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7章 第147章
    沈诚润刚办了纺织厂,一时半会到不出手办自行车厂,不过还是把这个往前提了提。

    “叶懿,我看最近有很多外地商人来咱们乌虚市办工厂,我想着是不是该建设下咱们乌虚市。”沈诚润看着乌虚市的建设地图,除却租界,其他地方还都是土路。

    “怎么建设,政府应该没那么一大笔资金。”叶懿道“就算有,估计也不会认可一下拿出来建设道路。”

    “这有什么,可以和有钱的大公司借钱。”沈诚润道“咱们先不修其他地方,乌虚市里的可以等着哪些想要包公交车路线的人一起修路。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修通往其他省市的高速公路,开通长途汽车和短途汽车,同时建设收费站。

    长途汽车和收费站的收益都交给借钱的工厂让他们经营,五年后再收回经营权。

    这样政府就能一分钱不出最后还能白得一条高速公路。”

    方法很简单,乌虚市内的公交车就是这种运营方式,之前不是没人想到,只是没人牵头。

    “咱们这里交通便捷,自然就有许多人愿意往这边来。

    到时候经济发展起来,不需要政府特意宣传,就有人自发想要包公交路线修柏油路。”

    沈诚润在脑海中一点点设想,“那时候估计我的自行车厂也办起来了,可以给这些小独轮车换轮子,都改成橡胶轮胎的,这样它们就能自由在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行驶,而不用担心扎坏路面。到时候道路再规划下,兴许要不了几年,整个乌虚所有道路都能变成柏油路面或者水泥路面。”

    “可以,之前只有租界内有电车,很多人都不了解这行。现在你在租界外搞了公交车,天天人满为患,很多人都看到了巨大的利润,如果提出成立长途汽车的可能性很大。”叶懿道“交通局那边有新收入和利益跟着,也会全面推动。”

    沈诚润点头,叶懿又问道“这件事情我可以帮忙促成,你有心承包吗有的话我和他们说一声,就包给你。”

    “不了。”沈诚润道“我不想掺和进去,修这样一条路没有几十万白银下不来,我想用这些钱先干别的。”

    “那好吧。”

    沈诚润提出建议他就不管了,主要也是这时候科研院那边传来消息成功研究出了四色平凹版印刷机。

    这一消息令沈诚润大为高兴,按照历史轨迹,四色平凹在1936年才会出现,现在不过1926年就被他们研究出来,至少提前了十年,这代表着又一项技术的领先。

    “诚润,这项技术国外暂时都没有,你可以拿出办厂然后卖给国外。”罗久辉笑道“我知道你正在正和洋人做生意,我想有新技术那些洋人肯定也愿意倒腾回国内赚钱。”

    “我要,连同之前的制作胶带机器咱们一起合作,分成的话,研究院六我四。”沈诚润听马克讲胶带在国外也很受欢迎,有很多人正在搞研究。

    相信要不了多久,洋人就能突破这项技术,刚攻破技术肯定不能立刻就有相适配的机器,还得先手工生产,这个时候就是沈诚润大卖特卖机器的时机。

    待国外攻克了制作机器的技术,他们国内肯定转头已经升级了,想要最新款机器还得找他们买。

    有一项技术已经走在前列,其他生产技术还远吗

    沈诚润把工厂里的卡车调了两辆去乌虚研究院拉印刷机,一个报馆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印刷机了。

    “诚润,你哪里搞来的印刷机,我之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印刷机。”柏铭扬和邵宏骏都围着印刷机看,报馆来了大件,这两位不可能到场。再说机器的引进钱款还得报馆出,也需要这两位点头。

    “这是国外的最新印刷技术了吧,得不少钱吧,六七千块大洋能拿下来不”邵宏骏问道。

    “不用那么贵,只要三千块大洋。”沈诚润道。

    “三千块”柏铭扬惊了,“我之前引进的黑白印刷机还得四千多块大洋,你这个明显就是彩色印刷机,看样子还是刚生产出来不久的新货,三千块大洋就能买到,诚润你哪里找到这么良心的卖家”

    邵宏骏跟着道“不会是同你合作的那个叫做马克的洋人为了讨好你,特意给你搞来的吧。”

    除了这个邵宏骏实在想不出来别的原因,在技术这方面洋人一直很注重保密,同仇敌忾的出奇,对华夏严密执行技术封锁。

    前朝衰败,前两次技术革命都没经历过,在那些洋人眼中华夏可不就是一头落后的大肥羊。

    随随便便什么东西拿出来到了华夏就是稀罕物品,就能大赚一笔。就算在他们国家没人要的淘汰货,只要运到华夏就有肥羊愿意出高价要。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对华夏实施技术封锁。

    “我跟你们说,你们绝对猜不到印刷机的来源”沈诚润神秘兮兮道。

    “莫非是叶懿给你搞来的。”柏铭扬怀疑道。

    “要是叶懿怎么还能说你们猜不到。”沈诚润道“这次就算你们想破脑袋也绝对想不到的人。”

    邵宏骏急道“这么低的价格到底怎么搞来的,你就快说别卖官司了”

    “好吧,看把你急的。”沈诚润笑道“这是咱们国家自己生产出来的。”

    “咱们国家生产出来的”邵宏骏不敢相信道“那国外呢,早就有了吗只是一直没往咱们国家销售,现在技术被你小子搞到了”

    邵宏骏一连声问道。

    纵然邵宏骏很爱国,但是不能否认他自己国家外技术方面的落后。洋人那么多年的生产技术发展不是白白发展的,就算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把时间和精力大力投入到这方面,在没人从旁指导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万事万物都得有一个发展过程,更何况是技术研究。

    这就不怪柏铭扬和邵宏骏想不到。

    “通通都不是,这印刷机是咱们乌虚研究院独立研究完成的,洋人都没有这项技术。”至于沈诚润在其中出了多少力,沈诚润并不打算说出来。

    “我已经和研究院那边合作生产了,以后我们四六分成。在这之后就不是我们买洋人的印刷机,而是洋人找我们买印刷机。以后在咱们国内只要三四千的印刷机运到国外就要六七千块大洋,洋人还得巴巴地捧着钱来买,想想就高兴”

    柏铭扬激动的脸上泛光,似他独立研究出印刷机一样,“你说的这是真的”

    “当然了,这种事情诚润怎么会拿来说笑。”邵宏骏给了柏铭扬一巴掌。

    柏铭扬不但不生气还哈哈直笑。

    报馆工作的人都是读书人,他们比没接受过教育的普通百姓对于国家技术的落后意识更为清晰和敏感。此刻都跟着高兴,一时间整个报馆爆发出来的欢呼声差点没掀翻屋顶。

    恰巧有人来登广告,看见这幕被唬了一跳,“你们报馆这是有何喜事了,怎么高兴成这样”

    “同喜同喜。”登广告的人被搞得一愣,不明白他同报馆的好事有什么可同喜的,直到报馆的人同他解释过后,他才笑起来。

    不过可能未涉及到他经商的领域,虽然也高兴他们的国家终于有一项技术走在前沿,但却没有那么激动的心情。

    “今天是个好日子,给你半价。”柏铭扬大少爷性子上来,直接大手一挥就给免了一半的广告费,这下那人才真真跟着高兴了。

    邵宏骏和沈诚润知道柏铭扬的激动,二人亦是如此,都没有反对。

    “你们试下四色印刷机和我新搞回来的黑白印刷机,感受下好用不好用。”

    “好的。”很快就有工人根据说明书打开机器印刷起来。

    随着一张张报纸被印好,工人的喜色越发明显,“好用,好用,十分好用,比柏先生花大价钱搞回来的印刷机还好用,似乎印刷速度还快了许多,也更清晰,尤其是彩印,真的太清楚了,色泽鲜艳纯正。我敢说那些洋人见了,也得心动。”

    沈诚润心里同他被夸了一样高兴,“明个咱们就用彩色印刷机先印制一千份彩报,也是为了打广告,彩色报纸先同黑白报纸一个价格,待一个月后恢复正价。

    另外彩报上广告的价格得涨一涨,不能同黑白报纸价格一样,两张报纸上的广告不互通,各自登各自的。

    还有可以刊登启事,报馆可以代印黑白报纸和彩色报纸,价格优惠。”

    现在民国正处于办报纸热潮之中,好像没办过报纸就是落后之人,大报小报不计其数。

    其中很多小报投资少,主创人没那么多钱就会找大报馆帮忙印制。

    现在报馆里多了彩印机,沈诚润当然得接彩印的活,机器都引进来了,自然就不能扔着堆灰。

    “对了,再帮我私人刊登一则启事,就说乌虚研究院最新独立研制成功四色平凹印刷机和黑白印刷机,有意购买者可联系我。

    黑白报纸和彩色报纸都刊登,我就当一个试吃螃蟹之人。”

    沈诚润当场就给了广告费,管事笑着收下。早在三人合办报馆的时候就说好了,为保证账目清明,三个人都不可随意支取账面财务。同时如果报馆登相关广告不需要另外付广告费,但是他们三个的私事刊登启事就需要广告费,至多可以给个老顾客的优惠价。

    这都养成习惯了,这一年多沈诚润没少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每次都是立刻就结清账目,比别的来打广告的人结清款目的速度都快,从不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