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五章:朱元璋的担心
    陈松淡淡的一笑,云淡风轻的说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姚广孝看着陈松,脸上的表情开始惊骇,过了没多久,又平静了下去。

    许久,姚广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既然如此,贫僧无话可说阿弥陀佛”

    道了一声佛号,姚广孝沉默了下来。

    将公务员的事情安排好之后,陈松回家了。

    他和朱棣在学堂门口分别,各自走上回家的路。

    回到家后,朱棣坐在自家书房中,和姚广孝说着话。

    “大师啊,今天常青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俺真的不明白,他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朱棣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姚广孝,皱着眉头询问。

    “唉,此事,此事贫僧不知如何开口啊”

    姚广孝连连叹气,说一句实话,他倒是想将陈松意思告诉朱棣,可一时之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殿下,怎么说呢,根据贫僧看到的这些事情来看,富平侯所做之事,恐怕所图甚大啊”姚广孝说道。

    “所图甚大能有多大莫不是,莫不是,他要”

    朱棣大惊失色,连连大呼,觉得自己反应有些激烈,又急忙压低声音“难道他要造反”

    朱棣胆战心惊起来,这不可能啊,他怎么可能会造反。

    “殿下,这话可不能乱说”

    姚广孝急忙开口,生怕朱棣继续说下去。

    “殿下,富平侯不可能会造反。他压根没有造反的那个可能,在朝中树敌无数,不仅文官,就连武将也是。

    他拿什么造反就算他站在金銮殿上大喊他要造反,估计陛下都不会有任何反应”姚广孝摇摇头,开口说道。

    朱棣也颇为认同的点点头,“说得对,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见过想要造反的人同时得罪文臣武将的,这不正常。

    可,既然他没有这个想法,那今天的说的这些话,又是为何”

    姚广孝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猜测,只是,还不敢肯定。

    同时,也没有办法和朱棣明说,只是叹道“贫僧以为,富平侯所图甚大,只是不清楚所图到底为何。”

    “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日月所至皆为明疆。此言,甚大,甚大”

    姚广孝不停的念叨着这两句话。

    公务员考试很快到来,考试的形式和后世一样,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属于破天荒的。

    起初,参加考试的这些考生还不习惯,可第一场考完之后,瞬间喜欢上了这种模式。

    时间可能有些不够用,可要比科举自由。

    考完之后,就可以回家,在回家的这段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

    不用在考场过夜,不用在考场受冷挨饿。

    这么人性化的设置,又怎么能不喜欢呢

    有些参加过科举的人,不由得将两种考试进行对比。

    比过来比过去,还是觉得这种考试人性化。

    考试很快结束,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所有的考生轻松的走出了考场。

    他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考场外面,说着自己在试卷上的作答。

    陈松忙完收卷之事走出大门,外面的广场上还有很多考生没有离开。

    这些考生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热火朝天的商量着考题答案。

    看着这些人,陈松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要不要将干部培养学校弄出来国子监的限制太大,培养方式也有所欠缺。

    新学学堂教授的课程虽然也有很多治世学问,可终究不是专门培养干部的地方。

    这可不行啊,就算是科举人才,也不是天生会做官。靠这些人的天分,那国家不得越来越差”

    回去的路上,陈松一直在考虑着这些事情。

    一般来说,新科进士在外放前,都会观政,学习处理政事的方法。

    可观政的局限性很大,也不一定有用,没有专门培养来的实在。

    一些能力差的官员,可以在这个学校培养施政能力,培养大局观等等。

    一般来说,翰林院类似于这种学校。

    但翰林院总归有很大的局限,而且招收的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的进士。

    这不好,进士也就那么多,而且都是社会精英,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底层社会,在翰林院待上多年,能力也有限。

    翰林院也基本上都是清流的阵地,这些人打嘴炮厉害,又如何能办实事呢

    况且,要是这个学校设立,那不是在文官们的头顶上盖了一个锅盖

    你是权倾朝野的文臣,可是你施政方式“有问题”,若是直接把你干死,不太合适,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你送进“干部学校”进修。

    只要你进去,那可就不由你了,命令你要学习个两三年。

    两三年后,你出来之后,还会如此吗

    手下的那些喽啰,恐怕都没了

    你想党争那就将你弄进去然后进修。

    你施政有问题,这个大义在手,你不服气

    你要是不服气,那你就是要造反,大义再一次站在你对面,你还想干什么

    一石二鸟,好处多多,陈松越想越热心。

    但这些东西,现在要是拿出来,也不太合适。

    刚刚把公务员制度搞出来,再弄出来这个,跨度太大。

    所以,目前还是以公务员之法为主。

    公务员试卷的批阅,是陈松一人做的,耗费了好几天的时间。

    赶在入秋之前,终于将这事处理完毕。

    对成绩进行刊登,然后开始放榜。

    中榜的高兴万分,没中榜的意志消沉。

    陈松的那些学生,基本上都已经中榜。

    在这些人上岗之前,陈松对这些人进行了统一的培训,约莫也就天的功夫。

    当金陵城开始冷下来时,公务员一事终于完毕。

    御书房中的铜炉烧的滚烫,朱元璋身披大氅,伏在桌头处理奏折。

    面前放着一杯热茶,冒着热气。

    陈松站在他的面前,禀报着工作。

    “此次公务员考试,报名者两千五百七十二人,录取一千一百三十人”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端起桌子上的茶杯,细呷一口,深深的出了一口气。

    “如果这次的公务员之法能够彻底成功,那就着手推行天下。”朱元璋叹道。

    “陛下,此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陈松回道。

    朱元璋笑道“有你在,俺也知道这件事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刺杀你的人也弄清楚了,就是北平的那两个,这两个人已经被治罪,在过年之前,会摘下他们的脑袋。

    俺已经下令,让刑部涉及此案,命令天下,对这些贪官污吏进行追缴,也不知道得多长时间。”

    郭桓案这件事的处理方法,果然和历史上的没有太大差距。

    朱元璋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可问题是,做法对于天下的那些地主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历史上的郭桓案所追缴的那些粮食,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天下的地主。

    至于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恐怕只有朱元璋心里清楚。

    朱元璋又换了一个话题,说道“郭桓案这件事情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可目前,北方那里又起了事。

    前几天,北平那边来了八百里里加急,脱古思帖木儿又派兵南侵。上次你和老四,虽然俘虏了不少人,可是却没有将他们的皇帝弄死,这就是一个祸害”

    “唉,老四已经回去了,这次脱古思帖木儿来势汹汹,不知道战事要持续多长时间。”

    说着话,朱元璋看向了北方,眼睛深处满是担忧。

    说不担心是假的,这次脱古思帖木儿,可要比上次那次还要嚣张。

    不仅仅是北平那边有八百里加急,山西,陕西,甚至整个北方边境线,几乎遍地烽火。

    就连辽东,纳哈出也有派遣兵马。

    一时之间,几乎整个大明的北方陷入了烽火之中。

    朱元璋此时愁容满面,担心无比。

    陈松站在朱元璋的面前,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毕竟这些事情,陈松并不知道到底是个怎么样子,所以也不能轻易的下结论。

    “如今火炮的铸造速度,和火铳的打造速度虽然已经很快了,可远远达不到俺的要求

    这样吧,反正你现在已经忙完了公务员之事,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那就先帮着陶成道,想办法加快火炮的铸造速度吧”朱元璋看着陈松,下了命令。

    几乎没有给陈松任何休息的时间,让刚刚忙完公务员之事的陈松,又投入到火炮的铸造当中。

    陈松没有说什么,领下了这个命令。

    其实陈松在很早之前,就有了改造大明火药的想法。

    可是一直抽不出时间来,现在朱元璋这样安排,陈松也刚好能将这个事情完成。

    同时不仅仅是改造大明火药,还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

    “新式火炮和新式火铳都是你弄出来的,俺相信,现在的你也有很多好办法,加快这些东西的铸造速度。”朱元璋非常相信的看着陈松。

    就好像陈松是无所不能一样。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人,他喜欢埋头干事的人,不喜欢空口清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