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经济领域里的世界大战:国际贸易(2)
    但是,尽管国际贸易有多种多样的有利作用,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会层出不穷。

    1996年,韩国大蒜的生产量是45.6万吨,进口量为9500吨;1997年生产量为39.4万吨,进口量是1.84万吨;1998年生产量为39.39万吨,进口量为3.6万吨;1999年1-9月生产量为48.37万吨,进口量为2.833万吨。韩国大蒜每年的进口在激增,而我国就是韩国的主要大蒜进口国,所以,我国出口到韩国的大蒜每年的增长幅度也很大,1997年比1996年增长93.6%,1998年比1997年增长95.7%,1999年l-9月比1998年同期增长28.2%。由于进口我国大蒜量的大幅增长,使韩国大蒜批发价格大幅下跌。1998年韩国市场大蒜的批发价格是每千克3097韩币,1999年下降到1901韩币,跌幅为37.9%。韩国有30%的农户靠种植大蒜为生,他们认为进口我国大蒜太多,压低了市场上大蒜的价格,扰乱了市场的秩序,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前往政府部门抗议示威。韩国政府在此压力下,从1999年11月18日起,开始暂停从我国进口大蒜,并暂时把大蒜的关税调整到315%。

    韩国对我国大蒜关税的提高就是一种贸易壁垒,我国为了回应这种贸易壁垒,2000年6月7日,我国政府决定对进口激增的原产于韩国的手持(包括车载)无线电话机、聚乙烯暂停进口。

    这是中国和韩国的国际贸易“战争”,而在美国与日本之间,这种贸易“战争”也非常常见。美国的柯达公司与日本的富士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富士和柯达是世界上胶卷业的两个霸主,富士属于日本,而柯达则属于美国。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不存在关税壁垒,这也就是说,日本对胶卷的进口关税降到了零,即外国产品,如美国柯达进入日本市场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所以,自从柯达进入日本市场以后,柯达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机会击败对手。

    在其他方面美国对日本提出挑剔是不可能的,而打败日本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WTO规则大做文章,那么如何利用WTO规则寻找打败对手的突破点呢?柯达使用了GATT第23条1款。美国说日本并没有违背WTO的某一特别的义务条款,日本实现了其在关税减让方面的承诺。但是,日本政府关于胶卷销售的措施,却使美国胶卷业的优势正在丧失或减损,这一点违背了GATT第23条1款。具体地说,就是美国指责日本政府限制流通的措施,鼓励并促进了日本胶卷市场销售体制从多种商标的大商场出售转变到单一商标的专卖销售,从而制约了进口胶卷的销售能力,妨碍了柯达的市场开拓能力。

    既然国际贸易中有这么大的竞争与利益关系,那么,肯定也就会有不正当的竞争与欺骗。因为国际贸易是一种大范围内的交易,也许是亚洲的一个国家与欧洲的一个国家合作,而这种距离关系就造成了多种的不便,这不像本国内的贸易一样,因为就在国内,可以亲自去了解与验证,但是国外就不行了。正是由于这种的一种情况,也就导致了风险的产生。

    2005年4月底,乌鲁木齐外贸经营户章先生与西亚某国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木材订货单,该公司发来一份铁路运输单复印件,但运输单上公司的名称前后不一致。章先生于是向询问原因,但对方却说,因为他们公司没有外贸进出口权,所以只能挂靠在其他公司的名下做外贸生意。章先生对此虽然仍有疑虑,但还是交付了20万元的大货保证金,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发了50%的货。

    但半个月过去了,杳无音讯;一个月过去了,石沉大海。章先生千方百计托人打听,最后得到的答复却是这家公司早已注销。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同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屡有发生,手法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