本能够肯定,他们口中的小孩儿,必然是谢翎无疑了,只是对方语气中的轻视之态,令她不由轻轻皱眉,叫上陈明雪,两人也悄悄跟在那群书生后头,往洗心堂的方向去了。

    等施婳两人循着那些书生找到洗心堂时,讲学已经开始了,书院的书生们以及山长、讲书、学长等人皆聚集于此,书院的人大多穿深色衣袍,而施婳与陈明雪她们二人也着了青衣布袍,混进去竟然不是十分显眼。

    毕竟听讲学之人足有四五十人之多,将个洗心堂挤得满满当当,施婳带着陈明雪坐在最偏僻的角落,一时间也没有人发现这鱼目混珠的两人。

    堂上正中站着一个少年,身形清瘦,挺拔如青竹一般,声音朗朗道“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

    那少年正是谢翎,他眼神清亮,说话时不疾不徐,态度谦逊,一旁的董夫子与书院山长等人听得俱是频频点头,似乎非常满意。

    施婳坐在下面看着,谢翎从容不迫的姿态,一举一动,已隐约能窥见上辈子探花小谢郎的风姿,他完全不像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施婳此时的心情非常欣慰,同时又带着几分感慨,她不觉想到了初见谢翎的时候,那时的她只听过谢翎的名头,而此前他们唯一的交集,不过是施婳从太子口中听到的寥寥几句话。

    却不想今生,他们已有了如此深厚的牵绊。

    正在施婳颇觉奇妙之时,有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这位同案,敢问你方才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这声音一出,满堂俱静,施婳抬头看去,只见有一个青年书生站起来,仔细一看,似乎正是之前她和陈明雪在那竹林之外遇见的那一拨书生之一。

    谢翎停顿了一下,冲那书生拱了拱手,从容答道“在下讲的是汉纪之九。”

    青年书生语带挑衅道“何不讲六经偏偏讲这些杂览”

    所谓六经则是读书人必读之书,分别是诗、书、礼、易、乐以及春秋,因为前两日董夫子和晏商枝几人都讲过了,是以今日谢翎才没有继续讲,而是讲了汉纪,没想到竟然有人起来质问了。

    站在堂上的少年没有立即回答,仿佛是被问住了一般,堂下传来窃窃私语,都隐约骚动起来,似乎想看谢翎如何作答。

    那提问的书生则是露出几分得意之色,讲汉纪是没问题,实际上,在洗心堂讲学,想讲什么都可以,没有限制,只要讲得好,讲得精彩,都会令众人心服。

    但是读书人寒窗苦读十数载,不过是为了科举一途,而四书六经则是科举必考的科目,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讲这些,偏偏这一位,讲的是汉纪,并不在那四书六经之内,就令这些吹毛求疵的书生们有得说道了。

    正经的经义不说,偏去讲那些杂览,可不是闲的么

    施婳看向堂上的谢翎,见他只略略停顿,在议论声响起之前,开口反问道“以阁下之见,何谓六经”

    那青年书生没想到他不答反问,下意识道“六经之要在于礼仪,其本质在于仁义。”

    谢翎又问“什么叫仁义”

    青年书生憋了一会,才答道“心思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兼爱众人而不偏,利万民而无私,此乃仁义。”

    他一答完,才想到,不对,怎么反倒是他问起我来了书生张口欲言,却听谢翎继续发问“所以阁下之见,心正无邪,兼爱无私,都是仁义”

    青年书生想了想,这话是没什么问题,遂答道“正是。”

    谢翎拱了拱手,话锋一转,从容不迫地道“汉纪乃是大家所著,流传百世至如今,必有其存在的道理,此中种种,俱是学问,值得吾辈学习揣摩,穷极一生,尚且不够,阁下方才批评某讲汉纪,实乃杂览之说,可是心思中正无邪,兼爱无私还是阁下认为,天下藏书,不过尔尔,唯有四书六经可以入眼”

    这话的意思是,你刚刚还说心正无邪,兼爱无私是仁义,可是自己却看不起汉纪这些“杂览”,难道又是仁义之举吗还是认为前人大家写下这么多书都是无用之作,全部比不得四书六经

    那青年书生被他这一番话问得目瞪口呆,平心而论,谢翎之前讲的很不错,而他只是想小小地刁难一下对方而已,却没想到最后问题会上升到这种高度。

    在场的几位先生,包括山长在内,或多或少都有著书刊印,他若是敢承认对方说的是对的,天下之书,除四书六经之外,都不值一提,他今日就可以收拾包袱滚回家去了。

    “你、我我不是这个意思,”那青年书生嘴巴张张合合,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道“你这是诡辩,我说的是是四书六经有那么多可说的,为何你偏偏要讲汉纪”

    情急之下说了这话,他忽然有预感要糟,果然,谢翎从容答道“我第一次讲学,不懂规矩,请教阁下一句,难道是除了四书六经以外,其他的书都不能讲么”

    于是青年书生额上顿时急出了汗,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令他背如针刺一般,刁难人不成,最后反倒自己被绕进去了,书生只觉得面如火烧,哑口无言,原本的矜傲之态顿时溃败如山倒。

    过了片刻,山长沉稳的声音响起,道“这位学生说的十分不错,才思敏捷更甚于常人,董先生,你这弟子收的好啊。”

    一旁的董夫子也从微怔中回过神来,一息之间便切换至老怀大慰的表情,捻着胡须谦虚不已,一瞬间,满堂凝固的气氛消散了大半。

    陈明雪悄悄靠近施婳,小声道“你弟弟很厉害嘛。”

    施婳心中也觉得如此,但是她只是抿唇一笑,抬眼朝堂上看去,却正与少年对视了个正着,于是,原本从容镇静的谢翎突然间,不淡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刚刚装完逼的谢小狗

    来自作者最后的求生欲我我我,我说一下,文里的这些什么词啊句啊这些学问文章之类的东西,都是作者君随便抄的,真的你们不要当真哇啊啊啊,我这是架空啊请考据党高抬贵手扑地新新电脑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