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零七章 高风亮节
    兖州,濮阳。

    曹操的大军从雒阳撤退之后,就一直在中牟县驻扎,并未回返去他的地盘。

    不因别的,只因曹操实在是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天子死了,他的脑袋上被刘琦和雒阳的朝臣们扣上了一个好大的屎盆子,无论他如何努力, 也是摘不掉的了。

    不但是他自己,袁绍也被曹操给拉下了水。

    这两位难兄难弟,此刻算是彻底被打成了一丘之貉。

    曹操不甘心,他屯兵中牟,想要寻找机会杀回司隶,与袁绍一起合击刘琦,然后助袁绍打入朝廷。

    这是他在当时的情形下唯一的选择,只要让袁绍掌权, 颠覆朝廷重新立帝,曹操和袁绍身上的污水,才有被洗刷干净的可能性。

    但是很可惜,还未等曹操再次出兵与袁绍打配合,豫州方面就传来了消息,袁术在江夏驻扎了一段时日后,便与魏延一同出兵再次北上,威胁豫州的腹地。

    同时宛城的李典将兵向东,与闻言呈现南西合夹之势。

    兖州境内的士人,早就因为曹操当年诛杀边让,剿灭张邈,驱逐陈宫,而对曹操极度不满。

    如今曹操在雒阳又犯下了谋害天子的恶劣罪行,兖州各地的士族便纠结当地的豪强,菲菲揭竿而起,意图推翻曹操在中原的政权。

    这可是叛逆,不推翻还留着他

    还没等曹操偷别人的血池, 自家血池就先被偷了。

    在这种情况下, 曹操又怎么可能向雒阳再次兴兵

    他只能是率领大军回返,去镇压后方。

    “唉。”

    荀彧落寞地仰头喝下了一盏酒,然后转头看了看自己桌案上的那封简牍。

    那封简牍上的内容,足可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

    那是他写给自己侄儿荀攸的信。

    至于内容么曹操不宜。

    荀氏家族从先代人起,便是颍川士族中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士林中享受极高的盛名,每一代都是辈出人杰,虽然与袁家这样集士人与门阀为一体的魁首没法比,但在儒林之中,他们却也是天下士人翘首以望的风向标。

    但是如今他竟然成了反贼的属下。

    荀彧也清楚,天子的死并不是曹操的本意,但是当初他也确实向曹操谏言过,不要轻举妄动派兵去偷袭雒阳。

    但是曹操没有听。

    郭嘉有谋略,但他属于激进派的,喜欢险中取胜,曹操愿意听他的话。

    像是郭嘉这样的人进言,要获胜就是大胜,但一旦失败,后果绝不是普通人能承担的起的。

    荀彧觉得曹操这一次不该听郭嘉的。

    他居然成了反贼的属下

    荀彧拿着那份已经写好的信,仔细地看了许久,突然长叹口气。

    他站起身, 走到屋中的火盆旁,犹豫了片刻后,随即将那封信扔到火盆里烧掉了。

    他还是狠不下心肠去做这件事。

    他长叹口气,转身回到了桌案边,仰头又喝了一盏酒。

    随后,他又给自己倒了一盏

    一盏又一盏

    荀彧心头苦啊,苦到自己居然把自己给喝醉了。

    “我虽异事,

    及尔同僚。”

    “我即尔谋,

    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

    勿以为笑。”

    谷蕶

    “先民有言,

    询于刍荛。”

    喝醉了之后,荀彧竟不知不觉的唱了起来。

    “他写了信,然后又烧掉了”曹操一脸深沉地看着他手下的探子。

    “是。”

    “还做了什么”

    “喝酒,吟唱。”

    曹操没有继续问,只是一甩袖子,冲着那探子伸出了手。

    探子仿佛知道曹操要问什么一样,立刻从怀中取出一份简牍。

    那简牍上记录的,是荀彧吟唱的那首词的内容。

    曹操大袖一甩,让那探子下去了。

    随后,他展开简牍,仔细地瞧。

    瞧了好一会之后,曹操的表情变了。

    他的眼眸中一瞬间爆发出了愤怒的眼光,好似一头凶兽,想要将周围的一切全部吞噬。

    但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很快便见他又恢复了平静,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好啊,把我比作周厉王了”曹操将简牍甩在一边,无奈地自言自语“这人啊,有时候真是够没良心,我几时嫌弃过你,又几时不听你的谏言了反倒是你,看我如今落魄,就要生出异心,呵呵兖州士人如此,颍川士族,也是一样。”

    说罢,便见曹操站起身,将那探子给他写的简牍,也扔到了火盆之中。

    曹操回军去整备兖州了,而袁绍也会河北去整治他的地盘。

    毫无疑问,这两个人的地盘上,即将叛乱丛生,腥风血雨不断。

    而刘琦,眼下依旧是屯兵尸乡,动也未动。

    他派人将天子的尸身,运送往雒阳交给以刘虞为首的朝臣,他自己则是按兵不动。

    就这么大概等了数日之后,雒阳方面派太仆赵岐为使者,请刘琦回兵雒阳,与众臣商议拥立天子的大事。

    刘琦见了赵岐后,告诉他自己不过是外藩之臣,立帝的大事,自己一个边将不宜参与,还请刘虞与一众朝臣们商议,他就不回去凑这个热闹了。

    赵岐见刘琦这般谦虚,心中既感有些无奈,同时又有些气愤。

    都到这個时候了,你还装什么装

    我们找你回去,是让你干什么,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是不是

    明明心里乐开了花,却在这跟我们装

    恶不恶心人

    心中虽然将刘琦诽谤了千百遍,但赵岐还是客气地对刘琦道“前将军,难道您看不明白我等众臣请将军回雒阳,实在是为了能够让您继承大位啊,延续汉统啊”

    刘琦一听这话,顿时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让我继承大位这这可是万万使不得的。”

    赵岐疑惑地看着他道“有何不可”

    “我为朝廷,为天下,立下的功绩太少了,不论是德行还是能力,都没有资格继承大位。”

    赵祁听着这话,一边笑一边摇头。

    “将军这话说的不对,在赵某人看来,将军的功绩在整个刘氏宗亲中,是排名第一的。”

    刘琦摇头道“太仆可莫要夸我,我哪有什么功绩。”

    赵岐掰着手指头,一样一样的给刘琦数道“君侯您看,自打当初君侯随父入荆州之后,先是组建了护君联盟,维护帝统,这些年又一统南境,剿灭了逆贼刘焉,董卓祸乱朝纲,亦亡于君侯之手,刘太师能够从幽州平安还朝,也是君侯一手促成,袁绍和曹操谋逆,也全靠君侯击退,若是没有君侯,只怕就没有汉室江山了。”

    刘琦愣愣地看了赵岐,半晌方才说道“要不是你适才念叨一遍,我还真就是没发现,原来我为这个天下,还有汉室江山,立下了这么多的汗马功劳。”

    赵岐脸上的来回抽抽,嘴角的笑容也有点僵硬。

    他干巴巴地笑道“是啊,君侯每日都操心国事,为国尽忠,连自己立多少功劳都忘记了真是让人佩服,高风亮节啊,赵某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