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半放海崇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2)
    灵公仔细打量夏姬,一点都不像生过小孩、年近40的女人,她有少女的容颜,少妇的风情,举止端庄,但眉目之间若有若无间又流露出无限春qing。陈灵公哪里见过如此绝色佳人,好容易收回飞跑的魂魄,客气道:“寡人轻造尊府,幸勿惊讶。”宾主客气一番,饭毕,陈灵公提出到花园散步,夏姬起身回内室换了身便装,更是别有一番风姿。

    三人在园中骑马射箭,赏花饮酒,不知不觉天色渐黑,又到晚宴时间。陈灵公没有回宫的意思,夏姬便准备美酒佳肴,款待这对色鬼君臣。酒席宴上,三人打情骂俏,灵公不知真醉假醉,倒在席上。孔宁拉拉夏姬,将灵公此来目的告诉她。夏姬心里明镜一般,勾魂般笑笑,只是吩咐为随从安顿歇息之所,单派荷华照顾陈灵公,自行回内室。

    灵公醒来,见只有一个侍女,想她定是荷华,问:“你愿意给我做媒吗?”荷华佯为不知,说:“贱婢虽然没有做媒的经验,但很愿意为您奔走,只是不知道您看中什么人?”灵公说:“寡人为你家主母,神魂颠倒!如果你能办成此事,重重有赏。”荷华莞尔,遂带灵公去找夏姬,这一路曲曲弯弯,直入内室。夏姬早已等在那里,不一会儿,灵公已入户内。完成使命的荷华无声无息退出内室,灵公更不攀话,拥夏姬入帷,解衣共寝。

    人们作《山有扶苏》嘲笑陈国君臣的丑行: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狂且、狡童,指的便是偷偷摸摸来株林幽会的陈灵公、孔宁、仪行父三人。三男一女,很快就弄出大丑闻来。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一夜狂欢后,陈灵公好不惬意,陈灵公并不是好的偷情对象。据说此公患有狐臭,若非一国侯君,夏姬定不会选他做情郎。他听说孔、仪二人都有夏姬的信物,不免捻酸。这日,睡至鸡鸣,夏姬催灵公起床,灵公也要一件信物,并表示不会怪罪孔、仪二人。夏姬脱下贴身汗衫,亲自为灵公穿上。人们写诗挖苦道:

    女曰鸡鸣,士日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灿。

    将翱将翔,弋凫与罹。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经·郑凤·女曰鸡鸣》

    天明后,夏姬已备下早膳,孔宁带随从等陈灵公起驾。仪行父见孔宁赶车,便问他带陈侯去哪里风流快活。孔宁知道瞒不住,便将实情告诉仪行父。仪行父听说,居然不恼,而是陕恼如此好人睛被孔宁先做了!孔宁笑笑说:“大王很喜欢昨天的安排,咱们好兄弟,下次给你做人情就是了。”二人哈哈大笑。满朝大臣都知道陈侯夜不归宿的事情,议论纷纷。

    第二天,灵公早朝结束后,留下孔宁、仪行父,首先郑重感谢孔宁推荐夏姬,还说:“你们两个太不像话,有这等好事,不早告诉我,倒自己跑去享乐。”孔宁给自己的情人拉皮条,已经是无耻至极,可笑陈灵公贪图美色,欣然接受之际,还要找人分享性经验,更是荒唐。孔宁和仪行父好不尴尬,连忙说:“我们没有主公那么有福气。”陈灵公一点不介意,说:“夏姬都告诉我了,你们两个也不必隐瞒。”孔宁马上谄媚地说:“有什么新鲜玩意,臣下先尝尝,如果不好,不敢进献给主公您啊。”陈灵公反驳道:“如果是熊掌之类的好东西,先给寡人尝尝也无妨。”说罢,一君二臣俱笑。

    陈灵公被臣下抢了彩头,终是有点不甘心,便拉出汗衫,对孔、仪二人说:“你们两个虽然得手,她还是对我更好些,你们看,这便是他送她的表记。”孔宁不甘示弱,说:“我也有。”解开衣裳,给陈灵公看夏姬的内衣,还说:“仪大夫也有。”仪行父也把碧罗襦亮出来。这三人不顾君臣礼仪,大声谈论此等无耻之事,甚至相约同去株林找夏姬厮混。

    隔墙有耳,陈国大夫洩治听到这君臣三人在朝堂上胡言乱语,气得咬牙切齿,连连跺脚:“朝堂本来是讨论军国大事之所,此三人如此胡闹,陈国之亡,就在眼前。”他越想越生气,家也不回,返回来要找陈灵公和孔、仪二人理论。孔、仪二人平时就有点怕这位耿直的大臣,听说他来了,赶忙溜走,留下陈灵公一人受训。洩治见了灵公,拉着他的衣服,跪在地上,大声说:“我听说君臣之间应该保持适当距离,私生活也应该是相对隐秘的,可是现在主公带头在议论朝政的地方为一个女人互相标榜,廉耻尽丧,体统俱失。这7咩下去,很快就会招来灭国之灾啊。”陈灵公被洩治说得头都抬不起来,红着脸说:“您不必说了,寡人知错。”洩治这才离开朝门。见孔、仪二人在宫门口探头探脑,怒火又蹿上来,快步走到二人跟前,当众喝斥道:“为人臣子,对国君的善举,应该鼓励,国君有错,则要努力规劝。国君私生活不检点,不说也就算了,你们倒好,还大肆鼓吹,高声谈论,以为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功业吗?这些话私下说也算了,闹得士民皆知,大家怎么看国君?国君带头胡作非为,国家会是什么样子?你们两个难道不知道什么是羞耻吗?”孔、仪被骂得面红耳赤,只好拼命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