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导演之路
    凡妮莎回到美国后,没几天就开始投入新的工作中。

    吉恩凯利正在准备一部叫做雨中曲的电影。

    米高梅公司的高层看到自家公司的版权库中有几首歌从来没有用过,而且很快就要到期,于是他们找了两个编剧把这几首歌连成一个剧本,就是雨中曲。

    吉恩凯利看上了这部剧本,想要出演。他围绕着自己组建了一个剧组。

    而且这一次,吉恩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成为演员,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导演。制片人是亚瑟富利得和罗杰艾登,女主角由黛比雷诺斯出演。编舞依然是凡妮莎克鲁斯。

    这一次的编舞,采用了爵士舞。故事讲述的是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期间的一段。最经典的雨中漫步的舞蹈,是凡妮莎在路上散步时想出来的。

    电影拍了大概三个月。很快就杀青了。

    这时美国的歌舞片已经开始落幕。凡妮莎没有和米高梅签订合约,她是和剧组直接签约。而当这两部电影拍完时,到了1951年的5月。但是,她参与过的三部电影号街车一个巴黎人在美国还有雨中曲都没有上映。

    即使她的表现很好,但由于电影还未公映,她的水平也未受到正式的认可。一时也没找到新的编舞工作。有了之前万花锦绣的失败,凡妮莎不敢再随便就和剧组签约,而是先了解到剧组的水平,再做决定。

    她很珍惜自己的羽毛,以至于这段时间,她没有工作可做。

    她准备给自己放假一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

    一天出门的时候,凡妮莎在洛杉矶的街头遇到卡赞,两人寒暄了几句。

    凡妮莎先祝贺他“恭喜你。卡赞。恭喜你在今年的奥斯卡获得了最佳故事的奖项。”

    但是卡赞摇摇头,脸色有些阴郁,说“又不是什么大奖。我连奥斯卡导演的提名都没拿到。你现在在拍什么片”

    凡妮莎说“我刚拍完雨中曲,想休息一段时间。卡赞,萨巴达万岁的前期制作还顺利吗什么时候开始拍呀”

    卡赞说“挺顺利的,你不用挂念,下下个月就准备开机。”

    凡妮莎说“太好了我感觉很期待你和马龙合作,一定又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对了导演,毕加索的纪录片,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拍”

    卡赞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我放弃了。毕加索不肯改变主意。但是我要拍的是叙事片,是卖座的片,要考虑商业因素。按照他的想法,一部纯文艺片。虽然觉得可惜,但是我确实拍不出来。”

    凡妮莎忽然想起来,毕加索对她说的那句“如果你有一天想拍这个片子,欢迎来找我。”那,她有可能成为这部片子的导演吗毕竟,当时,她真的被毕加索描述的故事深深打动。

    凡妮莎问“导演,你有听说过,毕加索那个片是找了其他的导演,还是就此搁置了呀。”

    卡赞说“那我就不知道了。”

    和卡赞告别后,凡妮莎心神不宁的回到家中。她感觉自己心里升起一种极其强烈的渴望此时她依然没有把导演当成终身职业的想法,但是她很想拍这个电影。她想拍摄作画的过程,无论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他们绘画的过程都那么吸引人。天然就是一副艺术品。

    她马上就买了票,第二天又去了法国。她去找毕加索。

    毕加索在奥比利埃的那栋别墅锁了起来。凡妮莎在门口等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开门。然后她才发现,这个家里已经没有人居住。她去找邻居打听,但毕加索从不和邻居来往,所以邻居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她没有毕加索的联系方式。她只能先去找马蒂斯。毕竟马蒂斯和毕加索一直有联系,马蒂斯告诉她,毕加索现在搬到了戛纳。然后给了凡妮莎戛纳的地址。

    凡妮莎马不停蹄的去了戛纳。

    戛纳位于地中海沿岸,是个阳光明媚的小城镇。凡妮莎辗转找到了毕加索的家,紧张而期待的按下了门铃。

    当她说出来意后,毕加索在屋里走来走去,陷入了思考。凡妮莎感觉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是酷刑和煎熬。

    他会同意吗虽然曾经毕加索说可以让自己来执导但也许那是他的玩笑话,她现在毕竟没有任何导演作品,她最骄傲的三部参与的电影还都没有上映,她甚至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实力。她真的很想拍这个电影,如果毕加索不同意,毕加索当然很可能不同意,他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能够够资格给他拍传记片的,也许应该同样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导演。而自己,一个普通的小编舞,这个机会真的能落在自己手中吗

    她只有几个优势,一个是脾气好,毕加索性子爆裂,遇上同样脾气暴躁的导演,很难好好合作。比如卡赞就是这样,卡赞的性格同样火气大,拍电影时比较自我,坚持自己的看法所以他被毕加索拒绝。另一个,就是凡妮莎的艺术底蕴比较强,她在莫斯科芭蕾舞学院学习多年,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艺术家,而不只是一个舞蹈家。她虽然不会画画,但对绘画的赏析,对那些传奇的画家,比如拉斐尔达芬奇等等都有极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她作为马蒂斯的缪斯的期间,对艺术的认识更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马蒂斯极为慷慨,提携后辈,教了凡妮莎很多。

    不管是伊利亚卡赞,还是吉恩凯利,还是马蒂斯,他们都是当今最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每个人都是凡妮莎的老师。凡妮莎从他们那里,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她现在的水平,比起来刚刚毕业时的她,早就提升了好几个程度。

    凡妮莎缺的其实只是一个机会。她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

    况且,拍电影,技法好学,思想才难得。

    在那漫长的几分钟内,凡妮莎太煎熬了。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的心脏被生生挖出来在火炉子上翻来覆去的烤。

    她极其焦虑。时间一分一秒的走过,伴随着凡妮莎剧烈的心跳声。

    一直到毕加索做出决定。

    毕加索的声音传来“你可以试试。但如果你做的不好,我随时可以把你踢出去。”

    凡妮莎差点激动的从沙发上跳起来,她扑上去抱住毕加索,说“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按照毕加索的想法,电影拍摄的是他作画的过程对于这,凡妮莎毫无异议。而这也就意味着,这部电影是彻底的艺术电影,而和商业片没有沾一点边。

    也就是说,她做这部电影,无法走好莱坞大厂的路,只能做成独立制作。毕竟如果和大公司签约,那么他们一定会干涉这部电影。对于真正的艺术片来说,任何的干预,都是一种亵渎。

    而凡妮莎也想要把这部电影,拍成艺术品。

    她准备在法国拉赞助,和美国好莱坞不同,法国电影,当时以独立制作为主。凡妮莎雇了个翻译,写好策划案后,就一个一个去找各种赞助商。

    她先去的是法国国立电影部门,这是法国政府直辖的部门。如果能够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那么这部电影的拍摄一定会顺利许多。

    毕加索,是法国的国宝级画家。拍摄的关于他的纪录片,最好能得到国家的支持。

    部长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性,听到凡妮莎的来意后,他很爽朗的同意支持。竟然这么顺利吗凡妮莎有些恍惚。

    她低估了毕加索在法国的地位。对于法国人来说,毕加索是艺术领域的神。对于他的任何关于艺术的举动,法国政府都会全力以赴的支持。其实法国政府早就想拍关于毕加索的纪录片,但毕加索很反感政府部门找的那些纪录片导演,他想自己找合眼缘的导演。最后,他选中了凡妮莎。

    这是一部独立电影。凡妮莎选择自己担任制片。她就发出了招聘启事,开始招其他部门的员工。

    摄影师和录音师,这是最重要的两个职位。其他的场记副导演之类的,有没有经验其实都无所谓。

    毕竟独立电影,本来就不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走那么规范化的过程。

    来应聘摄影师的人不少,在其中,凡妮莎最终选定了一个叫克劳德雷诺瓦的摄影师。他出生于艺术世家,是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孙子,同时,他也是毕加索最欣赏的法国导演让雷诺阿的侄子。

    他是毕加索从小看着长大的。作为一名摄影师,他已经有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录音师是安德烈福特。同样是一名法国的录音师,他是法国高等电影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毕业没多久,就被凡妮莎选中拍这部片子。

    凡妮莎的面试过程很随意。

    她看了他们投的简历后,没有问关于电影技术的问题毕竟在他们的简历中,已经体现了他们对技术的掌握和娴熟。所以凡妮莎问的问题是“你最喜欢毕加索的哪幅画”“除了毕加索之外,你最喜欢的画家是哪个”“你最欣赏的文学家或者哲学家是谁”

    凡妮莎想要组建的,是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她想让这一次的拍摄过程变成和毕加索一起的艺术探险。而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

    在毕加索戛纳的画室中。他们度过了将近半年的时光。从1951年5月到1951年底。毕加索一共创作了15幅画。有灵感的时候,就毕加索画画,他们拍。摄影机对准毕加索的画作。凡妮莎用了悬疑电影的手法,结合了毕加索的绘画特点毕加索绘画时天马行空,不到最后一秒,都很难看出来他画的对象是什么。比如,他画的是一个女人,但笔锋一转,却变成了一只鸟。

    他的笔触就像魔术师,像一名悬疑作者。不到最后一秒,都猜不透最后的作品。

    而且,杀青后。毕加索将所有的画作全部毁掉。这样,这部纪录片就是唯一的记录。变得无比珍贵。

    1952年1月2月。凡妮莎留在巴黎处理后期制作。她聘请的剪辑师同样是法国的传奇艺术家。他们把毕加索绘画录像的频率加快,510分钟内便展现出一幅画的创作过程。电影一共72分钟。没有配音和音乐,全部的收音,就是笔触在纸张上沙沙作响的过程。

    然后,他们踩着电影节投递的尾巴,把这部电影投到了戛纳电影节。毕加索的秘密。

    凡妮莎回到美国后,已经到3月了。她收到了奥斯卡颁奖礼的邀请函。

    1952年3月20日。是第24届奥斯卡颁奖礼。

    这是凡妮莎第一次受邀参加奥斯卡。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最终在1951年11月11日在美国上映。反响极其热烈。而且,在这次奥斯卡典礼上大放异彩,提名了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配乐、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剪辑8项大奖。

    这不是她唯一一部作品,另一部,她作为导演助理最终在字幕上挂名副导演的号街车在1951年9月18日上映,此次共获得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剧本、组价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配乐12项提名。

    虽然她曾经参加过威尼斯电影节的红毯,但那次毕竟不能相提并论。陪卡赞走威尼斯红毯,她只是个小小的助理。但这次在奥斯卡红毯,她却是种子选手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艺术指导。

    她真真正正拥有了自己的一个提名。

    艺术指导凡妮莎克鲁斯。

    dior为她了一款高定的裙子。鱼尾裙摆的渐变裙,抹胸处是艳红色的颜色,过渡到腰间变成一片纯白色,礼裙的裙摆拖在地上,而且极为修身,能称出她姣好的身材。

    走红毯,真是让人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0610:28:452020070710:40: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妖孽啊妖孽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