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7、团宠福宝的炮灰二叔(25)
    这场玩闹似的“造反”活动并没有给见多识广的京城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困扰, 反倒是那三声巨响,着实是叫人们心里颤了三颤,半夜惶惶然。

    尤其是当天半夜, 九皇子府被官兵围了, 更是让不少官员亲属和没有资格去赴宴的官员们无所适从。

    好在本朝有个习惯, 凡是有什么大事, 都会连发三天皇榜。

    第二天一早,皇榜一发。

    大家瞬间忘记了什么皇子府被围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

    几乎整个京城的百姓都在讨论那传说中能轰塌一座山的火炮到底长什么样。

    没办法, 本朝皇子都没封王,一个个虽然被皇帝踢出了宫建府, 但一个个都还是光头皇子, 加上不知名的原因, 仅有的几个出宫建府的皇子中,也只有最小的九皇子还没娶妻。

    也是因此, 当初九皇子在边关立了功回京的时候, 才会引起一番热闹。

    大家都在猜测, 皇帝是否会借此机会,给诸位皇子封王, 再给九皇子定亲。

    谁知, 九皇子就这么耐不住性子,也不知怎么脑子昏了头,竟然选择造反,还选择了那么可笑的方式。

    可笑到连皇帝都不想对外说他这个小儿子昨晚刚刚造反失败的事情, 反而以火炮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好在,火炮的威力的确是大。

    不少武将也对火炮垂涎三尺。

    想想,在大家都还在冷兵器作战的时候,在骑兵还是“绞肉器”的时候, 能有一个火炮,直接对着敌军来一个大轰炸,即便这火炮还不算轻便,那都已经是一个大杀器了

    要说之前的强弩更得那些侍卫喜爱,那这次的火炮算是让谢景这个人的名字彻底在武将群里传开了。

    再一打听,好嘛,这么一个好小伙竟然还没定亲

    这不是擎等着他们嘛

    结果,没等他们找媒婆上门呢,谢景就直接借着嵇春生的口对外宣布了,自己身体有亏不宜成亲。

    身体有亏

    武将们面面相觑,神色游移,大家都是男人,哪能不知道这所谓的有亏是什么意思。

    再一打听,好嘛,据说是因为这小伙子少年时期劳累太过身体亏太狠,如今想补都补不回来了

    大家都想跟谢景搞好关系,有人想着去把谢家人揍一顿替谢景出出气,谢景还反过来劝他们“毕竟是家人,即便早年生活不如意,也盼着家人能安稳生活。”

    这的确是谢景的心里话。

    谢家人要说有多坏,不至于。

    早年刚开始逃荒到桃花村的时候,谢家人也是出了名的能干,才能积攒下些许家业。

    但可能是福宝之后,慢慢的,谢家人开始依赖福宝带来的好运气,甚至想借着福宝救下九皇子这件事攀附上皇子来改换门庭,欲望越发旺盛,实力却远远跟不上,自然就成了皇子争权夺利的工具人。

    原主从没想过要让谢家人遭遇怎样的灾难,甚至没有想过要报复这群人。

    谢景虽没有原主那么宽容,却也没想过借此机会落井下石。

    大家都是京城里混的,不久前鸣翠楼前那出好戏谁不知道。

    又有谁不知道,谢景的家人之前就住在九皇子府内。

    都根本不用谢景动手,那群想跟谢景搞好关系的武将们就动手将谢家人从牢里弄了出来。

    弄出来之后也不是为了让他们好吃好住,而是为了送他们赶紧回老家去。

    这也是谢景旁敲侧击暗示后的结果。

    在谢家人被从牢里弄出来之后,谢家爹娘包括谢江还都不死心,不知从哪里打听了谢景的住处,偷偷摸摸找上门。

    谢景这宅子还是皇帝赐下的新宅子,一应东西都是新的,住着也舒坦。

    谢家人到门口时,看着也眼馋。

    他们自来了京城之后,住着皇子府,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好东西,等下了牢里才开始害怕。

    如今在看小儿子这宅子,虽然比不上皇子府,却也又大又敞亮。

    谢母看在眼里,一下子心头就热了。

    她刚要上前拍门,就看的路两边突然出现一群拿着棍棒的兵卒。

    一个个凶神恶煞瞧着他们。

    谢母在牢里虽没被打骂,却也遭了罪,此刻一看到这兵卒,腿一下子就软了。

    哆哆嗦嗦着刚要避开,就见那群人朝着自己就来。

    那棍棒看着又粗又硬,谢母一下子就瘫软在地,好在有谢父眼疾手快,一下子把老妻拉扯到身边来。

    一行人还色厉内荏“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们是良民”

    兵卒们却是半点不害怕,手上挥舞着棍棒,眼里满是煞气“我管你们是不是良民,九皇子得罪了我们,他现在被关了进去,我们没办法,那就拿你们撒撒气”这群人得了命令,也不把这事儿往谢景身上扯,只往九皇子身上扯,反正现在九皇子被关在宫里关了禁闭,也申不了冤。

    果然,这番话一说完,谢家人瞬间脸就黑了。

    又是九皇子

    谢江眼珠子一转,躲在爹娘身后扯着谢景说事“你们别误会,我们和九皇子没关系。”他指着身后宅子的门匾讪笑道“我们是安阳县伯的家人,别误会,别误会。”

    却没想到,兵卒们满脸嚣张跋扈,半点没有将谢江的话放在眼里“安阳县伯算什么你主子得罪的可是城阳侯城阳侯说了,你们一日在京城,咱们就打你们一日小的们给我上”

    话音未落,只见那带头的兵卒一挥手,一群兵卒手舞着棍棒就冲了上来。

    谢家人哪里见过这阵仗,这时候哪还顾得上去拍门。

    傻子都知道,城阳侯一定比安阳县伯官儿大

    这会儿,什么老人小孩书生的,谢母跑得倒比谢江快多了。

    之后连续几天,不管谢家人怎么不死心地想来拍门找谢景,总是能被这群兵卒堵住。

    这群兵卒也不是真的拿着棍子打人,只驱赶着他们离开谢景宅子所在的街道。

    但他们带给谢家人的恐惧是挥之不去的。

    时间久了,当初藏起来的银钱也用得差不多了,谢家人越发觉得京城难呆。

    好在还有福宝,每回谢大嫂子抱着福宝出门遛弯的时候,还能捡到些荷包,偶尔还会有看到福宝可爱就送些吃食的情况,谢家人这才不至于没钱吃饭。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尤其是在进过牢饭之后,不知是不是影响到了福宝的好运气,还是谢家人对待福宝的宠爱不如以前真挚,福宝能给谢家人带来的好运气也衰减了不少。

    这一日,谢家人总算是趁着天刚蒙蒙亮,决心回桃花村了。却没想到,刚走到城门口,就见着他们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想见却没见到的谢景等在门口。

    他手上拿着一个包裹,好似等了许久。

    谢景的确是从城门刚开就等在这里。

    他也是不久前才从交好的武将口中知道了他们这段时间做的事情。

    虽然觉得哭笑不得,却也领他们的情。

    如今到这里见他们,只是为了原主的一个疑问。

    谢家人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谢景。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沉默。

    谢母这些日子以来被磋磨地没了脾气,这会儿没好气骂道“尊贵人这会儿来看热闹来了”

    尊贵人是她这段日子对谢景的讽刺称呼,却也只是嘴上骂骂,没敢像之前一般上来动手动脚。

    谢景也不理她这话,只盯着谢父问道“爹,我想问你一句话。你若答了我,这包袱的一百两银子和一些细软就给你们。”

    一百两银子,对半月前的谢家人来说,都是放到路边都不会捡的数量,如今却成了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谢家人的存款用得七七八八,连谢江的举人身份都因为进了牢房被褫夺,如今,可真是一穷二白了。

    当下,边上的谢江和谢母就忘了不久前对谢景的怨恨,忙替谢父点头“好好好”

    谢父也不置可否。

    谢景问道“我就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年来,你们对谢景都没有丝毫为人父人母的慈爱之心”

    这就是原主最想知道的答案

    他要替原主问明白。

    如果说,谢母当初生原主时难产,死里逃生后对原主有怨念,还算情有可原。

    那谢父呢

    对这年头大部分庄稼汉来说,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什么谢父会对原主这么苛刻

    却见谢父神色突然凝滞,连眼神都在飘忽。

    他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手习惯性想要摸烟管。

    他也不去看边上的老妻和大儿子一家。

    他不想说,但他也知道,这一百两银子对现在的谢家来说的重要性。

    索性上前一步,拉着谢景到边上去,低声说了几句话后才回来。

    谢家人不知道谢父到底说什么,刚想问,注意力又被谢景递来的包袱吸引,当着人面就打开了包袱检查,看到里面的确放着一百两银票和一些细软后才放下心来。

    这会儿谢家人也不想着和谢景多扯关系,生怕那些兵卒们又找上来,赶紧收拾好包裹,两下无言,谢家人直接转身继续出发。

    谢景就站在原地,看着谢家人慢慢远去的身影,谢父还搀扶着边上的谢母,一副互相扶持的模样,他的心里觉得可笑又可悲。

    谁能想到,谢父对自己的小儿子这么苛刻,竟然是因为他自己都不确定,谢景是不是他的血脉

    当初逃荒时,一群逃荒百姓为了安全避险,都是群居。

    一大张油布铺在地上,大家都睡在一处,好的时候还会注意一些,男的跟男的睡在一堆,女的跟女主睡在一堆,或是以家庭为单位睡在一处。

    但不好的时候,尤其是一旦遇到悍匪黑兵的时候,慌不择路之下,能逃出来都算是运气好的,自然顾不得什么男男女女的避忌,脱力之下胡乱睡作一团都是常有的事。

    这一点在逃荒的时候自然无人在意。

    但等到谢家人定居在了桃花村,这一点就在谢父心里成了一个结。

    偏偏原主生下来后,像极了亲娘,却不像亲爹。

    谢父更加放不下。

    刚好,谢母因为难产迁怒于小儿子,谢父顺理成章也忽视原主,等到后来,原主越长大越像亲爹的时候,这么些年的忽视和压榨苛刻都成了习惯,也改不掉了。

    这理由说出来,恐怕都要叫人笑话。

    但事实就是如此。

    枕边人时刻怀疑自己的清白,却又不明说,当初村里不少人都觉得,谢母刁蛮,谢父是因着疼惜妻子才对小儿子漠不关心,再看现在老两口互相搀扶着回老家的样子,谢景只觉得一阵可笑。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