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55 章 中介合同纠纷(二)
    归纳争议焦点之后,就是原被告双方举证质证环节。

    朱凌薇语气平静地说道,“围绕争议焦点,由原告方先进行举证,要说明证据来源和证明目的。”

    姜海蓝左手边是一叠证据材料,她一边念证据目录,一边从证据材料上拿过三张订在一起的纸,“我们的第一组证据,是原告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姜海蓝说“证明原告是适格当事人。”

    朱凌薇看向廖宗虹,“被告要看看吗”

    廖宗虹摇头,“不用看。”

    朱凌薇又问,“你对这组证据有什么意见”

    廖宗虹回答,“没有意见。”

    姜海蓝拿起第二组证据,“我们的第二组证据是一份房屋中介合同,证明原告与被告于2022年7月19日就林城市a区梅清花园7栋905号房、b区竹香苑11栋1501号房、b区菊华公馆15栋2408号房、d区金华路青兰小区3栋606号房签订了合同。”

    她视线下移,“以及证明原告与被告约定的中介费是房屋成交价的2,若被告另行委托其他中介机构或通过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私下与该房屋业主进行买卖交易,则应按该房屋成交价的3向原告支付违约金。”

    念完之后,姜海蓝抬头看向朱凌薇。

    朱凌薇点了点头。

    姜海蓝起身,将手中的房屋中介合同的原件拿给了朱凌薇。

    她先前立案的时候,向法庭提交的是复印件。

    有原告盖公章、被告签字按手印的原件,开庭时带过来当庭出示。

    交到法院立案庭的材料也不是没有掉过,原件掉了可就麻烦了。

    朱凌薇接过房屋中介合同,大致翻看了一下双方签订的条款,又看了看最后双方的落款和时间。

    她问廖宗虹,“你要看看吗”

    廖宗虹说“我看看。”

    朱凌薇将纸张往他那边一递,廖宗虹起身,往前走了几步,接过合同。

    廖宗虹看了一会儿。

    朱凌薇问,“被告对合同有什么意见”

    廖宗虹看着最后的签字,“这个是我签的,但是我买房子并不是因为他们公司的介绍。”

    曹丕双手抱臂望着天幕,脸上挂着奇怪的笑容。

    “哦,原来这就是举证质证”

    原告方起诉被告方,要求被告方支付中介费,那么就要由原告方来“举证”证明“为什么”。

    你和被告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求被告付你这笔钱。

    这倒和曹丕原本的想象和认知不同。

    法庭和法官,居中做裁判,还真的只是“居中”吗

    他们不负责查案

    或者说,他们是根据原告方自己的举证来查案

    他若有所思,莫非,这就是民事和刑事的区别

    刑事案件里有警方调查案件,然后将查好的证据材料移送给检察院,检察院在开庭时出具。但民事案件里举证就得由原告方自己来。

    那如果原告方的证据不足够“证明”原告主张的事实,法官会判原告方输吗

    蒋琬则在思考“公司”。

    “看起来,公司就是店铺,不过是专门从事买主和卖主的房屋中间介绍的店铺。法定代表人是老板的意思吧”他捏着下巴,不大能理解,“为什么要把店铺的老板叫作法定代表人呢”

    还有姜海蓝出示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蒋琬跳过自己不理解的“复印件”,琢磨这个营业执照。

    他琢磨不能。

    至于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蒋琬眸色渐深,“姜海蓝说证明原告是适格当事人,那么”

    莫非这一套证据就是原告这家公司的“户籍证明”

    姜海蓝继续念第三组证据,“我们的第三组证据是两份vx聊天记录。第一份是原告的工作人员陈小瑜和被告的聊天记录122页,第二份是原告的工作人员冯宇浩和被告的聊天记录159页。”

    “证明第一,2022年5月到2022年11月期间,陈小瑜和冯宇浩向被告介绍了多套待售房屋信息;第二,陈小瑜和冯宇浩先后带被告看过案涉四套房屋,包括被告最后购买的青兰小区3栋606号房;第三,陈小瑜为被告和青兰小区3栋606号房的房主沟通的购房款是780000元。”

    朱凌薇问廖宗虹,“你要看看吗”

    廖宗虹回答,“我看一看。”

    姜海蓝抱起两大叠vx聊天记录的截图,往廖宗虹那边一递。

    廖宗虹起身走过来接过,抱回他的被告席,慢慢翻看。

    他看了差不多一分钟。

    朱凌薇问,“这个是你和原告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吗”

    vx聊天记录没什么好否认的,廖宗虹点头,“是。”

    他又立即反驳,“但是他们并没有帮我谈成这个房屋买卖合同,当时780000房主不同意,我没能买到房子。后来我也不是780000元买下来的。”

    朱凌薇顺便问了一句,“你是多少钱买的”

    廖宗虹说“735000元。”

    书记员那边“啪啪啪”敲键盘。

    姜海蓝也在庭审笔录上写下“735000”。

    姜海蓝出示的第四组证据是陈小瑜和廖宗虹的电话录音。

    “证明廖宗虹最后购买了青兰小区3栋606号房,并拒绝向原告支付中介费的事实。”

    录音资料是以光盘的形式的提交的,毕竟律师们总不能把有录音的手机提交给法庭。

    但是在法庭上嘛

    朱凌薇问姜海蓝,“你手机里有吗,直接放一遍吧”

    姜海蓝点点头,她有。

    姜海蓝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同原告工作人员陈小瑜的vx对话框,播放了对方发给她的录音材料。

    一分二十六秒的录音。

    廖宗虹承认自己购买了青兰小区3栋606号房,但他认为自己并不是通过陈小瑜和冯宇浩的介绍买到了这套房子,拒绝向陈小瑜支付中介费。

    是通话录音,廖宗虹也没什么好否认的,那就是他自己的声音,是他自己说的话。

    “录音是真的,但是我认为我并不是通过他们中介公司的帮助买到了房屋,所以我不该付钱。”

    第五组证据是一张vx朋友圈截图。

    姜海蓝说“这是被告发的朋友圈,被告乔迁新居,决定于2023年1月1日举行乔迁宴。这上面写的新房就是d区金华路青兰小区3栋606号房。”

    被告拿过去看了一眼,依然对这组证据的真实性不持异议,只是认为自己不应当支付中介费。

    “有趣有趣”庞统笑道,“原本我还想原告和被告已经签了合同,有这份合同在,哪里还需要别的证据证明”

    但事实上,如果原、被告签了合同,原告却并没有按照合同要求为被告做事呢

    比如这个案子里,被告承认合同,但被告不承认原告为他了中介服务,所以拒绝支付中介费。

    原告若不能证明被告最后购买的那套房屋,是原告介绍给他的,原告为他购买房屋了帮助,那原告如何能得到中介费

    庞统思考着姜海蓝的这一套证明,vx聊天记录、电话录音、朋友圈截图,也算是环环相扣了。

    证明了原告中介公司的店员给被告介绍了有房子出售的信息,带被告去看过房子,为被告和房主沟通过房款

    以及最后被告买下了一套原告为被告介绍的房屋。

    这样的一系列证据出示下来,姜海蓝想要证明的事实已经得到了证明。

    庞统皱了皱眉,但被告坚持他不是通过原告店员的介绍买下的这套房屋被告那边,是不是也要举证证明这件事呢

    孙权没有想什么证据和证明的问题,他想的是vx聊天记录和电话录音

    那个手机对他们这些古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它可以和远在外地的人“发消息”,它还能保存这些消息,并“截图”“打印”出来,作为证据拿给其他人看。

    它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人“打电话”,它还能把打电话时的聊天内容“录”下来,并播放给其他人听。

    看姜海蓝的样子,他们不仅能把聊天内容保存在手机里,还能保存在那个那个薄薄的什么玩意儿里

    “如果我也能有一个手机”

    孙权暗自咬牙。

    每当他们以为这个手机已经够神奇的时候,它总还能展示出更多厉害的功能

    这又如何不是神器呢

    这真的是人能够造出来的东西吗

    姜海蓝先前说“工业化”,总不能手机这种神器也是“工业化”能造出来的吧

    人力

    孙权望着天幕的眼神愈发灼热。

    这个姜海蓝,什么时候能告诉我们,怎么造出这个神器啊

    姜海蓝拿着证据目录,“我们的第六组证据是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申请陈小瑜和冯宇浩出庭作证,证明1、2022年5月到2022年11月期间,陈小瑜和冯宇浩向被告介绍了多套待售房屋的信息;2、陈小瑜和冯宇浩先后带被告到案涉四套房屋去看过房子,并为被告和房主们沟通过购房款;3、陈小瑜为青兰小区3栋606号房房主和被告沟通之后,该房屋房主表示房价最少780000万元。”

    姜海蓝放下证据目录,向朱凌薇说道,“出庭申请书我庭前已经提交了。”

    事实上,证据目录的电子档她也在庭前发给了书记员。

    朱凌薇点头,“证人在哪儿”

    姜海蓝说“在外面。”

    朱凌薇说“先叫陈小瑜进来。”

    姜海蓝起身去法庭外面叫陈小瑜。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是荀彧他们已经习惯了的事情。

    他们现在,以及过去,官府审案也是需要向看见、了解案件剧情的人询问的,也是要叫证人在审案时站上公堂陈述事实的。

    只是姜海蓝叫证人出庭作证,得先提交一份“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荀彧几乎没怎么动脑子就想明白了,天幕上的民事案件庭审,是由原告举证。

    原告要主张被告支付款项,原告自己就得尽可能地更多的有利于自己的证据,那么要求证人为自己作证,发表对自己有利的言论,得原告向法庭申请证人出庭。

    先前姜海蓝和她的亲戚谈那个欠款的证据时,也提到过证人,姜海蓝说亲戚朋友也可以作证。

    荀彧低眉深思。

    天幕上,在民事案件中可以由亲属来作证,发表对原告有利的意见。

    那么刑事案件,亲属是否也要出庭作证

    也不怪荀彧联想能力强。

    他从看到天幕以来,就在思考天幕上那个世界是否不再得到尊重和运用儒家思想。

    因为这段时间看下来,他们似乎主法家。

    不。

    荀彧下意识地摇摇头。

    天幕上的法律,并非是他认知里的法家思想。

    此法非彼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