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0章:三个月
    第440章三个月

    “哟,这不是吴公子吗,快请进,快请进”

    “刘老板,你这般热情,该不会是又有啥新书想让学生替你宣扬了吧”

    “吴公子说的哪里的话,你有名声,我有钱财,各取所需,各取所需而已”

    “刘老板还真是会说话,也好吴某便移足进去好生看看。  ”

    “哈哈哈”

    书店里,刘老板特意将新出的工业强国论、格物致知法、知行合一论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基本保证每个一进书店的人都能第一时间看到。

    这一次也不例外,有些名声的吴公子几乎一入门就看到了放在最显眼位置的三本书。

    工业强国论被摆在中间,格物致知法在左边,知行合一论摆在右边,恰如三尊尊神一样被人供奉着。

    “刘老板要吴某推广的便是这三本书吧”吴公子道。

    “哈哈,吴公子还真是慧眼如炬,没错就是这三本李公、邬公、刘公新出的巨著,还望吴公子能帮忙把名声打出去,也好让刘某把这些书卖出去,赚回一点本钱”

    刘老板笑了笑,说着又附耳到吴公子的耳边,轻悄悄的说道

    “另外告诉吴公子你一个内部消息,往后吴国公府的考试,也将会考这三本书里面的内容,所以”

    后面的话刘老板没说了,吴公子闻言脸色骤然一变问到“刘老板所言当真”

    “千真万确,应该用不了多久杭州府的官员就会出通知,到时候”

    “到时候这书只怕一时洛阳纸贵,刘老板也压根不愁销售此书吧”

    “哈哈,吴公子言重了,言重了”

    “刘老板才是言重了”吴公子拱手一礼,随后又道“大恩不言谢,他日吴某若能高中,必不忘刘老板今日相告之恩”

    “哎,吴公子说得哪里的话,你我相识一场,互帮互助也是应该的”

    “对对对,刘老板说得对,对了,还得麻烦把那三本书给吴某来一套,哦不,十套”

    “哈哈,好呢”

    吴公子,其人本名吴仕琳,杭州本地人,在杭州城一众文人士子圈子之中也算小有才名。

    原本大家都以为其前往金陵参加考试必中的,结果却因为算学成绩太差未能高中,非常的可惜

    故而回到老家杭州后,吴仕琳除了研究算学外,最为关注的也是吴国公府下次考试的消息和时间。

    他今天出来就是买些演算的稿子,不想竟然从书店刘老板口中得到此等秘密消息,自然是不能放过,买了十套书籍后就开始回去仔细研读。

    可越是研读越是迷糊,尤其是李善长所写的工业强国论直接把他看懵逼了。

    其中“工业强国”的理论更是和他一直以来的认知所矛盾,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疑问,仅靠工业何以强国

    在没有农业作为支撑的前提下,专门依靠工业的话,老百姓都得饿死。

    老百姓都饿死了,或者活不下去掲杆造反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够发展工业又何来工业强国一说

    发现了问题就要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吴仕琳从格物致知法中汲取到的新的营养。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很操蛋的问题呢

    吴仕琳不禁暗暗在心中思考,可考虑来考虑去也没个准确答案,只好把目光集中到知行合一论去,希望能从中找到他所需要的一个答案。

    只可惜知行合一论没有告诉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但告诉了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自己去实践中探索,利用格物致知的办法获得结论和知识,然后再用获得知识去指导实践。

    如果一切能够解释得通行得通,那么就算是真正的知识,而为了能够与理学统一起来,知行合一论和格物致知法中将这样的知识称为理或真理

    更是大胆的说出了一句话,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每个人只要潜心研究学习,都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圣之路。

    真正实现自宋以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渊绝学,为开万世太平”的伟大理想。

    当反复看完格物致知法和知行合一论,了解到其中蕴含的真意后,吴仕琳彻底被震撼住了,完全忘记了早先他所要追寻的问题,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两本书。

    这两本书在吴仕琳看来才是道,工业强国论则只能算是一门术,一门自“道”中发展衍生出来“术”。

    读书人求的自然是掌握大道,对于术的追求反而次要了许多。

    话不多说,对于三本书出世引起的轰动朱子明有所预料,却没预料到轰动会这么的大。

    经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发酵后,整个江南诸多有名的大儒,如宋濂、章溢、叶琛、刘基刘伯温等人全都自发的聚集到了金陵城下。

    开始为这场由李善长、邬启霖、刘元礼三人为主引发的新儒学体系建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此朱子明还特意设立了一个辩论台。

    专门用来供以儒生们辩论,每天基本都有好几场辩论,若是碰大儒学者互相辩论,更是能够引发万人空巷,引来无数人的注目。

    朱子明也亲自偷偷去看过好几次辩论赛,宋濂、刘基、章溢、叶琛都是辩论的高手,在儒学方面的成就更是当世少有人能及的大家。

    这样的人才自然是不能放过,全都被朱子明征集到了身边参议要事,又建立了个文渊阁,把这些人全放进里面去,还美其名曰文渊阁大学士。

    朱子明的一些骚操作吴国公府的官员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对他建立文渊阁并赐给朱升、刘基、宋濂、章溢、叶琛、李善长、邬启霖、刘元礼等人文渊阁大学士的称号也基本无感,一切依旧该怎样还是怎样。

    不过刘基也就是刘伯温能够前来投靠朱子明,真的是把他惊讶到了。

    毕竟后世可是把这老爷子传得神乎其神,说是周之吕尚,汉初张良,三国诸葛一般拥有神鬼莫测之能的谋士。

    事实却让朱子明有些失望,刘伯温确实很有才,见解也十分独到,但你要说拥有神鬼莫测之能确实过了。

    刘伯温和朱升两人应该是一个层次的谋士,至于比之白文先如何,真的很难叫朱子明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毕竟白文先一路随他走来,论重要程度绝不是刘伯温和朱升二人能比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