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观人四法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原文意为:看人的方法,要有节操而没有官气,讲求条理而少说大话。任用一班能吃苦耐劳的正人君子,时间长了自然大见成效。

    对于如何观人、用人的问题上,曾国藩告诉我们:没有官气,办事清晰,不说大话的人是可用之人,那些能吃苦耐劳的人是可用之人。反之,那些官气十足、乱放空话的人只会惹人生厌。其实任何人,都应该有这样四条:“有操守”、“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言”。所谓有操守而无官气。操守就是原则,或者说理想。有操守而无官气,就是说一个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着自己的原则,做官不是为了钻官场上的一些空子,贪图一些小便宜,另外,为官要品德高尚。按是否有德有才,人分四种:圣人,有才有德;愚人,无才无德;君子,有德少才;小人,有才少德。曾国藩宁选那种有德少才的君子。并认为.德如树之干,才是树之叶。

    人品其实是用人的基础。比如清军与太平军作战的“三河之役”,清军被陈玉成率领的太平军杀得全军覆没。清军中传言将领李续宾、曾国华(曾国藩之弟)投敌叛国了。曾国藩在确认全军覆没之后,马上判断李、曾二人殉难,并公开辟谣,靠得就是对二人基本品格的信任。

    “多条理而少大言”,就是具体做事的层面上,头脑清晰,思维有条理,能够准确一点一点地剖析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成天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应该务实而不务虚。《三国志》中有“(诸葛)亮独观其大略”,这个“大略”,就是条理的意思。没有条理的人必做不成大事,当然,有没有条理和与这个人做不做朋友没关系。

    曾同藩幕府巾最出色的人才,就是后来成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李鸿章少年时代跟随曾国藩学习诗文,后来在曾国藩幕府中出谋划策,起草重要文件,曾氏对他特别器重。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是“劲气内敛,才大心细,堪封疆之任”。封疆之任,就是有能力做巡抚和总督。“心细”既有考虑事情细密周全,又有做事有条不紊的意思。观人四法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原文意为:看人的方法,要有节操而没有官气,讲求条理而少说大话。任用一班能吃苦耐劳的正人君子,时间长了自然大见成效。

    对于如何观人、用人的问题上,曾国藩告诉我们:没有官气,办事清晰,不说大话的人是可用之人,那些能吃苦耐劳的人是可用之人。反之,那些官气十足、乱放空话的人只会惹人生厌。其实任何人,都应该有这样四条:“有操守”、“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言”。所谓有操守而无官气。操守就是原则,或者说理想。有操守而无官气,就是说一个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着自己的原则,做官不是为了钻官场上的一些空子,贪图一些小便宜,另外,为官要品德高尚。按是否有德有才,人分四种:圣人,有才有德;愚人,无才无德;君子,有德少才;小人,有才少德。曾国藩宁选那种有德少才的君子。并认为.德如树之干,才是树之叶。

    人品其实是用人的基础。比如清军与太平军作战的“三河之役”,清军被陈玉成率领的太平军杀得全军覆没。清军中传言将领李续宾、曾国华(曾国藩之弟)投敌叛国了。曾国藩在确认全军覆没之后,马上判断李、曾二人殉难,并公开辟谣,靠得就是对二人基本品格的信任。

    “多条理而少大言”,就是具体做事的层面上,头脑清晰,思维有条理,能够准确一点一点地剖析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成天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应该务实而不务虚。《三国志》中有“(诸葛)亮独观其大略”,这个“大略”,就是条理的意思。没有条理的人必做不成大事,当然,有没有条理和与这个人做不做朋友没关系。

    曾同藩幕府巾最出色的人才,就是后来成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李鸿章少年时代跟随曾国藩学习诗文,后来在曾国藩幕府中出谋划策,起草重要文件,曾氏对他特别器重。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是“劲气内敛,才大心细,堪封疆之任”。封疆之任,就是有能力做巡抚和总督。“心细”既有考虑事情细密周全,又有做事有条不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