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6 章 十六
    第16章

    一家公司的倒闭不是突如其来的,但前兆大抵都是从内部的衰败开始。

    宋逢林过个生日再去上班,就发现世界变天了。

    本来技术上的事情全由他负责,现在谁都想插一脚。

    张总早上问,何总下午问。

    搞得他不堪其扰,专门找了个实习生写日报。

    就这,才只是开始。

    东宫娘娘跟西宫娘娘打对台,谁都逃不开这个漩涡。

    宋逢林连着好几天加班到凌晨,到家的时候头重脚轻倒头就睡。

    都累成这样了,陈韵想着让他多睡会,自己送孩子们去学校。

    两个娃进幼儿园,她还恋恋不舍地在门口跟其他家长聊天呢。

    聊的倒也不是什么八卦,是最近的热点幼升小。

    家长a“琪琪妈妈有门路,三十万一个包上附小。”

    家长b“浩宇的性格太活,公立那种条条框框肯定受不了的,反正早晚要出国,还是去国际学校。”

    家长c“我们以前读书都靠自己的,孩子能读就读,不能读别给那么多压力。”

    谁说谁有理,毕竟每个孩子和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

    陈韵对女儿的期望还是能上区实验小学,毕竟是第一梯队又离家近。

    不过这个愿望的压力不在陈星月身上,全靠父母承担买学区房的重任。

    但话又说回来,有房子也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连刘迎霞都在楼下听说一串小道新闻,摘菜的时候问女儿“星星能上实验吗”

    陈韵知道不给她打包票她夜里肯定愁得睡不着,说“买房迁户口都三年了,没啥问题的。”

    出问题的几率是0001,她不信自家有这么倒霉。

    那就好,刘迎霞“现在孩子上学也太费劲,东山都有学区房了你知道吗”

    东山是个镇,陈韵一家人的原籍就在下属的一个村子里。

    不过她打小在上属的新姚市区长大,对农村只有逢年过节的记忆。

    她道“一平方卖多少”

    刘迎霞手比划一下“八千。”

    陈韵记得上次回老家的时候看过,镇上的奶茶店员工资也有个三四千。

    她道“买的人多吗”

    刘迎霞“有钱大家也不买,都愿意自己盖。”

    盖房是老一辈的执念,陈韵其实不太能理解。

    她对故乡没有深情,纯粹是成全父母的愿望,不过偶尔想起来还是很心疼这一百多万。

    既然花了,就得物有所值。

    她道“等放暑假,你们带孩子回去住几天呗。”

    刘迎霞面上一喜,还是说“星星不报幼小衔接了”

    陈韵“就玩半个月,耽误不了你孙女高考。”

    小小年纪逼得那么紧,大未必佳。

    刘

    迎霞是坚信家里这985跟211的双剑合璧,生出来的绝对没有孬种。

    她道“放心,我肯定盯着她读书做作业。”

    这架势,很有宁江家长声名在外的鸡娃风范了。

    陈韵“让她好好玩吧。”

    刘迎霞“村里能有啥玩的,我就是带回去显摆显摆你爸有后了。”

    多年前因为没有儿子受到的精神折磨,因为有第三代才迎刃而解。

    无论陈韵如何优异,人生的巅峰都好像在孩子跟她姓这件事上。

    她其实不是很想参与这个话题,把菜撂一边“我去看星星作业写得怎么样。”

    陈星月在玩橡皮,敏锐捕捉到妈妈的脚步声。

    她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马上有反应,假装自己一直在认真做作业。

    老盯着她,像是把她当犯人。

    少看一眼,这孩子就能给大人找气受。

    陈韵无奈地拉过椅子坐她边上“做到哪啦”

    陈星月乖乖巧巧“做一半了。”

    哪有一半,分明才动笔。

    陈韵手指头在桌面上敲敲“认真点。”

    非要形容的话,陈星月是个陀螺,鞭子抽一下就动一下。

    边上有根定海神针,她就老实得像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很快就把数学题都写完。

    陈韵检查完给她打个大大的勾,捧着女儿的小脸亲一口“真棒。”

    陈星月喜滋滋,窝在妈妈怀里撒娇。

    小孩子是最藏不住秘密的群体,有些讯息交换比家长们在幼儿园门口聊得还透彻。

    她又是个话唠性子,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很快,陈韵就把他们班的近况掌握完毕。

    她给女儿做心理建设“星星,妈妈再跟你说一次,过完暑假你就要去上小学,到时候你会有新的同学,可以吗”

    离别在陈星月心里扎下种子,但她心里其实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顺从地点点头“可以。”

    淡定得陈韵都疑心是自己的小题大做。

    她是一胎照书养,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连夜百度。

    宋逢林下班回来,看她还在看视频,问“这么晚还不睡”

    陈韵盘腿坐在床上,仰头看他一会没说话。

    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宋逢林的困倦一扫而空。

    他道“出什么事了”

    陈韵“我本来想问你幼升小的事情,但想起来你没念过幼儿园。”

    宋逢林即便是念过,这二三十年里也早就忘个干净。

    他松口气“星星怎么了”

    陈韵“专家说幼升小是关键点,要帮孩子适应新环境。”

    这就开始关键了宋逢林“咱们星星应该还好吧,上幼儿园的时候她都没怎么哭。”

    陈韵“小学不一样,老师会重视规矩,如果一年级没有调整好心态的话,很容易导致孩子厌学的。”

    宋逢林念书的时候十分的积极向上,把考试当作通关打怪。

    他偶尔也有种盲目的自信心,觉得女儿多少有肖似其父的部分,说“应该不至于吧。”

    陈韵“咱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没有近忧,她就制造远虑。

    宋逢林“说真的,只要她不考鸭蛋回来,我都可以接受。”

    天呐,这打算也太坏了。

    陈韵只是嘴上说说,心里也不觉得女儿就是个后进生。

    她道“人家晚上数学题全对。”

    行,那应该能保证不考零分。

    宋逢林“那就没事了。”

    陈韵自认已经是不怎么鸡娃的家长,对上他这种心态也得甘拜下风。

    她整个人往后仰“你心够宽的。”

    宋逢林“但我听你的。”

    大家意见不一没关系,他知道站哪边的队就行。

    话都说了,不使唤他干点活都有点不好意思。

    陈韵“帮我倒杯水,好渴。”

    宋逢林去客厅倒,顺便到儿童房看一眼孩子。

    陈星月和陈昕阳今天还是睡得自成一派,骨骼轻奇堪比东邪西毒。

    宋逢林给他们盖被子都觉得幸福,心想只要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长大,普普通通的也没关系。

    东边月亮圆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