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三、“如来佛”是个什么人(2)
    “快出货。我的要求就是迅速资金回笼,绝不允许你用回笼款滚动做其他生意。我预计这担买卖银码大,你或许不会赚到多少钱,但在西南市场你将是大销售商了。我这里已草拟好合同,你看一下。”(王石)

    很快,市场表现出了它那无情的一面,价格开始“跳楼”。刚开始零售价还在2500~2650元浮动着,进口批发价缓慢地下滑到2100元。但随后醒悟过来的商家开始降价抛货,2000、1900、1700、1600、1300、1100、900……

    后来,想起那时的情景,王石也不无得意地说,“当许多商家还在幻想王老板的大订单的时候,展销中心的放像机已经开始通过陈氏兄弟的渠道消化,资金一笔一笔地回笼。”

    只是天性好胜又精明的王石并未就此甘心。当市场批发价格下跌至l000元时,他凭直觉认为“补回损失的机会出现了”。

    我们来看看王石是怎样扭亏为盈的:

    当市场价格跌到800元时,他交代“只要不超过1000元,市场的存货全收”。

    随后,他打电话给陈宇光:“我继续向你供货,价格1100~1200元。”对于陈宇光“我可以买到低于1000块的为什么要进1100的”反问,王石真诚而坚决地回答说,“我要弥补前期削价的损失;目前零售价可以卖到1300左右,给你留有利润空间。不许你直接进货,你的回款现金必须流进我这儿。”

    最终,两个相互欣赏的“空手道”还是牵手在了一起。王石的中心不仅补回了之前亏损的600万,还盈利400万。而令王石本人也没想到的是,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有意经营放像机的,大都会从展销中心进货。‘‘想进口就找王石,千万别同他较劲”成为当时流行的一个说法。4.“婆婆”,离你远一点

    商海中的人们,大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市场有赔有赚,再精明的人也不可能在商海中一直顺利。王石也是如此。

    1985年后,随着市场大环境的不断变化,王石主持的展销中心不仅面临着业务萎缩的考验,公司内部也开始出现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还内外相连。

    放像机的先亏后盈虽然解决了存货积压,资金也迅速回笼,但是,王石却不得不面对中心盈利能力日益下降,市场逐渐萎缩的不利现实。随之而来的,就是王石创业路上的首次员工裁减。尽管他有一百个不情意,但为了保存必要的生命力,在尚无其他有效办法的情况下,王石最终还是忍痛将中心的员工减少了20%。王石称之为“这是我创业以来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如果说这次裁贝It:Zl让~王石首次体会到了当老板的无奈,那么,因公司体制而引发的另一种不如意,则为他Et后彻底地放飞自己埋下了伏笔。

    据王石的回忆,1984年夏天,深圳特区发展公司决定兴建高达165-3米的特区发展大厦,投资贷款来自日本北海道拓殖银行。一年后,还款期到了。由于特发总部财务上并没有多少外汇,特发公司领导希望能动用王石展销中心所有的800万美元外汇额度,并许诺王石一个总公司副总的位置。

    考虑到如此操作,自己亲手打造起来的展销中心就可能名存实亡,王石给出了“只要我一天是法人代表,就一天不同意调拨外汇”的答复。他与特发公司高层出现了面对面的冲突。

    果然,事情随后的发展让王石感到了似曾相识的苦闷和不爽。

    很快,王石被通知参加深圳党校处级培训班,以及展销中心经理职务的撤离。只是由于他骨子里的不认输,才最终没有让新被认命的经理抢去位置。“我没有再回党校学习,而是继续主持工作,新任命的老总也没有露头。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王石如此解释。

    后来,虽然800万美元额度仍属展销中心,但中国银行获得特发公司的通知:不经特发的同意,下属的展销中心不得动用800万额度。

    好胜的性格提醒着王石要进一步主动。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的情况,王石与自己的搭档张西甫决定,在科学仪器科的基础上创建新一代企业有限公司,从行政上使展销中心归属新一代公司。王石希望这样能拉远一些中心与特发总部的层次距离。

    1986年10月,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鼓励深圳大型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然而,政府下属的几家大企业(深圳特区发展公司、贸易进出口公司、贸易发展公司、物资总公司)没有一家响应。而当王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暂行规定》的影印件时,他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嗅到了某种能让他飞起来的异样海风。

    1987年后,王石主持的“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更名为“深圳现代科仪中心”。虽然在行政管理上同特发隔着两个层次,但王石越来越觉得“防火墙的作用还是相当有限”。先前发生过的变故仿佛时刻在提醒着他,中心行政上的人事风险要大过经营风险。王石想到了上文提到的《暂行规定》鼓励的股份制改造。

    “分离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是防范企业人事风险的最佳选择。公司的决策层很快统一了思想,要把科仪中心改造成一家符合现代企业规范的股份公司。”王石后来回忆说。尽管他们当时还不知道如何去完成。

    不久,“深圳现代科仪中心”又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英文字母缩写MEC),而王石和自己的搭档也开始全力以赴进行股份化筹备的推进。但国营公司的背景使员工对股份化改制的抵触情绪逐渐显现,要求分钱、进行住宅私有化的呼声也进入了王石的耳朵。

    但是,决意已定的王石会商管理层后,组建了股份化筹备小组,招聘了三位专业人才,并在顾问公司香港新鸿基证券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多次,最终确定了招股通函。

    说起那时的情景,王石有一段话:“我们最初靠贸易起家,在开放之初的深圳,搞贸易往往需要搞关系、倒批文,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公司要发展,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再走老路,从现在开始就要规范。中国要进入市场经济,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力图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来做。从谋求股份制改造开始,我们就需要把规范化放在核心的地位。要做中国最规范的企业。”

    这是王石当时在公司规范化的专题会上说的一段话。

    而王石后来也在自己的回忆中写道,“兴奋的大脑里飘荡着一面旗帜,一面创新企业的旗帜,领跑在创新改革的大路上,飘啊,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