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朋友多了路好走(1)
    胡雪岩语录:千万不要为图一时的痛快,而不给别人留情面。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碰到很多事,我们会遇到很多人。而这些事也许仅仅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够解决的,于是我们就向那些我们遇到的人求助,而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就变成了我们的朋友。

    所以,歌里面才会唱,“朋友多了路好走。”

    胡雪岩的一生,是走向成功的一生,也是他寻找朋友的一生。只要是对他有帮助的人,他都会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不管这些人是官场的,或者是商场的,或者是江湖势力,或者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坚信一句话,朋友多了路好走。

    早在胡雪岩还在杭州的信和钱庄当学徒的时候,福州人王有龄落魄杭州,整天在一家茶庄里喝茶,也没有找到事情做,但是却一心想去京城捐官。有一天,胡雪岩也来这家茶庄喝茶,于是就互相认识了,这样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挚友。一年之后,王有龄向胡雪岩说起了自己想去京城捐官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经费。当胡雪岩问到需要多少钱的时候,王有龄说要500两银子。而胡雪岩是个热心肠的人,能急人之困,看到王有龄的这种情况,胡雪岩很想帮助他一把,但自己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啊。怎么能帮王有龄筹到这一笔款子呢?

    几天来,胡雪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机会终于来了。胡雪岩在钱庄里因为受到老板的信任,一直都去外面收款,这一次老板又派胡雪岩出去收款了。这一次收款的地方是一家茶叶行,这家茶叶行一年前在信和钱庄借了450两银子,一年后连本带息应归还500两。

    这一天一大早,胡雪岩就出门了。拿到了这笔款子之后,胡雪岩就找到王有龄,自作主张就把这收来的500两银子都借给了他,作为他上京捐官的资本。并且把自己这几年来积攒的几十两银子也给了王有龄,作为他上京的盘缠。为了能急朋友之困,胡雪岩连自己的工作也顾不上了。

    因为这种自作主张,胡雪岩丢了自己的饭碗,被信和钱庄的掌柜赶了出来,在杭州过得很落魄。

    几年之后,王有龄用胡雪岩捐助的500两银子捐官成功,因担任侍郎官的老朋友何桂清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于是回到杭州。回到杭州之后,王有龄得知胡雪岩因为当年借给他500两银子而被钱庄赶了出来,丢了饭碗。他铭记胡雪岩的恩德,要不是当年胡雪岩的资助,自己怎么会有今天呢?于是,为了感激胡雪岩当年的知遇之恩,他决定自己还信和钱庄的银子,为胡雪岩洗刷恶名。

    他找人弄清了借据的内容、利息的算法,并且派人找到胡雪岩。立即就在粮台总办支出600两银子,要去还信和钱庄的这笔账。他穿上官服,吩咐跟班备轿,让人准备鸣锣喝道,要和胡雪岩一同前往。按他的想法,自然是要以自己现在的威风,为胡雪岩扬一扬名,顺便也替他出一口恶气。

    但胡雪岩却拒绝了,他没有王有龄的那种显得有点小气的想法,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都装着一条原则──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把别人逼到绝路上去,要多多宽容别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胡雪岩不去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信和钱庄的大伙计就是当初将他开除出信和的张胖子,而张胖子在胡雪岩刚进信和的时候,对他很照顾,只是因为胡雪岩的私自借款违背了信和的规定,所以才不得不把胡雪岩开除。如果此时他和王有龄一同前往的话,必定会让张胖子非常尴尬,大失面子。而如此张扬而去,传扬开来,张胖子在同行、东家面前的面子也没有了。这是胡雪岩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不仅不与王有龄同去。而且还叮嘱王有龄吹捧信和钱庄几句,也不要告诉他们他已经见到了他。

    正是这种宽厚待人,令王有龄对其大加赞赏。“此人居心仁厚,至少手段漂亮。换了另一个人,像这样可以扬眉吐气的机会,岂肯轻易放弃?而他居然愿意委屈自己,保全别人的面子,好宽的肚量!”正是这种肚量,才使得胡雪岩在日后的成功路上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