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为富且仁是赚钱的根本(1)
    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所以在孔子的哲学里,讲求“仁”“义”的人就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商人不管是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还是在人们的心里,都是最低下的。在人们看来,商人除了追逐利益之外,什么也可以不要,朋友、亲情、仁义……这些都会因为他们只向钱看的本性而被抛弃了。但是对于胡雪岩来说,却不能用看一般商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他不仅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还是一个讲求仁义善举的仁者。

    胡雪岩语录:有慈善心,肯施惠于人,以仁取众。

    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他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就是说统治者统治老百姓的时候不能采用暴力的手段,而要采用安抚的手段、和平的手段。

    “为富不仁”这一成语讲的就是一个人富裕了还在欺压穷人,或者说这个人之所以富裕就是因为欺压穷人的结果。《白毛女》里的黄世仁就是一个典型的为富不仁的人,喜儿的父亲由于还不起债,而黄世仁就要霸占喜儿来抵债,喜儿逃婚跑入深山老林成了白毛女,后被经过此地的革命军相救,结果黄世仁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善”与“恶”永远都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但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却一直在告诫我们不要为富不仁,要不然肯定没有好结果,天理昭昭,疏而不漏。

    胡雪岩是一个富裕的人,并且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富人。但他的富裕却不是因为为富不仁而得来的,他富裕了也没有去做那些欺压百姓的事,相反地,他富裕了就一心在做好事、做善事。

    雍正年间,京城里有一家规模很大的药店。这家药店制药选料特别地道,连皇帝都很信任他们的药,让他们承揽了为宫中“御药房”供应药品的全部生意。有一年“春闱”期间。由于前一年是个暖冬,没下多少雪,而一开春就气候反常了,导致春疫流行。赶考的举子们病倒了很多,有能够坚持的,也多是胃口不好,萎靡不振。由于古时科举考试的地方极其狭小,恰好就只能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并且只要进去考试了,不管时间多久,都要等考完了才能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春疫流行导致很多举子都不能参加考试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这家药店赶紧配制了一种专治时疫的药散,并托内务大臣奏报雍正皇帝,说是愿意将此药散奉送每一个入闱考试的举子,让他们带入闱中,以备不时之需。雍正皇帝本来就有些为当年会试能否顺利进行担心,有此好事,自然大为嘉许。于是这家药店派专人守在贡院门口,赶考举子入闱之时,不等他们开口,就在他们的考篮里放上一包药散。这些药散的包封纸印得十分考究,上有“奉旨”字样,而且在药包的另一面把自己药店的名称印在上面。

    结果,这些药也许确实有作用,这一年入闱考试中途出场的人数大大减少。这一来,出闱的举子,不管中与不中,都来感谢这家药店。并且这些举子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把这家药店的名称带到了他们的家乡,使天下十八省,远至云南、贵州,都知道了京城里的这家药店,这家药店的生意一下子就兴隆起来。

    胡雪岩得知了这条消息之后,他也想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做一些好事,同时也来扩大胡庆余堂的名声。但是怎么送?送给谁呢?是送给举子吗,那会试的时间还没有到,根本就没有举子。最后胡雪岩想到了一条妙计,那就是送给军队,因为当兵的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不仅能把自己的药店名号带到全国各地,而且军队里的人比举子们不知道要多多少倍,军队里本身所需要的量就大得多。

    这个时候正是官兵与太平军作战的时期,既然是战争,肯定会有死伤,这个时候免费送药或者只收成本送药,肯定会受到军队统帅的欢迎。此时,南京已经被曾国藩的湘军拿下,清廷派重兵驻扎在南京外围,成为“江南大营”。胡雪岩于是准备大量应急药材,赠送给江南大营,尽管这是一些小药品,譬如诸葛行军散之类,但是这对于减少军队死亡方面的作用来说却是巨大的。由于这些药品确实有效用,于是胡雪岩和湘军、绿营达成协议,军队只要出本钱,然后由他派人去购买原材料,召集名医,配成金疮药之类的药品,送到营中。左宗棠知道后,感叹道:“胡氏为国之忠,不下于我。”胡雪岩的仁举换来了封疆大吏左宗棠的一句盛赞,而这一句盛赞,对于借助官场势力的商人来说,就更能博得了众人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