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把顾客当作是上帝(1)
    胡雪岩语录:冷语伤客六月寒,微笑迎宾数九暖,如果对顾客不理不睬,甚至恶声恶气,商品再好,门面再漂亮,也会使人望而却步。

    商场服务的最高宗旨就是把顾客当作是上帝一样。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人们对顾客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商品短缺,什么都凭票供应。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举不胜举。这些东西,现在已经变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物。还留存在人们的记忆力里。那时候的百货商店里,售货员对顾客很少有笑脸。而是顾客拿出笑脸一遍又一遍讨好店员,想买点紧俏商品。问个三声五声,得到的是冷冰冰的态度,生硬的回答。那时候的顾客根本不可能会想到能成为今天的“上帝”。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已使今天的顾客不同于以前的顾客,今天的市场也不再是昨天的市场。现在,市场的主导权已由厂商转向了顾客手中。了解了顾客的需求,就等于了解了市场。比如海尔公司,在调查中发现有的顾客用洗衣机洗红薯,这个信息反馈到公司。研究人员灵机一动,何不生产一种既能洗衣服又能洗红薯的特殊的洗衣机,投放市场,从而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为企业赢得了利润。企业时时刻刻想着顾客,站在顾客的角度换位思考,才能赢得顾客。

    而谁赢得了顾客,谁就赢得了市场,谁的企业就能够有所发展。所以“顾客是上帝”的说法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而怎样才能赢得顾客呢?

    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他去求教上帝,上帝先带他去了地狱,他看到所有人都是面黄肌瘦,但面前都是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往自己嘴里送,但太长了,自己永远都送不进嘴里。上帝又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原来是一样的筷子,自己送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以相互喂食,其乐无穷。其实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是:只要每个人心中都拥有爱心,有替别人考虑的责任心,生活是必然美好的!

    心里只想着自己,而不为顾客考虑,是不可能赢得顾客的。只有一心想着顾客,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才能更好的满足顾客要求,赢得顾客,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胡雪岩认为,“顾客是养命之源”,商号的兴衰盈亏,全要靠顾客,只有得到顾客的信任与扶持,才有店铺的兴盛。

    所以,胡雪岩把“顾客乃养命之源”作为“胡庆余堂”的店规,他要求店员把顾客当作活命源泉、衣食父母来尊敬,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胡庆余堂除了严把质量关之外,还通过优质服务来赢得顾客。胡雪岩说:“冷语伤客六月寒,微笑迎宾数九暖,如果对顾客不理不睬,甚至恶声恶气,商品再好,门面再漂亮,也会使人望而却步。”所以在胡庆余堂,“学徒刚进店,就要学习如何接待顾客”,“顾客到店后虽未到柜,店员就要先站立主动招呼顾客,绝对不能背朝顾客;顾客上门,不能回绝,务使买卖成交;顾客配药,不能缺味,务使顾客满意而回。”有这种一流的服务,胡庆余堂能成为与“同仁堂”比肩而立的大药店,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胡雪岩本是朝野闻名的“红顶商人”,身为二品大员,赐穿黄马褂,准予骑马进京。这样的殊荣也许有人一辈子都享受不到,这样的身份也许会让人想起胡雪岩肯定会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经商者,但事实却正好相反。胡庆余堂开张之初,胡雪岩本人还头戴花翎、胸挂朝珠、身穿官服,郑重其事地亲自接待顾客。

    胡庆余堂开张之后,有一次,一位远道而来的顾客在胡庆余堂买了一盒诸葛行军散,打开来一看,露出不满意的神情。胡雪岩见到之后,急忙走过去,把药要过来看了看,看到此药确实有欠缺的地方,他于是向顾客再三表示歉意,让伙计去换一盒新的诸葛行军散。但不巧的是,那一天的诸葛行军散恰好已经卖完了。胡雪岩想到顾客远道而来也不容易,于是他就把顾客留下来住下,一切伙食归胡雪岩料理,并且向他保证,三天之内一定制出新药。三天后,胡庆余堂果然把诸葛行军散又赶制了出来,胡雪岩亲自把药送到顾客的手上。这位顾客被胡雪岩的这种服务感动了,于是逢人便说胡庆余堂的服务真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