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利用好官势就能发财(1)
    胡雪岩语录:做什么事都离不开贵人相助,做大生意尤其如此。

    清朝是一个“官官相护”“官商结合”的时代,所以政治黑暗到了极点。可正是由于这样的时代,为胡雪岩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机会,他无私地资助王有龄捐官,就是官商勾结的一个典型事例。如果不是官商互助,他也难成其大业,他也不可能成为红顶商人。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有个吕不韦,他是秦国的宰相,但是他本来是一个大富商。做一些倒买倒卖的生意,把布匹鞋帽从这个国家贩到那个国家,从城里到乡下。他既搞进出口贸易,也做国内的生意。但做生意的办法很原始,靠的是贱进贵出,赚取差价,他也不欺行霸市,也不搞假冒伪劣产品,信誉一直很好,家里存款就慢慢的多了起来。但吕不韦却是一个不满足的人,他不甘心一生都在生意场上小打小闹,他想找出一条更好的发财之路。一天,他在邯郸碰到了秦国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秦始皇嬴政的父亲),他认为机会来了,种田收益,通常只是投入的几倍,买卖珠宝玉器,所得到的利润要高得多,不过也只有百倍而已,而立国家之主,其获利就无穷大了。这时吕不韦发现了权力作为特殊商品的价值,看准了一本万利的政治投机。于是他想方设法,终于结交上了秦国公子,秦国公子此时正是落难之时。有人给予关怀,自然感激不尽,铭记在心。等异人登上秦国国君之位的时候,凭着这段交情,吕不韦弃商从官。之后辅佑秦国两代国君,掌权十余年,这十多年使他名利双收,饱尝了先商后官,亦官亦商的好处。

    胡雪岩也是因为遇上了王有龄而实现官商互助的目的的,然后他好好地利用了王有龄这一层官势,慢慢地实现了他的商业帝国梦,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官商。

    当王有龄落魄的时候,胡雪岩冒着自己的工作被丢掉的危险而私自拿钱庄的五百两银子贷款给王有龄,最后因为这件事胡雪岩被信和赶出了钱庄,而王有龄则因为这五百两银子而捐官成功。捐官成功的王有龄升为海运局坐办,了结了胡雪岩为他贷款的事,又因为胡雪岩帮他解决了漕米解运的难题,于是他想留胡雪岩在海运局当差,帮助自己。而此时的信和钱庄也因开除胡雪岩这么一个得力的伙计而后悔了,于是想把他再请回信和钱庄。但是此时的胡雪岩却只想借助王有龄的官势而自己开钱庄做生意。

    虽然当时的胡雪岩一点本钱也没有,但他料定王有龄很快就会外放州县,以他自己的打算,现在只要有个几千两银子先把钱庄的架子撑起来,到时就可以代理官库的银钱往来,凭他的本事,定能发达。所以,当王有龄问胡雪岩有什么打算时,胡雪岩很明确地回答说:“我想仍旧干老本行。”

    “不是回信和吧?”王有龄半开玩笑地说道,说实在话,他还真怕信和的东家把胡雪岩请了回去。

    “我早已说过了,一不做‘回汤豆腐’,二要自己立个门户。”胡雪岩进一步解释说,“现在因为打仗的关系,银价常常有上落,只要眼光准,兑进兑出,两面好赚,机会不可错过。”

    王有龄考虑了好半天又问道:“雪岩!说句老实话,我现在不愿意你去开钱庄,目前是要你帮我,帮我也等于帮你自己。你是不是先捐个功名,到那时跟我在一起。抚台已经有话了,最近还有别样的安排,大概总是再派我兼一个差,那时我越加需要帮手,你总不能看着我顾此失彼。袖手不问吧?”

    “这我早就想到了。开钱庄归开钱庄,帮你归帮你,我两样都照顾得来。你就放心好了。”

    “当然,你的本事我是再清楚不过,不会不放心……”

    看到王有龄口不应心,依旧不以为然的神情,胡雪岩为了打消他的顾虑,便放低了声音说:“大哥,你现在刚刚得意,但说句老实话,外面还不大晓得,所以此刻我来开钱庄,才是机会,等到浙江官商两方面,人人都晓得有个王大老爷,人人都晓得你我的关系,那时我出面开钱庄,外面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