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2.第 32 章 人才招聘晚宴
    城外, 名义上还属于荣王的军队中,愿意继续为厉氏卖命的将领并不多。

    他们对前主公的了解比戴滤镜看人的张能更为深刻。

    那是个排除异己,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不择手段的人。

    这样狠心的人, 跟着对方干更有机会往上走是不错, 但对方一倒,他们的好日子也容易到头。

    荣王风光的时候, 他们去哪儿都有人奉承。

    荣王没了,他们就是过街的老鼠。

    在没粮没钱的情况下,没人愿意为了荣王父子这两个死人去跟朝廷的人血战到底。

    剩下的几个将领围着商谈该怎么劝张能对朝廷的态度软和些。

    皆是唉声叹气, 面有愁容。

    张能一掀开帐子, 见到的就是这幅场景,他没好气地说“行了, 都别装,我是那种会拉着你们一起送死的人吗”

    他最多考虑自己带着剩下的几支亲卫队去。

    众人听了他今日跟朝廷那边的商谈结果,皆松了口气。

    “这样也好, 至少我们现在都不是乱党了。”

    “不就是修路么,以前行军的时候没少开过道,这比那容易。”

    “还给粮给药,张将军您的谈判水准见长啊”

    张能没好气地瞪了说这话的人一眼,没往自己身上揽功劳“是太子殿下主动提的。”

    有人听出他对太子的态度不错,转了转眼珠子,出言试探“那我们把路修完,又该去哪儿呢”

    张能看了一圈,所有人也都在看他。

    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他也没有多掩,选择直说“六爷不喜欢我,我也要留在京城, 想办法托人继续找蕊儿。再有就是厉氏以后不能养超过五千的兵,你们可以带着兄弟们回乡各奔前程,或者在城外等朝廷调派。”

    几人皆是沉默。

    下任荣王是个窝囊的,也跟他们关系不好,肯定不会用他们。

    回去后他们不会太好过。

    就算现在朝廷愿意粉饰太平,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也依然是叛军出身,身份尴尬,留在京城似乎也不是很好的选择。

    那出言试探的人再次问“你以后要替太子做事”

    张能摇了摇头“我不会再奉任何人为主,若有机会,也是入朝为官。”

    “那你觉得太子如何”

    “比那些沽名钓誉,沉迷享乐的蛀虫强,行事不拘手段但有自己的底线。”

    张能给出一个比较高的评价。

    他平等地看不起京中所有位高权重的人,目前只有太子除外。

    另外几人神色微动,各自将想法藏进肚子里,只讨论起之后的修路安排。

    前任主子尸骨未寒,手头的事情还未办完,现在就谈找新老板的事情不太合适,到时候默契地私下各奔东西便是。

    萧云深知如今的世道,大部分人活得很不容易,对这些人来说,活着比忠心更重要。

    她每天热饭热菜,伤药大夫地往城外送,要不了多久就能见到效果。

    但是她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

    才送了一天的饭,回城的人就给她带了一封投诚信。

    大意是从前识人不清,跟了个狼子野心心狠手辣的老板,不得不助纣为虐,现在心中很愧疚,如果太子不嫌弃的话,自己很愿意弃暗投明。

    萧云对着这封字迹很糟糕的信看了半天,没看到对方说想认干爹之类的话,缓缓松口气。

    这弃暗投明得也太快了。

    怕是心里没有“忠心”这俩字。

    但再怎么说,本事也比禁军里的那群酒囊饭袋强,所图的也不过是高官厚禄,心思浅好拿捏。

    虽说如此,她没有立刻给人回复,决定晾一晾对方。

    等他们的路修完再说。

    现在还是赶紧招几个靠谱的文职人员,以免她被即将到来的朝政累死。

    八月十二,太子府夜宴在万众期待中到来。

    尽管宴请的只有男客,太子府内也是宾客众多,锦衣照夜。

    除了萧云特意指名的忠勇侯到场之外,其他人家都默契地只派了还未入仕或是仕途坎坷的年轻小辈过来。

    也就是说,光是想在太子府找工作的人就有这么多。

    爵位和好的官位数量有限,大人们生的孩子却不少,在家产大头给继承人的情况下,其他儿子的发展基本都要靠自己。

    萧云刚登场,半数人便投过来热切的目光。

    她一惊,没想到自己这么热门。

    明明之前派帖子的时候,大部分回复都模棱两可,持观望态度都叫好的,有些自诩清正的还阴阳她几句。

    转念一想,她这段时间干出来事情不少,还都是重量级的。

    只要不傻,就知道她不仅是前景不错,而且现在就能拿到不小的权利。

    变成热灶啦。

    在心中狠狠地夸奖了自己,萧云保持太子的高冷,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坐在高台的主位上,俯视众人。

    人是挺多。

    但看起来没几个顶用的。

    有不少人来的时候带了自己的文章或是字画作为礼物,萧云随手翻了十来篇文章,以现代人的朴素审美做出点评写得很好,下次不要写了。

    歌颂功德的太假,谈论时事的太浅,针砭时弊的太愤世嫉俗,写景叙事的堆砌辞藻还都是一些写烂了的内核主题。

    她写一篇我的皇帝父亲都比他们动人

    为了防止有沧海遗珠,萧云还是让人将剩下的好好收起来,准备以后没事就拿来折磨上官迟。

    刚想到某乐子人,对方就出现在眼前。

    萧云收敛表情,保持姿势,没有给他们过多的眼神。

    她现在可不是“杨环”,而是太子,跟他们不熟。

    上官迟可不是谢攸那样不喜欢无意义地在别人身上费神的性子,他喜欢挖掘乱七八糟的细节,还曾经怀疑过她的身份。

    她之后也有招募他的打算,所以此刻最好给对方一个与“杨环”完全不同的印象。

    有了初印象后,之后再慢慢固化形象。

    时间越久,他的怀疑就越少。

    她曾经对谢家兄弟便是如此做的。

    台下。

    上官迟对早闻大名的太子自然很好奇,一进来便看向了主位。

    遗憾的是幕篱令他完全看不清对方的脸。

    从姿态来看,是很典型的那种长处高位者的俯视,带着些傲慢与唯我独尊。

    此刻的心情大是冷漠,厌倦,嫌弃。

    眼光很高,看不上在座的大多数人。

    好,他就喜欢眼光高的人。

    上官迟自信地上前几步,与太子打招呼。

    太子颔首,继续厌倦地看着虚空,对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态度。

    这也就算了。

    等忠勇侯带着自家十四岁的世子出场的时候,太子霍然起身迎上去,十分热情地说“侯爷和世子来了。”

    上官迟“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把我爹喊到京城,带我一起来。”

    他旁边的谢攸眼中闪过细碎的笑意“伯父恐怕不会愿意。”

    而且太子也并非是因为忠勇侯的身份才对他们父子另眼相看,而像是一开始就在等他们。

    打完招呼,萧云目光矜持地扫过忠勇侯世子。

    原著的男二,女主未婚夫,师宣。

    少年身形单薄,外表清秀俊雅,比谢大公子更为秀气,比同龄的谢衡更是少了许多攻击性。

    眼中还带着一种聪颖早慧但未经世故的清澈。

    原著对他的形容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个一等一的好人。

    要是给她打工,一定会“老板不走我不下班”的吧

    尽管某人十分收敛,老狐狸如忠勇侯还是看出她对自家儿子有种诡异的热情,心里生出警惕。

    太子该不会是好男色,还看上他儿子了吧

    忠勇侯拉着儿子猛退一步。

    萧云迷茫地看着他俩“侯爷”

    忠勇侯“殿下盛情相邀,深感荣幸,但我早与丞相有约,只好亲自向您道歉。”

    她“那您去吧,孤会招待好世子的。”

    忠勇侯“丞相也想见一见宣儿。”

    看来是要谈定亲的事情。

    那她就更不能让他们走了。

    萧云语气阴沉“侯爷的意思是,丞相大人的邀请比孤的更不能推拒”

    “不,当然不是,只是有些事要商议。”忠勇侯说得含糊,不好当面说是要去谈儿子的亲事。

    因为一般都是主母操持这些,他亲自上门替儿子求娶人家才十岁的女儿,说出去不雅。

    萧云“孤也不是突然下的帖子,侯爷未曾回拒的,你这么做是在落我的面子。但我也不是不通情达理,这便派人去请丞相来,如何”

    忠勇侯干笑“那就不必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等丞相下次休沐再去也不迟。”

    “既然如此,请忠勇侯上座。”

    “不敢不敢。”

    师宣察觉到父亲与太子之间气氛僵硬,余光瞥见上首桌子凌乱堆着些文本,心生一计,主动上前说“宣初学经义,未曾作出什么好文章,可否请殿下借阅几篇其他才子的文章”

    萧云缓和了态度,随手在那堆文章里抽了几页给他。

    在师宣看完之后,又随口问了几个问题,以及他对文章的看法。

    能当男二的果然不是一般人。

    聪明博闻,才能更是不俗。

    师宣看着温和,却不是一味地追求真善美,提出的观点不偏不倚,对某些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在道德兼备的同时,又立足实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萧云对他大肆夸赞,对其他人各种贬低嫌弃。

    忠勇侯越听脸色越僵,试图打断她但没有成功。

    某人给师宣拉了一大波仇恨后,才意犹未尽地说“国师多日前曾夜观天象,算出孤今日将得一良才,正是令公子。孤起初不信,如今确实不得不信了。”

    忠勇侯“”

    他才十四岁,还是个孩子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