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21 章 121
    一仓库的臭毛纷飞,差点没给胡燕整的干呕。

    等弄明白元棠说的意思,胡燕就更懵了。

    “你说啥做羽绒服”

    元棠重重点头“对啊,这里面的鸭绒,只要处理好,充在衣服里,就是羽绒服啊。”

    她们两个曾经在白县的贸易园见过的,那件卖大几十的羽绒服,只是挂了很短的时间,就被人买走。

    元棠一提,胡燕就想起来了。

    但是想起来之后,她也觉得这件事跟做梦一样。

    “那种鼓囊囊的衣服,里面就是这种鸭子绒毛这能保暖”

    元棠十分肯定“绝对的。”

    也就是她们两个在白县时候没买过,出来之后因为沪市不算太冷,两人冬天都是穿大衣比较多,所以这种羽绒服胡燕还真不太了解。

    胡燕拧着鼻子“这种衣服好丑。”

    羽绒服都没样子,就是一个跟塑料纸一样的外层皮,按照胡燕的眼光看,实在是太丑太丑了。

    元棠拍了她后脑一下“你不想想,在沪市是不太需要,但是在咱们老家,冬天谁还顾着好看”

    老家穿羽绒服的少,冬天就是棉花袄子。各家自己种的有棉花地,到了时候就去地里摘棉花,在地里走的时候总是被棉花枝子扎。一亩地出的业有限,一家人的衣服到被子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被子盖着不暖和了,就把被子送去弹棉花。

    这种情况下,一件棉袄的寿命总是长的出奇。

    等闲不会把棉袄扔了,可想而知大家的棉袄都是什么样子。

    元棠指出“以保暖为先的衣服,本身就不要考虑美观不美观了,只要保暖,就会有市场。”

    她买下这个养鸭厂的时候就考虑过多方面的问题,按照她的说法,那就是她小本生意,最好还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利用上。

    鸭毛当然不能浪费,也就是鸡毛没有什么价值,不然元棠连鸡毛都能留下来。

    不过那点鸡毛元棠还是打包出去了,附近有个小作坊,是做毽子的。

    元棠按照一车十块钱的价格卖出鸡毛,算是一点点额外的收入。

    胡燕被元棠这么一点,也试着去理解羽绒服的新市场,只是她几次试图靠近那些乱哄哄的毛,还是狠不下心。

    太臭了啊。

    元棠这段时间杀的鸭子毛都在这里了,就问谁能抗住这个生化气味。

    “小棠,这个东西yue要怎么处理啊。”

    元棠按照自己的知识储备介绍道“大概是把这些毛全洗一遍,然后去除油脂污垢,然后消毒灭菌,最后晒干烘干”

    过程麻烦,但是卖的价格很对得起这个繁琐。

    胡燕比了个手势“你先别说yue我找厂家去考察考察yue得有机器对吧”

    元棠“有那么臭吗肯定了啊,这要是人工做,做到猴年马月

    了。不过外面的布料要人工做,最后还要把羽绒充进去的。”

    胡燕坚强的在弯下腰干哕的时候比了个ok手势。

    “没问题。”

    这批鸭毛的最终归宿,还是被胡燕给拉了回去。

    当然了,鸭毛没有直接这样弄走,胡燕作为被服厂的厂长,跟大股东元棠签订了协议。

    胡燕在元棠的地块上圈一片地方弄个鸭毛处理厂。

    所有鸭毛都在这地方处理好,然后再把干净的鸭毛带去厂子里充装。

    别的倒是都还好说,只是这个布料问题,胡燕为难了许久。

    羽绒服的料子是不能用那些纯棉的,鸭绒细小又轻柔,不知道从哪儿就跑了出来,不够密织的布料根本不行。

    胡燕找了一圈,最终才找到了一种类似化纤的布料,结实,带着工业发展的美感。

    胡燕弄来布料之后,就安排员工加班加点做外罩。

    她则是跑出去考察一些国内的羽绒服厂家。

    这一查,她更有信心了。

    国营厂子的羽绒服都卖上百了,她只要能卖上七八十就满足了。

    七八十的售价,成本连二十都要不了。

    越发觉得这个生意能做的胡燕撒开手招人。

    很快人员就位,胡燕就开始抓紧时间制造羽绒服。

    用元棠的话说就是,肯定好卖,但是你要提前几个月就要赶紧做。

    不然等到年底开始爆货,你交不出货可算是糟糕。

    胡燕这边忙的昏头转向,元棠这边倒是又迎来一个好消息。

    杨川的第一期杂志成功出版。

    元棠拿着第一期的飞扬杂志,很显然的看懂了杨川的崩溃。

    杨川在开头的第二页就贴上了投稿地址。

    “我实在是不想写了。”

    他觉得自己的所有表达欲都被这一本杂志给掏空了。

    杨川本来是喜欢写小说的,但是这次一口气写了一本杂志的两个长篇连载,四个中篇,还有八个短篇。

    内容从欢喜冤家到反目成仇,从青梅竹马到形同陌路,简直是各种类型无所不包。

    元棠只是翻阅了一下,就感叹到杨川的天赋之强。

    “你这本杂志第一期我捧个场”

    自从在江沛那里学到一手做天使投资人的路子,元棠也有意识的在培养自己的小圈子。

    杨川这种人,你只能用他一时,完全别想着一辈子都管着他。

    这样的天赋,注定了杨川会走自己的道路。

    元棠之所以提出要给他办一本杂志,既是觉得杨川上辈子太惨,也是提前先打好关系。

    要是杨川这辈子火的更早,拿她不就能帮自己给产品打广告了吗

    因此虽然这本杂志的前期投入元棠都承担了,并且还挂名了这本杂志的老板,并且杂志中唯一的广告页是一整版的干脆面广告。元棠依旧提出再帮杨川一把。

    “我买个一百本,在几个厂子都散散,大家谁爱看谁看。”

    杨川早些日子是做小报纸起步,他原本认识的人不少,更是不缺怎么卖出去的路子。

    因此元棠也就只打算买个一百本给杨川凑个意思就是了。

    杨川摸着下巴“一百本哪儿够啊。”

    他光是打算带着杂志去学校门口摆摊都准备了百本呢。

    杨川扮做一个摆地摊的小贩,把杂志摊开在脚下。

    在高中门口,这样的小摊子并不是只有他一家,很多小摊贩都在这里。

    也有人在买杂志和书本,边上聚着一群年轻女孩,那个摆摊的人见她们只看不买,就冷哼了一声,这一声哼,立刻把女生们都哼走了。

    杨川则是热情的招呼人来看。

    “国内顶尖的言情杂志,刚刚到货,先到先得”

    杨川一点不脸红,卖的理直气壮。

    在高中门口摆摊卖书就是这样了,花钱买的人少,看的人却多。

    杨川铺开的杂志被小姑娘们拿着看,越看越觉得停不下来。

    杨川还在那儿一个劲的撺掇。

    “再不买就没有了,而且这都是连载的啊,你现在不买,回头后面内容你记不起前面的怎么办”

    有个小姑娘犹豫再三,最后终于掏了两块钱买了一本。

    抱着杂志回家,小姑娘把自己的房门反锁,越看越觉得杂志有意思。

    杨川的两篇连载,一篇是时下比较时兴的男女主为爱叛逆私奔的剧情,虽然写的缠绵悱恻,但是很多人都看过类似的了,并不觉得多新奇。

    倒是另一篇连载,现在看起来就很超前了。

    杨川写的是一个穿越小说。

    女主穿越到了几百年前,一个未知的朝代。刚穿越过去她就发现自己一家被灭门,连她养的鸽子都被一刀砍成了两段。

    女主决定查案,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人和事,最终和男主携手查出案件的真相。

    这本书要说俗套,很多人在看完第一段连载就猜到了后面一定是围绕着女主的身世展开,这本不新鲜,复仇题材不论是古今中外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创作类型。

    但要说新奇,女主穿越到几百年前

    这个设定一想就觉得有意思。

    买了杂志的小女孩越想越入神。

    如果是她回到过去,那会有什么奇遇呢

    她按捺不住心里的幻想,在本子上刷刷写下自己的灵感。

    突然她眼角瞥见杂志的一角,上面忽然写着“诚意收稿”。

    说不出什么心态,她打开那本杂志,就看见第二页上明显的收稿通告。

    深夜,女孩的父母回家,父亲有点惊讶,今天的女儿居然老老实实的在屋里写作业

    “真是天要下红雨了”

    女孩母亲赶紧瞪了丈夫一眼“小声点”

    夫妻两个蹑手蹑脚的洗漱,一点不敢吵到屋子里的女儿。

    殊不知正在奋笔疾书的女儿案头,并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一连串文字。

    像是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地方发生。

    短短半个月,杨川就收到了快一麻袋的投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