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改善医疗条件,降低农村人口死亡率:农村合作医疗(1)
    从2005年元月开始,我国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千百万老百姓,这一种制度从此拉开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始。由于新疆在我国的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条件不怎么好,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那里更加突出。国家为了改善新疆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为了这里的百姓不再看病难、看病贵,于2009年,国家在新疆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让新疆各族农牧民享受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利好”。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呢?

    在中国,看病贵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最让老百姓头痛的问题,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如果维持基本生活也许绰绰有余,但是这是在人没有什么疾病的情况下才出现的,人要是一旦生病了,小病还好,只要是大病,没有哪一家不欠一屁股债的。因为医院的医疗费用实在高得吓人,只要人一住院,所需的费用不是成千上万就是成百上千。

    同时,我国自从实行医疗改革以来,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总的说来,中国的医改还是不成功的,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就认为中国得医改并不成功。

    2005年9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处于十字路口的国际合作:不均衡世界中的援助、贸易和安全》的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是过去20年中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人均收入翻了三倍。”与1990年相比,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已上升20位,现位居全球第85位。但是,这份报告也提醒我们,中国的经济是发展得很快,但是这么快地经济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落后,中国的收入增长是令全世界瞩目的,但是中国非收入方面的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增长却存在挑战。因为中国没能将其创造的财富和提高的收入转化为更快地降低儿童死亡率。“有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中国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降低婴儿死亡率方面的速度下降。”所以这份报告认为我国的医改并不成功,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医疗体制并没有帮助到其最应该获得帮助的群体,特别是农民。

    所以,中国现在又加大力度在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种制度是老百姓自己出一部分钱,国家出一部分钱,把资金聚集起来。等谁病了的时候,去医院看病的花费就在这种资金中报销大部分。也就是说,现在老百姓去医院看病,不管花费多少,自己只出其中的一部分钱,另一部分钱则由国家来报销。

    这一制度的出台,确实为老百姓看病提供了方便,现在的老百姓有病愿意去医院看了,不再像以前一样,舍不得花钱就不去医院看病。

    周大妈今年75岁,由于三个儿子都是种田的,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自从三年前患上膀胱炎以来,周大妈都一直不敢去医院看病,因为这种病一进医院就要做手术,而周大妈就是舍不得那一笔手术费。所以,每次周大妈的膀胱炎发作的时候,她的三个儿子就每人凑一点钱给她去买药,这样断断续续地发作,尽管每次买药的钱也不多,但是一年下来,也要好几百。2007年,周大妈的村子里实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周大妈听说一年只要交10块钱就能入保,入保了之后去医院看病就可以报销医药费。周大妈一听到这消息,马上就交10块钱入保了。有一次,周大妈的膀胱炎又发作了,于是她就到镇卫生院动了手术。这次成功的手术花了周大妈2180元,由于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她的三个儿子等她出院之后就去报销医药费,按规定报销了867元医药费。这下可把周大妈和她的三个儿子给乐了。“我们出小钱,政府出大钱,以后看病不再为医药费发愁了。”周大妈逢人就这么说。

    所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真正的惠民利民的制度,该制度的实行,将有利于我国从制度上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减轻农民医疗费用的负担,缓解农村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同时,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健康投资,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合理利用农村卫生资源,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此外,这一制度还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