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16 章
    有了图纸,寻找东西变得十分容易。很快,枣儿她们就让人陆续运回了一批石英砂岩,制作清透的玻璃。

    之前做的那批绿玻璃被用来精进技术。

    熔化的玻璃是种奇特的流态。

    控制好温度,匠人们坚持不懈,用金属管吹制法将其做成不同的形状,期间还摸索着做出了许多配套的模具。

    出品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渐渐就能做出各样的小玻璃制品,例如小玻璃瓶子和杯子。

    虽然不是大家想要的颜色,但这些玻璃器具都很漂亮。质地也匀称,没有太多杂质。

    县城的商队见状,立马嗅到了商机,殷勤地赶来想定一批玻璃瓶杯去卖。

    可惜因为产能有限,匠人们还要研制透明玻璃,这笔订单只能推后,等后面空闲时间多了再说。

    通过练习掌握了较为纯熟的技艺,又得了合用的石英砂。

    纯透明的玻璃制品很快就被制作出来。

    匠人们最先做的就是凸透镜与凹透镜。

    凸透镜可以直接用吹制法,凹透镜就得利用专门的模具。过程有些艰辛,但成果喜人,本朝第一对透镜成功在小小的兴和县诞生。

    秋娘她们拿着两个透镜去钻研书中说的放大镜和望远镜等物。然后又请匠人们帮忙吹制一些化学实验用的瓶瓶管管。

    在有模具的前提下,这些东西都不算难做,很快就出了不少。

    只是,在秋娘兴高采烈地用它们做了两次实验后,就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这玻璃瓶不太耐热,用起来并不如书上描写的有安全感,拿来做化学实验会有许多隐患。

    肯定是有哪里没做好。

    冥思苦想了两天,实在不得其解,秋娘便回山请教方仙儿去了。

    这几日,盛珺正在钻研自己获取的一项新功能。

    在纯透明的玻璃制品问世时,她这边就解锁了一项名为“玻璃革命”的新成就。

    这次,系统没给抽奖机会,而是帮她升级了一下扫地机器人。还是一次超大规模的升级。

    先是将机器人的电池替换成了高效太阳能的款式。

    这意味着日后派遣两只出门时,它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飞行。

    耗光电量关机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也不用再频繁返回她这里充电了。

    另外,蓝牙连接的距离也得到了质的提升,覆盖本朝国土完全没问题。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在盛珺的空间内,多出了一个选项,她可以选择与两只互换身体,以扫地机器人的形态去外边自由活动

    往常,盛珺虽然可以连接两只的蓝牙,共享它的视野,但这与交换身体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这意味着,只要盛珺愿意,她就可以顶着两只的壳子,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长途旅行。

    当然啦,她暂时不会这么做的。大家还需要她,而且这会儿单独出远门还是有风险的,哪怕是

    作为扫地机器人。

    这次的升级如此声势浩大,不知道有没有到达上限。

    盛珺已经有些想不到,若后面两只再升级的话,会从哪个部分加强。

    对于交换身体这事,盛珺没有任何不满。

    毕竟她以前是售货机,现在是便利店,对这种非人类的躯体已经接受良好。

    不说别的,扫地机器人至少还能跑动呢

    除了性能上的升级,盛珺发现自己与两只的联系似乎也密切许多。

    只要连上蓝牙,她就能感知到两只断断续续的自我意识。

    多数时候,它的想法都很简单。就算没有指令,两只偶尔也会冒出一两个思绪片段这让盛珺对它的智能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之前她还以为,两只是类似于现代某爱同学那样的存在,如今看来有很大差别。

    也不知它究竟是高科技下更先进的ai产物,还是像她一样拥有人类的灵魂

    若是前者,那估计与系统的结构差不多。

    如果是后者,两只就比她可怜多了。它更像是被整体格式化了,完全没有记忆,而且还绑定了她这个“主人”。

    这么想的话,还是前一项猜测更合理吧

    一时半会琢磨不清这些事,盛珺又将注意力转回这次的新功能上。

    她打算与两只交换一下身体。

    盛珺跟两只说了这事,感知到对方模模糊糊传达出的顺从后,就按下切换按钮。

    下一秒,她整个人就换到了扫地机器人的壳子里。

    盛珺不是第一次共享两只的视野,但这却是她第一回控制它的壳。

    她小心翼翼地动起来,先是左右来回挪挪,然后就试着飞了几厘米。

    没控制好度,她很快摔了下来。好在飞得不高。

    或许是变成房子扎根在地上久了,如今换了可以行动的身体,盛珺只觉神清气爽,万物可爱。

    但她很快发现,用这副躯壳活动一段时间后,她就会感觉到累。

    这是很久没有出现过的感受。

    大概只有待在自己原装的壳中,她才能永远精力充沛。

    看来日后与两只交换完身体,她必须时常切回来休息才行好吧,需要充电的人似乎变成她了。

    “两只,你能听到吗”盛珺尝试发声。

    她听见自己说出口的话,变作一道机械电子音在耳旁响起。

    以前两只从未开口过。

    她连上两只的蓝牙,共享其视线时,也是无法说话的。

    还以为它没有安装语音系统呢。如今一试才发现,它是有说话条件的,只是一直没说过。

    这次,听到她的问话,两只依然没出声,仍是用意识回应她,示意它在。

    盛珺放下心来。

    往后使用互换功能时,店铺的运行还是由她来把控。

    两只做好看守工作就行,遇到麻烦的问题直接联系她,她

    随时能切换回来解决。

    将这些安排告诉两只,后者欢快地答应。

    从开始到现在,两只从未拒绝过她的请求,完全是尽职尽责的员工一枚。

    嗯,盛珺怀疑它压根就没有拒绝她的功能。

    适应了一下机器人的壳子,盛珺又在店里兜了几圈。

    她打算等运输队进山后跟着一起进城去。

    然后就等来了秋娘。

    听了秋娘的来意,原来她是要求助玻璃的事。

    这事不难解决,盛珺很快就想到了耐热玻璃。在普通玻璃中添加氧化硼,就能提升它的耐热性了。

    盛珺切回自己的身体,和秋娘说了解决方案,然后就让秋娘将两只的壳子带进城里去。

    “最近我的法力得到了大幅恢复,可以将意识附在它的身上,这段时间都会在城里待着。后面若是有什么问题,你们也无需来回跑,直接来问就好。”盛珺说道。

    秋娘一听,面露喜色。

    一是为方仙儿法力恢复感到高兴。

    二就是她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进山确实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将扫地机器人虔诚捧回城中,秋娘她们就去忙着处理玻璃的事。

    盛珺也很快切换躯壳,自顾自在城中晃悠起来。

    这回她并非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打算靠观察找出城中可以改进的细小问题。

    随着县城的发展,盛珺发现,虽然她空间内储存了无数知识,但往常总是在被人求助找上门时,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这样总觉得很被动。

    而且古人与她能想到、顾及到的事都有限。像是上次消防安全那件事,她们都没能提前考虑到。

    如今有这个机会,不如就在城里转一圈,看到什么可以改进的点,就可以直接指出来。

    这般想着,盛珺移动到了织补的地方。

    屋内,钟月恒正领着一群手巧的人们做活。

    她手里拿着剪刀,利落地裁了几块布,嘴上与其他人闲谈说道今早出门的时候,我在路上见到有个男人裤带松了,裤子也险些掉了,实在是惊险得很。好在他及时捉住了裤腰,不然日后都不好意思出门了罢。22”

    “唉,裤子裙子都一样,我现在出门都是打个死结,就怕发生这样的事。”

    “外裙倒也罢了,里面穿的裤子也绑死,净手实在不方便”

    县城的氛围确实开放了。

    往常人们遮遮掩掩的事,如今工作时拿来说也很正常。

    听到这里,盛珺也生出了灵感。

    衣服系带的设计在古代很常见,但这种系带的确不牢靠,走路、做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时,都很容易变松。哪怕打死结也不甚保险。

    盛珺很快就想到了扣子的设计。

    这玩意虽说简单,但的确是个有用的发明。现代服饰也一直在用。

    不管是裤腰还是斜襟的衣服,用纽扣固定都很方便,

    而且不容易开。

    说到扣子,就想起了拉链,不过那东西要求高些,还是先用上扣子再说吧

    盛珺很快挪进店里,溜到钟月恒腿边。

    钟月恒见状,蹲下身笑道“神兽大人今天竟然有空过来玩了”

    盛珺凑过来碰了碰她的手。

    钟月恒一愣,很快意会,捧起她带进内里无人的小房间。

    然后就听到了那番扣子的想法。

    钟月恒先是吃惊神兽开口说话的事,但很快就顾不上这个,被它说的扣子设计给吸引了。

    她不由得用手比划起来。

    木质的圆扣中间打孔缝在衣服上,另一边留出穿孔的地方她以前怎么从没想过呢

    “我这就去做来试试”她激动道。

    一个小目标完成。

    盛珺得意地飞出了织补处,又去别处发光发热。

    与此同时。

    枣儿她们也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眼冒金星。

    “玻璃的问题解决以后,要做些气象瓶出来,否则吃不准时候,会耽误地里的事。”

    “还有望远镜也得抓紧,打仗出门都得用”

    “唉,我发现了,一旦开始研究东西,要做的事只会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人又要不够用了。”

    枣儿叹了口气,开始翻物理书。

    这是她最近养出的习惯,一头痛就去翻书。

    物理中有许多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枣儿也并非样样都一点就透。

    比如书中说到的“磁”和“电”这两样,她就有些吃力,很难想出一个具体的概念。

    她翻了几页,将目光停留在蒸汽上。

    “书上说,有这种蒸汽机帮人做活,就能省出人力去做更复杂的事了。”

    枣儿点了点额头,“但愿我们能快些做出来吧。”

    在忙碌不停的氛围中,春天悄声无息过去了大半。

    铁柱带着商队仍在路上奔波。

    在县里走惯了平整的水泥路,如今在外走官道都觉得处处别扭,哪里都不舒服。

    真是被惯坏了。

    好在临走之前,所有马匹都钉了掌,车马上的损耗减轻许多。这让人感到了一些宽慰。

    越往北走,地界越冷清。

    本以为他们的县城人已经很少了,可其它地方竟然更加稀疏。

    不仅如此,他们在行路途中还遇到了不少匪人。

    “识相的话,就把车马留下,人全都滚”

    瞧,眼前这又来了一拨。

    护卫车队的便衣县军们面无表情抄起一旁伪装成扁担的长枪,抖了抖腕上藏的手弩,蓄势待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