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84 章
    李盛都能想到分化突利与颉利二人,以此来削弱突厥力量,李世民又怎么会想不到因此,他非常热情地招待了这位结拜兄弟,年轻的小可汗。

    长安是都城,比草原繁华多了,在好大哥李世民安排下,突利和他的亲近元随几人,很是玩乐了几日。

    当然了,这期间也少不了些有意无意的挑拨。

    突利出去玩乐,看到一连排的高大壮丽的府院不禁问起来是谁家,得知是旧年的王府,将来会分赐给陛下的小兄弟们或者儿子们,突利看着那朱漆大门,还有一看就造价不菲的青砖石刻,不免有些艳羡。

    再想想草原上,最好的水草丰茂之地和最大的帐篷永远都是属于大可汗的,他的父亲在时,他名下的部落是最强壮最富有的,但是现在却被各种盘剥为难。

    “小可汗是昔年的大可汗血脉,又是颉利可汗的亲侄子,想来,颉利可汗也必然是厚待于您的。”

    突利没作声,那陪同的人也没继续说话,有些事情,做过了就会让人讨厌。

    中原的瓷器丝绸都是贵价物品,突利采买了很多,他在草原上,也是要结交拉拢些首领大臣的。

    他是个话唠性子,说着说着,就说起那天神马的异像来,陪同的人自然是满脸骄傲。

    “小可汗那天只已然见过神马了,自然知道神马的灵异,跟您说,我们陛下登基那天,那才叫神仙景象呢”

    看着面前瞪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几个草原人,这人便谈性大发起来,毕竟,长安城中,大家都知道这件事,要找一个这么认真的听众真的很不容易啊

    于是,突利就知道了,原来那些流言都是真的唐皇登基那天,真的有红光漫天云霞连接,也真的有凤凰双鸣声震九霄,飒露紫那天的翅膀也特别好看,是云霞大翅膀,看过去恍然要羽化而登临一样

    而且飒露紫从他们陛下征战时候起就跟随,打过好多胜仗巴拉巴拉,帮着陛下收服了好多猛将巴拉巴拉,陛下还曾经被他救过巴拉巴拉,还会预知天气

    突利是个热血上头的少年人心性,不然也不会跑来长安找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结拜,他也听过不少传说故事,故事里的英雄人物也往往都有些神灵之处,那些飞禽走兽、山精地仙也都纷纷出手帮着他成就大业,少年人心向往之,但这还是第一次在现实里见到啊

    一时间突利只觉得真是好羡慕好崇拜这个大哥,身份高贵,文武双全,群贤辅佐,神马护佑,简直比故事里的主角还厉害呢

    身边的人又开始感叹“我们陛下一向爱护百姓,且无论中原还是草原上的百姓,他都一心相待,若两国交好,我们有丝绸茶叶,草原上有牛羊皮料,两相贸易,是多好的事情啊且神马也可庇佑草原部落。”

    虽然心里隐隐约约觉得哪里好像不大对,但是突利还是不免为他话中的描述而心驰神往。

    是啊,他们草原上就有天马的传说,神马降临,一定是长生天

    的使者,若两方交好,神马在草原上天幕下显灵,那是多好的事情啊

    随后,李世民又送了他不少珍贵的东西,其中最让突利高兴的是,他离开那天,神马还叼了一个小盒子来送给他,打开后,李世民解释说那是神马飒露紫戴过的黑晶石挂坠。

    其实呢,李盛就试着戴了一回,觉得太重了,没到半个小时就闹着摘了。

    那个坠子是当初洛阳宫里得来的,周边还有符文,后面个银托子,勾画了高山云朵帐篷羊群,一看就不是中原的风格,倒是当年跟草原打仗时候的缴获。

    突利如获至宝,对着飒露紫行了大礼才好好地收起来,带着一大堆东西依依不舍地走了,必须得走了,再不走,颉利估计要怀疑他不是来游玩而是叛逃了。

    看着突利一行人的背影,李世民摸了摸飒露紫的鬃毛马儿是很聪明的,这次他一句话都没对飒露紫说过,大马就明白要怎么做了,神马的身份在这摆着,他让人说一千句一万句,送再多财宝,都不如飒露紫的一个小木盒子有用。

    渭水之盟后,突厥仿佛变得讲礼貌起来,九月初,李唐王朝把约定好的财宝送入可汗大帐,作为回报,颉利献马二千匹,羊万口。

    李世民没要“帝不受,令颉利归还所掠中国户口”。

    李世民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历年来,中原武力衰弱,四夷不顺边祸不断,以致边城百姓连年受苦,一想到这件事,他就心痛不已。

    他还派了人连夜行军至边境,接收照顾这些被无辜掳掠的平民百姓。

    颉利送礼没送成,但那几个部落首领的礼,李世民倒是收下了。

    这些礼物,有大半都是献给神马的。

    李盛看到了一块青白色的玉石,很神奇的是,上面有纹路,大致看起来就是一匹马前蹄高抬的姿势,就是颉利说完要斩杀白马后李盛发怒站起来的样子。

    真是天地造化,居然有这样的天然石料

    他绕着这块一米见方的大石块走了两圈,然后把旁边看着的二凤拉过来,用前蹄点点他的胸口,又拍拍石头上的马背他想让工匠把二凤也雕刻上去

    李世民领会了他的意思,噙着笑让人来看这块史料适不适合雕刻。

    还有品相很好的松绿石,很漂亮。

    看完东西,李盛就溜达着往外走,然后就听见李世民在安排人去给这几位首领回礼,还强调了,一定要“不小心被颉利得知”。

    冒着坏主意的二凤也很有魅力啊,嘴角勾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坏笑,眼睛里闪烁着势在必得的神采,李盛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二凤,果断花积分倒贴给系统装了录像新插件去给我录个360全景高清全彩的

    这件事过去后,李世民开始从九月中旬在显德殿庭院里练兵,主要是护卫兵和骑兵的统领将领,还有很多低阶将校。

    李盛过去看的时候,正好碰上李世民在讲话。

    “自古以来,我中原与突厥,各有兴衰更替,若中原强盛,则能

    北逐苍野,制胜太原,而到了后汉、晋君主,乃至前隋,兵士并不多加习练,突厥入侵,不能抗争,乃至中原百姓生灵涂碳于敌寇,我登基以来,只安排你们习练斗战之术,只希望来日短兵相接,尔等面前再无横敌。”

    “愿遵陛下愿,誓死效忠”整个院子里的军将们躬身应喏,随后便在各自领头的安排下开始练习。

    李世民也经常过来查看,还每日带领数百人在殿前教习骑射,李盛看着,只要被二凤亲自指导的,无一不是激动不已神色振奋。

    当然了,李世民便是当世杰出的骑兵将领,他的骑射,就连军中猛将,也多有不及,被皇帝陛下,同时也是最厉害的战场英雄指教,搁谁谁不激动啊

    李世民不光指导,还经常组织比赛,射中夺彩的人还多有随赏弓刀布帛,有时候甚至是自己手上的珠链扳指玉佩,于是众位军将都很积极踊跃。

    但是,这件事有人看着不顺眼,便多有进谏,当然了,秦王府旧臣多半没那么不懂事,主要还是之前没跟这位新陛下打过交道的世家大臣,就想这么不软不硬地试探试探。

    “臣启陛下,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御前所这刑之,所以防微杜渐,备不虞也,陛下宜为社稷计。”

    什么意思呢说先前李渊就规定了,不能带着刀兵进入大殿,现在陛下您让这些卑贱士卒在您周围弯弓持刀,您在其中往来,若有心怀祸患之人行刺就坏事儿了啊,你这样只怕是不太好,还是趁早取消这项活动算了。

    如果只是好心提醒,那李世民也还算他是个公忠体国一心为君的大臣,但是这人的谏言里左一句“先王”拿规矩压人,右一个“裨卒”蔑视军士,就这态度,李世民要是能理会他那才是见鬼了。

    于是“上不纳”根本没当回事儿。

    李盛知道后喷了个响鼻,李世民又不是自己去,尉迟敬德还有几个武将也会跟着去的,再说了,若是连这些最亲近的将领都让人渗透策反了,那这大殿上只怕也没几个忠臣了。

    李盛近来也有些无聊,于是带着自己的凳子就开始每天都去那院子里看着顺便晒太阳,看见比较厉害勇猛的,还过去蹭蹭,虽然神马不会像陛下那样赏东西,但是这精神加持很厉害啊,大家也都很高兴,而且神马亲近过的人,陛下也会多看两眼的。

    李盛很快就变成了武德殿中最受欢迎的马马。

    而另一边,自从知道神马每日都过去蹲守看护陛下后,有些还没来得及上书的人就默默地把自己写好的奏章压在箱子底,假装无事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