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太平洋对岸的漩涡(1)
    有一个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灰色故事——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工作了几十年,终于攒够钱买了一套房子。”美国老太太却说:“我辛苦工作了几十年,终于将住房贷款还清了。”

    显然,故事是习惯性地来宣扬美国人是如何懂得生活的。只不过,当时光进入2008年后,一向因此得意的美国人却形同惊弓之鸟,风光不再了!1.撬动世界的小街

    准确地说,这条小街就是纽约的华尔街。

    在美国,有一个流传久远而充满敌意的笑话说:华尔街是这样一条街,它的一端是一条河,另一端是一座坟墓。而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一度风靡国内,里面也有着一句甚为经典的话流传至今:“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让他到纽约去吧,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让他到纽约去吧,那里是地狱。”

    也有人说,华尔街具有如下含义:首先,它代表了世界金融中心;其次,它代表了美国经济;第三,它代表了美国股市;第四,它代表了天堂和地狱的距离只有500米。

    地理上的华尔街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它的英文说法是“WanStret”,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墙街”。这段“墙街”是16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修建。17世纪末,英国人赶走荷兰人之后,拆墙建街,取名“WallStreet”,中文音译为“华尔街”。华尔街从百老汇延伸到东河,全长不过500米,宽不过ll米。

    到过华尔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印象,如果单从地理因素看,这条名噪全球的街道实在是“太小了”。虽然地理上的华尔街非常狭小,但就是这样的一条小街,却能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因为在真正的意义上,华尔街早已成为美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服务业的代名词,百年来它甚至已经将财富渗透到了每一块陈旧的地砖中。

    如:这条小街上的1号是纽约银行;14号是美国信孚银行;37号是原美国信托公司、美国大通银行;40号是曼哈顿信托银行;48号是美国金融博物馆;60号是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111号是花旗银行……如果你在2008年前沿着这些门牌号一直数下去,仅在这条小街上就能领略到全球几乎所有金融巨鳄的风采。

    就在这条小街上,所罗门兄弟曾像街头小贩一样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摩根曾气吞万里地召开过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高盛的传奇总裁文伯格年轻时曾怯生生地敲响高盛公司的大门……而且华尔街上这些传奇的人物仿佛都会灵魂附体的奇招,在这个神奇的地场,每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创造新的金融神话。

    华尔街最西边是一片墓地,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埋葬于此。而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则就是站在华尔街的纽约联邦大厅前宣誓就职的。19世纪末,随着美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华尔街发挥了巨大的融资作用,步人第一个发展期。以J.P.摩根为例,它在1901年对美国钢铁公司进行重组时,融资总规模达14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GDP的7%,这些资金都来自华尔街。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华尔街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确定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自此整个世界开始进入“美元本位”时代,国际金融重镇也从欧洲的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的华尔街。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越发稳固。由于这里集中了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使得华尔街不仅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是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更已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风向标。这条街上有纽约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等。

    所以,人们也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而垄断资本也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受此影响,在很多美国民众的心目中,华尔街开始成为金钱的游戏场所,是一个富人的天堂。而它的风吹草动,也开始影响整个欧美市场,甚至波及全球。

    如今,人们所说的华尔街,更多的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它不仅远远超越了这条小街本身,也已超越了纽约市最繁华的市区,发展成为一条遍布全美的金融服务网络。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人推进,今天的华尔街更已跨越了国界,扩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所以,一些金融界人士甚至认为,华尔街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帝国。这种说法从量上看是有着一定道理的。虽然华尔街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但它本身已经强大到了一个世界强国的程度。仅从美联储2004年公布的相关数据看,美国的资本市场(也称作证券市场,通常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的规模已远远超过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2004年,美国股市的市值达到17.2万亿美元,是美国GDP(12万亿美元)的143%;美国债市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308%o.

    在历史上抹下了厚黑一笔的2001年9月11日,当位于华尔街附近纽约金融区的世界贸易大厦遭到恐怖袭击,纽约交易所停止交易时,不仅美国经济骨鲠在喉,世界经济也一度受惊。华尔街这个金融帝国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以时间计算,华尔街的历史虽有三百年之久,但在人类开拓的历史进程中,却依然是沧海一粟。可就是在这三百年间,原本一个小得可以忽略的“墙街”,锐变成为今天专供全球金融奇才翻筋抖云、天马行空的世界金融中心,也可谓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了。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华尔街已与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纠缠,关

    系错综复杂,想要清晰地把它的脉络梳理出来,已绝非易事。2.无限风光的日子

    华尔街的成长可以用“游戏”一词来概括,而它一度无限风光的日子更是让全球金融才子们沉迷了双眼。

    在政府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下,华尔街成了美国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管理者,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成了美国金融市场平衡所依赖的杠杆。其中,顶层便是华尔街的代理人——私有投资银行。

    新兴投资银行中最强大的是J.P.摩根,摩根大厦就在华尔街和百老汇大街交汇处。其创始人摩根战略性地把办公大楼建在美国财政部大楼与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对面,似乎暗示出了摩根最终掌控的国有及私有经济领地——正如它既经营华尔街的铁路债券,又经营宾夕法尼亚大道的政府债券那样。

    摩根秉承了维多利亚时代银行家的风范,他把诚信、声誉和自律作为推进事业的核心准则,管理着由自己一手缔造的金融帝国,经营铁路运输、黄金、石油和钢铁。历史上,摩根财团曾经拯救过华尔街、纽约和美国财政部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所以美国各大公司发行债券也更多的是冲着摩根这块金字招牌来的。当然,摩根手中握着的纽约美联储银行这个超级大棒,也使得美国任何一个大公司不得不对自己忌惮三分。

    1929年10月24日那个“黑色星期四”的发生,让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新政”的美名。就连摩根家族也承认:“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对罗斯福总统的崇拜。他就任总统仅一个星期的成就简直匪夷所思,我们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过程。”当英雄一般的罗斯福激昂地宣称“金钱贩子们从文明圣殿的宝座上逃跑了,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恢复这个神圣殿堂古老的真貌了”的时候,他或许有意或是无意地忽略了华尔街的投机游戏已然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