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57 章
    夜空刚开始放亮,就算没有太阳,清晨的风里就已经带上了热气。

    秦溪把所有的蜂窝煤灶全提到厨房外。

    夏天再放这么多热源在屋里,光是站着就会觉着空气稀薄得无法呼吸。

    噼噼啪啪

    忽地,一阵鞭炮声将所有寂静都炸碎。

    震耳欲聋的声响持续了好一阵才消停,地面被炸起了漫天灰尘。

    秦溪手忙脚乱地给锅桶都盖上盖子,好一阵烟雾才彻底散完。

    “是吴娟她婆婆家在放鞭炮”张秀芬等不及烟雾散去,早早就跑去看了热闹回来,说着指向门头上的招牌“你们看她家的店子招牌。”

    电影院老报刊亭小吃店

    也不能说她家就摆明了抄袭秦溪的店名,可那个报刊亭小吃店绝对很容易让老顾客误会。

    “她是专门抢我们生意吧。”

    张秀芬越想越气,撸了袖子就打算上前去吵架。

    “难道世界上只准你家叫报刊亭小吃店啊”秦海赶忙拉住妻子“电影院那附近就有十几个报刊亭。”

    “爸说得对。”

    秦溪去拿了抹布来擦干净桶盖上的灰尘,再把刮上了灰尘的薄荷和葱都拿回厨房里重新清洗。

    刘家的老婆子还真缺德,放鞭炮专门找了个上风口,灰尘全吹秦溪的早点摊上了。

    张秀芬刚偃旗息鼓的怒气再看到她们搬出的灶台和锅时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她们也学你卖面条”

    “行啦,就是学咱们才不怕。”

    看到吴娟带上白色袖套拿出把干面条放那,秦海反而笑了起来。

    俗话说不管是人是物都最怕比较,那把干面条怎么可能和秦溪现拉的面条相比。

    就算吴娟也会拉面,做买卖也是各凭本事,难道还真不让人卖了

    秦溪也笑“妈,以后这条街上说不定还要开许多小饭馆,咱们还真一家家上门吵架啊”

    个体有人先赚到了钱,以后多得是人跟。

    这条街如此靠近市中心,等商场一建起来,热闹是迟早的事。

    与秦家略有些不舒服的情况相反,刘婆子这会儿正处于准备大干一场的豪情壮志中。

    婆媳俩把东西摆好,她又折回家拿了块很大的木板过来。

    前几天已经专门去秦家饭馆打探过。

    秦溪的牛肉面卖六毛一碗,就这么死贵的一碗面条竟然坐满了人。

    她就买五毛钱一碗,也是牛肉面,生意肯定比那边好得多。

    “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干什么,哑巴啊”

    放下板子,见吴娟坐在门口发呆,刘婆子吹眉瞪眼地从她身边走过。

    吴娟只敢默默叹气,面上是一点都不敢反抗婆婆、

    站起来走到摊前,假装着整理调料,心思不宁地时不时飘向秦溪的小饭馆。

    七点还没到,

    秦溪饭馆前已经有人进去。

    “牛肉面,牛肉面,五毛钱一碗的牛肉面。”

    刘婆子大半辈子都在村里种地,老伴在城里找到份给厂子里烧锅炉的工作她才跟着来了城里。

    这座房子早些年厂子给职工的住房,两层楼,楼上一家人楼下一家人。

    老伴去世后,厂子里来收房子,刘婆子一哭二闹三上吊,硬是赖着住了下来。

    吴娟也是结婚后才知道这房子是人厂子里的。

    不过看刘婆子做派,显然已经当成自己家的。

    楼上邻居搬到厂子筒子楼后,刘婆子甚至霸占了楼上的房子,厂子里派人来通知了几回都没有半点用。

    吴娟要是早知道房子不是刘家的,说什么都不会和刘学民结婚。

    现在她就是赶鸭子上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刘婆子站门口吆喝了几句,见吴娟默不作声,又折回来骂几句。

    也不知是被她的吆喝声吸引还是路过,还真有个路人停下走了过来。

    先抬头看看招牌,这才放心走了进去。

    “我要一碗牛肉面。”

    买面的年轻人穿着很体面,灰色衬衫黑色西裤,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

    说完,刚抬腿准备进店里。

    刘婆子步子一移突然挡住了年轻人的路“先付钱后吃饭。”

    年轻人微微皱了皱眉,倒不是因为要先付钱,而是刘婆子都动作和神态都令人不舒服。

    想起同事们说年轻老板性格豪爽温和,怎么他感觉和传言里的并不一样。

    年轻人耐着性子,拿出钱递过去,刘婆子这才让开到门口继续揽客。

    屋里很是昏暗,飘着股淡淡的霉味。

    老式的木楼结构,作为建筑师的季楚放到平时一定会去观察番。

    不过现在他是没有半点想法,屋里的卫生条件实在堪忧。

    墙角青苔爬到老高,房顶下结满了蜘蛛网,他甚至有些担心吃饭时会不会掉只蜘蛛下来。

    刚坐下不久,面条就端上了桌。

    “那边桌上还有葱和辣椒。”吴娟说。

    季楚点了点头,刚从筷筒里抽出筷子,就听那老婆子捏着嗓子就骂。

    “葱不要钱啊,辣椒和油也是钱,你倒是大方让人随便拿,真是败家娘们”

    一碗挂面上几颗暂且能称之为牛肉的肉粒,汤里点点油花飘着,汤颜色乌糟糟的让人并没有食欲。

    季楚勉强地挑起筷子尝了尝。

    寡淡无味,汤里只有点点豆瓣酱的味道,除了盐味足够,这碗面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暗想着同事们也饿得太饥不择食,季楚放下筷子站起来。

    刚走出店门,余光里就看见老婆子端起那碗面条自己吃了起来。

    季楚本身有洁癖,看到这个场景,下意识就打了个冷颤。

    “季工,你怎么从这个店里出来了”

    身后

    ,季楚的两个下属组员出声喊住他,有些奇怪的问。

    “吃面啊”

    他昨晚刚到寿北,比起其他同事早摸清附近,只能通过打听找个吃饭的地儿。

    而这家报刊亭小吃店就是宿舍同事推荐的地方。

    “这家是新开的昨天都还没看见呢。”两人诧异,抬头看了眼招牌后有些好奇的问道“味道怎么样”

    季楚摇头。

    “小留推荐的地方,吃不成。”

    “小留推荐的是那家吧”同事指着斜对面热闹的小饭馆“我们也正要去吃早点,一起去再吃点”

    季楚往招牌一扫,立刻知道他进错了地方。

    三人说着话,走过街。

    吴娟悄悄瞟了眼吃得正欢的刘婆子,心里不由咒骂了声死老太婆。

    熬汤舍不得放肉舍不得放作料,就这煮出来的面条能好吃吗

    再看秦溪那边。

    三人走到面条摊前,季楚的目光看到明亮干净的店面时才算放了下来。

    “两碗面条。”同事点了面条就进店找座位,只留季楚一人站门口纠结半天不知道点什么。

    吃面条怕跟刚才那碗白水煮面差不多,但看同事都吃面条,正在那犹豫着。

    啪

    一根根面条在秦溪手下成型丢入锅里,季楚新奇地往前走了一步看向汤锅里。

    “同志要吃点什么”秦溪问。

    “老板,你这是拉面吧”

    季楚去过许多城市,在西北城市里经常能看到的手拉面,他也吃过不少回。

    但是在寿北看到现拉面,一时间还觉得有些恍惚。

    “杂七杂八地学过点皮毛。”秦溪笑,身后有人说小菜没了,她还抽空凉拌了一盆。

    “老板会做葱油拌面吗”

    忽地,季楚脑中有念头一闪而过。

    他是海市人,算上今年,已经有五年没正儿八经在家待过,每次回去一天半天就得赶去下个城市公干。

    想家乡那一口想得经常做梦。

    秦溪说杂七杂八都会点,说不定还真会葱油拌面。

    “同志海市人”秦溪笑问。

    “是啊在外久了实在想家乡那口葱油拌面,还有蟹黄拌面”说着,自己先吞咽起口水来。

    “葱油拌面现在就能做,蟹黄拌面得等九月份河蟹成熟,冷冻海蟹总是差了些。”秦溪随口回道。

    “老板真能做”

    不仅葱油拌面,听口气连蟹黄拌面都是信手拈来。

    “你要吃的话我现在就能做,不过得现炸葱油,可能要等”

    不等秦溪说完,季楚就急不可待地表示“我能等,你慢慢来。”

    “那先进屋去稍等一会儿,我去拿葱。”

    葱油拌面最重要的当然是葱油,秦溪用小锅在厨房里炸葱油时,飘出的香味几乎盖住了其他所有食物的味道。

    “算不上正宗的葱油拌面,要是差什么味道我再帮你调。”

    面条端上桌,秦溪说了句就继续去忙。

    季楚呆呆地望着面条上微有些焦黄的葱叶,一时间竟感慨地忘记了动筷。

    细圆面,葱香味浓郁,赤色酱油,焦褐色葱叶。

    秦溪说不正宗,可这碗面从外形到香味上都已经再正宗不过。

    “秦同志,你这是又新做了什么好菜,香得不得了。”

    季楚感慨间,门口走进来的何刚笑着和秦溪打招呼。

    “何经理今天来得这么早啊”

    何刚来取火锅底料都是下午,今天一大清早就出现秦溪就知道,要么是有事要办,要么就是有事跟她说。

    “专程早点来,来晚了担心你忙没时间听我说。”

    何刚笑着,但并没有急着说事情,反而是点了碗米粉。

    吃完饭,看店里客人走得差不多,这才慢吞吞地说出来意。

    “我听朋友说你这还卖海鲜”

    “有是有,但不是新鲜海鲜。”秦溪想着,接着又问“会馆也想增加海彩色”

    “有这个意思,不过既然是冷冻海鲜,那我还是得再想想。”

    冷冻海鲜一般的客人吃不出差别,可要是沿海城市的客人一尝就能分辨得出来。

    作假比没有更倒招牌。

    “何经理想要活海鲜”秦溪挑眉,江柳燕说的活海鲜运输过去才几天,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可能实现。

    何刚点头,几乎同时就决定下来。

    “海鲜我们还是暂时不考虑了,以后有条件再打海鲜的主意吧。”

    “等等”秦溪抬手,把江柳燕所说的鲜海鲜运输法子跟何刚说了说,然后又问道“你知道你们会馆休要的量大不大。”

    大怎么不大。

    今年寿北加大引进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联合办厂,沿海城市来的客人多不胜数。

    许多人都因会馆里没有海鲜觉着不上档次,所以最后都换了餐厅谈事。

    一个小小的海鲜,让他损失不知多少背后所产生的相关利润。

    秦溪这法子刚一说,何刚立刻就感兴趣起来。

    不过他不知道,秦溪想的远远不止满足餐馆里的一点点海鲜需求。

    回头看了眼挂在墙壁上的时钟,秦溪对何刚干脆道“江师傅是这件事中最主要的一环,等她来了之后我们再细说。”

    何刚只能说好,办公室也不想回去了。

    就在秦溪的饭馆里一直等到江柳燕准时送来了秦溪所需要的两箱子海鲜。

    不过就算江柳燕来了秦溪现在也没时间跟两人多说,周三预定海鲜的客人很多。

    一直到中午忙完生意,秦溪让柳雪花一起,四人在包间坐下。

    何刚还有些尴尬,四人中三个女同志,就他一个男人被几人围在了中间。

    “你把我叫进来干什么”

    何刚是因

    为性别,而柳雪花则是觉着有些莫名其妙。

    秦涛是秦溪亲哥哥都没被叫进来,她一个外人倒是掺和进了明显谈生意的酒席中。

    “刚才江姐和何经理应该也有聊过海鲜运输的事。”

    秦溪抬手按住柳雪花的手示意她别着急,而后先看向江柳燕和何刚。

    两人都点头。

    “我是想,不如我们四个人合伙做个小生意怎么样”

    “我们四个做生意”江柳燕不解。

    “对,就是我们四个”

    这个主意其实还多亏宋成军经常买海鲜带回家给孩子吃给秦溪的启发。

    江柳燕开冷库车多年,最熟悉从广市到寿北的运输路线,而她还有租冷藏车的渠道。

    何刚有人脉,能买活海鲜的人群他认识不少。

    柳雪花的隐藏人脉是和秦溪聊天时无意得知。

    这么些年她也在所谓道上认识了几个有些真本事的朋友,其中就有个手里有不少地的人。

    有运输途径,有人脉,又有场地。

    秦溪就是把这些资源整合到一起,试着去做寿北市海鲜批发商的“第一人”

    秦溪说,其他三人听。

    听完后齐齐陷入沉思中,江柳燕最先回神,双眸里立刻盛满了兴奋和激动。

    “我同意”

    何刚第二个同意。

    一是他们现在只是小打小闹,就算失败所投入的钱只是小数目,但一旦成功未来究竟能发展到何种地步不可估量。

    柳雪花一直没什么表示,短暂沉默后她起身拽着秦溪去了厨房。

    “我没钱。”

    无论心里多愿意去做,可没有本钱所有都白搭,柳雪花说得干脆,秦溪更是回的利索“我借你,以后挣了钱还我就成,只要亏了你别怪在我身上。”

    什么感激涕零连声道谢并没有出现。

    柳雪花很奇怪地望着秦溪,又跟着问“你为什么帮我”

    “看你顺眼,而且谁叫你正好认识那么个大地主”

    “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叫上二哥二嫂”

    秦溪不答,反问“你觉着呢”

    秦涛没有大志向,要不是电影院改革,他肯定能在里面干到退休。

    就算秦溪提议出去做点小生意,估计说完就立刻会遭到拒绝,在饭馆里帮帮忙照看父母妻子二哥就已经完全满足了。

    二嫂潘来凤没怀孕前或许还能一试,现在她全部精力都在腹中孩子身上,连高考都被抛之脑后,成天就忙着给孩子打毛衣做尿片。

    两人对家庭的看重比其他任何事都重要。

    柳雪花显然也看得出来,呲着牙倒吸两口凉气,突然抬手拍了下秦溪“不仅救了我命,还带我发财,以后你有什么事就尽管吩咐我。”

    “以后少看点台省电视剧”秦溪对她唯一的要求。

    “不可能。”

    可惜被无情拒绝

    了。

    两人回到包厢,四人迅速达成意见。

    秦溪在四人中是唯一没有资源的存在,可她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中心点。

    她提出合作,那计划当然也由她来实施。

    首先,四人将找一位律师拟定合作合同。

    合同一签,四人分头行动。

    秦溪和江柳燕前往广市,商谈海鲜进货价以及租用运输冷藏车的价格。

    柳雪花寻找适合买卖的场地,要方便大车进入,而且不要太偏远。

    何刚要把寿北市有活海鲜售卖的消息传到各大高档餐厅以及私人客户那里。

    “我认识位专门负责政府项目的律师,合同的事交给他,他还能为我们补充些漏掉的方面。”何刚说。

    江柳燕也跟着道“我那个广市同事家里就是渔船捕捞的,她应该能帮忙。”

    “我尽量找点不要钱的场地。”柳雪花说。

    轮到秦溪,她就是举起杯对几人道“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一起赚大钱。”

    “发财。”

    四人共同举杯,在这间简陋的包间里,迈出了几人共同事业的第一步。

    大型机械陆续进入拆迁工地后,四周到处都隐隐有轰鸣声传来。

    季楚从宿舍出来,先来街上走了圈,发现报刊亭小吃店还没开门,不由失望地又往回走。

    “还没开门”

    迎面撞上的同事也是来看秦溪家小吃店有没有开门的。

    一来,就见玻璃门还是关着。

    季楚摇头。

    三人路过坐着稀稀拉拉几个人的老报刊亭小吃店,很快便收回了目光。

    “里面吃饭,有炒菜米饭面条。”

    对于刘婆子的招呼,几人都默契地选择避开眼神走过。

    走到中间,才停下步子。

    上周早上起床,季楚兴冲冲地拿上新买的饭盒去小吃店买早餐,走到门口才看到大门紧闭。

    一问秦家小孩才知道,秦溪去广市谈生意了。

    之后一周都没开门。

    这期间,街上又新开了两家小饭馆,将工程队里的设计师们全吸引了过去,生意红火得很。

    季楚一个外人都担心秦溪的小馆子经过这遭被击垮了。

    在之后的一番犹豫中,同事们最终选择去斜对面的一家饭馆子吃饭,季楚决定回宿舍煮面条。

    走着走着,季楚回头再看了眼。

    这一看,眼前立刻亮了起来,调转步子又往回走了去。

    秦家饭馆的门前,秦溪正在把挡门的木板移开。

    “秦同志。”

    颠簸了二十五个小时,秦溪现在还有种整个人在上下起伏的错觉。

    听到有人喊,脑子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季工”秦溪记得这个吃葱油拌面的年轻设计师。

    “

    你可终于回来了,我今天都来两趟看你回没回来。”季楚示意自己手里的饭盒“明天饭馆开门吗”

    开。秦溪笑,抬脚踢了下脚边的几个泡沫箱子明天有海鲜粥。

    二汀提醒您大杂院里的满级女配年代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那我明天赶早。”

    季楚满意离开。

    秦溪把门打开,第一件事就是去大堂边上看何刚专门送来的大鱼缸。

    鱼缸有上下三层,全玻璃,旁边还有配套的氧气泵。

    在后世,这种鱼缸被称为海鲜池,专门是酒楼用来养海鲜的专业设备。

    海市没有这种设备,是秦溪在海市时找海鲜批发市场老板花钱才买到的厂商电话。

    联系何刚那边他也要买,秦溪这台设备是专门搭他请的货车一起拉来。

    插上电,再取出泡沫箱,将氧气袋里的基围虾直接倒入池子里。

    虾一入人工海盐水,立刻划动着无数步足在缸里游来游去。

    另外几个泡沫箱里的鱼虾都取出倒入深缸里,中间放螃蟹。

    最下边那层浅缸则是放贝类和蛤蜊。

    这回去海市算是开了眼界,寿北还没有半点口子的海鲜行业在广市已经很成熟。

    而且她从一些批发商那还获得了许多新的运输方式。

    不同价格的海鲜适合不同运输方法,名贵海鲜在耗损面前,运费根本不值一提。

    今天秦溪返程所使用的冲氧法就适合一些比较高档的海鲜。

    带回来的两箱子虾,只有几只死了,其他都很鲜活,证明这种法子的存活率显然要高于干运法。

    站在鱼缸前默默看了半晌,秦溪终于放下心来。

    上楼一觉睡到天黑,秦溪是被张秀芬喊醒下楼吃饭。

    包莉莉和包志明一看到秦溪,眼泪汪汪地就扑了过来。

    一星期没看到秦溪,比当初秦梅和包亮回家还让两个孩子激动。

    究其原因吗

    “妈,你是不是把糖当成盐放了”

    一口菜粥入口,秦溪觉着就跟喝了口糖水似的齁甜。

    “你妈煮粥肯定没开灯。”

    秦海不敢跟着秦溪说,轻轻跟了句后默默往自己碗里掺水。

    他掺完水,秦涛也闷不作声地跟着倒了半碗水。

    家人中唯一只有怀有身孕被特殊照顾吃得是鸡丝粥的潘来凤幸免于难。

    “我好几年都没做过饭,能煮熟就不错了。”张秀芬说得理直气壮,说完又瞪了眼两孩子“不准浪费粮食,才过几天好日子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三姨,明天你要做饭了吗”包莉莉祈求地望着秦溪。

    包志明扑到秦溪怀里哼哼“我要吃三姨煮的面条,不想吃甜稀饭。”

    “今天先把稀饭吃完别浪费,明早我煮海鲜粥给你们吃。”

    “什么叫海鲜”

    小小娃娃的人生阅历中,从来没听说过海鲜。

    “就是那边还在游水的虾

    和鱼。”

    “真的吗”

    包志明眨巴眨眼眼睛,从秦溪腿上滑下去,立刻冲到鱼缸面前。

    噗嗤

    鱼缸中两条鲈鱼相遇,猛地拍动尾巴,拍打得鱼缸里的水飞溅而出。

    哗啦啦的水流得满地都是,迅速在周围形成了一滩。

    “我正想跟你说,咱们要在地上挖个排水沟。”

    显然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因为鱼池附近已经汪起了不少的水。

    “还要修个挡水板。”

    接住被惊吓得匆匆折返回来的包志明,秦溪淡淡地道。

    “三姐,我们要自己带饭了。”

    “从明天开始”秦溪只是问了句。

    秦望家端着碗站起来,先走到秦溪身边坐下,确认张秀芬不会挥手就打到他,这才开口“上周就开始了。”

    “那你怎么不说”

    张秀芬果然生气了,想伸手又觉着够不着,这才吼道“你是嫌舅妈做的饭难吃是不是”

    秦望家点头,十分肯定了张秀芬自己的说辞。

    “那你上周中午饭怎么解决的”

    秦望家摸了摸鼻尖“夏伟带的饭,我答应了下周换我带。”

    “反正学校离咱家不远,我中午去送。”秦涛接过话头“我骑车去十分钟就到了。”

    对此,家里其他人都没意见。

    自从秦溪开饭馆,家里人就没短过肉。

    衣服有秦梅从广市邮寄回来,房子还是自家买的。

    这种日子放在十年前秦海连想都不敢想,吃穿住都不愁,他们两口子的工资全存下来了。

    潘来凤的肚子已经显怀,坐在椅子上要微微往后仰着才舒服。

    秦涛夹着菜递到妻子碗里,细心地吹凉了粥。

    说完琐事,饭桌上难得地安静了一会儿。

    片刻后,秦涛突然放下筷子“爸,妈,三妹,我有事想说。”

    大家都看向他。

    “我和建设打算合伙开个小录像厅。”

    秦溪对黄建设的印象还停留在他笑眯眯给姐妹俩拿钱买汽水喝那里。

    后来在电影院门口摆摊,他也帮了不少忙,忙碌起来有时还会帮着跑腿送饼。

    他跟秦涛是发小,想要一起合作做生意秦溪是赞同的。

    “录像厅那是啥”

    日新月异的年代,每时每刻都有新鲜事物新冒出来,而录像机正是今年刚在沿海兴起。

    “就是放电影的地方。”秦涛解释得言简意赅。

    但秦溪好奇的是“哥你怎么知道录像厅的咱们寿北好像还没有吧。”

    “柳雪花和来凤吹牛我听见的。”秦涛憨笑着挠了挠脑袋。

    潘来凤以前在三林巷本来就是帮人卖电视冰箱,认识不少老板经常跑沿海的电子市场。

    不过她们的聊天内容绝不是关于录像机,而是沿海城市录像厅里播

    放的一些港市片。

    秦涛听到,转而记到了心里。

    跟同样也下岗正无事可做的黄建设一商量,两人决定也开个录像厅。

    只要租个房子,再买台录像机和电视就能做。

    电影院赔偿的三年工资足够他们两人置办下来。

    “有啥不明白的多多回来问问你妹妹,她也算咱家里最有本事的。”

    秦海对孩子们做生意一直是举双手赞成,不出去闯闯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而且前有秦溪开饭馆成功的例子在前,他更是举双手赞成。

    刚去广市回来的秦溪,在他心里就是见过大世面了。

    “知道了爸。”秦涛忙道。

    秦涛一走,饭馆里缺人就缺得更厉害了。

    第二天一早,饭馆煮面条的台子早早搬出来,桌子旁还增加了四个蜂窝煤灶。

    饭馆一开门,不用特意宣传。

    吃早点的人群只要经过这条街,闻到空气里飘着的浓郁香气就知道她重新营业了。

    大锅里牛肉汤翻滚,秦溪端出熬煮好的白粥放到桌上。

    季楚第一个来吃早点时,正见秦溪往砂锅里放虾。

    淡蓝色的虾放下去,在秦溪不停地搅动中很快在白粥里变成了通红色,继续搅动随后加入鱼片。

    “三姐,粥好了吗”

    店里的少年刚伸出头来,秦溪往锅里撒入葱花,立刻端了起来。

    “好了。”

    几个孩子欢呼着跑上去,三人分粥。

    这锅海鲜粥的香味完全被牛肉味掩盖,但光看秦溪不停搅动而逐渐变色的虾和鱼,满脑子都只剩下好吃两字。

    而且桌上小碗里摆着的还不止一种材料。

    牛肉、猪肝、甚至还有牛肚和猪肉片。

    每样材料都只有一小碗,应该就只是一份的量。

    “季工吃面条还是生滚粥”秦溪送完粥回来问他。

    “鱼片粥。”

    “鱼片粥大锅三块,小锅一块五,你一个人吃个小锅就够了。”

    秦溪说着,把小砂锅放上灶台,舀入白米粥。

    “小菜在后边,你自己拿。”

    今天一大早秦涛就出门去找黄建设,店里就她和柳雪花。

    柳雪花在后厨洗中午要用的菜,灶台上就秦溪一个人。

    说实话,她现在还真有些觉着分身乏术。

    粥要一刻不停地搅动,拉面也需要亲手拉,她一双手只能忙一头。

    季楚的到来只是个开头,陆陆续续来的工程队员工很快就坐满了店里。

    啪啪啪啪啪

    秦溪甩面的手都快冒出火星子,最后只能让挺着大肚子的潘来凤帮忙。

    生滚粥虽然贵,可实在新鲜。

    尤其对那些港市工程师来说尤为对胃口,准备的十几锅粥早早卖完。

    与她家摊前有人排队的情况一相比,其他家小饭馆前迅速冷清下来。

    季楚担忧被抢走食客的情况根本没有机会发生。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