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15 章
    苏辙看着眼前的苏轼,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他不由想起历史上的苏轼来。

    历史上,苏轼屡次惨遭贬官,在哪里摔倒,就躺在哪里开吃,如今看来,如今的苏轼与从前一样,心态好的不得了。

    苏轼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哪里说错了“八郎,怎么,我的话不对”

    苏辙只能摇头,道“没有哪里不对。”

    “你说的很对。”

    “虽说家中知晓苏规身世的人也有几个,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莫要对这孩子太过,莫要叫旁人起了疑心。”

    “好,我知道的难道我在你心里就是那样没有分寸之人”苏轼是满口答应下来,眼瞅着这件事就快尘埃落地,据说王安石还因谢氏当日对史宛口出狂言一事又训斥了王安礼几句,心情大好“八郎,这几日我差人买回个好东西,就是不知道怎么吃,要不你来看看”

    其实他早就想因这事儿来找八郎,可见八郎忙的很,不好前来打扰。

    也幸好如今是冬天,那东西放的住。

    苏辙瞧他一脸神秘的样子,便跟在他身后去了厨房。

    苏辙一进去,就看到一桶生蚝。

    生蚝

    如今竟有生蚝

    他不免觉得有些惊喜。

    他再仔细一想,不免想起历史上的苏轼被贬海南,历史上的海南可不像后世一样发展了旅游业,而是苦寒之地,连猪肉都是奢望,但苏轼到了海南之后却自得其乐,以吃生蚝为乐,更是写信告诉儿子,莫要将这件事告诉朝中的叔叔伯伯们,免得大家都争先恐后前来海南。

    苏辙还记得历史课上听到这话时,所有学生是哄堂大笑,纷纷称赞苏轼心态好。

    但如今看来,有些东西是命中注定的。

    比如,苏轼的好心态。

    比如,苏轼与生蚝之间的缘分。

    苏轼看着这满满一桶生蚝,难为情道“这是卖鱼的那老熟人专程给我留的,说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你不知道,这老翁厉害得很,我从前曾在他手上买过半臂长的鳜鱼,还有肥硕无比的河虾等等。”

    “我还问过这老翁到底是从哪里弄来这些好东西的,但他却说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只管吃就完啦。”

    “老翁说这东西叫蠔,极为难得,更是价格昂贵,寻常人一辈子都难得吃到一回,推荐我全部买回去尝一尝。”

    接下来的事情,他更是羞于启齿。

    他一听老翁这样说,便有几分心动,再一听说这东西按个卖,每个竟能卖出一百文的天价,顿时是更心动了这样贵且少见的东西若不好吃,说得过去吗

    要知道一百文都能买上一匹布了

    可将东西拿回来之后,苏轼却觉得为难起来。

    这东西长得奇形怪状,丑陋不堪,该怎么吃

    他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东西打开了几个却发现里面却是

    鼻涕一样的东西,他觉得恶心,想丢又觉得舍不得,只能留着等八郎来看看。

    苏辙面上一喜,道“六哥,你是哪里来这好东西”

    “好东西吗”苏轼听到这话,悬着的一颗心才微微放下来些“那老翁与我说这东西大补,我撬开之后吃看着鼻涕似的东西吃也不是丢也不是,索性将这些东西泡到酒里,可昨晚上我略尝了一两口,只觉得腥腥的,要多难喝就有多难喝。”

    “若不是这几日因事情耽搁,我定要去找那老翁好好理论理论,以为老翁这是故意骗我呢”

    “八郎,这东西怎么才好吃我与那老翁好一通讨价还价,他才舍得八十文钱一个卖给我”

    苏辙知道,苏轼唯独在买书和买吃食方面挥金如土,若买食材被人坑了,怕是大半夜的躺在床上都唉声叹气,气的睡不着觉“这叫蠔,汴京虽有,但却不常见,像这样大的蠔并不常见,偶尔能在朱门世家中见上一见。”

    苏轼认真发问“八郎,照你这样说,这东西很好吃”

    苏辙微微颔首。

    苏轼看着他,眼神中已有几分怨怼“那为何之前我们家里没吃过”

    苏辙认真解释道“六哥,那位老翁没骗你,这蠔一个一百文都算便宜的,放在夏天,运输困难,一个卖两三百文都不算贵。”

    “让我算算,以你的食量,一顿吃上十个八个不在话下,我们家加上迈哥儿他们,大大小小一起约有十个人,需要买上百个蠔回来,那就是二十贯钱左右。”

    “如今集市上,一个包子也就一文钱,二十贯钱能买上两万个包子,够寻常百姓一家老小吃上几年。”

    如今他靠杏花楼赚的是盆满钵满,不愁吃不愁穿,可花这样多钱吃一顿饭,却是太奢侈了些。

    就连一向贪吃的苏轼都皱眉道“竟这样贵是我考虑不周了”

    “从前我听说濮安懿王他们曾吃过鱼眼肉,说是取春日黄鱼眼旁那一块嫩肉,整整数百条黄鱼才能做出这样一盘鱼眼肉来,用鸡汤清炖,出锅前只撒些盐,味道就极鲜美。”

    “春日的小黄鱼一条都能卖上半贯钱,那一盘鱼眼肉足足要花上五十贯钱,大家议论起这件事来是直摇头,说濮安懿王不是非这盘鱼眼肉不吃不可,而是想借着这盘鱼眼肉来彰显他与旁人不一样。”

    “像这些极昂贵的东西偶尔尝尝鲜也就够了,我可不想与濮安懿王一样。”

    说到最后,他已是迫不及待“八郎,这东西怎么吃”

    两人提着一桶生蚝往厨房方向走去,苏辙笑着道“蠔怎么吃味道都鲜美,可以炖汤,可以炒着吃,但叫我说,这样好的东西就该清蒸。”

    “蒸笼上汽后过片刻关火,蠔就熟了,外壳微开,里头的蠔肥硕鲜美,口空吃很是鲜甜,或者再调一碟子酱汁,放些葱花与芫荽,加些醋与蜂蜜,味道就很好了”

    苏轼光是听他这样讲就忍不住直咽口水。

    苏轼更不要旁人动手,自己亲

    自上阵。

    等他将生蚝整整齐齐码在蒸笼上,眼睛更是一错不错盯着蒸笼,一副生怕里头的生蚝长翅膀跑了的架势。

    苏辙见状,不由笑道“六哥,你至于这样嘛”

    “这蠔虽鲜美,但也不至于这般吧”

    “物以稀为贵,若这东西你吃得多了,也不一定爱吃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苏轼像想起什么似的,转过身看着他“八郎,听你这口气你好像吃过这东西似的”

    “你什么时候吃的”

    “我怎么不知道”

    苏辙心中暗道不好。

    这些日子因小皇子一事,他是食不下咽,寝不能眠,如今整个人松懈下来后,竟忘了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知弟莫若兄。

    苏轼一看到他面上的神色,就抢在他前头开口道“八郎,你可别骗我说你又在书上看到的。”

    “先前你与我说那些菜谱都是你从杂书上看到的,旁人信,我可不信,家里的书,哪本我没看过何曾有过这样的书”

    但他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君子远庖厨。

    八郎是要做大事,当大官的人,若叫旁人知道他对厨艺颇有研究,那怎么能行

    苏辙只觉得想要瞒过自己这个哥哥可真不是什么简单事儿,苦笑道“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

    “蠔这种东西是我在杏花楼听人说起过的。”

    “所以做法我也略懂一二。”

    他见蒸笼已呼呼冒着热气,忙道“六哥,时间应该差不多了,若是再蒸下去,就老了。”

    苏轼顿时也顾不上别的,忙凑了过去。

    刚出锅的生蚝烫得很,但苏轼却不在乎,龇牙咧嘴撬开个生蚝,轻轻吮了一口汤汁,整个人就不敢置信瞪大了眼睛“好吃真好吃”

    他囫囵将一整个生蚝吃的干干净净,意犹未尽道“从小到大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炙羊肉,可从今日以后,最爱吃的菜就是蠔。”

    “可惜啊可惜,就是这东西太贵且肉太少,一年到头只怕也吃不上几次。”

    厨娘已端着一旁刚出锅蠔出去。

    等着程氏等人落座后,发现桌上有新鲜玩意儿。

    大家一尝,皆纷纷称赞,都很爱吃。

    可苏辙却是动都没动生蚝,程氏不免好奇道“八郎,你怎么不吃方才你不是还说这东西要趁热吃吗若是凉了就不好吃了吗”

    苏辙道“我不爱吃。”

    他笑了笑“若是你们谁爱吃,将我那份儿吃了吧。”

    上辈子,他不知道吃过多少次生蚝,只想将这难得的机会留给苏轼他们。

    谁知他这话音还没落下,苏轼就将撬开的一个生蚝放在他碗里,催促道“八郎,你当着孩子们的面可不能撒谎这样好吃的东西,怎么会有人不爱吃呢”

    “你定是见我们爱吃,所以想将这东西留给我们吃”

    “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小小年纪的苏迈也是煞有其事点点头“对,八叔,不能这样子。”

    “从前你就常说一家人要互相友爱,学会分享,哪里有你看着我们吃东西的道理”

    他将自己碗里的生蚝也放在了苏辙碗里,扬声道“八叔,你这段时间忙的很,来,多吃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