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人民币增值是好事还是坏事:通货膨胀(1)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把经济眼光放得长远一点,要学会抛开国门的束缚,去拥抱整个世界,让自己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作家V.S.奈保尔在访问阿根廷时,与阿根廷商人约格交谈。约格在谈话中说道:

    在我国,通货膨胀使每个人整天战战兢兢的。如果想在我们公司赊账,但是不管什么产业,都只能给4天到5天的赊账。否则在这种严重的通货膨胀下,流动资本就会全部被套牢。这是通货膨胀对我们的影响,但是通货膨胀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人们不再关心生产力乃至技术,因为生产力再怎么先进,在通货膨胀的时候,生产的产品本来就卖不出去而造成了积压。如果生产更多的产品,那么积压得就会越厉害,到时候,通货膨胀的情况就会越严重。但是,在我国这样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只要你知道应该在何时何地进行投资,一日之内你就可以赚取10%的利润,但是资产流失的也很快,因为你必须用翻倍的价钱去购买商品。这是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的恶果,即货币疾病。你的钱分崩离析,就像癌症。

    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影响。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2003年前8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持续小幅正增长,从9月份开始快速上升,同比增幅在12月已经高达3.2%。初步估算,2004年同比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为2.2%。也就是说,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2.2%。有关金融专家随后分析,按照全年物价2.2%的上涨率计算,实际意味着个人储户存入银行一年的定期存款的实际收益已经为负值。

    因为通货膨胀跟纸币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时代是不会出现此种现象的。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时代,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就像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风暴”。

    1988年、***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从1987年的7%上涨到18%。1991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再次攀升,跃到了20%以上。物价上涨了,钱不值钱了。标准粉从原来每斤0.18元,涨到1.00元;好大米从0.23元涨到1.70元;瘦猪肉1994年初还是4.50元/斤,到年终却变成了7.50元/斤;一双皮鞋从10多元、数十元涨到了数百元,所有的物价都在成倍地上涨。

    在我国流通的纸币就是人民币,所以,通货膨胀是由人民币的增值造成的,人民币一增值,那么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就会增强,也就是说,人们手中的财富增多了,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手里的钱也就更值钱了。

    经济学名词直通车:通货膨胀(Inflation)

    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但是,人民币增值了,单位货币购买的东西多了,也就意味着物品不值钱了,那么就会导致物品的价格下降,而这种价格的下降,也就意味着人们的钞票开始贬值。所以,人民币增值会影响物价上涨、房价上涨、股指上涨,而我们老百姓口袋里的钞票实际上就是在这种价格上涨中贬值了。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跌,会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制。因此,在近10年里,人民币长期处于升值状态。1996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3143,到2003年为8.2770(国家统计局,2004年)。并且,从2001年开始连续3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8.2770。自2006年开始,人民币再一次面临升值压力,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都迫使希望人民币升值。2007年,人民币开始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