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10 章
    事实上刘安得到的并不是豆腐,而是豆花。

    他在八公山上召集了一堆道士为他炼丹,为了得到灵丹妙药,他把黄豆磨粉烧开做丹基。

    结果炼丹时用石膏点豆汁,丹没见着却看到豆汁凝结,一片白玉般的豆花出现在眼前

    汉

    突然被点名的刘安本王才把淮南子主持编撰完成,就被告知自己是豆腐祖师

    他也算名垂青史了

    嘿嘿刘安激动地一振袖袍,不知道陛下是何表情,神迹可没有提过他

    可见陛下在史书上不过尔尔,这大汉的天下合该他为尊

    刘彻冷笑不屑神迹的确没提朕,不过是专人讲述朕功绩,把朕列入顶级帝王行列而已

    刘安

    豆花是个好的东西,嫩、顺、滑,男女老少都爱,围绕着豆花的吃法曾掀起过口水大战

    豆花到底吃甜的还是咸的

    为了确认自己的口味是正宗,无数网友力争甜咸。

    唔不知道豆腐祖师喜欢吃甜的还是咸的

    汉

    甜的还是咸的

    刘安认真地思索起来,甜豆花他没吃过,咸豆花也没吃过不对,他猛地抬起头,他还不会点豆花

    幸好神迹有所提醒石膏点豆汁

    他起身匆匆地起身吩咐“来人准备菽豆石膏,本王要点豆花”

    待豆花成功,本王请百姓皆享豆花

    按帝王喜好秦始皇应该会喜欢咸豆花吧

    他可是咸菜的祖师耶为了让大秦民众在冬日能吃上一口咸菜,特意以盐水腌制蔬菜,亲自为大秦添加腌式烹饪技术

    秦

    突然被点名的秦始皇朕什么时候成了榨菜祖师

    论祖师当是帝王祖师才对

    他低头喝了一口酸梅汤,总觉得差些味道,随手将酸梅汤放在案上,吩咐侍从“朕晚膳用豆花。”

    他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喜欢咸豆花

    汉武帝嘛他应该不会吃豆花,刘安后期谋反自杀身亡,对汉人而言豆腐是罪臣之物,应该没有那个缺心眼去问汉武帝陛下你喜欢吃甜豆花还是咸豆花

    汉

    刘彻后人你就是缺心眼

    问朕甜豆花好吃,还是咸豆花好吃

    没吃过豆花的刘彻表示“来人,传召王叔,令其献上豆花,朕要亲自分尝,确定豆花到底该吃甜还是咸”

    张汤等人着急“陛下,淮南王他谋反啊”

    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能忽略呢

    刘彻面上根本不在意“朕等王叔反,他不反朕怎么削藩”

    刘安老子是淮南厉王刘长,骄横不法被臣子上奏判死,汉文帝念其亲缘流放蜀地,谁知半路上他竟然绝食而死。

    因为死法过于惨烈,民谣一尺布,

    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传遍天下。

    为了安抚天下,汉文帝将淮南王四子皆封为侯,以堵民众悠悠之口。

    如今刘彻眼眸深寒王叔,天下人都知你要反,不该如何应对呢

    唐太宗有没有吃过豆花我们不知,但他肯定没吃过麻婆豆腐,毕竟大唐没有铁锅可以制作

    看着天幕上色香味俱全的豆腐,李世民默默地咽下唾液,小声反驳“朕没吃过豆花,也没吃过麻婆豆腐。”

    这么一想,自己好像过得很苦

    他拉了拉皇后“观音婢,晚膳咱们试试豆花,看甜豆花好喝还是咸豆花好喝”

    长孙皇后掩嘴轻笑“二郎肯定喜欢甜豆花”

    平日二郎就爱喝蜜水,甜豆花定然是他的心头好

    到北宋时期钢铁产量每年约产八百万斤,家家都有铁锅人人都可以吃炒豆腐,但宋人肯定没吃过腐竹

    腐竹出现在明初,腐竹两字最早出现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豆浆加热后,取下豆浆表面上的膜,进行干燥脱水,这就是腐竹豆皮。

    朱元璋或许吃过腐竹,但肯定没吃过千叶豆腐,千叶豆腐是现代产品,用大豆粉及淀粉做成,除了口感好,其营养价值比不上豆腐

    朱元璋看着天幕展出的豆制品,满头雾水他没吃过后世豆腐难道很奇怪

    他吃过那啥千叶豆腐才奇怪好吗

    完全没明白后人为什么要点他名,后人的行为说辞真是太让人难懂了

    天幕把各朝皇帝打趣了一遍后,语气终于恢复了正经

    豆花分甜咸,豆腐也有南北之分。

    南豆腐也叫嫩豆腐,用石膏点浆,豆身泽白,质地比较软嫩、细腻,容易破碎,适合做汤菜。

    北方豆腐用盐卤作凝固剂,硬度、弹性、韧性偏干偏老,色泽相对发黄,含水量较低,适合煎、炸、酿、馅料等。

    总之豆腐价廉味美,是穷苦人家的桌上菜,也是他们补充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民间

    看着天幕展出的豆腐佳肴,小女孩拉了拉娘亲“娘,囡囡想吃豆腐。”

    用蓝布包头的妇人轻点女儿额头“娘也想吃,但不知怎么做,要不你问问仙人”

    小女孩用力地点点头,朝天幕大喊“仙女姐姐,囡囡想吃豆腐”

    “仙女姐姐,囡囡想吃豆腐”

    可惜她稚嫩的请求,没有传到天幕不过豆腐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的方块,而是经时间演化。

    南北朝时期的豆制品应该是以豆糜为主,其形状跟土豆泥相似,是属于贫贱人家的食物。

    到五代时期豆腐被称为小宰羊,市井小民把豆腐作肉吃。

    豆腐两字出现在北宋时期,是宋朝八大素食之一,吃法也开始多了起来,有豆腐羹、煎豆腐,甚至还用豆腐蘸着蜜吃。

    到明代时豆腐就被赋予清廉方正

    的含义,文人官员用豆腐来表示自己清廉克俭。

    而市井中,一碟豆腐干,一碟豆腐皮,一碟酱豆腐,一碟糟豆腐就是大清茶馆的标配,吃豆腐听评讲,美事

    天半空荧光微闪,做豆腐的影像出现在天幕上。

    所有人都看着神迹浸泡豆子,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模压成型最后得到一块平整如水,光亮如镜的豆腐。

    就这么简单

    秦汉百姓非常惊奇,看上去好像很简单,他们也试试

    就算是心疼豆子,可是神迹讲得太简单明了,他们一看就会,肯定能做出来给家里添个菜

    说干就干,动作快的妇人把豆子舀了出来,渗水浸泡备好,待晚些就能磨浆开煮。

    而孩童却是拍着手围着黄豆转,边转边唱黄豆豆,圆粒粒,磨了烧开变白玉,白玉白玉真奇妙

    豆腐技术普及后,卖豆腐就成了一门养家糊口的小生意。

    吃豆腐就是两字新鲜

    要保证豆腐新鲜,摊主必须凌晨起床干活,泡豆磨浆压实,豆腐流程简单卖不上价钱,所以才有了俗话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卖豆腐赚不了钱,但卖给国外人豆腐却能赚钱。

    晚清时期,李鸿章的儿子李石曾在巴黎开豆制品工厂,主要卖豆腐和豆浆。

    工厂开动时正巧遇上世界大战,法国奶源被切断,豆浆趁势而起年收入百万法郎。

    更重要的是,巴黎这家工厂是当时华夏留学生勤工俭学地,我们的总理周先生和华夏设计师邓先生,都在这家工厂磨过豆子,炒过豆腐

    民间

    手脚快的民众已经在向木匠要豆腐箱子,只要他们动作够快,明天就能卖豆腐,还有什么豆腐干、腐竹等等,他们都可以试着做。

    至于仙人说的卖豆腐苦

    只要能挣钱给家里添个进项,那就不苦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古时叫菽,是咱们华夏本土植物,咱们也是世界上最早栽种大豆最早的国家。

    诗经曾言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说的就是黄豆,古时民众吃菽也叫豆饭,味道不佳还胀气。

    但黄豆找对应用方法,它就是一个大宝贝

    豆子可以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及制作豆制品。

    大豆根系有固氮养地的作用,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不仅能与玉米、棉花、高粱等粮食作物套种,还能与药材贝母套种

    天幕展出一张田地里的图像,孙思邈觑眼细望,大豆下是什么

    贝母

    他恍然大悟,后人用大豆苗为贝母遮阴,原来神迹说的套种是一地种两物,让土地能一地双收。

    妙啊

    孙思邈陷入沉思黄豆可不可以跟其他药材套种

    而秦始皇a刘彻a李世民等人却把注意力放在了玉米上。

    玉米是何意也是粮食吗产

    量如何

    他们的三连问没有得到天幕回答,秦始皇和刘彻认真记下套种二字,准备让农家好生研究如何套种。

    黄豆熬成的豆浆不仅老少皆宜,还是古时提炼精盐的必备品。

    想要提炼精盐,光蒸馏晒干不够,还要去除粗盐中的三种毒素硫酸根、镁离子、钙离子。

    镁离子可用石灰去除,石灰易得成本小。

    想要去除钙离子,就要用到纯碱去除,但是纯碱的成本不可想象

    至于去除硫酸根

    纯碱都很难得,更别提要用硫化钡去除硫酸根

    为了提取稍好的盐,四川自贡井盐的盐工们在蒸馏卤水的同时,用豆浆中的蛋白质和卤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让杂质凝固,反复数次后就能得到上好的盐

    汉

    刘彻嘴角紧绷,他死死地盯着天幕,都说天子富甲天下,可是后人随随便便就用上洁白如细雪的盐,而他呢

    堂堂大汉天子,其生活还赶不上后人,比较之下哪有天子尊荣

    刘彻委屈,刘彻难受,刘彻也要吃后人细盐。

    至于另外一张豆浆提纯的盐图像,刘彻撇嘴移开目光见过最好的盐,谁还看得上那乳白色的盐

    可惜刘彻嘴上说着看不上,动作却很迅速“盐铁归于朝廷,盐类售卖利润全划入国库,用于救灾北击匈奴”

    桑弘羊神色慎重,豆浆提纯法子一出,不知有多少诸侯暗自提纯卖盐,为了钱财他们可是敢跟朝廷对着干

    他可没忘陛下钱币改革时的困境

    大汉这些家伙,为了钱说不定还会怂恿淮南王起兵谋反

    除了提纯盐巴外,黄豆吸水性很强,在抗洪时可用黄豆治理管涌。

    管涌指洪水上涨时,堤坝或坝基内部的土壤被渗流带走,土壤流失得多了,堤坝内部被掏空,根基不稳容易倒塌。

    当堤坝周围出现翻水花现象,就表示管涌现象出现,翻水花持续时间越长,威胁性就越高。

    所以就需要利用黄豆吸水性,来平衡水压,填补土壤空隙及堵住涌口。

    待洪水退去了后,再把黄豆做有机肥洒入土地肥田。

    不过不到危急时刻,还是别用黄豆,毕竟咱们国家缺啊

    用黄豆太奢侈了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