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93.第93章 ‘开门乌’
    大家都是接人的, 也没时间闲谈。不过这个常四倒是和林星火有点渊源,他是雪省省城最大的黑市里那个常老大常梁的亲兄弟。常老大仗义,早些年给林星火了不少便利, 后来不咸屯和林星火后山坳发展起来, 也没和那边断了联系, 林星火常住京市后, 仍有成药和部分高价产品的买卖同那边做。

    但林星火从没见过常四, 只听说常老大路子广,他有个兄弟娶了南边什么“鉴宝毒一眼”家的独生女儿, 所以在黑市卖古董别和常老大耍心眼, 人家有行家。原来这个常四就是他那个兄弟,娶的是谭月梅舅家的表姐,怪不得谭月梅家遭难那几年仍不见落魄呢。所谓“猫有猫路、鼠有鼠道”,人家即连着娘舅家那样正儿八经的文物专家, 又牵上了暗路子上的常家, 再者, 常家能跟阳春白雪的梅教授做亲家, 只怕少不了古董商常家在里头保媒拉纤吧

    乌年被考试塞满的脑子转了转,都不禁感叹“世界真小。”也真巧。

    林星火倒想到另一桩事情上去了, 她第一次去黑市时就在常老大那里买到的葫芦, 葫芦灵气内蕴,乍看只是手艺精美贵重, 并不特别, 但当日林星火无端端的就是被这件表面是点螺漆器的葫芦摆件吸引,眼风扫过就觉它可爱,她钱不够,还是狲阿年贡献了私房山参才买得起。自然, 现在的乌年的私房钱都在她这里有数的,那只小气的狲大爷早就把自己毛肚皮都给林星火摊开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时候常梁曾提起过点螺葫芦原本是一对,因另一只被京市的行家收去了,这才以三百块的贱价卖给林星火。林星火自己这只葫芦里面取出了两颗葫芦籽,一粒种出了现在最珍贵的宝葫芦藤,另一粒被林星火收为本命灵藤,给她带来的助益深厚长远。这使人不能不怀疑另一只点螺葫芦也内藏乾坤常老大曾说这对点螺漆器是明末的古董,但林星火估计外面那层螺漆装饰是几百年前有人特地给葫芦做的掩饰,内里的葫芦只怕是灵气枯竭前的修士传给后代的。

    点螺葫芦常老大京市行家,常四教授独女表妹谭月梅这不就联系起来了么,谭月梅的父兄很可能知道那位京市行家是谁,只要找到另一个葫芦所在,林星火就能有七分把握跟人换到手。那三分不确定还得是那位买家太过喜欢葫芦本身才预估留下的余地,倘若他注重收藏价值或者历史意义,林星火手里并不缺交换之物。

    但此时此刻,再重要的事都要给高考让路。

    七月的京市远不如老家舒坦,尤其今年高考招生进一步放宽限制,彻底年龄不限、婚否不限,特别强调突出“择优录取”这一标准,因此今年参加高考人数比去年更多,考场门口也更拥挤。

    这年月可没有后世那种街道两侧都是店铺的便利,今年虽然比前两年市场更放开了点儿,可吃饭地方除了国营食堂外,也只多了几个老字号,仍旧得要票的。这时候的人也比以后的考生要耐劳的多,因此刚才考场下来的考生多是接过家人带来的饭盒水壶,或蹲或站的就开始解决中午饭。

    讲究一点的至多在地上铺张报纸算了,有些考生甚至连接送的人都没有,打开放在教室外面的饭盒才发现菜都馊了,只能就着白水干啃两合面的馒头。糊弄饱肚子之后抓紧时间歇会,免得下午考试的时候没精神。

    常四倒是个热心肠,见有些人那水缸子都底朝天了,这么闷热的天气缺了水还了得,他就主动给人家倒水常家是阔气,这回开了辆吉普接送考生,他那车空间大,带了好几个暖壶。

    他好心,可没几个人敢喝的。一方面是常四长相粗犷不好惹,最近一年来京市街面上越来越乱腾,已经到了年轻女同志上夜班都得结伴的地步,将才接考生的人群里就有浑水揩油的混子;另一方面则是报纸上都说今年报考人数高达六百多万,竞争太激烈了,但凡有点心眼的人都防着人使坏呢。

    就有那种干渴又多心的人,见常四主动,几个人不要暖水壶里新倒出来的,只借谭月梅和梅表姐缸子里的水。

    关键是谭月梅姊妹两才刚喝过。

    现在这种搪瓷缸都很大,一缸子能盛半暖壶水,大家上班前接上水,就够一晌喝的了。

    借水的人有男有女,还有那种女性家属过来替她们家的男考生倒水的。特别是后者,好似她们家的男考生比人高一等似的,反倒不如自己过去的考生礼貌客气,有个上了点岁数的妇女不经同意就薅过谭月梅手里的搪瓷缸子把水倒进自己的饭盒里,然后巴巴的捧着饭盒去给墙根下扇风的小青年了。

    谭月梅的脸紫胀起来,气的难受,偏还不不知道咋说。

    常四的眼瞪的老大,吼道“欸你干啥”他那架势跟要动手似的,但只吓住了近前几个人,人家那母子俩既然能做出这种事情来,脸皮当然不薄,那当娘的还嫌常四吓她一跳差点让饭盒水溢出来呢。

    林星火摁住了要起身的乌年,平常散事虽然都是乌年处理的,但今天他是考生,擎等着才是正理儿。

    “宝根儿,给你水。”那中年妇女笑的露出缺少的半颗门牙,嘴里叨叨的“这水呀娘见那女娃喝过的,保准没事就是有丫头片子的口水,不大干净。”

    她声音还不小,饶是怀着同样心思借水的人听见都忍不住皱眉。林星火从路对面走过来,经过她们母子身边,手轻轻一托饭盒底儿,满饭盒的水全都喂给了晒的冒烟的泥地。

    林星火脚步都没停,脸也没往他们身上扭一下,旁人就见这姑娘跟阵清风似的经过,然后那对母子正换手的水就全翻了满满一饭盒水呐,母子俩面对面离得多近呐,可没一点洒到人身上,连那倾空了的饭盒都好生生的还在那两人四手里呢

    好家伙这姑娘好利索呀

    这回轮到这妇女叫唤“欸,你别走你干啥你赔我的水”

    谭月梅腰都叉起来了,鼻孔朝这边“那是我的水”

    林星火却不是单纯为了给同学出气的,她直接敲响了门房,从兜里掏出两块钱递给里面正准备出来维持秩序的门卫,“咱学校里能不能上热水”

    这年代的门卫都是保卫科的一员,各单位的保卫科都不是摆设,不比正经民警差多少。门卫也是真能管事,两个门卫一听,也不要林星火的钱。当即就同意了林星火的提议。

    一个门卫留在这边看管着,另一个直接进学校里头拉热水去了。

    这个考点本来就是学校,食堂和热水房都有,今天虽然不对外开放,可也得供应学校里的监考人员。饭菜基本上没有多的,但热水是现成的,这边推来两个水桶,那边热水房又烧上了,保证考生喝水是没问题的。

    兴许是因为门卫也看到了方才发生的事,或者是林星火递出的那两块钱了灵感,留守的那人就喊了“考生凭准考证明免费接水,家属接水要交五分钱”

    五分钱在乡下都够买一个鸡蛋或者两盒火柴了

    自然有人不舍得,但别想拿着证明冒充考生,人家门卫识字,会看证明的,眼睛一扫,就客客气气的跟人说,请让考生自己来接水。对考生,则是一视同仁的用汤勺给舀一勺水,要是不够,尽管再排队就是。

    当然了,这漏洞其实就摆在人眼皮子地下,有的是考生愿意同家属分享的。到底也有那考究的读书人,嫌脏不肯同饮的,或爱惜自己不肯多次排队的。

    乌年就属于那种特别愿意跟家属分享的,明明牛车车厢里有冰爽解暑的绿豆汤,他非得凑那个热闹,从储物箱里扒拉出个蓝瓷碗,巴巴的排队接了一碗水,先捧给星火

    不缺水就没凑这热闹的谭月梅巴着吉普车的车窗,津津有味的看那对母子俩的洋相当儿子的似乎嫌弃母亲,不愿意让她用自己的饭盒喝水,当娘的却只给自己带了干粮,没带盛水的工具当娘的噎的直打嗝,当儿子的捂着鼻子扭脸,不情不愿的将铝饭盒的盖子给她喝水。可一汤勺水才多少,根本不够两人喝的,偏儿子不乐意走出墙根凉荫顶着大日头再排一次队。

    那妇女说了一箩筐话,她儿子皱着眉头阖上眼休息,她就不敢说了。呆呆站了好半会儿,女人咬咬牙,背对着人解开裤腰,一手提着裤子一手掏缝在里面的兜子,估计缝的太死了,抠了好半天才抠出一毛钱。她的裤子应当是冬套棉夏穿单的,布料实在磨的太薄了,拿钱的时候把腰上那块布捅出个窟窿,那妇女只好把裤子提高、用腰带扎住那洞。

    谭月梅看着她卡着裆别扭的走路排队,忽然心酸起来。直到门卫找她五分钱给她打了满满一饭盒水,说“交钱后这三天免费接水。”谭月梅才收回视线,心里没那么难受了。

    她回神,正准备给表姐打打扇,让她睡一会,就发现表姐和表姐夫脸都往马路对面看去,呆呆的但两眼放光,一粗糙一秀气的脸,傻乎乎的倒有了二分夫妻相。

    “四哥,你看见了吗”

    “嗯。珐琅彩山水碗”

    “是真品吗”这是常四问的。咋这么像真的呢但不能是吧,真用这宝贝喝水

    梅表姐纠结“像太像了可是真品不是在古物馆里收着的吗”那可是镇馆宝贝之一,曾经的御用品,但她看着那只的品相怎么比藏馆里的还好呢

    很大可能是仿造的,梅表姐琢磨,毕竟博物院在运动中受军事保护,里面文物没有损毁,且七一年形势稍平稳后就重新开放了,只要舍得买票就能进去参观,那只御碗也展出过两次。

    但仿造的工艺能有这么精湛吗那入神彩绘,优美器型什么窑口能做出来

    有个痴迷瓷道的父亲,梅表姐耳濡目染,已经比的上半个专家。况且她随了她父亲,有段时间,父女两个宁可吃糠咽菜,也要省出钱去买博物院的门票,两个人扒着台子从开门看到关门,回家回味讨论着,干吃红薯疙瘩都香的很。

    将将看到那碗的时候,梅表姐就把着车门站高了,在乌年打完水后她还听到了手指头欢快敲碗底的声音,要不是从小被教育瓷不过手,她也怕惊着捧着碗的人,梅表姐差点没忍住挤过去弯腰看碗底字款。

    “仿的吧。”谭月梅赶忙把单脚踩着车边子的表姐拉回来,表姐比她学习好,去年就因为修补瓷器的时候被碎瓷片扎伤手没做完卷子,今年可千万别再出什么事。表姐可不跟自己似的好说话,她去年就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只不过近年因秦皇陵等古墓的开发,考古学热了起来,她分数差一些给调剂到其他专业去了,结果表姐愣是没参加体检谭月梅想起来就心抽抽,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学

    谭月梅紧着就把从父兄那边听来的话倒了出来,“那双手,做什么像什么,在咱们旧货市场私底下的名声可响了不过他虽然有时候做仿品,但都故意不落款的,这一点很好分辨。”

    “表姐,下午还得考试呢,你要不躺下睡会儿”

    “他是开门乌”梅表姐忽然想起这号人来了。

    古玩行当里把看藏品时碰上年代老的真货叫“开门”或“一眼货”,给乌年这仿手起了这么个外号,可见对他的追捧。

    梅表姐听说这人的渠道,却和表妹不同,她父亲那个圈子里得知这个小辈,先是因为他是方仲勤老先生的弟子或者亲眷。

    “开门乌也要报考考古专业吧”梅表姐眼睛冒光“大概和我的志愿一样”

    原本也在沉迷惊叹中的常四猛地回神,眉毛皱成了毛毛虫,危机的警报瞬间拉响。

    常四望望媳妇,再次萌发了退学重新高考的心。可以他的成绩,能考上媳妇的学校吗

    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侥幸读上大学的常四有点纠结。

    但新学期开学时,常四居然在他就读的农业大学再次见着了“开门乌”。

    “不是你喝醉了报的志愿”常四拿着新生名单,打头第一个“乌年”的成绩惊得他大嗓门跟打雷似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