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做生意不能没有靠山(1)
    做人要外圆内方,如果一个人太过于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如果一个人太过于圆滑世故,八面玲珑,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而自己占便宜,那么这种人也将会众叛亲离。所以只有外圆内方的人才能如鱼得水。

    但是做事就相反,做事要越圆越好,做事只有讲求圆了,那么才能把各种关系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恰如其分,这样做起事来就会无往而不利。

    胡雪岩语录:大树底下好乘凉。

    按照清朝等级制度,清制文、武官顶戴由一品至九品依次为:一品红宝石顶、二品红珊瑚顶、三品蓝宝石顶、四品青金石顶、五品水晶顶、六品砗磲顶、七品素金顶、八品阳文花金顶、九品阴文花金顶。

    左宗棠去福建督军,和太平军作战,胡雪岩在粮饷上全力支持左宗棠,于是左宗棠打了胜仗,向朝廷报功,保奏胡雪岩为“布政使衔”,朝廷准奏,胡雪岩始官居从二品,成为“红顶商人”,被恩赐黄马褂,可以在京师骑马行走,胡雪岩的母亲被赐“一品夫人”。于是,胡雪岩红极当时的商场,被称为官商。

    在这顶红珊瑚顶戴的保护下,胡雪岩的生意如日中天,钱财源源不断。

    胡雪岩生活的时代已经是清政府的末期了,当时候的官场极其腐败,官官相护,买官鬻官,送礼成风。“参谒上司,则备见面礼;凡遇年节,则备节礼;生辰喜庆,则备贺礼;题授保荐,则备谢礼;升转去任,则备别礼”。这就是当时官场的送礼图。并且,当时的官场,只要有一点点权利的人,就可以各种貌似合理的理由强行征税,或者宣布某某商人的贸易为不合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人要想经商,就必须获得官府的保护,正像现在的某些地方想要做生意,就要被当地的黑势力保护一样,这些保护者就向那些被保护者收取保护费。胡雪岩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那么,胡雪岩也深谙其中的玄机。

    当胡雪岩还是信和钱庄的伙计的时候,他碰到了王有龄,当他听王有龄说他是捐班盐大使的时候,胡雪岩就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感觉自己有机会能认识一个有可能做官的人,那么,一定不能错过机会,于是,他得知王有龄因为缺钱而不能去捐官的时候,他甘愿冒着被钱庄解雇的危险把收款得来的五百两银子自作主张借给了王有龄,资助他进京拜官。

    而王有龄一旦捐官成功的时候,他就开始回报胡雪岩了。胡雪岩于是借用官府的便利开办钱庄,因为当时王有龄已从海运局“坐办”升为了湖州知府,于是胡雪岩叫王有龄把地方团练经费与军火费用、地方厘捐、丝业,各个方面的钱都存入他的阜康钱庄,使得胡雪岩开钱庄就有了资本运作,本来胡雪岩是根本没有资本来开钱庄的,但是在王有龄这一层官府势力的保护下,却也开起来了。

    胡雪岩从这件事中尝到了甜头,于是,他认为,做生意寻求官场的保护,可以使自己的生意得到大的发展,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而承担更少的风险,所以,以后的军火、生丝、药材等生意,胡雪岩就是因为有官场这一层关系才做成的,于是,在胡雪岩的一生中,寻求官场的保护是他做生意的根本准则。

    而怎么才能寻求官府的保护呢?帮助支持王有龄捐官就是方法之一,胡雪岩对于那些有希望爬到高位的人,支持是不遗余力的。王有龄从捐官成功,到分发浙江做候补知县,再到海运局“坐办”,最后到湖州知府,这一路的提升都离不开胡雪岩的帮助与打点。而对于何桂清,胡雪岩更是不惜血本。为了他的升迁,胡雪岩一次可以放出一万五千两银子;为了他的欢心,也为了日后自己的商业,忍痛把自己的爱妾转赠于他。

    为了寻求官场的保护,胡雪岩是付出了,但是他的付出换来的却是滚滚而来地钱财,一笔笔大生意的成功。

    因此,在胡雪岩的一生中,官场是他“公关”的首选目标。只要与官沾边,无论是候补的,还是在任的,胡雪岩都毫不含糊地去下功夫。当王有龄在杭州抵抗太平军因不敌而自尽后,胡雪岩就开始寻找新的官场保护者了,这时候,左宗棠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