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章:取字元载
    第84章取字元载

    “听闻刘大人乃是进士出身,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书五经,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子明常感自身学识不足,愿拜刘大人为师,不知刘大人可愿收下子明这一顽徒”

    想要与人亲近关系,联姻、拜师是最为常见的手段,不过朱子明这么做却是为了算计刘元礼,利用拜师做噱头假意亲近刘元礼,这样才好把消息传出去不是。

    “将军折杀刘某了,刘某区区降官,又岂敢做将军老师,至于文采学识刘某亦颇为一般,实不敢误人子弟也”

    刘元礼不仅谦虚还很谨慎,为官多年虽然官位没有太大长进,但能够一直安然无恙,里面少不得一番心思和本事。

    “刘大人此话太客气了,你乃元廷进士出身,位列金榜之上,倘若连刘大人你都没资格教授朱将军,吾等岂不是更加无地自容了”周应良劝道。

    读书人之中也是论资排辈的,像他和白文先都是秀才出身,比起刘元礼一个进士可差远了。

    哪怕只是赐同进士出身,却也代表在学问方面刘元礼比他二人要更高一筹。

    做学问和做事不一样,学问做得好的事未必做得好,所以学问不如人并不丢人。

    何况学问又不止四书五经上的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做学问的地方可多了去啦

    “周千户却是言重了,刘某如今既已投降义军,与元廷的一切自当断个干净,又怎能贪图区区功名,现如今不过白身一人如此夸赞,实不敢当,不敢当啊”

    刘元礼说着端起酒杯小抿一口,尝了尝味道,只觉醇香无比,遂忍不住赞叹道“好酒,好酒”

    “刘大人若是喜欢,子明送刘大人几坛”朱子明试探道。

    刘元礼闻言摇了摇头,道“此酒清冽,醇香味美,定是美酒无疑,怎能夺人所爱实非君子所为也”

    “刘大人既然喜欢,便当作是子明拜师之礼吧”

    朱子明凑近几分,一脸殷切的神情确实叫人难以拒绝,刘元礼仔细琢磨了一会,见他拜师之心颇为坚定,也不免点头答应道“朱将军盛情难却,刘某便只好却之不恭了”

    “哈哈哈,甚好,甚好”

    朱子明开怀大笑,随后又趁势跪在地上,向刘元礼行拜师之礼,道

    “子明拜见先生,还望先生以后能多多指教子明,但有过错先生尽管直言,子明向来是闻过则喜也”

    曾经有人也说这句话,人们称之为人妻曹

    咳咳,言归正传

    “子明有此心足矣,指教万不敢当,只能说提点一二,提点一二”

    刘元礼点头应下,说着又问道“子明年庚几何,可有字否”

    古人一般称字不称名,称名得罪人

    不过字也并非随便乱取的,多为行冠礼之时,家中父母长辈给取的字。

    朱子明自然没人给他取字,若非灵魂来自后世自个给自个改了名,现在他还叫朱大呢。

    “回先生,子明今年二十有二,未曾有字,先生不妨赐子明一个字”

    有字没字不一样,有个字怎么也算文化人,你何曾见过目不识丁的乡下人有字,有些更是连名都没有,就阿毛、二狗的叫着过了一辈子。

    “子明二十有二,确实该有个字”

    刘元礼摸着下巴胡须细细思索起来,要是朱子明换个名字,子明二字便可为字,不过现在却是用作大名,再想去个与之契合的字可就难了。

    子者阳生之初也,可以衍生出“初”和“元”的意思,十二时辰第一个时辰正好就是子时,可以意为一切的开始。

    明者日月也,日月可谓之乾坤,乾坤者天地也。

    看得出“明”这个字是很大的,在后世虽然很常见很常用,但真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住的,所以小明他没考上大学,码字搬砖去了

    该取一个什么字才能与朱子明的名字契合呢

    刘元礼想了一会,不禁联想到易经八卦上去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取地不取天,所以叫“元载”呢,还是叫“载元””呢

    好像都可以,不过刘元礼觉着取“载元”不好,听着像宰元,仿佛取这个字就专门为了宰杀大元朝一样。

    作为一个内心还念着大元朝的官员,怎么能给朱子明取这么一个字,所以还是取字“元载”好一点,寓意也更丰富一些,听起来也没那么冲,不是吗

    当刘元礼把他取的“元载”二字告诉给朱子明后,一听竟然给自个取了一个蛮不错的字,朱子明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刘元礼确实还是有点东西,至少取这个字是用了心的。

    “多谢先生赐字”

    高高兴兴的向刘元礼拱手道谢,朱子明心里又念叨起了“元载、元载”二字,就跟得了个新鲜玩具一样。

    可念着念着突然感觉有点不太对劲,抓耳捞腮想了一会又没发现哪里不对劲,但当他把“元载”二字反过来一读时,瞬间就明悟了。

    码的,

    元载,元载怕不是宰元、宰元哦

    一这么念叨,顿时就觉得“元载”二字蕴含了某种神圣的使命在里面,就跟朱元璋的名字一样,要做那一根最锋利的璋子,刺向元廷的心窝,彻底将之覆灭

    不错,就取这两个字

    从今往后老子就叫朱元载了,码的,听着怎么有点像朱元仔,真是草啦

    “无妨,无妨”

    摆了摆手,又听刘元礼问道“却不知元载读什么书”

    “回先生,什么书都读一点,也都只读一点,四不像,四不像”

    很尴尬,后世教育的本质就是什么都教,想学都有教的,可因为选择太多,精力和注意力不可避免的被分散掉,所以后世教育不太适合成就某个方面的大师。

    “元载不必妄自菲薄,汉宣帝曾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元载得其精髓也”

    听了刘元礼这话,谁要敢跟他说刘元礼不是马屁大师,朱子明第一个跟他急。

    你听听这话说得多好,一句汉宣帝的话,一句得其精髓,说得人都快飘飘欲仙了。

    好厉害的人物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