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前言
    胡雪岩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但不管怎么样,胡雪岩都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

    他从一个钱庄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而走上发家之路;洋务运动中,他引进设备,聘请洋人,大发横财;左宗棠西征时期,他筹粮筹饷,借外债,大发引资财。几番周折,他便由一个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但要是能把所有人的优点用在那些能显示他们优点的地方,这些人就成为了有才能的人。胡雪岩的每一项生意都是因为他善于用人,让他所用之人都能利用好他们的优势,所以他的事业才成功得那么轻松。同时,胡雪岩之所以能成功,还要感谢他生命中的两个人,一个是王有龄,一个是左宗棠。

    王有龄,字雪轩,福建侯宫人。身为读书人却走上了捐官之路,但却因无钱进京只好落魄在杭州。但幸好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所以才资助了他五百两银子。幸亏有胡雪岩的这五百两银子,王有龄捐官成功,经故交侍郎何桂清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做了海运局坐办。发迹后的王有龄并没有忘记胡雪岩的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并且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丝行,做起了粮食生意。

    1862年,王有龄升为浙江巡抚,但因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丧失杭州城而自缢身亡。胡雪岩的靠山倒了,于是他想寻求另一座靠山,就在这时候,左宗棠出现了。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此时的左宗棠率领着湘军正在与太平军东征西战,由于军费开支巨大,粮草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此次进兵浙江,这一问题仍然是令左宗棠苦恼的问题。胡雪岩于是紧紧抓住这一机会,三天内完成了十万石粮食的筹备任务,这一被左宗棠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胡雪岩给完成了,胡雪岩因此得到左宗棠的赏识并委以重任。

    深得左宗棠的信任之后,胡雪岩开始负责左宗棠的所有军需物资,同时,胡雪岩还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和外国人做军火生意。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而来也就不在话下了。此外,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通晓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尼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毫不夸张地说,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但是,“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胡雪岩依靠官场的力量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但是胡雪岩最后的失败也是因为官场的因素。胡雪岩虽然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扼腕叹惜。

    胡雪岩身为一名商人,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决不投机取巧。他富而不忘本,经商不忘忧国,在赚了钱的时候大行义举,获得人们的高度赞扬。他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胡雪岩也未能跳出商人的圈子,所以他身上也就自然带有商人的劣根性,富裕了就在生活方面极尽奢华。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胡雪岩的身上,更多的是值得我们今人学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