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四章
    刘镇华率镇嵩军围攻西安,杨虎城和李虎臣率领陕军和镇嵩军浴血奋战之时,中国的局势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孙中山领导的广东国民政府已经巩固了南方大部分地区,组织国民革命军发动了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为配合北伐战争,冯玉祥在北方的绥远五原誓师,率部协助国民革命军北伐,一路打到西安,击败了刘镇华的镇嵩军,解了长达八个月的西安之围。镇嵩军由西向东向河南方向溃败,在退到临晋时,把大量枪支弹药、粮食被服等交给占据临晋城的麻老九,那些军火数量之多,仿佛把临晋变成了一座大型军火库。麻老九得了这些枪支弹药及军需供给,凭借临晋城高墙厚,粮草充足,武器精良,又拥有兵力七八千人,于是拥兵负隅顽抗。麻老九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等刘镇华能再次卷土重来,即便是刘镇华彻底失败,他也打算以临晋城为筹码,和国民军进行谈判,就像上次一样,表面上投降革命军,实际上继续占据临晋。可是,麻老九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乘势追击镇嵩军的国民军把临晋城铁桶般围了个严实,命令麻老九无条件缴械投降,否则被彻底消灭。麻老九自然予以拒绝,于是革命军攻打临晋的战斗开始了。临晋自古以来为陕东关中战略要地,因此城墙十分高大坚固,高四丈,宽三丈,上面宽敞平坦,可以操练兵马。另外,临晋城在设计风格上不同于一般城墙,别具一格,更利于军事防守。它的城池呈长方形,有六个城门,前后各一个门,两侧各两个门,而且六个城门不像其他城池那样直接在城墙上开了一道门,而是在城墙上开门后,在城门外再凸出一块城墙围成一个小城池,在凸出的小城池外再开一个城门,形成六个瓮城。因此,进出临晋城必须进内城和瓮城两道城门。这六个凸出的瓮城均匀地分布在城墙的四周,站在高处远远看去,整个临晋城就像一个大乌龟。前后两个瓮城分别为乌龟的头和尾巴,侧边的四个瓮城分别为乌龟的四个爪子。而这六个瓮城又正好是守军的兵营。这样,兵营是城墙,城墙又是兵营的一部分,兵营和城墙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防御体系,守军均匀地分布在临晋城四周,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呼应。

    有这么坚固的城墙,再加上多年来苦心经营,对临晋城里里外外进行加固,城墙上每隔三十丈,就修一个坚固的上下三层的圆形大碉堡,两个大碉堡中间又修一个两层中型碉堡,中型碉堡和大型碉堡中间又修一个小碉堡,碉堡之间互相呼应,枪眼密布,形成一道道严密的火力网。另外,麻老九还令人在城外挖了一道战壕,便于出城观察情况。在战壕外,还有长年放满了水的护城河,护城河外还密密麻麻插满了一头削得尖尖的木桩,以阻挡国民军攻城时快速前进。这样,城里城外又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由于临晋城严密的防御体系,再加上麻老九武器精良,弹药粮草充足,麻老九又善于笼络土匪人心,那些土匪都愿意为他卖命,作战无不以一当十,当国民军攻城时,大小枪眼齐吐火舌,强大的火力压得国民军难以接近。国民军用炮火猛轰城墙,可是炮弹落在城墙上,最多只能剥一层墙皮。国民军强攻不下,于是改为采用挖地道的办法准备从地下攻入,但狡猾的麻老九仍然有对付的办法,他派人出城蹲在城外的战壕中,在箩面的箩子里放上豆子看和听,倘若箩子里的豆子跳动,说明地下面有动静,于是在那地方挖个坑架上机枪,只等国民军挖通后用机枪一阵猛射,这样,国民军用地道战的办法也行不通。国民军先后派了好几万人,攻打了近半年,损兵折将,死伤达一千多人,却连临晋城的边也没沾上。

    临晋城久攻不下,不但牵制大量国民军兵力,还滋长了陕西境内土匪的嚣张气焰,一些本来已经收敛的土匪又重新拉起了杆子,关中各地匪患再起,老百姓人心惶惶,冯玉祥于是调派来他的五虎将之一的宋哲元出任陕西省主席,来陕督战剿匪。多年来,宋哲元随冯玉祥东征西杀,根本没有把麻老九放在眼里,他的部下也士气正旺,纷纷请战要求攻打临晋城,手下一名擅长打攻坚战闻名的叫刘秉义的虎将更是给宋哲元立下了军令状,“一个月内,攻克临晋,否则提头来见。”宋哲元当然知道临晋城不同于其他城池,于是给刘秉义调派三万人,并调派二十余门重炮。刘秉义得令,率领队伍浩浩荡荡来到临晋,准备一举拿下。

    刘秉义布防完毕,首先用重炮猛轰城墙,然后派出小股部队越沟爬墙佯攻,麻老九守军居高临下,密集扫射,国民军很快退了下来。通过这次佯攻,刘秉义在摸清了临晋城碉堡及火力配置的同时,他那狂热的头脑也开始冷静下来。他以前的确低估了麻老九,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眼看军令状一个月期限将至,刘秉义于是准备总攻,他首先用重炮一连数日猛轰城墙,可那城墙太坚硬了,炮弹打在上面只是在墙上留下一个坑或砸坏一点表皮。乘着炮火掩护,攻城部队第一梯队冒着麻匪炮火把一些带着大轮子的桥状长车推向护城河,这样顷刻间在护城河上架起一座座木桥。刘秉义亲自率部扛着云梯一拥而上攻至城下,然后架起云梯往城上爬,就在此时,城上一座座碉堡一起开火,组成一张张火力网,云梯上的士兵纷纷落下。守城者点燃浸透桐油的棉花扔在云梯上,云梯着火无法攀登,刘秉义的部下想登城无梯,想退去又心有不甘,大家正在张望,顷刻间滚木礌石像雨点般落下,国民军死伤无数,纷纷败退。刘秉义也受伤了,血流满面,一手挥刀,一手举枪,用血红的眼睛望着城墙,虽有勇猛之气,却无攻城之法,虽不肯撤退,但还是被手下硬抬了下来。

    刘秉义兑现了他给宋哲元的军令状,战败后,他先去向本次战斗中死去的弟兄尸体一一告别,再去看望了伤员,然后回到了他的指挥部,举枪对准脑袋,一声枪响,一世英雄,离开人世。

    刘秉义自杀后,宋哲元十分气愤,发誓一定为刘秉义报仇,于是调来另一名虎将谢天彪,承诺谢天彪可以向他提出任何要求,但宋哲元对谢天彪的要求只有一个:“限期一月攻下临晋城,否则提头来见。”宋哲元本来只是一句气话,目的是要给谢天彪一定压力,可谢天彪却认真了,他上任后,首先询问了刘秉义及前任的打法,然后仔细研究了以前的攻城战报及了解临晋城的布防情况,还亲自深入城下,冒着被城上冷枪击中的危险亲自实地察看地形,就在大家认为谢天彪了解完情况准备发动总攻时,谢天彪自杀了。自杀时,桌子上留下一封给宋哲元的信。

    宋主席:

    天彪无能,不能按期完成攻占临晋之命令,只好以死谢罪。天彪明白,天彪可以不死,总指挥也不想让天彪死,但天彪之所以选择死,是不想让更多的弟兄前去送死。临晋城久攻不下,并非我国民军将士无能,而是临晋城的确坚固,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及麻匪火力强大,依目前临晋城的情况,强攻无疑是让我方将士自杀,让麻匪对我们将士进行屠杀。本可采取调集重炮,对临晋城进行地毯式轰炸,可临晋城中老百姓达五六万之众,为区区七八千麻匪而牺牲五六万临晋百姓,无异于屠城,实不可取。如今临晋已为一座孤城,在攻城无良策的情况下,可采取围而不攻,待其自毙,那样虽费时间,但可最大限度避免杀戮。

    天彪绝笔

    时民国十五年

    谢天彪临死前留下的信,让宋哲元这个久经沙场,面对尸骨如山,血流成河的场面也不皱眉头的硬汉也流下了眼泪。说实话,对于麻老九这样一介悍匪出身的小军阀,宋哲元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可如今城未攻破,却接连损失了两员爱将,不由大怒,同时也更坚定了宋哲元击败麻老九的决心。本想再次强攻,可看着谢天彪的信,反复回味谢天彪信中的话:“临晋城久攻不下,并非国民军将士无能,依目前情况,强攻无疑是让我方将士自杀。”宋哲元明白了,拿下临晋城只能是智取,可是派谁智取,怎样智取,宋哲元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智取的办法,面对冯玉祥一封封催促速战速决的电报,宋哲元陷入苦恼之中。

    宋哲元专门主持召开了攻取临晋的作战会议。会上宋哲元问杨雄飞说:“杨雄飞,谢天彪临死前给我的信中,提到对麻匪最好的办法是围而不打,待其自灭,你对临晋熟悉,你认为若采用此法,麻匪要多长时间才能自灭?”杨雄飞说:“麻老九在临晋经营多年,城内粮食充足,又不愁水源,至于军火,麻匪本来就弹药充足,再加上刘镇华的镇嵩军在溃败之时又把大量军火交给麻匪,如今,临晋城内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弹药库,所以只说粮草,麻匪还可坚持一年。”宋哲元说:“若像雄飞说的这样,一个麻老九就要动用三万人马还要再打一年,陕西境内那么多土匪,我们要用多少时间,多少军队才能打完,陕西匪患何时才能根除?围而不攻,待其自毙之法实不可取,为了尽快肃清麻匪,只能是采取强攻方式,但也绝对不是拿我方士兵的性命去硬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调集重炮从城外四面猛轰,不惜炮弹,哪怕把临晋城给我轰平了,也要在一个月内消灭麻老九,拿下临晋城。”

    临晋城四周架起了一排排大炮,炮兵阵地上堆满了一箱箱炮弹,黑洞洞的炮口对着临晋城,虽没看见硝烟,却已让人感到杀气重重,只等宋哲元一声令下,万炮齐鸣。可是就在宋哲元即将下达炮击命令之时,却听到阵地上传来阵阵“不许开炮!”的呼喊声,宋哲元来到阵地前,只见严裕龙率领许多民众站在炮口前阻挡开炮,宋哲元命士兵鸣枪强行驱散人群,可是严裕龙却大声呼喊着拒绝离开。宋哲元大怒,命人将严裕龙捆了放在炮口下,大声吼道:“阻挡我国民军开炮者死,你既然想吃炮弹,我成全你,让大炮把你炸得粉身碎骨。”然后命令炮兵开炮。

    众人都吓得替严裕龙出了一身冷汗,可是由于惧怕宋哲元,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阻挡,却听见炮口下的严裕龙说道:“我原本以为你宋哲元是一个剿灭土匪的英雄,不过今日看来,只不过是一个会用大炮轰老百姓的英雄。哈哈哈哈……”宋哲元原本想着严裕龙会向他求饶,可是没想到严裕龙竟敢用如此的话嘲笑讥讽他,这让一直自认为是英雄的宋哲元不由勃然大怒,气得牙齿咬的“格格”作响,眼中闪着一股怒不可遏的凶光,大声吼道:“严裕龙,那临晋城中的麻老九作恶多端,我国民军为民除害前来剿灭,你为何要帮助临晋城中的麻老九阻挡我军发炮?”严裕龙分明看出宋哲元的眼中带着杀气,可是他一点也不畏惧,用一种傲然而又含着轻蔑和不屑的语气说道:“我们不是在帮麻老九,而是在为临晋城中的百姓请命,宋主席用重炮轰击临晋城这不是在剿匪,而是在屠城,是在屠杀临晋城中的百姓。有道是‘一将成名万骨枯’,莫非宋主席是想用临晋城几万名百姓的性命为自己扬名?”宋哲元想不到严裕龙竟敢用如此言语奚落自己,气得一下子掏出手枪大声喝道:“你这个刁民,竟敢污蔑我国民军,老子毙了你。”说着把手枪顶在了严裕龙的脑门上,却见严裕龙轻轻一笑,用一种嘲弄的口气说:“我原以为将军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悍将,不过现在看来,威有余而德不足,武有余而谋不足,我严裕龙死不足惜,只是在此想奉劝将军,临晋城只可智取,不可炮轰。”恰巧此时杨雄飞赶来向宋哲元汇报军情。

    “省主席息怒,严裕龙是我的兄弟,请枪下留人。”看到满脸怒气的宋哲元正用枪顶在严裕龙的脑门上,杨雄飞赶忙上前阻拦。宋哲元抬头看了一眼杨雄飞,如释重负地叹了一口气,小声对杨雄飞说:“你小子为何不早点来,搞得老子差点下不了台。你兄弟严裕龙是条汉子,可也是一块又臭又硬的难啃的石头,老子其实根本就没想杀他,可是他就是不给我一个饶恕他的台阶,总不能让他一个人阻拦我们剿灭临晋城中的麻匪。”杨雄飞说:“我那兄弟就是那样一个为了百姓民众不顾性命的人,当年他也是这样率领临晋百姓和麻老九干的。说句实话,我也认为用重炮轰击剿灭临晋城中麻老九土匪的办法实不可取,我杨雄飞现在正式向宋主席请战,请求不要用重炮轰击临晋城,给我两个月时间,我一定拿下临晋城。”宋哲元说:“军中无戏言。”杨雄飞说:“愿立军令状。”这时已经被松了绑的严裕龙也走了过来对宋哲元说:“雄飞立军令状时也算上我一个,为了临晋城中的百姓,我严裕龙愿用头作保,两个月内若攻不下临晋城,我严裕龙和雄飞弟提头来见。”

    宋哲元说:“好,我现正式任命杨雄飞为围攻临晋城攻城总指挥,严裕龙协助,在两个月内一定要攻下临晋城,壮我国民军军威,为牺牲兄弟雪耻报仇。”杨雄飞说:“雄飞和裕龙兄领命。”看到杨雄飞和严裕龙领命,宋哲元十分高兴,他大笑着对严裕龙说道:“好一个严裕龙,在整个大西北敢骂我宋哲元者,唯你严裕龙一人,走,我请你去我的指挥部去喝茶。”

    宋哲元明白,杨雄飞不同于前面的李秉义和谢天彪,他对临晋城的地形、城防及对手麻老九土匪十分熟悉,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敢立军令状。于是问杨雄飞和严裕龙说:“请问你们如何攻占临晋城,说出来大家一块讨论。”杨雄飞看了严裕龙一眼说:“强攻自然不可取,那无异于让我们的士兵自杀。既然地面上不行,我们又从空中飞不过去,那只能从地下采用坑道战术。”宋哲元说:“前面的两任攻城总指挥也都采用坑道战,但均被麻匪识破。”杨雄飞说:“对付麻老九我杨雄飞自有办法,不过目前还属于军事秘密,城破了总指挥自然就知道了。”

    要想智取临晋城,就必须搞清楚临晋城内麻老九土匪的布防情况,杨雄飞于是想到了马山虎,却听严裕龙说道:“这件事交给我吧。”杨雄飞说:“可是我担心你的安危。”严裕龙说:“临晋城中许多人都认识山虎兄弟,他去比我更危险。”杨雄飞说:“可是山虎兄行走江湖多年,他的武功比你好。”

    严裕龙说:“这次进临晋城不能全靠武功,而要靠斗智。更何况我也自八岁起就在龙头寺受法宇大师及众武僧指点习武,无论是轻功还是打斗比你和山虎兄弟差不了多少,那次去河南办货路过函谷关碰上土匪时你已经见识过。”杨雄飞说:“可是你不会用枪。”严裕龙说:“可我会用镖,更何况这次进临晋城是刺探情报,用枪目标太大,只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危险。另外我不让山虎去也是在为水云着想,水云太可怜了,山虎是我认为唯一可以把水云托付给的人,此次任务太危险,为了水云,我们不能让山虎兄弟有一点闪失。请雄飞弟不要再为此事纠结,一切就这样定了,不过临行前我们一起去华阴看望一下他们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