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三十四章:去商业街
    徐达一脸笑容的道“万万没有想到,这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东西,刚才我在车厢里睡了一觉,这一梦醒来就到松江府,确实神奇”

    陈松坐在他的对面,表情自然,道“如果不是因为火车确实有如此强大的运输能力,我又怎么可能会一直向陛下建议修建铁路呢

    现在的火车速度看起来很快,这并不是最快的,有朝一日当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从大明最南边到大明最北边,可能也就仅仅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要不了几天就能够纵横整个大明。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商路畅通,最南边的那些海产,也能在一天之内运送到北边。

    北边那些从来没有吃过海鱼的百姓,也能够吃上来自大海边的海鱼。

    到了那时,朝廷在收取一定的运输费和商税,光是这两项就能够赚取大量钱财”

    陈松三句不离钱,就好像修建这条铁路,最大的目的就是捞钱一样。

    “常青啊,虽然你不是商人,可我怎么总感觉你说的这些话,和商人脱不了干系

    咱们陛下从来不喜欢听这些东西,以后你还是不要在陛下的面前说了,在我的面前说也无所谓”徐达语重心长地对陈松说道。

    这也是关心陈松,这么多年陈松帮了许多很多忙。

    别的不说,光是最近这么多年一直找陈松看病,一直在他那里买药,这都是莫大的帮助。

    有些事情并不能仅仅的当成交易,如果没有陈松这个人,徐达的很多疑难杂症都不能解决。

    再加上两家又有姻亲,徐达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陈松犯错误。

    “国公爷说的这话倒也是,按这条铁路修建的时候花费了不少钱财,也花了了很长的时间。

    这些东西都是成本,都是钱,都是朝廷的支出,如果以后不能将这些支出全部赚回来,国公爷觉得以后的朝廷还会再修建铁路吗

    这种东西是国之重器,朝廷以后也不会轻易的放弃,修建的欲望不能说没有,但绝对不会很强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那些规律,莫盖于此”

    陈松一脸平静的解释,“这些东西不仅要在陛下面前说,还要说清楚,将这里面的所有原由全部说给陛下。”

    “我现在也老了,跟不上你们的思路了,反正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要出现差错就行”

    徐达拍着自己的大腿,声音平缓。

    没过多久,马车停在了知府衙门外面。

    朱元璋走下马车,在朱标朱雄英的陪同之下,走进了衙门。

    陈松紧随其后,和徐达也一同走了进去。

    稍作歇息,朱元璋又带领着随行的文武百官,去了松江府市舶司。

    松江府市舶司这么多年以来为朱元璋为朝廷赚了不少钱,现在的这条铁路,花的钱大部分上都是松江府的。

    换一句话说,没有松江府市舶司,就没有这条铁路。

    朱元璋对松江府市舶司非常上心,所以这次好不容易来一趟松江府,当然要第一时间过去看一看。

    说起来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来松江市舶司,这个为他赚了很多钱的地方,可要看一看。

    马车朝着松江府市舶司的方向而去,朱元璋坐在马车当中,不动如山。

    朱雄英掀开车窗,朝外面看去。

    现在的松江府繁华至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已经超过了京城。

    京城是那种人数众多的繁华,松江府,是那种商业的繁华。

    “觉得怎么样松江府好还是咱们京城好”

    朱元璋一脸笑容的看着朱雄英。

    “都好,京城人多,看起来很繁华。这里人虽然不多,看起来也很繁华。

    孙儿觉得,如果没有这个市舶司,恐怕这里不会像今天这样这么繁华”

    朱雄英坐在了朱元璋对面,一脸认真的说道。

    “说的不错,当初的松江府也很贫穷,当年老师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几乎可以说什么也没有。

    这才过去了多少年,现在松江府就已经大变样了,你老师居功至伟”朱元璋说道。

    爷孙俩就这么聊着天,马车逐渐到达了市舶司。

    在市舶司那里转了一圈,查看了一些文件啥的,又坐着马车去了城外的码头。

    松江府市舶司的码头到底有多繁华,朱元璋之前在心中也有猜测,可那些猜测远远比不上亲眼所见来的真实。

    马车老远就停下了,朱元璋再朱雄英的搀扶之下走下马车。

    他看着前方的码头,脸色振奋很多。

    码头非常宽大,大小仓库林立,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样的人群,在码头上不停的忙碌着。

    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很多,这些基本上都是运送货物的商船。

    热火朝天的场景,就像是一个巨大且繁忙的工地一样。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场面,道“也就是当年修建京城时,才有如此繁华的景象,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松江府竟然繁华到了这种地步。

    在来之前,还在猜测松江府到底能有多繁华。本来以为城中已经够繁华了,没想到码头这里更繁华。”

    码头的旁边就是陈松之前规划的那几个商业街,商业街那边高楼林里,里面人数众多。

    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朝商业街那里走去。

    此时所有人都已经换上了便装,朱元璋此番出行,并不想太过惊扰地方。

    站在商业街外,无法体会到商业街真正的繁华之处。

    走进之后,才能看的真切。

    街道两旁林立的那些商铺,几乎每一个商铺里面都有大量的顾客。

    街道上的摊贩随处可见,吆喝声不绝于耳,这是一种和京城完全不一样的繁华。

    陈松走在朱元璋旁边,介绍道“陛下,码头商业街本来只有四条街道,如今已经有十二条。

    这些街道上面的店铺,数量早已经过百。这里的店铺,都是市舶司的财产,普通商人只能租用。

    光是这些租金,每年就能为市舶司大量收入。”

    朱元璋走的很缓慢,静静的听着陈松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