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1.酸菜盒子、泡菜
    元瑶去找夫子之前其实还有些忐忑, 毕竟元琪还是个女孩子,只是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这么的顺利, 这位周先生二话不说就应下了,似乎还挺高兴。

    看来这是位开明的夫子, 可能是比较年轻的缘故

    走出那间小屋的时候元瑶还在纳闷“这夫子比我想象的年轻多了,左不过也就是三十五吧”

    江颂安还没说话, 江年道“我知道的周先生真的很年轻,听说学问很深,要不是跛了脚肯定能有很大一番作为”

    元瑶惊愕, 原来周先生

    江颂安“我也听说了,之前还是个庶族,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才到了神木镇,而且已经这个年岁了也还没成家。”

    元瑶唏嘘。

    不过这到底也是人家的私事, 元瑶当然不可能问。

    学堂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一栋人家自己的小院子, 院子搭了个棚子, 里面设了十来张桌子,环境幽静又能遮风挡雨, 元瑶很满意。

    江年和元琪显然也兴奋到不行。

    “大姐明天我和小年哥哥自己去上学”

    元瑶看眼江年, 江年连忙点头“对的嫂嫂, 以后读书我们自己去,我会照顾好三妹妹的”

    元瑶想了想“也行。”学堂的确离得不算远, 下学的时间和大家结束农耕的时间都差不多,路上人也多。

    回家后,元霜和元荔都很想知道拜师结果,一看两人脸上的兴奋劲, 她们也笑了。

    “成了吧,真好。”

    元琪的确开心,双脸都是红扑扑的“周先生一下就应了,我们明天就能过去了”

    元霜也很开心,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那就好,小琪以后要用心读书呀。”

    元霜说完,元瑶倒是看了眼她,走上前“阿霜一会儿也来趟我房间里,大姐也有话和你说。”

    元霜先是愣了愣,随后也点了点头。

    这会儿已经下午了,但是江颂安又要拿着农具出去,没办法,因为他明天就要离家,秧没插完种没播,江年也是放下东西之后就跟着出去了,元瑶将元霜叫到自己房间,也说了说接下来的打算。

    “阿霜会不会怪阿姐没把你送去读书”元瑶直截了当的问。

    元霜愣了愣,随即摇头“怎么会呢,我不是那块料,也不喜欢读书咱们家,小年是男孩子,小琪是喜欢读书,小琪学了我可以问小琪,而且阿姐也会教我读书认字,没必要去上学堂。”

    元瑶“其实你想去也不是不行,只是阿姐之前看你喜欢女红多一些,最近练的可还好”

    说到女红,元霜眼睛一亮“我在练习的,我给阿姐看看”

    元瑶笑着点头。

    正月里的那个绣篮里,元瑶记得有两个绣样,原本以为元霜还要多练习一阵,没想到这会儿竟然已经绣得像模像样了,元瑶很是惊喜。

    “呀这真的是,我都分不清哪个是绣样哪个是你绣得了。”

    元霜听到这样的夸赞也很兴奋“阿姐说真的”

    “真的。”元瑶眼中是止不住的赞叹“阿姐的眼光没有错,阿霜,下次你姐夫进城的时候我也要去的,到时候再给你多买一点绣样回来。”

    说到这,元瑶也有些可惜,因为镇子上肯定是没有教女红的,也不知道青山县有没有,但其实要是能去府城,她知道是有的,是专门的学堂,就和读书一样,如果能进去的话,她的阿霜进步肯定就更快了。

    元霜闻言有些激动“真的吗”

    元瑶想的长远,可惜现在也只能一步步来“当然,你想要什么样子的。”

    “都行。”元霜眼睛亮晶晶的“只要是阿姐挑得肯定都好看,我仔细学着就是。”

    元瑶于是也笑了“成,那我就做主了。”

    今天可谓是繁忙充实的一天,江颂安和江年是踩着月色回来的,三姐妹甚至都歇下了,元瑶当然还在等,江颂安远远看见那盏昏黄的灯光后心里暖暖的,脚步也不自觉加快了。

    “回来了”

    元瑶一听见动静就走了出来,看见两人眼中的疲色她也很是心疼“厨房的菜还热着,我去给你俩下面。”

    劳作了整整一下午和一晚上,不饿也是假的,江颂安没有拒绝,江年也一样。

    面很快煮好,兄弟两坐在院子里就呼呼啦啦开始吃,元瑶“不够的话还有,还可以煮。”

    江颂安含混道“够了。”

    江年吃完之后就困了,揉着眼睛就去洗了“哥哥嫂嫂我睡了。”

    “快去吧。”

    江颂安也几口吃完,动作飞快地收拾完碗筷就提水去了盥室,元瑶先回房了。

    她听着盥室那边的动静,一边算账,一边盘算着江颂安下次回来的打算。

    下一次江颂安回家,她们要请客,然后还要进城,处处都要花钱,元瑶将所有的小金库都拿了出来。

    这阵子摆摊,只要出摊,每天都是至少三钱的收入,从正月到现在也差不多赚了四两多,可这四两里面刨去成本也就是二两多,再加上买田地花的五两银子,她赚的还不够,江颂安这两个月的月钱也基本都用上了。

    不过好在最开始存下的那六两还在,存本没动。

    但是下次请客怎么着也得花一两左右,进城要花的更多,骡子没有五两拿不下来,再来就是阿霜的绣样、小琪和江年的笔墨纸砚和家中的一些补给,统统加起来怕不是要带个七八两银子,元瑶倒吸了一口冷气。

    江颂安回来的时候就看见案桌前的发愁的一张小脸,他走上前笑问“愁什么呢”

    “愁银子啊。”元瑶不假思索道。

    她说完之后就准备抬头和江颂安说说这阵子家里的支出,谁知猝不及防的,竟然看见了他还没来得及系好腰带的中衣,宽肩窄腰,精瘦的腰肢像是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元瑶一下脸就红了,别开眼“你怎么不穿衣服”

    声音有些羞恼。

    江颂安低头一看,也笑了笑“松了。”

    他若无其事地将腰带系好俯身去看账本,元瑶心里却有些乱糟糟的,她信他才怪,分明是故意的

    “银子不够了”江颂安轻声问。

    元瑶定了定心神嗯了一声“下次进城大概要带七八两银子呢,主要买骡子是大支出,我还是不想动存本,这十天要抓紧赚点儿钱了。”

    江颂安“买骡子的钱你不操心,这次过去我能发五两银。”

    元瑶眼睛一下就瞪大了“五两”

    “对。”江颂安看着她那小财迷一样的表情笑道“过年那单钱结了,我也不是白去加点儿干活的。”

    元瑶着实吃惊,还有这茬,她都不知道。

    看来江颂安在铁铺那边拿的也不是死月钱,一下子,元瑶就高兴了,她松了一大口气,“这就太好了”

    江颂安伸手将人抱到怀里“你还真是财迷啊,这就高兴了。”

    元瑶脑袋瓜飞速盘算着“是啊,谁不喜欢钱,我就是财迷,这样的话这十天我再卖个三四两就绰绰有余了,进城的时候也稍微省着点花,咱们家就算添置了好多好多东西还没动存银呢”

    元瑶想到这就觉得自己可真厉害,短短三个月生活就悄然发生了大变化,虽然银子还没增多,但是多了田地、多了牲畜还多了一个人,还送了两个孩子去读书

    她心里被满满的自豪胀满,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这一切,可谁知她说完之后江颂安竟然都没有回应,一低头,元瑶脸瞬间涨红了。

    不知什么时候两人已经躺进了床帐内,屋内的灯却还没熄,肩头的衣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拉了下去,江颂安正埋在

    元瑶惊慌失措地去推,去扯他半束着的头发,只是她越慌乱,江颂安就越使坏,元瑶不得已,紧紧闭上了眼。

    从前也不是没有这样过,但那都是熄了灯什么也看不见,但现在灯未灭,两人的身影被投到了床帐上,她几乎是一侧身就能看见,羞得元瑶死活都不愿意再睁开。

    “怎么不说了”江颂安甚至还在含混地问。

    元瑶咬唇,推不动又想去踢,可腿刚抬就又想起了昨晚的教训,一动不动。

    江颂安低笑“今晚不熄灯了,好不好”

    “不好”

    元瑶咬牙切齿,说什么也不应。

    方才在案桌跟前她之所以脸红,便是因为她的确从正大光明的看过江颂安,当然,江颂安也没有。

    即便是那次在盥室,因为怕冷,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水里,出水之后又快速的裹上了巾子,现在倒好,天气回暖,这人也就越发肆无忌惮了。

    “乖,别挡我就看看。”

    元瑶去扯被子,白嫩的小手一下又一下,却仿佛永远都做着徒劳功,到最后还是被江颂安得逞。

    他目光犹如实质,令元瑶战栗。

    “可以了吧”

    元瑶一双漂亮的杏眼里盛满了水汪汪的雾气,江颂安总算是抬头,目光灼灼。

    最后,他终究心软,下床熄了灯后重新返回,主屋这张小小的木床再一次微微晃动起来

    元瑶次日醒来,江颂安正准备走。

    外面天都还是黑的,元瑶根本都不想动。也不知道这男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干了一下午和一晚上的农活回来也不嫌累,还是有无穷无尽的力气。

    江颂安见人醒后也笑了笑上前,俯身亲了亲她娇憨的脸蛋“我走了,你再睡会儿,今天不出摊,好好休息。”

    元瑶撇嘴“厨房有杂菌酱和腐乳,两罐,你带去县城吃。”

    知道江颂安今天要走,她早早预备下,平时忙起来吃干粮的时候不至于干巴巴没滋味,江颂安眼睛果然那一亮“好,我知道了。”

    元瑶贪恋被窝的温暖,等江颂安走后她又浅浅地眯了一会儿,睡得不深,等江年房门一响,元瑶也起来了。

    “嫂嫂。”

    元瑶笑道“小年是不是因为要上学堂兴奋呀,起这么早。”

    江年有些不好意思点头“是有点。”

    他刚刚说完,元琪也起来了,元瑶笑道“行,你俩都去洗漱吧,我马上做早饭。”

    “嫂嫂简单弄点就行,我俩想早点去。”

    “再早也不耽误吃饭的,别着急,马上好。”

    煮稀饭是来不及了,元瑶将馒头热了热,又蒸了两个鸡蛋羹,江年和元琪吃完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出门了,元瑶操心,嘱咐了好些话,两人全都应下,背着自己的小布包踏上了第一天求学的路。

    随后元霜和元荔也都起来了,小院里开始繁忙起来。

    喂过鸡鸭,元瑶准备明天要摆摊的东西。

    明日,她要用先前腌好的那坛子酸菜做菜盒,大家尝过这酸菜的滋味后面就好卖,另外就是她自己的泡菜也要提上日程了。

    泡菜也是腌菜的一种,只是品种要比芥菜多,红梅嫂的老坛酸菜水少盐巴多,出来的菜色最后会变成黄绿色,吃的是一股特殊的风味,而元瑶要做的泡菜水分多,能腌制的东西也多,比如说萝卜、芹菜、豆角、辣椒等等。

    风味不仅足,出来的口感偏脆爽,酸香可口。

    元瑶将蔬菜洗净切好之后放入坛内,提前烧了一大锅的开水晾凉,腌制泡菜要加水,且水还不能少,盐巴、胡椒、姜片、白酒、黄糖和香料再依次放入,最后封坛即可。

    这做法倒也不算复杂,只是和做腐乳和酸菜一样,讲究干净要求严格,而且泡菜还要更严格一些,一丁点儿油水也不能碰到,否则这一坛子的蔬菜也就算全部报废。

    现在是春天,能腌制的时蔬不算多,到了夏天,豆角胡瓜想吃什么都可以泡,正算是万物皆可泡了。

    元瑶第一次卖也不知道行情,浅做了七八坛,而且自家还要留上两坛,泡菜酸辣可口,单独送粥或者是炒肉丝都很香,一点儿也不担心吃不完的。

    待她这边忙完之后,红梅嫂又登门了。

    今天还有一批烧好的坛子送来,江家刘家和陈家现在都需要这东西,这还间接拉动了烧窑坊的生意,红梅嫂精神抖擞,脸上一直都带着笑。

    红梅嫂来后,元瑶也洗了洗手拿出了钱袋子“嫂子,昨天我和颂安去了躺学堂忘记给你结账了,咱们来算算。”

    “哎呀哎呀不急。”红梅嫂帮她把所有的坛子先卸下来码好,之后才坐到了小院的石桌上,元瑶一本正经“要算清楚的,咱们合作是长期的,嫂子别和我客气。”

    “行”

    元瑶“昨天一共卖了十坛子,这是两吊,嫂子你点点。”

    红梅嫂笑着接过“不必点,我信得过你”说完,就拆了一吊铜板点了五十文出来给元瑶“给,弟妹你收着,这是你的”

    元瑶笑了“成,那我就不客气了。”

    “明天还去的吧”红梅嫂笑着问。

    “去,嫂子明天做多少”

    “我娘说了,贪多嚼不烂,还是十坛子,他们抱回去也得腌一腌,在他们觉得好吃之前我都打算这个量,等几个大集,我一口气做个三十”

    元瑶笑了“我也是这个意思,阿婆还是想的长远的。”

    红梅嫂笑着起身“成,那你忙,我也去准备。”

    “好。”

    忙了一大早上又和红梅嫂聊了一会儿,元瑶开始准备做菜盒,估摸着,再有一会儿学堂也要下学了。

    不论是春卷、菜盒还是包子什么的,本质都是差不多的,不过称呼多种多样,总要有些不同,大菜盒讲究的就是菜多皮薄,小小的一团面饼看起来都包不下一大勺的馅,但是团吧团吧总能延展开来,包好之后直接煎炸到两面金黄即可出锅。一般做菜盒,韭菜豆腐粉条馅是常见,但是元瑶想让大家尝尝酸菜,便做了酸菜粉条馅。

    出来的味道也很不错,她一边煎炸一边没忍住就吃了一个,等元琪和小年回来的时候差不多已经煎了二十个了。

    “嫂嫂”

    “大姐”

    声音老远就从外头传了进来,元荔去开的门。

    “三姐,你们怎么回来的这么快”

    元瑶笑着走出来“现在学堂上半天课,而且也不快了,辰时走的,都快未时了。”

    “大姐,我们今天学了三个字其实我已经会了两个”元琪兴奋地道。

    倒是江年有些苦恼“我基础差,都不会。”

    元瑶宽慰他“就是不会才要去学的呀,好了,都去洗洗手吃饭吧”

    中午就吃这酸菜盒子和稀饭,全家没有一个人觉得单调的,这可是用油煎出来的好香好香

    如果说之前吃酸菜鱼的时候鱼是主角,这次的酸菜盒子才叫大家领略到了酸菜的风味。

    “大姐这个酸菜好香啊,脆脆的,解腻”

    “就是就是,这个配上粉条好好吃”

    每个人都能一口气吃上两个,根本停不下来。元瑶显然也很喜欢,对明天要卖的酸菜和菜盒更有信心了。

    元瑶“都多吃点,吃完了一会儿要干活。”

    听说要干活,大家都积极起来“嫂嫂,有什么活尽管说吧,我来”

    江年立马道。

    “洗菌子,下午我要做菌菇酱,然后咱们把紫云英给剁了喂鸡喂鸭。”

    先前采摘的那些紫云英元瑶差点儿都给忘记了,那是上好的肥料,家里现在有鸡鸭,剁了做肥料最好不过。另外就是那些菌子,虽然每天都在吃,但是做成菌菇酱能保存的更久,今天早上江颂安带出去的就是她昨天少量做的,今天全都做出来得了。

    吃完饭,三姐妹和江年各司其职,在小院里忙活了足足一下午。

    这菌菇酱元瑶暂时不打算卖,因为实在是太太太好吃了。

    野生的菌子可是个好东西,一年到头就吃个时令,自家也要留一些的。尤其是鸡枞菇,少之又少,元瑶熬成了鸡枞油,有时候没胃口熬点儿白粥,用鸡枞油送粥,那都不能叫朴素了,简直是豪华大餐。

    因为这鸡枞油就是把鸡枞菇撕成条状,和一些香料一起在油里面慢慢熬,鸡枞的香味慢慢渗出,和金黄的油混为一体,晾冷之后装罐能吃很久很久呢,这样的好东西,她还真是舍不得。

    索性自家留着吃。

    又繁忙了一整日,傍晚时才将明天的活计都赶了出来,元瑶晚饭煮了南瓜汤,是去年的老南瓜,劈了一个做种,剩下一个熬汤也是甜丝丝的。

    微风拂来,孩子们在院子里的沙盘上用树枝练习写字,今天学的三个字江年和元琪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元霜和元荔,几人学地津津有味又十分认真。

    元瑶坐在院中的躺椅上,一面看着孩子们一面喝汤,傍晚的风已经带来了丝丝暖意,她不由自主地扬起了唇角,看来,春天真的来了啊。

    次日摆摊,依旧没什么悬念的,酸菜全部卖空,因为酸菜盒子受到了极大的追捧,这热乎乎、香喷喷的大馅饼就没有人不喜欢吃的,金黄酥脆的外表咬一口都能香迷糊过去,里面的酸菜粉条馅不仅能中和油腻还酸爽开胃,尝过酸菜盒子的无一不买了元瑶的酸菜。

    至于泡菜,至少还要再腌几天,等到赶集再卖,不过元瑶也已经开始预热,免费试吃的就有切成小方块的酸萝卜,来的人不论买不买都能尝尝。

    自家腌制的这酸萝卜吃起来也是酸甜适中,脆爽脆爽的,还别说,一下就有人被吸引了,问这萝卜什么时候卖。

    元瑶笑道“下一集吧。”

    那人默默记下,原本不打算买酸菜的也动了心思,谁叫这酸萝卜吃起来还开胃呢

    “小娘子真是会做生意,竟然好像饿了,这菜盒也给我包一个起来吧。”

    元瑶笑着欣然应允。

    虽然不是赶集,但是也进账了一百多文,元瑶午时就回家去了。

    如此往复几日,待到江颂安再次归家前夕,竟然又多了二两余银,这一次进城的花销算是不必再愁了。

    三月二十五,三月底的大集,元瑶准备正式售卖泡菜。

    红梅嫂的酸菜之前也一直小批量走着,三月二十四这天,和之前约定的一样,三十坛酸菜也全部做好了。

    这阵子刘家的钱袋子也慢慢有了余财,红梅嫂别提多热心了“弟妹,明天你我的加起来六十坛呢,能卖完吧”

    “您就放心吧。”元瑶笑道。

    “这阵子来问的人已经很多了,第一批买回去尝滋味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大批量来一波。不过明天可能要麻烦红梅嫂帮我运过去,的确有点多。”

    “你放心我娘早就说了这些东西用我家的板车拉”

    元瑶这才放心,同时更加期待自家的大青骡和板车了。

    这次赶集摆摊,元瑶没上热食,木头板车上拉了六十个坛子过去,那阵仗,一路的人都被吸引了

    还没到集市上呢,泡菜就被老主顾预定了两坛子走。

    等到了时,那翘首以盼七八日的人全都围过来了了。

    “开卖了”

    “对开卖了今天泡菜和酸菜都有,您拿回去腌个七八日吧就能吃了这是我家特质的水坛子,切记不要沾荤腥另外今天要是两样都买,我再给您少点钱”

    元瑶做生意,主打就是让你买的开心,送归送,便宜归便宜,但是绝不会让你空手离开,所以大家伙都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掏钱也掏的开心高兴

    左不过半个时辰吧,六十坛就只余十坛了。

    红梅嫂今天是跟着一起出摊的,这也是她第一回完整地看完了元瑶摆摊全过程,属实是嘴巴越张越大,最后惊愕地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豆婶笑道“我都见怪不怪了厉害吧”

    红梅嫂“的确太厉害了。”

    想到她当初卖酸菜,就蹲在路边闷不吭声,有路过好奇的来问有时候还说不出两句话来,听听人家这嘴皮子,这卖不出去才是见鬼了。

    更别说元瑶还帮着解决了酸菜容易起花子的大问题。

    她想这点儿事情的功夫,元瑶又卖了两坛子,现在统共就剩八坛子了。

    此时,集市不远处忽然来了个男人,瞧着像是经商的,也是一样被元瑶的叫卖声吸引,不过在远处站了有一会儿才上前来。

    其实元瑶也注意到他了。

    看样子不像是神木镇的人,那一身的打扮和绸缎,高低也是县城里的人物,等人走过来时,元瑶上心了。

    “客官,看看酸菜和泡菜,自家做的”

    那男人微笑颔首“我都听见了,我来尝尝。”

    “免费尝给。”元瑶直接递了双干净的竹筷子,别人都没用过的,那男人接过来的时候低头看了一眼,小妇人袖口都是干干净净的,瞧着心里也是舒服。

    男女有别他自然不会多看,用竹筷夹了一小块酸菜和酸萝卜尝了尝。

    尝着尝着这眼睛就眯了起来“不错,不错,的确不错。”

    连着三声不错,元瑶都笑了“那来一坛”

    那男人放下竹筷没立马应,而是问道“小娘子可去过扬州府城”

    元瑶一愣。

    “实不相瞒,先前去府城时也买过一坛所谓的泡菜,味道实在像极。”

    元瑶笑笑“没有的,县城都没有去过几回何况府城,这就是自家的土方子,府城也很流行吗”

    那人意味深长点头“是呀,且这坛子的模样都一样,还引起了不少人的夸赞。”

    红梅嫂在旁边可是听得门清儿,看向元瑶的眼神更惊讶了。

    “那可能真的是巧合了。”元瑶依然不紧不慢地微笑着。

    那男人思忖片刻也不追问“这八坛我都要了,麻烦小娘子了。”

    全要

    红梅嫂在一边倒吸一口凉气,元瑶倒是没什么意外,都在一边看了这么久了,出手不来个大的才怪。

    “成,剩下这八坛刚好是对半分,原本两样搭着买我就给少两文,您一起要了在这个基础上再给您让五文的利,一共是是一百四十七文。”

    那男人笑了笑,手往荷包里一伸,径直就取了一吊和另外一吊的一半,一百五递给元瑶“不必找了,凑个整。”

    元瑶笑了笑“那给您装个菜盒吧,也是自家做的小吃。”

    “也成。”

    元瑶看了眼他身后,果然来了个小厮,不用她和红梅嫂伸手就有人搬这些坛子,想来是有车,买这么多也无所谓了。

    “客官慢走。”

    这一下,最后八坛也清完了。

    元瑶看了眼还呆呆的红梅嫂乐了“太高兴了”

    红梅嫂“是是有点。”

    索性人在这,元瑶就直接分了钱,三十坛酸菜每坛子十五,将近五钱的铜板就到了红梅嫂手上,这叮叮当当的声音将红梅嫂都砸晕了,半晌都反应不过来的。

    等回过神,元瑶都要收摊子走了。

    元霜和元荔都在帮着收摊。

    忽然,元荔大叫一声,将元瑶吓了一大跳“姐夫姐夫回来了”

    元瑶瞪大了眼,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看。

    还真是江颂安。

    江颂安走的很快,穿的还是过年元瑶给他裁的那套衣裳,八尺个子在人群中相当扎眼,也属实算脚下生风,颇为英俊了。

    待他走近之后元瑶都傻乎乎地没反应过来。

    “高兴傻了”江颂安无比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东西。

    元瑶“不是明天回吗”

    江颂安“提前干完活就提前回了,猜到你今天忙。”

    元荔开心坏了“姐夫你带的这是啥”

    “糖炒栗子,吃去吧。”江颂安将手中纸袋子递给她。

    元荔嘻嘻一声笑“谢谢姐夫”

    元瑶这会儿还真有些累了,但江颂安一来她肩头担子卸了一大半,乐得让他帮忙收摊,偷闲谁还不会了

    红梅嫂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要说个啥,可元瑶都走远了,豆婶乐道“瞧瞧这人家小日子过的,依我看啊,说不定再有一阵子瑶娘就要跟着颂安去县城了。”

    红梅嫂这才骤然回过神来,赶忙收好了钱就急匆匆往回走,豆婶还有些奇怪。

    回去的路上,都不用元瑶开口,元荔已经叽叽喳喳将今天出摊的全过程都说了一遍,当得知元瑶居然卖了六十坛泡菜,江颂安也惊愕了。

    “怎么拉过去的”

    元瑶“早上刘阿爷、虎子还有红梅嫂都帮忙啦,街坊邻居多,不碍事。”

    江颂安闷闷地嗯了声“银子拿到了,后天咱们就进城买骡。”

    一听说江颂安的五两银子也落袋为安,元瑶笑了。

    “成。饿了吧,我用酸菜炖了棒骨,回家正好能吃上热饭。”

    江颂安赶路的疲惫一扫而空,还是回家好。

    红梅嫂火急火燎地回了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将这四吊多钱全给了刘阿婆,刘阿婆也有些吃惊“都没了”

    “对。”红梅嫂跑的急,有些喘,刘阿婆叹道“是个能干的。”

    “娘,我感觉挺不好意思的”

    刘阿婆“咋了,出啥事了”

    红梅嫂尴尬着将早上摆摊时自己的木头反应说了,也说了元瑶给那些酸菜泡菜搭着买的人都让了两文钱的事。

    “我就是觉得我啥也没干就光站着收钱了,让利的部分也没给瑶娘添补,我这反应咋这么慢呢。”

    刘阿婆闻言神色也严肃起来“这就是你的不周到了”

    “我也不是故意的我第一回见瑶娘吆喝呢,太能说了,根本没反应过来,待回过神的时候颂安刚好回来,呼啦啦就带着瑶娘走了,我得登门去补一点吧”

    刘阿婆沉默了。

    “算了,你现在去人家也不一定会收,这东西当场反应过来最好,没反应过来找补就生分了。”

    “那咋办啊”红梅嫂都无语了,第一次恨死了自己这张笨嘴。

    刘阿婆想了好一会儿才道“一会儿我去说吧,我决定,这酸菜咱们家以后就收十二文算了我也算是看出来了,咱们家不是做生意这料,没人家瑶娘这三十坛卖不出去,既然生意渐渐好了起来,该让的利就要让,你觉得呢。”

    “娘说了算我真的是没啥主意”

    刘阿婆点头“那就这样定了,你刚才说颂安回来了是吧,那小两口估计正在吃饭,等我晚点去。”

    红梅嫂抿唇,点头应了一声。

    家里的棒骨是上回割肉的时候买的两根,元瑶今天出门之前就用砂锅慢慢炖上了,这会儿回来吃是刚刚好。

    他们前脚到家,后脚江年和元琪也散学回来。

    看见江颂安,两人显然也很高兴,小小的院子瞬间热闹起来。

    元霜和元瑶在厨房忙着做饭,江年元琪和元荔就拉着江颂安说今天又学到了什么。

    元霜去菜圃里扯了一把新鲜韭菜,江家小菜圃第一批冒头的果然是春韭,元瑶磕上几个鸡蛋,简单炒了一道韭菜鸡蛋,再配上酸香浓郁的大棒骨,午饭就算齐活。

    全家人围坐一团,商量着后日进城的事。

    “这次京城,大姐要和你们姐夫去买骡子,很忙,估计还是带不了你们。”元瑶有些抱歉,因为先前说好下次进城带上他们几个的。

    元霜道“没事的阿姐,进城还要办过所,麻烦的很,我在家照顾弟弟妹妹们。”

    江年“是啊嫂嫂我还要上学堂呢。”

    江颂安“我还是和豆婶打个招呼,你们在隔壁去住两三天。”

    元瑶点头表示同意,毕竟这样她才放心。

    孩子们乖乖应下。

    后日出发进城,明日做东请客。

    晚饭过后元瑶又要开始忙碌了。

    屋内,江颂安先是乖乖将五两银子上交给了媳妇儿,元瑶笑眯眯收下之后就朝他伸手“我让你买的其他东西呢,买了没”

    江颂安看了眼外头,忽然凑近两步“不急,又十天没见了,让我抱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