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32 章
    檐下滴水成冰,萧厉坐在门口,拿着一柄刻刀沉默地刻着手上的东西。

    萧蕙娘手上抱着东西出门来,咳着嗽说“你昨日出门了,到这会儿才回来,回屋睡会儿吧,又捣鼓你这木雕做什么”

    萧厉手极稳地在木头上下刀,头也不抬地说“我不困,外边风大,娘你回房歇着就是。”

    萧蕙娘叹了口气道“昨日阿鱼过来同我说,她要去寻她家人了,哎,这段时日里变故太多,我也没来得及准备点什么像样的礼物给她,熬了半宿,给她缝了件披风和几双绫袜,先给她拿过去。”

    萧厉听到此处,刻木雕的手微顿,随即道“您放桌上吧,一会儿我送过去,您身子骨不好,吹了寒风少不得又病一场,阿鱼见了您,心中大抵也难过。”

    萧蕙娘此刻眼中便已有了些许红意“我也怕见了那孩子落泪,惹得她跟着伤心,她既是去寻她家人,该是喜事,的确不应哭哭啼啼送她走,那獾儿你就替娘去送送她吧。”

    她将东西放到了桌上,又叮嘱说“披风里有一张十两的银票,本是娘替你存着将来娶媳妇儿用的,但阿鱼为了报恩,怕我不收她银子,将钱拿去盘了铺子,换成地契硬塞给我了。她一个姑娘家远行,身上再怎么都要些银子傍身的,你拿披风的时候当心些,莫把银票抖掉了,递给阿鱼时也莫要提及此事,不然那孩子一定不肯收的。”

    萧厉高大的身形堵在门口处,像是一座静默的山,他听着这些,又沉默地点了下头,才说“知道了。”

    手上的刻刀继续细腻地在木头上剜出木屑。

    萧蕙娘快进屋时,又提了一嘴“对了,阿鱼还说你背上有伤,昨日一并拿了膏药过来,你是怎么又伤着了”

    昨日同她一道被压在竹棚下的记忆回笼,她那双盈满关心的眸子和发间若有若无的幽香仿佛依然近在咫尺,萧厉出神了片刻才说“没有的事,估计是她看我接下府卫的差事,同府卫过招时后背撞了一记,以为我伤着了。”

    萧蕙娘这才放下心来,进了屋去。

    从庭院里刮过的风吹得萧厉雕木时剜下的木屑到处乱飞,他布着茧子的拇指轻轻摩挲了一下手中的鲤鱼木雕。

    下人们将温瑜的东西一箱箱地抬上了马车,温瑜借用周敬安的书房,笔沾浓墨,重新写了痛斥裴颂的诗词时文。

    她面上虽平静,可下笔却再也维持不了一笔小楷字迹,一篇时文以狂草写完,力透纸背。

    她搁了笔,道“还劳大人寻人誊抄此文,依原计划,送去通往南陈的各大要道所经州府张贴。”

    如今她不仅是要以此来联系亲随们,还要让父王溃散的旧部们知她还活着后,也赶往坪洲同她汇合。

    周敬安手捧她那一纸原迹,感慨道“翁主这一笔字,像王爷啊,文章字字珠玑,亦可见心中丘壑”

    他忽地红了眼,朝着温瑜一拜说“有主如此,我大梁亡乎

    未亡矣”

    温瑜扶他起身“大人快快请起,瑜此去南陈,途中艰险尚不可知,但只要瑜一息尚存,必承亡父之志,诛杀裴贼,重整河山。”

    她说到此处,眼中亦有些涩然“以瑜如今之力,无法庇雍州,他日裴颂若兵临城下,未免城中百姓再受战火,大人且开城门受降罢。”

    她喉间发哽,艰难道“一切皆因我温氏无能,先是外戚乱政,大行受贿之风,至朝堂腐败,沉疴积弊,惹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再有外戚养出的裴氏恶犬,趁我父王和外戚斗得两败俱伤之际,举兵造反,终叫这天下彻底成了薪上沸釜。他日大人受降之辱,也绝计不错在大人,而在我温氏。瑜只望大人蛰伏于裴氏,待将来瑜发兵渭北时,助瑜一臂之力”

    周敬安泪中带笑,无尽心酸又欣慰地道“翁主且放心南下吧,臣一定替您守着雍州,成为扎在裴氏的一颗钉子。”

    温瑜朝他一揖到地,说“这一拜,是瑜代亡父,代大梁,谢过大人。”

    周敬安泪水潸然,直呼“吾主快起”

    温瑜起身时,眼已发红,拿起案头一封信递与他“这封信,亦劳大人八百里加急送往恒州。”

    周敬安迟疑“这是”

    恒州距燕云十六州不甚远,乃长廉王妃母族所在地。

    温瑜眸光似入鞘之剑,沉静后边藏着锋芒“是我送给裴颂的第一份大礼。”

    周敬安便心中有数了,说“下官即刻便派信使出发。”

    门外传来下人的传话声“大人,住西厢跨院的萧义士过来了,说是寻姑娘的。”

    知晓温瑜身份的,只有那些要随她一起南下的下人,为避人耳目,他们平日里还是以“姑娘”称呼温瑜。

    温瑜看向周敬安“大人,瑜还有个不情之请。”

    周敬安忙说“翁主但说无妨。”

    温瑜道“那义士母子于我有恩,往后雍州若是乱了,大人若尚有余力,还请替我庇护他们一二。”

    周敬安说“那位姓萧的义士已同意留在府上做事,我观他心性沉稳,做事亦有勇有谋,有心栽培他,想让他留在随儿身边做事。”

    周敬安膝下有一子,名唤周随。

    让萧厉跟着周随,可就不是个一眼能望到头的普通府卫差事了。

    温瑜诚心道“瑜谢过大人。”

    周敬安说“如今时局纷乱,这等有能之士,各州各府纷纷拉拢,下官招揽还来不及,又岂担得起翁主言谢。”

    又道“那义士此番前来,想来也是替翁主送行,下官便不打扰了。”

    萧厉得了婢子传唤,进温瑜居住的小院时,隔着厢房半开的门,便见她房里许多东西都已被搬空了。

    温瑜正在梳妆台前,挑拣收拾一些周夫人拿与她的珠钗首饰。

    周夫人拨给她的婢子虽都是机灵又细心的,但毕竟同她相处时日不长,还不知她平日里的梳妆喜好,此

    番是为赶路,能带的东西有限,她自己拣拾些就好。

    见萧厉进来,她停下手中活计,瞧着他手上抱着的一包东西,了然道“是大娘让你送过来的么”

    萧厉点了下头,说都是我娘自个儿缝的,只算份心意。”

    温瑜道“必是大娘夜里赶工为我缝的吧,我会好生珍惜的,替我谢谢大娘。”

    她还是如从前借住在他家时那般平易近人,但萧厉已见过隔在自己同她之间的千山万壑,她的知礼、她的平和、她的宽厚,都仅仅源于她的教养,而非其他的。

    她待自家如此,当日若是有恩于她的是旁人,她待旁人亦会如此。

    正是因为明白这些,萧厉才愈发觉着她遥不可及。

    他视线落在她已收拾了大半的梳妆台上,见当日自己让侯小安买给她的那盒胭脂也被收入了木匣中,问“那盒胭脂也要带走么”

    温瑜回眸看了一眼,说“我后来有了解过城里的胭脂水粉行价,那盒胭脂,应是小安那孩子偷偷添了钱买给我的,多少也是他一份心意,带上也算是个念想吧。”

    萧厉盯着胭脂看了一会儿,道“嗯,带上吧。”

    温瑜准备将他带来的披风和绫袜收起来,却在里边发现十两银票和一枚半个巴掌大的鲤鱼木雕,木雕并未上漆,精细的刻纹间能瞧见很新的木色,似才刻完,但已打磨得极光滑。

    她捡起问萧厉“这是”

    萧厉说“银票是我娘一定要拿与你的,木雕是我雕的。”

    他锋利的眉眼微垂,昏光在他俊逸清朗的脸上切出了明暗分割线“你曾说,你小名阿鱼,是鱼死网破的鱼,但我想,你娘应不会给你取这样寓意的名字,阿鱼,应是鱼跃龙门的鱼。此去南陈,一切珍重。”

    “鱼跃龙门么”温瑜轻声呢喃了一遍。

    萧厉笑笑,说“我没念过书,要是说错了,你就当个笑话听听。”

    温瑜摇头,道“谢谢。”

    她眸光平和地望着他,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周大人是个好官,也甚赏识你,你往后在他手底下,好好做事,也好好识几个字,我盼着你和大娘,往后都平安顺遂,喜乐无忧。”

    当天下午,温瑜登船南下时,萧厉没再去送她。

    他把自己关在了周府开放给下人们的书斋里,埋首于浩如烟海的书卷中。

    但他识得的字又不多,常得抓着书斋的管事教他认字,没过两天便让书斋的管事见了他便绕道走,同他一道当值的府卫们也没能逃脱魔抓。

    萧厉自加入府卫后,为更方便上值,也更好地同府卫门打成一片,都没用周敬安提点,他自个儿就搬去了值房和府卫们一起挤。

    夜里旁的府卫泡着脚闲谈时,他拿着一卷书就怼人家跟前去了,言辞倒很是恳切“葛兄,这个字念什么”

    府卫们白日里同萧厉对练过招时,都见过他那一身好武艺,对他很是钦佩,此刻纵使被他问了不知

    多少次了,还是含笑微抽着眼角答“啊,这个字啊,念霆,雷霆的霆。”

    萧厉拿着书走了。

    府卫们继续闲谈,话没说上三句,萧厉又把书怼回来了这两个字呢”

    “呃这是个人名,叫阖闾,乃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

    等萧厉再回自个儿床位去了,府卫们已记不起方才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几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齐齐扭头看向借着自己床边的油灯看书,半点不受干扰的萧厉。

    其中一人说“我觉得我们有点太过懈怠了。”

    旁边的人点头“是啊,这新来的好用功。”

    资历最老的低声说“不能叫他给比下去了,这小子聪明着呢,他做出这副用功的样子,大人和公子可不常常对他另眼相待么”

    一众府卫顿时有了危机感,大晚上的也开始秉烛夜读。

    第二日当值时,府卫们一个个都眼下青黑,哈欠连连。

    周敬安以为是他们有所懈怠,让儿子去敲打一番,周随弄清其中缘由后,颇有些哭笑不得,禀与周敬安后,周敬安也捋须笑道“想来这便是古人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罢。”

    周随道“孩儿观此人,忠义仁厚,又有急智,见识虽粗浅了些,但恰如那裹石衣之璞玉,若经凿琢,必成大器。”

    周敬安点头,说“为父本也是想留他辅佐你的,你日后用此人,切记要以善感之,万不可拿权迫之。”

    话方至此处,书房外忽传来管家的急呼声“大人大人裴裴颂命人送招降书来了”

    周随面上一慌,忙看向周敬安“父亲”

    周敬安却甚是从容,面上一派祥和之态,只说“来了啊”

    仿佛等这一日已久了。

    渭河无法直抵坪洲,温瑜乘船两日后,又改陆行。

    下人们搬运东西上车时,不慎打翻一方木匣,温瑜顺势捡起,才发现木匣被摔出了夹层,里边落出一封封皮上写着“翁主敬起”四字的信件。

    失手打翻木匣的护卫已单膝点地跪下“是属下马虎,请贵主降罪。”

    温瑜已无暇顾及,抬手示意他起身,问出发前替自己收拾这木匣的婢子“这信是如何一回事”

    婢子跪了下去“是是大人让婢子藏信于这夹层中的,说说是若雍州生变的消息传来,便让奴婢将信取与您。”

    温瑜看着那封皮上似出自周敬安亲笔的字迹,心中忽生出几分不好的预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