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 第 31 章
    邓记者被开除的事势在必行,不光是因为他违反了报社的基本要求,更是因为他是祁玉落手下的得力干将。

    这个世界中,如果说原女主周青青是个手持利刃的无知少女,那么祁玉落,就是鼓动这个少女将刀刺向全世界的幕后推手。

    所以,铲除他的羽翼只是第一步。

    邓记者灰溜溜地走了,离开前甚至连一分钱的离职赔偿金都没拿到,整个报社里一时间人心惶惶。

    大家再看这个新来的女总编,眼神不自觉带上畏惧。

    祁玉落自然是想保住自己人,但秦歌在带着邓记者找他的那天,竟然早就拨通了上级的电话。

    想到自己那些和稀泥的话被上级听到了,祁玉落的脸色不怎么好看。

    邓记者肯定保不住了,但至少接过手机后,他得到了一个比较让他欣慰的消息秦歌立下了三个月的军令状。

    如果这三个月里不能让民国报社的收益翻倍,她这辈子将再也不踏入媒体行业。

    听到这事,祁玉落心下闪过无数算计,最终唇角伪善的翘起,浅笑着同意了开除邓记者的事。

    他不是没有其他人可用,可这个秦歌这么眼里容不得沙子,势必要得罪一大批人。

    反正只有三个月,只要底下人的人阳奉阴违,她最终肯定一事无成。

    做好自己的打算,祁玉落恢复了之前温和的面孔,静心在办公室里安排下周的工作。

    叩叩,门响了。

    “总编,新来的副总编实在太过分了”冲进来的是个脾气火爆的编辑,也在报社里工作十几年了,她抱着一大摞稿子,砰地一声放在桌子上,气愤道

    “检查稿件也就算了,还让我把这周所有的稿子都打回去,眼看着三天后就出刊了,这时候改,我们这几晚还要不要睡觉了”

    “所有”祁玉落诧异道。

    秦歌要过一遍所有编辑手中稿件的事他知道,这活儿往常是他做的。

    民国报社这么多年下来,文章风格早已定型,修改文章之类的工作,老编辑足以胜任,他往常只需稍微看一眼,最后签个字就行。

    现在秦歌刚接手这个工作,就将所有人的稿件都打回去。

    想来,要么是胸有成竹,觉得按自己的想法能起到作用,要么是想给所有人一个下马威,好显示自己的威风。

    这么想着,祁玉落又问,“秦副总编有说怎么改吗”

    “说了,”火爆女编辑翻了个白眼,哗啦啦将稿子摆在他面前的桌子上,随手抽出来一份递给他,道“您看,这个赞扬十七岁外卖小哥辍学三年,努力赚钱养活一大家的内容,她说要改成批评黑心企业招收未成年人,兼谴责其父母剥夺孩子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再看这个,三十个七八十岁大爷前天在衡河下游举办游泳比赛,场面激动人心,明明是体现咱们衡省精神面貌的事迹,却被她扣上一顶公共场合误导未成年人、造成恶劣影响的帽子。”

    “还有这个市政府门前”

    几篇稿子说下来,女编辑越来越心累,最后干脆不说话了,任由祁玉落自己看。

    只是改几处小错误也就罢了,真照着秦歌想法来的话,立意完全变了,她们得把全文推翻,照这种工程量,编辑部的几个人这几天都别想睡了。

    秦歌用意她看的出来,不同领导做事风格不一样,有改变也很正常。

    可她们这些人只是打工的,事情做好后会产生什么后果,不是她们操心的。

    所以,其实女编辑生气的是时间太紧,东西已经交给采编部门了,这时候再改太麻烦。她这次来是想让祁玉落劝劝秦歌,就算要改,那也下周再说。

    却没想到,祁玉落看完稿子,眼中闪起了一抹奇异的光,为难道“于编辑,秦副总的做事风格你也看到了,我劝的,她大概不会听。”

    女编辑名为于跃兰,听到这话后脸色一僵,“那我们重写”

    “可能要辛苦你们几个月了。”

    祁玉落合上稿件,将东西向她的方向推了推,面带微笑。

    看秦歌的架势这么足,他还以为她真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呢,结果最后不过是将报社的风格改的更加严肃正经罢了。

    这种方式他刚开始也尝试过,但最后却几乎导致整个报社的收入呈阶梯式下滑,那一个季度,报社差点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

    时代在进步,报社的风格也需要改变,祁玉落在掌管的报社这几年,已经开始慢慢摸索到时代的脉络。

    忙忙碌碌的人群,谁有心思去读那些枯燥干瘪的东西,又有谁愿意听别人一本正经的说教

    秦歌现在选择的方式,无异于自取灭亡。

    祁玉落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如果秦歌真做出什么火爆新闻,他估计还会担心一下,但现在既然那位空降兵这么识趣,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什么。

    心情放松的时候,祁玉落自然也没有察觉到于跃兰异样的目光。

    权利这东西,放出容易,收回可就难了。

    人心更是如此。

    办公室内,六点钟的时候,祁玉落准时下班,走前对着秦歌微笑点头示意,“秦副总编辛苦。”又对着办公室愁云惨淡的众人道“我给大家点了盒饭,等会就到。”

    秦歌扫了他一眼,坐在公共办公区的桌子前,漠然点头,其他人则是泪眼汪汪地看着他。

    时间一点点过去,晚上九点钟的时候,整个报社中除了空调呼呼运转的声音,就只剩大家伏案时笔尖沙沙的声音。

    终于开始有人忍不住了。

    “秦副总编,我家小孩才两岁,每天晚上一定要我哄她睡觉才行,不然能哭一整晚。您看我能不能把稿子带回去写”

    “还有我,我住外环,晚上九点半以后就没有地铁了,打车要一百多块钱,我能不能也带回去写”

    “我也是,我”

    有一就有二。

    有些人是家里确实有事,在公司呆的太晚了不方便,有的则是跟着前面的人,趁机吆喝着回家做,至于回家后是不是真的继续写,还真是未知数。

    秦歌耐心听他们讲完,眼眸扫过这些人的脸,沉稳道“这次所有人的稿费双倍,晚上回家打车报销,不回去住外面住宿也可以报销,加班工资按规定正常标准来,我会走公司流程。如果实在有事,现在可以走。”

    这话说完,抱怨的人声音顿时低了许多。

    报社内的工资主要是基本工资和绩效,想要多拿些钱,就得多写几篇稿子,这次稿费双倍也就意味着修改不是白做工。

    最重要的是,平日里他们加班什么时候有过加班费了哪次不是当的免费苦力

    待遇提上来了,大家多了些意动。

    都是要养家糊口的人,能多挣点钱,加个班也没什么。

    不过依然有人不放心,“秦副总编,咱们的工资跟报社的收益挂钩,您说给我们发这些补贴,上面能同意”

    “能。”秦歌语气一如既往地平淡,也一如既往给人可靠安定的感觉。

    大家暗暗对视一番,眼中居然燃起了小小的动力。

    加班费啊

    他们什么时候摸过这东西

    有人愿意留下加班,也有人不屑地拎着包就走了。

    等该走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办公室内的气氛不知不觉和谐了起来,之前还苦大仇深的人,脸上渐渐漾起笑容,几个人还心情颇好地在忙碌间隙开起玩笑。

    “孙姐,你家小孩还在家等你呢,现在不回去万一小孩哭一整宿咋办”

    “随她哭,哭累就睡着了。老娘还要给她挣奶粉钱”

    “小赵,再不回去地铁就赶不上啦”

    “王哥您就别开我玩笑了,副总编都说了报销,我这么年轻,多熬熬夜也没什么。”

    “哈哈哈”

    互相这么打趣一番,办公室里响起了一阵欢声笑语。

    大概是晚上围在一起的氛围过于温馨,大家对秦歌的疏离感竟也少了许多,有人拿着稿子凑到秦歌旁边,好心提醒道

    “秦副总编,咱们这次改完后版面太正经,讲的东西太枯燥,其实真没多少读者愿意看这东西。要按照这样出报,咱们报社下次的订阅率可能会下降,您得做好心理准备。”

    秦歌察觉到他的善意,点头道“我知道。”

    听到这话,有人开始好奇,“您知道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我听说您立了军令状”说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毕竟军令状这东西,其实不该他们拿出来讨论。

    秦歌神情自若道“为了这个世界。”

    噗嗤,有人不小心笑出了声,这种中二台词,突然从秦歌这么高冷的人嘴里冒出来,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副总编,改个稿子而已,还真上升不到拯救世界的高度上。”

    秦歌双手交叠,淡然道“不一定。”

    “宣理智之言,言正义之道,道世界真理,这是记者本来该做的事。可现在,你们的新闻唯一价值只有夺人眼球。”

    “如果民国报社是娱乐新闻,我不会强行要求你们改变文风,但它不是。所以你们必须输出完全正确的思想。报纸是工具,是代表着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你们的文章,才是这个世界的价值观。”

    “你们写的正义,便是这个世上大多数人认为的正义,你们写的道德,便是这世上大多数人认为的道德。为什么让你们改稿子,不用说你们都明白。为了一时之利颠倒黑白,搅乱大众视线,到最后,害的是所有人,害的是这个小世界。”

    “你们改了,这个世界就正了。”

    “毕竟,你们成为记者前,大抵都有过一个梦想。”

    声音轻淡,却仿佛一记铁锤,重重砸在屋里众人的心头。

    梦想,谁没有呢

    文能起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哪个年轻人没做过这样的梦

    鸣天下不平之事,发满腔肺腑之言,又有那个记者入行前没有过这样的豪情万丈

    工作前,他们告诉自己,一定要将这世上所有不公正的事情揭露出来,还这世道一个朗朗乾坤;他们告诉自己,一定要帮助所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可怜人,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可是,后来呢

    正拿着笔杆写字的众人人,有那么一刹那,忽然觉得自己手中的笔,重若千钧。

    在他们的棱角被现实磨平的时候,心头的那份热血,已然冷却。

    纸上枯燥的文字一个个被写下,起笔庄严,落笔郑重。

    天色由暗转明,黎明已至。

    屋内熬了整个通宵的人,一个个眼下挂着重重的黑眼睛,精神状态却好的惊人。

    稿子写成了。

    第一个交稿的人走到秦歌身前,拿出自己一整个通宵的成果,看到秦歌淡定收稿点头的动作时,脸上浮起笑意,心中那块压了许久的大石陡然消失。

    不知为何,他说了句,“谢谢。”

    谢谢。

    后面跟着交稿的人,无一例外补上了这么一句。

    整理起稿件,秦歌眉眼稍稍柔和。

    太阳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有一道光,照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