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想方设法化敌为友(1)
    胡雪岩语录:生意场中,无真正朋友,但也不是到处都是敌人,既然大家共吃这碗饭,图的都是利,有了麻烦,最好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私下暗自斗劲,结果谁都没有好处。

    从前,摩罗国有一个富翁,得了重病,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把两个儿子唤到床前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兄弟二人要好好地平分财产……”话未说完,富翁就去世了。兄弟二人望着家财,心生贪念,便开始你争我夺。无论怎么分配二人始终都有意见。这时,有一位老人就对他们说:“我教你们如何把东西平均分成两份。只要把你们所有的财物通通从中间分开就成了!”听完后,二人异口同声高兴的说:“真是好方法。”而后就迫不及待地取出衣服,碗盘。花瓶。钱币等等家产。把它从中间,小心谨慎地分成了两半,连房子都从中间拆开了。转眼间,所以有的家财,都成了一堆堆一文不值的破铜烂铁。

    本是亲兄弟,却因为分家产的事而闹得不可开交,最后不得不采取那种极端的方式来平分家产,最后得到的却都是一堆破铜烂铁。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利益的关系,兄弟双方都怕对方占了便宜。

    在生意场上,生意双方打交道的前提就是为了利益,双方之所以合作,就是为了一起盈利。利益是每一个商人所在乎的,连亲兄弟都因为利益的关系而反目成仇,更何况是合作的双方呢。所以,在商场上因为利益的关系难免会你争我夺而树立起了一些敌人。面对这种情况那怎么办呢?失败的商人是让朋友变成了敌人,平庸的商人是把朋友当朋友,把敌人当敌人,但是成功的商人是把敌人变为朋友。

    胡雪岩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胡雪岩认为,在生意场上,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一旦生意上对别人构成威胁,形成敌对关系了,胡雪岩总会想方设法化敌为友。胡雪岩之所以成功,不但靠他自己的能力,也靠他的朋友支持,甚至是势不两立的敌人也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

    王有龄自从当上湖州知府以来,极尽巴结之能事,与上面的关系可谓做得相当活络,逢年过节,上至巡抚,下至巡抚院守门的,浙江官场各位官员,他都极力打点。正因为这样,各方都皆大欢喜,所以他每次到巡抚院,巡抚大人总是马上召见。

    但有一次,他去拜见巡抚大人,巡抚大人却说有要事在身,不予接见。平时巡抚大人对王有龄都是极其欢迎的,今天却怎么把他拒之门外了呢?真是咄咄怪事!于是他回来找胡雪岩共同探讨原因。胡雪岩认为必定事出有因,于是他独自一人来到巡抚院,找到巡抚手下的何师爷,因为两人是无话不谈的老相识。何师爷告诉了他真相。原来巡抚黄大人听表亲周道台一面之词,说王有龄所治湖州府今年大收,获得不少银子,但孝敬巡抚大人的银子却不见涨,可见王有龄自以为翅膀硬了,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巡抚听了后,心中很是不快,所以今天给王有龄一些颜色。而这周道台到底何方神圣,与王有龄又有什么过节呢?因为周道台并非实缺道台,也是捐官的候补道台。是巡抚黄大人的表亲,为人飞扬跋扈,人皆有怨言。黄巡抚也知道他的品性,不敢放他实缺,怕他生事,念及亲情,留在巡抚衙门中做此文案差事。湖州知府迁走后,周道台极力争补该缺,王有龄使了大量银子,黄巡抚最终还是把该缺给了王有龄。周道台从此便恨上了王有龄,常在巡抚面前说王有龄的坏话。

    王有龄知道事情缘由后,恐慌不已,今年湖州收成相比往年,不见其好,也不见其坏,所以给巡抚黄大人的礼仪,还是按以前惯例,哪知竟会有这种事,得罪了巡抚,时时都有被参一本的危险,这乌纱帽随时可能被摘下来。对此,胡雪岩却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只空折子,填上两万银子的数目,派人送给巡抚黄大人,说是王大人早已替他存有银子在阜康钱庄,只是没有来得及告诉大人。

    黄巡抚收到折子后,立刻笑逐颜开,当即派差役请王有龄到巡抚院小饮。而胡雪岩和王有龄都认为,周道台在巡抚大人身边,早晚会对自己不利,对于这样的一个敌人,一定得解决掉才行,但是要怎样的解决呢?是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还是把他踢走呢?胡雪岩选择了前者,因为他知道,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