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发展才是硬道理:激励机制的作用(1)
    海天公司,是一家以采矿、棉麻加工为主的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该公司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员工人数只不过8人。可是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该公司的规模逐渐扩大,现在仅员工人数就达4000多人,资产达3.6亿元人民币。随着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公司的领导人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也不在不断地给员工增加薪水。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这种激励手段曾不仅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吸引了不少人才。

    可是这种措施实行一段时间后,公司的领导人就发现,加薪不能是永远的激励手段的。当员工把加薪当成了一种习惯后,他们的工作热情就会减少,仅仅停留在把工作完成的状态中。为了重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公司的领导人,又换了一种激励方式,即给员工上养老保险、建员工住宅楼等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员工的工作热情又恢复到原样了。

    对于企业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使企业在激励的竞争中才能长久不败。而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企业只有在人才上占尽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无往而不胜。但是随便的一家企业就会有人才来吗?或者更具体地说,一家快要倒闭的企业会有人才来吗?那肯定是没有人才来的。古人云:“军无财,士不来”,说的就是“将”与“士”的关系,“将”要想使“士”来归顺自己,要是没有钱财,谁会来呢?所以,一家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企业想增强其竞争力,想在激烈的竞争打败对手,那么就需要吸引人才,但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是要靠企业雄厚的实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优厚的待遇,和谐的组织氛围等软硬条件,这就是“财”,只有有这些“财”了,一家企业才能对贤士产生巨大的诱惑力。

    但是,企业光有人才还不行,因为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真正的目的是如何使用人才,利用人才,作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把他们的智力、能力最大化地转化为优异的业绩,为企业的总体目标和长远目标服务。

    但是怎样才能使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呢,这就需要用一系列综合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在企业里,对人才既要重视物质激励,也要重视精神激励,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竞争力,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而怎样才能更好的激励人才呢?是给员工加薪?或者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建员工住宅楼?这样的激励机制也许能激励得了员工一时,但是不可能一直都能激励员工的,因为这只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激励,这样的激励除了能增加员工的收入外,并不能促进员工自身的成长。并且这种激励方式也不能使员工在企业有主人的意识,因为不管怎样的发展,企业都是老总的,而自己永远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

    1998年年末,阿里巴巴正式成立,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它成为了目前全球最大网上交易市场和商务交流社区之一。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也许有人会认为阿里巴巴全都是马云的,可事实却不是这样。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阿里巴巴的总股本是50.5亿股,公司将公开发售8.589亿股。而其中阿里巴巴4900名员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亿股,而作为创始人的马云却只持有阿里巴巴B2B子公司1.8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不足5%。按阿里巴巴股票价格计算,阿里巴巴近千名员工将拥有超过100万元,它创造了中国的一大富翁群体。

    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做法并不是唯一的,在中国的企业中,还有很多像马云这样的人。

    华为公司实行全员持股,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个人持股比例不足1%;联想教父柳传志在联想集团持股仅0.28%;马化腾在腾讯公司占12%的股权;雅虎的杨致远在雅虎持股不到5%,甚至比尔·盖茨在微软的持股比例也仅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