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泪痕不学君思断,才式却干行更万行(7)
    向西的路途并不好走,漫漫长路才不管你是公主还是村姑。不说匈奴骑兵随时可能截杀和亲部队,就是险恶的自然条件,也已经让一般中原人望而却步。南朝人江总写道:

    陇头万里外,天涯四面绝。

    人将蓬共转,水与啼具咽。

    惊湍自涌沸,古树多摧折。

    传闻博望侯,苦辛持汉节。

    ——《陇头水》

    刘细君在汉宫威仪的簇拥下,度越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乌孙,成为乌孙王昆莫猎骄靡的右夫人。

    公主琵琶幽怨多

    虽然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当刘细君看到自己的老公已经是半截入土的老头子,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更何况猎骄靡身边,赫然站着一位面带不善的异族姑娘。原来,匈奴听到乌孙与汉朝联姻,也挑选了一位身分尊贵的贵族女孩嫁给猎骄靡。一边是新盟国强汉之女,一边是强邻匈奴公主,两家门第出身不分伯仲。猎骄靡只能从现实考虑,匈奴大兵就在眼前,汉朝在千里之夕、,能否按约定帮助自己,还是未知数,经过利弊权衡,他以匈奴女为左夫人,以细君为右夫人。乌孙尚左,猎骄靡作出这样的安排,显然是因为他仍畏惧匈奴的缘故。

    娶到千娇百媚的汉朝公主,猎骄靡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喜悦,一来他年事已高,对儿女之情早已经看淡,娶亲的政治作用远大于情感需要。对左右两夫人,他说不上更喜欢谁,对她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成的猎骄靡明白,一次不经意的偏袒很可能带来两国的纷争,就让她们闹去吧。

    却说嫁到乌孙的匈奴公主和细君很不一样,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强悍又泼辣。细君公主与猎骄靡按乌孙风俗举行仪式后,正要进帐,匈奴公主早就派人守在门口,死活不让细君进帐,娇弱的细君哪里是强悍的匈奴卫士的对手?猎骄靡慑于匈奴公主娘家势力,只得命人在不远处为汉朝公主搭建帐篷。

    匈奴公主干方百计跟在猎骄靡身边,打理猎骄靡生活琐事,提防猎骄靡亲近汉家公主。很快匈奴公主便怀上身孕,她也知道若总不让二人见面,似乎也说不过去,于是匈奴公主来到细君帐内,施恩一般告诉细君:“一月可与昆莫见一回面。”说完,趾高气扬离开细君的住处。从此,点儿办法也没有。

    为了排遣郁闷,她只有天天弹奏琵琶。音乐具有跨越语言界限的功能,听过细君弹琴的乌孙人,也会伤心地流下眼泪。在这个千里之外、语言不同、文化差异极大的异乡,柔弱的刘细君只能靠回忆和诗歌保持自己生为汉家女的气质。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愁歌》

    此诗传到长安,立刻在文人中引起震动。汉武帝阅后也为之动容。《汉书·西域传》载:“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汉武帝除了赏赐物品外,无法给刘细君更多的照顾,其实大家都知道,刘细君最渴望的是返回故乡,过平凡的没有政治阴影的日子。在武帝看来,她的要求太奢侈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匈奴和乌孙都有这样的习俗,新即位的国王要继收上一位国王的夫人为妻子,所以猎骄靡要求匈奴公主和细君公主再嫁自己的孙子岑陬。匈奴公主欣然同意,高高兴兴准备再做新嫁娘,汉家公主刘细君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晕倒。根据汉族宗法礼仪,她和岑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名义上是他的奶奶,这样的婚配在刘细君的思想认知中有悖人伦,自己若嫁了岑陬,与禽兽何异?她越想越觉得委屈,堂堂大汉公主,怎么能和禽兽一般?

    猎骄靡、匈奴公主、岑陬几个人都开开心心准备操办喜事,刘细君呢,推三阻四,让大家好生不快。在他们看来,这是多少年来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既然已经来到乌孙,就该按照乌孙的习俗行事,于是软硬兼施,要细君准备再做新娘。在反复推脱不成的情况下,她幻想推崇儒术的天子能给自己做主,于是上书汉武帝,请求恩准结束使命,返回故乡。然而她得到的回复却是“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

    万般无奈下,细君公主再嫁岑陬。岑陬也不喜欢这个整天阴沉着脸的汉家公主,想到刘细君并不愿意嫁给自己,对她更反感了。而匈奴公主开朗泼辣,颇合岑陬的心意。匈奴公主嫁了少年郎,也十分开心,加上名分比细君尊贵,更不把她放在眼里。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但我们也能想象,一个尤二姐一般的刘细君大约整天都要受比凤姐更厉害的匈奴公主的气。岑陬大概总会站在心爱的匈奴公主一边。

    为了政治结下的缘分终于在细君出嫁后的第五年结束。那年细君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少夫,可能因为罹患产后忧郁症,也可能是产后失调,孩子还在襁褓中,刘细君就过世了,葬在西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

    胡汉和亲并没有因为细君客死异乡而中断。攻灭匈奴是武帝的夙愿,岑陬也要借助汉廷的势力制约匈奴,所以他又向汉廷求婚,武帝选了楚王的后人刘解忧。匈奴公主仍然是左夫人,汉家公主还是右夫人。

    刘解忧不同于刘细君,她性格开朗,聪慧乐观,身体健康,心中有着不输须眉的勇敢和刚强。解忧常说既为汉室子孙,理当为国分忧,边境仍有狼烟,强敌虽远必诛,“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最初几年适应期,汉家公主与匈奴公主的对决,解忧依旧处于下风。直到岑陬去世,号为肥王的翁归靡继位,解忧才压倒匈奴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