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9.第 39 章
    榨好的豆油没送出去, 反倒是收了方仙儿给的几箱大礼,村人们暖心又感动。

    告别方仙儿,把那些叫作“暖宝宝”的奇物搬回洞里。

    忙活完, 大伙也没忘把豆油装进吃黄桃攒的罐子中, 商讨一番, 打算明个起来吃顿炒野菜,尝尝这豆油的滋味。

    零零碎碎的事很快就折腾到睡前。

    枣儿想了想,还是拿出一个灰布暖宝宝, 打算让村里最怕冷的老人试用。

    只有用了,才能最直观地感受到效果, 对它的御寒能力有个准数。

    而且, 等用完了, 也正好能看看方仙儿说的那种, 可以当作肥料的粉末到底长什么样。

    她暗自思索一圈,要说这里谁最怕冷, 必定是刘一山的亲娘,赵婆子。

    像是最近的天气,大伙盖着薄被,也能睡得踏实。可赵婆子却有些吃不消, 只盖一层的话, 睡到半夜就冷醒了。

    所以她每天睡觉时,都得把家里人的衣服全铺在被子上,洞里的火堆也得晚点熄,这样才能睡踏实些。

    如今让她来试用这个暖宝宝, 再合适不过。

    枣儿便拿着东西去寻一山叔,想让他来转交。

    刘一山想了想,枣儿能挂念着他老娘, 是件令人觉得很妥帖的事。

    总得叫自家人当面领下这个情,这样远比他来转交东西要好。

    于是直接带着枣儿去了老人们住的洞里。

    这边老人们还没睡下,正顺着方仙儿说的肥料,讨论种地的事呢。

    要知道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他们个个都是老庄稼把式。就算体力比不了壮年人,论经验和见识,也全是站在尖尖上的。

    种得多,见得也多,像种地这样的话题,在他们这里就很有一番说头。

    看老人们聊得热火朝天,一时没人注意这边。

    刘一山只得无奈开口打断他们“娘,枣儿给你送东西来了。”

    洞里的人很快止住声音,齐刷刷往他们这里看来。

    赵婆子笑起来,语气亲近道“好枣儿乖乖,给赵奶奶送了什么好东西来”

    枣儿道“哎,哪是我送的呀,都是方仙儿给的宝贝,我只不过是借花献佛,出一双手把它带过来罢了”

    赵婆子惊讶道“呀,不得了,这才多久呢,你说起话来就和秀才差不多了像这啥花佛的,一听就是肚里有货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我看你迟早能比过那秀才公的学问呢”

    “不不,我还差得老远呢,也就是最近偶然学到了,才会拿出来卖弄一下”

    枣儿被夸得不好意思了,连忙摆手,然后掏出灰色的暖宝宝,快步走到赵婆子跟前去,岔开话说

    “亲奶奶,知道你一向最是怕冷,方仙儿给的这东西,你也最合适用。今晚你就用它暖个被窝试试,明儿也能跟大伙说说,这宝贝到底多么好使”

    “啊你是说今晚要让我一个人试”赵婆子不敢置信地指了下自己的脸。

    她还以为,这宝贝得先囤着,等到了冬天实在冷得不行,大家伙再一起用呢。

    但转念一想,确实也该提前试试效果。

    这样真到了冬天,也好知道具体在啥时候用,咋用,用到啥地方,才不会浪费。

    赵婆子忐忑地搓了搓手“哎,要不,要不还是你来用吧我生怕我这张笨嘴,只能说个好字出来,又讲不出它到底哪里好,用了也白用啊”

    枣儿不赞同道“咋会是白用呢奶奶你平日里最知道冷暖,当然是最适合的人。也不用你多说什么感受,只要用上它以后,你觉得不冷了,能睡踏实了,那咱们其他人冬天再用,也必然不会冷”

    “且我们还等着用完它了,把肥料粉拆出来存着,再把这布头洗干净,当补丁用呢,怎么都不会白用的”

    这番话句句在理,赵婆子也没再推拒,小心地用双手把暖宝宝接过来。

    枣儿叮嘱道“方仙儿说过,要这东西掰一掰,揉一揉,让里面的硬家伙软散些,再等上一会儿,才能开始发热。从温到热,它能足足热上五六个时辰呢”

    赵婆子道“那要不我现在就掰揉,咱们一起看看它是咋热起来的”

    枣儿答应下来,她确实有些好奇。

    赵婆子就动作很轻地掰了掰手里的布包。

    刘一山见状插了一嘴“我说娘,你这力道不行吧还得稍微使点劲,不然要咋把那硬块块搓开呢”

    赵婆子听了,一咬牙,手上用了些狠力气掰弄,那硬块还是没彻底散开,但捏起来却比之前松软不少。

    她犹豫问道“这样能行了不”

    枣儿也不知道,摇了下头说“要不先等等看如果没热起来再接着搓”

    好在没让她们等多久。

    很快,赵婆子就惊喜地叫道“呀这宝贝真变热乎了,简直是神了”

    枣儿她们一惊,也上手摸了摸,果然是温温热热的。

    “方仙儿的能耐也太大了点”

    虽然拿到手时,她们已经听过方仙儿讲的功效。可如今亲眼见了,亲手摸到了,该有的震惊却一点都没少。

    这样小小一个布包,一方硬块,不用烧火,就能热乎起来,还能热那么久,到底是咋样厉害的法术才能做到呢

    难道说,方仙儿是从太阳上切下来日光,送到她们手里了

    但应该不是,它与太阳不同,并不会发光。

    说起来,方仙儿让她们选吃食时,亮的那种法光,还有那虚无缥缈的空中巨盘,又都与这暖宝宝相反,只发光却不发热。

    也许是方仙儿取到阳光后,又将它一分为一了。

    一半发光能变物,一半发热能取暖,然后统统惠及到她们头上。

    方仙儿送她们的东西,每样都是这世间一等一的奇物

    众人思绪乱飞间,那布包的温度已经由温到热了,拿在手中和个炉子也没两样。

    村人们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个头,常规来说也没这么大的。眼下发到他们手中的这款被改良过,足有暖水袋大小,结实厚重的一个,效果确实堪比暖炉。

    眼看着到了休息时间,枣儿她们没再多留,又说了两句话,很快就离开山洞。

    赵婆子也转过身去,捧着这会发热的珍宝,又让洞里的其他人摸着稀罕了一圈,然后才回到自己的铺盖处。

    揭开被头钻进去,赵老汉已经帮她把被窝暖好了,这时还不算太凉。

    抱着暖宝宝躺下。

    赵婆子心想,她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这个宝贝,等晚些再睡,争取明天跟大伙多说些心得。

    可是,怀里一直是热乎乎的,捂了一会儿,她迷迷糊糊又把暖宝宝挪到了肚子上,暖洋洋舒服的感觉,着实惹人睡意。

    没过多久,赵婆子的眼皮就彻底上下打架了。

    赵老汉在旁边,等了半天,都没听到自家老婆子吱声,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偏头低声问道老婆子,你觉得咋样

    无人应答,空气中只传来细微的鼾声。

    赵老汉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行吧,看来应当是很暖和的,不然能睡这么死”

    嘀咕完,他也慢慢睡过去。

    一夜过去。

    等赵婆子一觉美滋滋地醒来,天还没亮呢。

    这一晚睡得可真好,半夜也没醒过。

    她的脑袋从昏蒙蒙的状态,逐渐清醒过来。忽然想起什么,赶紧探手在被子里摸索一番,凭着热源找到了暖宝宝,将它重新捞回手里。

    一摸,还是热乎乎的呢

    赵婆子正欢欢喜喜地摆弄,转头一看,就发现旁边的赵老汉,正顶个黑眼圈,半张脸埋在被子里,用死鱼眼幽怨地盯着她。

    她吓了一跳,忍不住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吓死我了,你个臭老头,怎的这样看我,跟村头野坟寻仇的死鬼一般模样”

    赵老头长长叹了口气,满腔的委屈难以诉说。

    原来,大概是半夜睡得腿脚冷了,赵婆子的暖宝宝就慢慢滑到了小腿那处。

    暖了一阵腿脚,上半身估计又凉了,那暖宝宝又被拽上来,重新抱回怀里。

    就这样上上下下,反反复复,赵婆子都是在梦里下意识做的,丝毫没有察觉,但那胳膊腿时不时就折腾过来,将赵老汉从梦中打醒

    他是真的苦啊

    赵婆子一听,心虚起来。

    看来,这暖宝宝最保险的用法,还是得怀里搂一个,腿脚处再放一个了。

    赵老汉说自己要补会儿觉,赵婆子就从被窝里爬起来。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醒了,一醒过来,都是问她那暖宝宝的事。

    她立马道“还热乎得很,方仙儿说过,它能热上五六个时辰呢,这会儿还没到时候”

    简单收拾了一番,刘一山和枣儿她们也过来看情况了。

    赵婆子如实将自己昨晚的经历说了,有些愧疚道“唉,老婆子真是不中用,还没好好用呢,人就睡着了,但它肯定是一直热着的,不然我睡不了这么死”

    同时,也没忘了举她家老头的例子,说这东西一次用两个是最佳。

    她还想到一点“等到冬天了,外面冷,你们要是还打算出门,就给身上揣几个,可以暖暖身子,还不容易冻病。”

    枣儿一听,高兴道“这主意好,不过毕竟是稀罕东西,不到紧要关头,咱就还是省着点用吧”

    暖宝宝还在发热,摸着里面的硬块似乎变散了些,但还没到把布拆开的时候。

    枣儿惋惜道“我出门前估计是看不到里面的肥料粉了,只能等回来再看。”

    “没事,我们拆完就好好放在那呢,保准你一回来就能看到”赵婆子说。

    暖宝宝的事先放一边,今早还有件大事要做,那就是用豆油炒菜吃。

    薄底石锅暂时就做了那一口,且村里不是谁都能控住炒菜那火候的,便打了商量,将炒菜这事交给荷花来做,多做一些,大伙一人分一口,另外再煮些速食粥喝。

    她们最近琢磨出了不错的吃法,取一些压缩饼干磨碎,存在盒子里备用,平日不管做什么都往里撒一些,滋味更丰富,还能让其它吃食也变得饱腹。

    像是今个儿打算喝粥,就要给粥里撒点,粥就会变成甜咸的味道。

    油炒一道小苋菜,再配上鲜美可口的米粥,真是不敢想这日子有多么幸福。

    杏儿她们将苋菜洗好泡好,控干了水,端了一小篮过来,然后就拿罐子煮粥去了。

    这边荷花已经将石锅架到了灶台上,火也已经烧旺,锅底渐渐热起来。

    又过一会儿,她将装油的罐子打开,小心翼翼地倒了一口豆油进去,再等片刻,油渐渐沸腾起来。

    她先将苋菜扔进锅里炒了一阵,倒出来盛碗备用,这样可以保持菜里的水嫩感。

    这是她以前在村里吃席时,和外村一个厨艺好手学来的技巧。

    接着,她又倒了一点点的油,切了点野蒜末丢进去增味,然后剁了些菌子和拇指大的一片狍子肉,放进去接着过油。

    等炒得差不多了,再将之前的苋菜倒进来一起炒。

    手头没有盐来调味,却也难不倒聪慧的村人。

    荷花取了些香菇鸡面的料粉当盐,这样还能让菜多些鸡汤的鲜味。

    看准时机,直接抬起锅灭了火,油炒的苋菜就带着十足的锅气横空出世。

    “荷花婶婶,你炒的菜也太香了点”枣儿在旁边一直看着,垂涎欲滴。

    这用油炒出来的菜,真是和水煮的饭菜不一样,闻起来就有一股冲香的劲儿,不住引人食欲。

    难怪说,以前进县城,那里上档次的酒楼附近都香得很,八成也是卖的炒菜吧。

    再说说这炒菜用的豆油。

    它虽与猪油质地不同,但这油香味儿也真是没的说。

    一篮子普普通通的野菜,像这么一炒,就变成了美味珍馐。

    眼看着粥也煮好,菜也炒好,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涌过来。

    终于可以开饭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