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4)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咏史》

    易安居士不仅有颗玲珑剔透的女儿心,还有一副铮铮傲骨。她遭逢靖康之难,衣冠南渡。李清照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亲上战场,为国纾难。她从养尊处优的官太太变成流离失所的逃难者,看着故国河山被金人铁蹄践踏,挥笔写下“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表达自己对当权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鄙视之情。南宋朝廷上的君臣们不求上进,卖国求荣,李清照只是愤怒,当她听说自己的丈夫赵明诚临阵脱逃的消息,就不仅仅是愤怒可以言说,还有怒其不争的痛。

    事情发生在赵明诚离别上任之后。《续资治通鉴》卷一。三记载,当时御营统制官王亦将在江宁谋变,赵明诚在情急之下竟然与通判毋邱绛、观察推官汤允恭用绳子系住从城墙上逃跑了:

    御营统制官王亦,将京军驻江宁,谋为变,以夜纵人为信,江东转运副使、直徽酞阁李谟砚知之,驰告,守臣秘阁修撰赵明诚,已被命移湖州,弗听。谟饬兵将,率所部团民兵伏涂巷中,栅其隘。夜半,天庆观火,诸军噪而出,亦至,不得入,遂斧南门而去。迟明,访明诚,则与通判毋丘绛、观察推官汤允恭缒城宵遁矣。

    事先知道消息的赵明诚不听劝告,贻误时机,待到叛兵来袭,他没能组织有效的防御措施,慌慌张张逃跑了事。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昔日易水送别,荆轲蹈死赴义,这才是李清照心中真正的英雄豪杰!丈夫身为男子,在家不能保护妻子家人,为国不能尽忠职守,李清照心中,丈夫的形象益发猥琐。

    妇人改嫁,不过一家一姓之事,士人变节,则关乎天下兴亡。晚明鼎革之际,《桃花扇》中壮烈的是身分下贱的李香君,剃发易服的侯方域只配被人写进《贰臣传》。还有骨气奇高的柳如是,劝谏钱谦益,可是不起作用,只好哀唱“谁担当?千古兴亡!”

    再怎么壮怀激烈,她只是一个宋代女子,还是熟知妇道的贤良妇人。虽然这样深地被伤害过,虽然对丈夫的行为百般不齿,可一旦丈夫需要,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丈夫身边。

    当金兵入侵,京城失陷之时,李清照在赵明诚的身边,帮助他把庞大的金石藏品按照它们的价值一一分等归类,然后以15辆大车运往南方。从此,这堆藏品成了奴役她的物件:每动一动,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包扎它们、运送它们。更艰难的事还在后面:丈夫的任命下达了,他要离开他的藏品,全部的责任留给了李清照。

    分别的场景她记忆犹新:他“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望着英姿勃发的丈夫,她的目光有一点迷离:她多么希望经过这么多的事,面前的这个人可以有所担当!

    但是,丈夫随后的一番话又一次无情地打破了她对幸福的幻想:一旦情况紧急,“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也”。——这是丈夫驰马而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在交代不得巳时丢弃家产和藏品的依次顺序。在这个顺序表中,也包含了她的位置——同宗器共存亡。

    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呢?她的哀怨逐渐穿透了片时的迷离变得异常清晰起来。

    如果是赵明诚自己,他会选与宗器共存亡吗?他没来得及说,但他还是把妻子和器物的价值进行了一番比较,那器物不就是赵明诚自己吗?在生死未卜的逃难中,赵明诚不是告诉李清照怎样保护自己,到哪里可以寻求帮助,他孜孜在念的只有他的收藏,那些收藏品是能够让他名垂不朽的证明。他的嘱托又一次狠狠伤害了李清照,她只能在心中怨恨丈夫,我李清照在你心中算什么,只是一个帮你实现自我的女子吗?他太自私,到了这个时候,想到的依然只是自己。事实上,赵明诚得以被后人熟识,很大程度归功于李清照:李清照帮他整理了《金石录》;李清照留下大量不朽的词作;李清照在作品中,多次暗示自己的婚姻生活很幸福,她的另一半赵明诚跟她是很好的一对……

    赵明诚终于在酷暑之中得了重病,乃至连遗嘱都没有留下便身亡。相信李清照见到病榻之上的赵明诚的那一刻,此前的诸般是非都尘埃落定。

    李清照晚年改嫁,一直受卫道士们的诟病,她一个老弱妇人,无依无靠,面对丈夫的嘱托,四顾茫茫。这时,自称朋友的巧舌如簧的赵汝舟出现了,赵汝舟的理由很堂皇,他可以保护李清照带来的金石古玩。他看上去像个正人君子,他的说辞如此顺理成章。快要沉到水底的李清照仿佛看到了一块枕木,顺势靠了上去。然而,这第二次的婚姻依然是一个人的游戏,他的示好根本只为财物而来,不但对李清照没有丝毫的怜意,反而“日加殴击”,拳脚相加。

    生于书香门第,李清照从来不曾见如此卑劣小人。一朝梦醒幽伤千古,便是拼却了坐牢也要脱离了这样的中山狼——宋朝妻子诉讼丈夫,无论丈夫是何等人,都是有罪的——情愿依法系狱,蒙“败德败名”之讥也要与其讼而离之。

    本以为爱情最幸福美满的人,偏偏是为情伤得最深的人。她总要活下去,她的自尊让她不能像怨妇一样公开抱怨男人的无情无能。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李清照爱面子,比起生活的不如意,她更不能容忍被人嘲笑。于是,她搜索曾经的片刻欢娱写成了她幸福婚姻的证明——《金石录后序》,她为自己和后人虚构出一座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