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0章 第140章
    柏铭扬的脸色瞬间冷下来,盯视着李明的目光冰冷刺骨,“没人告诉过你,我同诚润也好得穿一条裤子吗”

    李明面色涨红,呐呐不言,尴尬不敢同柏铭扬目光对视,眼神闪烁。

    “背地里你想怎么说诚润我管不到,但是别当着我的面说,也别同我说,我听不得。”柏铭扬冷冷扔下这句,拂袖而去。

    看着柏铭扬远去的背影,李明不禁小声骂道“什么狗屁玩意,被人当木仓使了都不知道,难怪从前把一个好好报馆办成那样。”

    杂交水稻记者招待会终于在一个月后召开,这次会议堪比大帅召开的各省联会,农科院门口被层层警察围住,各个手中都是真木仓实弹,严防死守每一个死角,决不让一个无证人员进入。

    这次参会人员不仅有各省市的记者,还有几个省市的大帅和少帅们,敢来别人地盘上的都是同乌虚市掌权者交好的人物。其他省市大帅们都是派他们的心腹过来探探虚实。

    这些事情大帅父子都不在意,他们满面红光,春风得意,做梦也没想到刚刚立项的杂交水稻竟然能给他们这么大一个惊喜。

    亩产水稻400斤,这无论对于百姓还是手握实权的大帅而言,都是一项妥妥的政绩,一旦被证实杂交技术亩产量是真实的,那么大帅父子在民间将得到不可想象的民心,各省读书人不知多少会转向他。

    “你好,斐秘书来了。”这位斐秘书是某省大帅的贴身秘书。

    大帅看着这些了不得的人物同时出现在他的地盘,第一次没有焦灼感,只剩下得意。

    他的双眼巡视着到场的每位众人,视线忽然落到场中那道修长的身影上。那少年气质温润,眉眼如画,脊背挺拔,如松如柏,他身边同样站立着一个少年,只不过少年气质与他截然相反。冷清淡漠,如月如水,空明冷彻。

    然而此刻清冷的少年凝视着温润少年的眸色柔和而安宁。

    清冷少年抬眼,大帅对他露出和蔼的笑容,“小七来了”

    “是的。”叶懿拍了拍沈诚润肩膀,把人带到大帅面前,再次为二人介绍道“大帅,这位是诚润。”

    “诚润,这位是大帅。”

    沈诚润率先伸出手同大帅握手并问好,他虽然紧张,不过这种紧张多源于见到叶懿家人,一少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大帅本人。但是不管出自哪种原因,态度都不谄媚。

    “诚润啊。”大帅哈哈大笑,态度挺和蔼亲切,“我常听小七提起你,是个好孩子。小七喜欢同你玩,你就多陪陪他。”

    “大帅,诚润每日里也很忙,他自己就有很多厂子需要管理,并不是那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叶懿微蹙眉。

    “那也需要适当放松。”沈诚润知道叶懿这是不满大帅不把他放在心上的态度,不过一句话的小事,他不想叶懿因这个同大帅闹不开心,就打圆场道“再说我就喜欢找你玩。”

    叶懿这才不再吭声,大帅的目光在沈诚润和叶懿二人身上流转,微眯了下眼睛。

    正好这时候有人过来,叶懿就带着沈诚润离开,把位置让出来。

    很快记者招待会开始,先是大帅例行公事的讲了一些场面话然后才是尤优上去介绍。

    讲述重点着重在于各种粮食应用杂交技术后惊人的亩产量,关于技术本身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沈诚润明白这其中必然有大帅父子的吩咐,这些沈诚润都能理解,不说别的,技术公开,他们国人用用也就罢了,他可不想便宜那些洋人。

    洋人粮食产量低,吃不饱肚子才好。

    只要大帅父子同意全国推广,百姓们愿意就能买到良种,种植高产量粮食就好了。

    介绍完就到了记者提问环节,这些记者中还夹杂了不少洋人记者,当然抛却洋人记者不谈,就是国内这些记者也并不都是友好的,他们背后总归还有着各方势力,代表着各方利益。有利息竞争关系,有人盼着好,就有人盼着一切都是一场荒唐的笑话才好。

    “请问尤先生,你能确保这些粮食亩产量都是真实的吗而不是你弄虚作假”一个男记者获得提问机会,上来就问道。

    尤优直接就敛了笑容,他又不是卖笑的,别人都上门挑衅了,他还笑什么笑。

    他沉着脸道“那么请问这位记者先生,你眼睛是好用的吗好用的话你自己看不到吗,还来问我。”

    那个记者显然没想到尤优这么不给面子,哽了下才强辩道“你们毕竟这方面的专家,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弄了什么手段搞上去唬弄人的。”

    尤优冷笑,“你在说什么傻话,搞上去不就等于原本的作物结出来的吗这位记者先生可曾读过小学,没读过就回去好好读读,别再出来问这种蠢问题丢人现眼。我拒绝回答这种降低我智商的问题,下一位。”

    “尤主任,我是乌虚图画报的记者,首先我代表我们报馆全体员工谢谢你的杂交技术,其次”

    之后的提问有好有坏,有些明显找茬的都被直接怼回去,剩下一些真正存疑的尤优都耐心解答了。

    这时候一个记者问道“尤主任,我这问题并非故意刁难,而是毕竟第一批杂交良种之前没有大面积推广种植过,所以可能在种植中遇到不少问题,我想问的假设出现失误,导致农人今年减产或者颗粒无收怎么办”

    尤优道“我知道这个也是农人最关心的问题,毕竟之前没有人种植过。这件事早在之前我们就考虑过了,也同政府开过研讨会议。

    政府答应如果一旦失败,农人的全部损失都由政府承担。

    同时若是种植成功,首先参与种植的农户若是产量同每年一样,则免除今年全部税收。

    只有产量超过亩产300斤以上的才需要交税收,且税收减免百分之二十,五年都是如此。

    这项政策仅限于第一批实验种植的农人享有。”

    那名记者眼神亮了起来,紧跟着又追问道“那么多农人同时种植,损失政府承担得来吗”

    大帅此时上场,将早就准备好的几十万两的银行存单展开给在场记者看,“现在,我当众把这份存单存进银行,这笔钱在今年收成前,谁也不准许动用一分。若是收成不好,直接就发给农人补助,若是收成好,才可以提出来另作他用。”

    大帅这招一出来,底下所有记者都已经相信了,不管再怎样阴谋论,这些记者都明白,他们这种身份之人所说的话,可不是当众说着玩的,还必须得做到。

    会场有大帅早就请来的几个乌虚大地主,这时候这些人都站出来表示支持大帅的决定。

    沈诚润混在这群人中,本来没想出头,就是单纯过来看看。奈何他此时名声太大,竟然被一个洋人记者瞧见,直接问他道“关于杂交技术沈诚润总经理怎么看您是否怀疑粮食产量问题,这其实不过是上位者玩弄舆论用来达成自己目的的一场阴谋。”

    这名洋人记者带着任务来的,目的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不管技术真假,都要颠倒黑白,让华夏人民不要接受这项技术。

    一开始他也以为这不过是华夏人的一场阴谋,用来争权夺利,毕竟华夏人蠢笨如猪,怎么可能在他们都没有掌握这种利国利民的技术前,抢先研究出来。所以这一切都一定是假的。

    可是来到了,他目之所及亲眼所见,以及乌虚大帅的态度都让他意识到这个看似天方夜谭梦话一样的消息可能真的是真实的。

    这下洋人记者慌了,幸而这时候他看见了沈诚润,这位如今在整个华夏都很有名气的实业家,打算一会儿不管他什么态度,他都要给他扭曲了。到时候配上他的照片,相信很多百姓都宁愿相信这样一位在民间善名很高的实业家,也不愿意相信一个手段强硬的政府。

    场内所有眼睛都朝沈诚润看来,针落可闻。

    今个不是他的主场,沈诚润不想出风头,但是人都点名他了,沈诚润也不会眯着。

    沈诚润上前一步道“我对杂交技术百分百信任。”

    洋人记者问道“沈诚润总经理不会觉得你这态度太过随意了些,有那么百姓全心全意相信你,支持你,他们可能就因为一句话就改变主意种植杂交良种,若是到时候赔得血本无归,你不会良心不安吗”

    沈诚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不紧不慢拿出几张地契。

    这些地契哪里都有,并非只局限于乌虚市,散落在各个省市。

    “这就是我的态度。我已经买了一千田地,全国哪个省市都有,我会在这些田里都种植新良种,这就我的信任。”沈诚润长身玉立,朗朗道。

    少年人眉眼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如午时之阳,散发着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本来这些他都是私下里准备的,倒不是他想同那些农人分利益。沈诚润此举只是为了推广种植杂交良种。

    乌虚市还好说,到底是大帅自己的地盘,怎么都能推广下去,就算有个别人不愿意种植,待今年秋收亲眼所见产量后,肯定也愿意了。

    沈诚润怕就怕在别的省市大帅们忌惮这份功绩,不肯全力推广。

    沈诚润就打算以已身为示范,让那些农人切切实实看到好处。毕竟粮食种地地里,一点点长出来,这没办法弄假。当农人们真切的亲眼看见产量了,那么可就谁也阻挡不了他们种植新粮种的决心。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