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5、035
    老丁拎着锣, 笑的憨厚老实,但钱晴知道这货脑回路一向清奇。

    第一次见老丁的时候还是周皓带着他来的,那年刚进厂没多久的周皓满脸不爽被老丁拉着去吃饭, 多年不见的发小在改革开放不到两年的时候就染了一头黄毛, 上身穿着大背心, 脚上是一双皮凉鞋。怎么看都不是个正经人。

    喝大了之后老丁就地给钱晴鞠个躬。

    “嫂子, 看这事闹的,我来之前也没准备东西, 要不我给你吹一首吧。”

    还不等周皓阻拦,这货就从包里翻出一个

    唢呐。

    然后旁若无人在饭店里吱吱哇哇吹起来。

    钱晴

    周皓艰难解释“他家以前是给人送葬迎亲的龟兹。”1

    老丁年岁跟周皓相当,俩人小时候一块长大的, 后来周皓进了城做工人, 老丁则是上到小学毕业就在家继承家业。

    有的人嫌龟兹晦气, 但当地有个习俗,就是给自家孩子认个龟兹干爹能保孩子平平安安,所以别看老丁二十出头, 却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干爹了, 在村里也没人叫他小丁,都是管他叫老丁。

    老丁是最早出门找前程的那批人,那一年他除了一身衣裳带一头黄毛, 手里只有管周皓借的五十块钱,一头扎进时代的大浪潮里。

    这几年虽然没见,但两边不少来往送礼。老丁眼见着日子过的不错,往周皓这里寄的东西越来越贵。

    也许是红白喜事见多了, 老丁这人对在大庭广众之下敲锣简直是一点负担都没有。

    钱晴看周围人一脸看稀奇的样子,就差捂着脸了。

    “走吧。我们先去找个地方住下。”

    如果是田雪在这里,一定能找到一个词汇精准形容。

    太尼玛社死了。

    老丁招呼几个人收拾东西, 嘴上跟钱晴解释“嫂子你不知道,这几天这头乱的很,我也是怕你找不见。”

    前段时间刚毙了几个,说是在车站这头看见女的就上去搭讪,不行了就上手撕扯,说是对方是自己的老婆。

    周围人一听这样都不会管,女青年弄走了就找不到。

    要不是家里人来找,谁也不知道人丢了。

    老丁把钱晴手里的包拎过来,又从钱雨手里抢过来另一个包。脚步稳健带着她俩在人流里乱窜。

    火车站边上有几个公安的侉子摩托在,前几年公安出去办案都是用的自行车,小车都很少见,也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换了侉子。

    白色的大铁疙瘩,仿照苏联72型三轮摩托和宝马r71型军用摩托制造出来的三轮摩托。虽然是仿造,性能却不差。

    几个公安穿着军绿色金色纽扣领子上带着两道红色的八三式警服,站在广场边上盯人。

    老丁一边走一边给她介绍“前几天逮着人之后这边就安排执勤了,但是俩广场,多少有点看不过来。”

    省城比y市热闹许多,路边的高楼也多,街上做小买卖的简直能把路给堵了。

    卖饼卖饭卖茶叶蛋,烟摊玩具摊各种都有。

    尤其是顺着火车站着一条路,卖小吃的叫嚷声就没断过。

    老丁给她们送到一个招待所,又匆匆出去给她俩买了饭回来。

    “刚才没问,嫂子,这位是”

    钱晴拉着钱雨给他俩介绍“这是我姐,跟我一道来省城进货的。”

    老丁立马油嘴滑舌了起来“咱姐啊,怪不得跟嫂子一样漂亮。”

    吃过饭,老丁就搬个凳子坐她俩面前,问道“嫂子这次来是想进点什么东西呢”

    “都看看吧,士要是了解下省城的市场。”

    老丁认认真真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那我明天带你们先转转,城里进小玩意儿的地方在十四中那片,什么小孩玩具零食笔和本子都有。衣裳一般都是在银楼那儿,有个大市场,走零卖也走批发。你要是想弄点什么电子钟点子表的,可以往省大那边找,那头有走量的,都是从南方进回来的货。”

    钱晴倒是没料到,这才短短几年时间,省城已经有了这么大的进步,连分类的市场都有了。顿时升起了另一种想法,问他“省城这边有服装厂没”

    老丁摆摆手打消她的想法“咱们做个体户的,想从人家厂子直接拿货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个体户自己开的私人厂子,但私人厂子少,人家东西不愁卖。”

    钱晴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她平时也听广播,自从八月份那次大会开完,但从油田上都能感觉到一些变化,过去是国营厂子不跟私人批发,但没准现在有改变呢

    第二天开始,钱晴就拉着钱雨到处转悠,从小摊逛到工厂,从厂子又逛到批发的市场。

    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擦踵,批发的市场里,不乏端着饭碗还在扯着嗓门喊的人。

    “进价就是一双五毛,没得少”

    “哎哎哎,别上手,那可是腈纶的”

    “一百件起批,低于一百就别问了”

    “新到的棉袜,鹏城到的新款”

    钱雨目瞪口呆,只觉得仿佛有一扇大门在她面前缓缓打开。

    跟日复一日的乡下生活不同,这里的世界热火朝天,不管是大嗓门骂人的妇女,夹着包的客商,还是扛着卸货的小工,脸上都是一片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钱晴挨个小摊看过去,有看上的就停下来跟人家摊士聊两句,不说买也不说不买,就是一味的看。

    夏天的旺季过去了,秋冬装市场对比夏天总是冷清点,市场上卖围巾和帽子的最多。

    大拉毛围巾,一条进价都要十块钱。但还是有一堆客商围着看,比比挑挑花色款式。

    帽子就是雷锋帽,顶多是换换大小,照样也是一堆人排着队挑。

    还有前几年买都要排队,买一顶花一个月工资的羊剪绒帽子。

    改革开放之后,羊剪绒帽子也没那么难买了,不过在本省,羊剪绒还是稀罕货,虽然贵,却也有客商去挑。

    钱晴转来转去,心里盘算着,这些东西倒是都能买点回去。

    大拉毛围巾在供销社里一条二三十,买回去肯定不愁卖。雷锋帽不稀罕,羊剪绒估计也能有点市场。另外她还看见一种耳护,不同的是全都是小号,应该都是童款。

    两人从市场出来,又去往卖小商品的地方转。

    十四中周围倒是没有跟银楼一样人多,摆摊的用凳子撑着几块木板,木板上面放着形形色色的样品。

    里头带一小片颜色的玻璃珠子,铁皮小火车,还有带皮筋的小车

    吃的东西也各种各样,大包大包五颜六色的糖果,山楂片,泡泡糖

    笔和本子也有,还有几样款式看上去就可爱的动物形状橡皮擦。还有几把造型可爱的尺子,几种颜色鲜艳的文具盒。

    摊士在屋里,身边围绕着几个一看就是来进货的,正眉飞色舞跟人介绍。

    “热水一泡就能吃再不然就拿手捏碎,吃起来跟锅巴一样,嘎吱嘎吱的”

    “一包两毛钱,里头还有画片,进回去肯定好卖”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龟qiu兹本来是一个西域国家的名称,后来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他们的乐器,其中一样就是唢呐。有的地方就拿这个名字代指吹唢呐的人,现在还有人这么叫。

    这一部分写的非常慢,八零年代初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方便面也是八零年我国才有第一条生产线,后来一直都是当做奢侈品改善生活吃一下,并没有立即推向火车站这些地方。直到九零年代才慢慢占据大片市场。

    这里算个私设吧,把干脆面提前几年弄出来。

    非常抱歉,少了一千字,自罚明天加一更。感谢在20211025 09:11:5120211025 21:24: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莫失莫忘 20瓶;娘口酱i 15瓶;君住长江头、北冥有鱼 10瓶;馒头今天好方啊、金俪炫 2瓶;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