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9、团宠福宝的炮灰二叔(17)
    也就在谢景关了院门之后没一炷香的时间, 谢江终于晃晃悠悠一路打听着到了附近。

    他从生下来起,除了逃荒那阵,就没走过远路, 加上谢母总觉得亏了他, 早就养成了一副农家少有的文人身子, 如今走了这么远路, 到了附近的时候,连喘气都有一下没一下的。

    眼看着快到小弟院子能休息片刻了, 他却浑身一震。

    他身体前所未有地灵活,扭了个身子就拐到了边上的小巷子里。

    然后探出一个脑袋往外面看。

    只见并不十分宽敞的街道上, 两边都是差不多规格大小的院子, 唯独一家院子门外, 竟站着个一身官服的差役。

    他手上拿着一把尖刀,刀鞘直指那院子的大门。

    他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 眼神沉着, 一身肃穆。

    眼睛时不时盯着面前经过的人, 活像是要将路过的人都捉进去的样子。

    谢江在家胆子再大,到底还是个没有上过场的普通农家学生, 看了这一幕, 已经有些相信那口信说的内容。

    他咽了口口水,到底没敢直接上去敲门。

    他眼珠子转了转,绕了个弯从侧边慢慢蹭了过去。

    终于蹭到了谢景院子对门附近。

    还那么刚好,那家人竟然院门大开, 门口正坐着一个拿着烤花生篮子的老妇人。

    谢江心中一喜,低头整理了一番自己身上的书生装,然后才顶着对面差役几要杀人的眼神,努力蹭过去。

    “婆婆好。”他倒也深知在外做戏要做全套, 直接对着老夫人拱手低头弯腰作揖,整个就是很有礼貌的样子。

    这老妇人就是姜婶。

    早得了谢景的嘱托,她看着谢江表情温和“这位后生,有什么事情吗”

    谢江一看人态度好,立马就打蛇上棍问谢景的事情。

    姜婶先是深吸一口凉气,仔细上下端详了一下人,这才开口道“你问那户人家的事情做什么那家人可惹了事儿了,那天我就在这里看得真真的,衙役们将他送回来,当着大家伙的面宣布他最近不能出门,还对我们说,谁要是私自往来,就一并关进去”

    姜婶讲故事的本事可好得很。

    一番话配上表情神态,直接把本就有所怀疑的谢江说得两股战战。

    “果真如此严重”

    姜婶不明所以“是不是如此严重我怎会知道,不过这几日来,谁也不敢招惹那户人家,看起来是还蛮严重的。”

    谢江早就不能仔细判断了,他自己是考生,明年还准备下场,一旦家里有个犯罪的小弟,恐怕就算是考中了也很难保住功名。

    他草草与老妇人道别,也没想着上前找那差役试探一二,转身就离开了。

    回桃花村时,谢江故意走了小道,没和任何人撞上。

    谁都不知道,那天一个大白天,谢家人没去上学没去下地,一大家子锁在家里谈了什么。

    只知道第二天一早,谢父就带着一家人,在村长的主持下,以隔房堂兄早逝没有子嗣为由,将分了家的小儿子谢景过继给了隔房堂兄。

    谁都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连一向不爱做声的村里老人都议论纷纷。

    “哪里有过继儿子给人,儿子不在场的”

    “我看了,就是为了之前那差大人说的二小子惹了事的缘故啧啧,可真是父慈子孝”

    又有人争辩“到底是二小子不当心惹了事,总不能叫爹娘因为他惹事受难,再者说,他哥可还要考试呢”

    最先开口的人第一次“tui”了一口“有好事的时候没想着,有坏事第一时间撇清关系,我倒要看看这家人以后能有什么好出息”

    说归说,谁都不敢在祠堂大声喧哗。

    谢家不是桃花村本土村民,又是逃荒来的,根本没有什么族谱和祖先牌位。

    如今谢父一口一个隔房堂兄,谁都不知道,这隔房堂兄到底存不存在,到底隔了几房。

    连村长都看着谢父言语郑重“谢老哥,你可以想好了,这过继出去,按照你说的隔三房,以后二小子是好是歹,可都跟你这隔了三方的亲戚没有关系了。”

    当朝律法写得明明白白,只要不是谋反等大罪,一般犯罪论处,上下不过三代。

    谢父喉间有些痒,下意识就要摸腰侧的眼袋,却又很快停住动作。

    他的眼睛有些浑浊,手指遍布老茧,看着是一个再老实踏实的老农。

    如今却要做这样不厚道的事情。

    谢父自己心里也虚,但是想了想大儿子的前程,到底还是沉了沉气“想好了,签吧”

    这话一出,事成定局。

    村长握着毛笔,在谢父的所谓族谱上狠狠画下一道,然后在隔房添上了一个名字谢景。

    这消息谁都没想瞒着谢景。

    早上谢家一从祠堂离开,村长就找了个腿快的小子赶去镇上通知谢景。

    自己一人回了张秀才那,却是唉声叹息不止。

    他原本也以为谢景是惹了事,但光是听张秀才说的,就可以知道,二小子估计是跟上回一样,又是敬献了什么要紧的东西,估计是比上回那木犁更加要紧的东西。

    他不说也是因着那次差役来送口信时,谢家人的反常反映。

    他虽然作为村长要守着村里人的底线,父慈子孝是基本,但他也不是什么老顽固,若爹娘不慈,子孙也没必要固守愚孝。

    他也想看看,已经知道了谢景有些本事之后,在知道了自己小儿子可能惹了灾祸的时候,谢家会商量出一个什么办法。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最后商量出的,竟然就是将人过继出去

    实在是可笑又可悲

    谢景收到消息的时候,还不知道村长在心里同情自己,只觉得浑身一轻松。

    从得了那爵位和金银之后就开始筹谋的计划,总算是起到了该有的作用。

    他脸上半点没有显露出来,甚至对着那来跑腿的小子故意愣了愣,好似连表情都晦暗了一些,良久才好似反应过来似的“哦、 哦,对,我知道了是该这样的”说着,声音越来越低,整个人就像是一朵蔫了的蘑菇,连来跑腿的小子都不敢多说话了“谢大哥,话我带到了,那我先走了啊,不然天晚了就不好走了。”他一边说,一边斜眼小心翼翼看了眼一直守在自己身边的差役,被官爷盯着,他连走路都快不会了。

    话刚说完正要转身走,就见原本还像是一个晦暗的小蘑菇一般的人,好像振作了一些,脸上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转身从屋里拿了一个篮子出来给他“给你带回去,你自己拿点,再拿点给村长用,就说就说”

    他整个人都茫然无措,嘴唇都在微微颤抖,好像下一秒就要晕倒过去,半晌,才好似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就说我一切都好,我就不回村里去了,这包银子帮我送去谢家,就说是谢谢养育之恩吧”

    小子也是真怕出事,赶紧应了声,提着篮子转身就跑。

    一边跑还一边忍不住心里叹息。

    “谢家哥哥以前也是个很孝顺的哥哥,他们村里谁不说他人老实厚道,如今却被逼成这样,还要安慰自己和村长。”

    这小子自己也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相对来说也不受重视,如今更是仿佛同仇敌忾一般骂了骂那谢家的人不厚道。

    等顶着月色到了村长家,小子才掀开了篮子上布,惊诧地发现,那里面竟然是好厚一沓的细棉布,棉布上还放着一盒糕点,看着就是镇上那种又贵又香的糕点,也不知是谁做的,隔了这许久竟然还能闻到细细密密的香味。

    小子闻着那味道,脱口而出“谢家哥哥真大方”

    村长却叹了口气,看着那包足足有二十两的银子“可惜,这厚道儿子没碰上厚道爹娘。”这话也就在这家里自己说说罢了,要在外头说,保准惹事。

    小子也忍不住点头附和,眼睛却看着那糕点,转都不会转了。

    看得村长一阵气笑“得了,今日也辛苦你了,你把这篮子直接提回家去吧。”

    小子还急“谢家哥哥说有一半给村长您的”

    村长也是累了“不用,都给你吧”说着,就挥手送小子出门,“快家去吧,你爹娘都该等急了,这糕点拿回去叫你爹娘尝尝。”

    小子一边努着嘴嘀咕“他们才不会着急。”一边却看着那糕点心花怒放,终于还是耐不住诱惑力,高高兴兴提着东西离开了村长家,心里却是暗下决心,明日一定要和小伙伴们好好说道说道谢家哥哥的大方厚道才是

    总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谢景感觉连一成不变的院子都好看了许多。

    加上陈婉娘厨艺极好,会做一手好糕点,待在家这些日子,谢景竟然还生生养胖了些。

    看着每日忙碌的陈婉娘,谢景心里也有了个念头。

    他这次选择了,也是知道在这个年代,百姓私自研发武器是多大的事。

    将拿出来,一是为了趁此机会与谢家切割,以后福祸两清,二十两看着不多,但对如今的农家人来说,都足够一家老小吃嚼很久了。

    二来也是为了给自己谋条路。谢景从小没念过书,不识字,就算是现在开始学,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成的,加上科举考试还有诸多因素影响,他也不敢保证福宝后期不会影响到他的考试运气。

    所以,他一开始拿出曲辕犁就是为了能名正言顺在上面留下一个“谢景善制械”的印象,这次再拿出一个,也算是有个由头。

    一把三发已经足够让京城的人重视他的存在,按照他的猜想,那些人应该也不会将他这样的人随意放在乡野之间。

    如果他没想错的话,这次虽然是冒险,但有了上次曲辕犁的功劳,京城的人应该会将他放在眼皮子底下,既方便看管,也能看看他还能不能做出其他东西来。

    这个安排正合他意

    唯一让他犹豫的便是陈婉娘该如何安排。

    作者有话要说  改个错字,顺便请个假,今天白天心血来潮去练了个臀腿,回来就只能躺着了,根本动不了,明天上午补今天的章节,明天晚上正常更新明天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