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9、你和他不愧是夫妻
    各家各户十三岁以上的男子去从军, 镇上学堂里的学子一下子少了一大半。

    去从军的人多是家里的长子,各家悲痛之余,也得做好两手准备,许多人咬咬牙, 又把家中幼子送去了学堂。

    总归家里要有一个读书的孩子, 万一哪一天有了功名,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因此,现在在镇上学堂读书的学子, 大多年纪不大。越小的孩子越金贵, 不管是穿衣, 还是吃饭,都不能随意应付。

    富裕人家的学子,吃不惯学堂里的菜肴, 会有奴仆来送饭;家离学堂较远且家境贫寒的学子,为了省钱, 一般是家里人给他们送饭。

    总之,每到饭点,镇上学堂门口围满了来送饭的人。

    望着这一幕, 一个想法浮现在喻纾脑海, 她加快脚步, 回去了裴家。

    喻枝迎上来, “姐姐, 你回来了”

    喻纾笑着道“给你们买了些糕点, 你和芙儿、林儿分着吃。”

    “好。”喻枝把油纸包里的点心接过来, 放到了院中的石桌上。

    裴林和裴芙也在石桌旁坐着,两人看起来精神不大好。

    喻纾走过来,“娘在家吗”

    裴芙摇摇头, “二嫂,娘和大嫂去了地里,说要看看地里的菜长得怎么样,大哥出去做木活了,都不在家。”

    喻纾轻轻拍了拍裴芙的肩,“你和林儿这是怎么了看小嘴鼓的,都能吊一个油瓶了”

    裴芙小脸皱着一团,“二嫂,娘要把我和三哥送去学堂,你觉得我们要不要去学堂啊”

    原来是为这件事在发愁,喻纾柔声道“你们想去吗”

    裴林和裴芙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一个一个来,喻纾看向裴林,“林儿,你想去学堂读书吗”

    裴林摇摇头,“不想。”

    喻纾不解地道“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裴林挠了挠眉头,他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子,几年前裴母也把他送到过镇上学堂一次,但看到书本他就想打瞌睡,夫子讲的东西他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他在学堂待了几天就待不下去了,上课的时候昏昏欲睡,下课的时候反而有了精神,跟着学舍里那些学子出去捉蛐蛐,一捉就是大半天

    看他实在没有读书的天分,裴母气得不行,让他回家了。

    再者,二哥的功课很是出色,每次堂考都是第一,家里有一个读书人就行了。

    因此,裴林并不想去学堂读书。

    可是,二哥去从军了,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他得为这个家做些什么

    喻纾还在等裴林的回答,只见裴林纠结了一会儿,突然站起身,“算了,二嫂,娘要是想让我去书院,我就去吧。”

    说完这话,他跑了出去。

    喻纾喊了一声,不见裴林回来。

    没办法,她又看向裴芙,“芙儿,你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对我说出来,不要藏在心里让自己难受。”

    裴芙绞着手指头,低着头,“二嫂,其实其实我挺想去读书的,二哥休沐回来的时候,也常教我读书识字。只是只是”

    喻纾接过话,“你是不想浪费家里的银子,对不对”

    裴芙点点头,“是。”

    裴芙闷声道“去镇上读书,半年的束修是三两银子,一年就要六两银子。我又不能考取功名,又不能为家里争光,这些银子用在我身上,纯属是浪费。”

    喻纾浅浅一笑,“怎么会是浪费”

    “读书,往大处说,可以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往小处说,不管是出去买东西,还是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咱们知道的东西多了,也不会被人骗了不是”

    “书里,也有许多可以让人谋生赚钱的东西。”

    “ 你若是担心浪费银钱,那你可以先在学堂待半年,这半年里,你好好利用和珍惜这段时间,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裴芙迷茫地道“比如呢”

    “这可太多了。”喻纾笑着道“你好好练字,便是不读书了,可以给人写信,也可以抄书赚银子;学堂开设的还有算学,你若是擅长算学,还可以去镇上铺子给人算账,也可以与人合伙做生意;若你文采斐然,你还可以写话本子拿到书肆售卖;在学堂待的时间久了,你也可以去大户人家的家塾,给那些女学子授课。”

    “即便这些你都不精通,只要你读过书,不管是说亲,还是做其他事情,你的选择都会更多些。”

    “不过是几两银子的问题,多几两少几两,不会让咱们富甲天下,也不会让咱们饿着肚子,你就放心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听着喻纾的话,裴芙面露向往,眼睛发亮,盯着喻纾,“二嫂,你可真厉害,会刺绣,又会读书如果我像你一样厉害就好了。 ”

    喻纾轻笑着摇了摇头,“这不算什么,抄书刺绣,其实也算是体力活,费眼睛又费脑子。倒是你二哥,是真的厉害,他去县学一年就积攒了不少银子,他给县里一户人家的小郎君辅导功课,每个月都有好几两银子呢”

    裴芙嘿嘿笑起来,“二哥确实厉害娘没读过书,爹是个大老粗,我也不是聪明的人,二哥却是我们家最聪明的人。一本书摆在他面前,他匆匆翻一遍就能记住里边的内容。爹爹说过,裴家祖上也出过这样的人,二哥可能就是继承了老祖宗过目不忘的本领和智商。”

    “ 还有,娘生下二哥的那天晚上,还做了一个梦,梦里,裴家的老祖宗非要教二哥功夫,还说二哥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第二天娘就在屋里给裴家老祖宗磕了几个头。”

    喻纾被逗笑了,根据裴芙的话胡乱脑补了一通,裴渡出生那天,裴家历代的老祖宗聚在一起盯着他,不会是看这个小娃娃长得玉雪可爱,才要教裴渡功夫吧

    提到裴渡,喻纾生出好奇,“那你二哥小时候调皮吗”

    “可调皮了。”裴芙道“当时我们还在县城里住,街上那些和二哥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整天跟在二哥屁股后面。他们可坏了,爬树摸鱼,还一户一户敲街上邻居家的大门,等人家开门了,他们跑走了。”

    “二哥那时候也就是五六岁吧,他回到家,邻居找上门,娘狠狠揍了他一顿。后来,爹爹战死的消息传了回来,二哥一下子就变得稳重了,再也见不到他顽劣的样子了。”

    喻纾抿唇笑了笑,裴渡竟然还有这般顽皮的时候

    把话题转回来,喻纾鼓励道“你二哥厉害,你也会很厉害的。芙儿,读书的机会难得,不要想那么多,只要你想,那你就放心去学堂,银钱的问题,自然有我们这些大人操心,刚好枝枝也要去,你们俩也是个伴儿。”

    裴芙脸上的迷茫散去,“谢谢二嫂,我想通了,你说的对,我不能畏手畏脚放弃这个机会。”

    裴母和高氏回到家,看到喻纾、裴芙和枝枝在院子里坐着。

    裴母进来院子,“你们在聊什么呢”

    喻纾起身,接过裴母挎着的篮子,“娘,您歇着吧。”

    “是关于林儿和芙儿去学堂的事情。芙儿想通了,她要去学堂读书,至于林儿,他也答应了,但我看他的情绪好像不太对。”

    裴母不在意地道“不用管那个混小子,等他去学堂待几天,心收了回来,就没事了。”

    看到喻纾悠闲自在待在家里,高氏又有了闷气,“弟妹,我和娘在地里又是摘菜又是锄草,你在家倒是悠闲。”

    都是裴家的儿媳妇,凭什么喻纾不用下地干活

    还有,喻纾想出来的那个法子,功劳大干活多的才能多吃饭,高氏快气死了。

    就因为喻纾,她硬生生被饿了好几顿,四肢发软浑身无力,感觉下一息就能晕过去。

    饿肚子饿到极致是什么滋味,托喻纾的福,高氏体会到了,并且以后再也不想有这样的经历了。

    “大嫂辛苦了。”喻纾不和高氏计较,弯了弯眸子,往铜盆里舀了几勺干净的清水,“大嫂快来洗洗手,休息一下。”

    “怪不得咱们地里的菜比别家的新鲜,也比别家的好吃,都是大嫂的功劳,大嫂可真厉害。”

    望着喻纾脸上灿烂和善的笑,高氏有些不自在,“这有什么厉害的,村里哪个人不会种菜啊”

    喻纾笑着道“我就不行,我以后得跟着大嫂多学学。”

    高氏很不自在,这还是第一次因为她种菜好而有人夸她厉害,她下意识道“你要是喜欢吃咱们地里的菜,改天我再多种些。”

    说完最后一个字,高氏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她刚刚说的是什么话,她是脑子抽了吗

    喻纾让她饿了好几顿,都快饿死了,她还要给喻纾种菜吃

    刚刚那句话,一定不是她的心里话

    喻纾又弯着眸子,“谢谢大嫂,下次你去地里的时候叫上我呀,咱们一起去。”

    她在裴家一天,便是裴家的儿媳妇,和高氏是妯娌,关系自然不能太差。

    起初,高氏不让裴森去从军,又闹着要分家,可以看出来高氏是一个比较精明闹腾的人。

    但为了不饿肚子,这段时间高氏不怎么提分家的事了。

    只要有一口吃的,其他都好说,说明高氏这个人没有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所以,喻纾也不想与她交恶,若两人一见面就瞪着对方,多累呀

    见喻纾和高氏有说有笑,裴母也很高兴,“快到中午了,该做饭了,我去把口粮拿出来。”

    喻纾拦着她,“娘,您别急,我有事与您和大嫂商量,这是我买的糕点,你们先垫垫肚子。”

    裴母没动桌子上的花生糕,倒是给高氏拿了一块,“你大嫂喜欢吃。”

    而后,裴母道“阿纾,有什么事要商量啊”

    喻纾道“我看每天中午会有很多人给镇上学堂的学子送饭,这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可以做些小生意。”

    裴母仔细听着,“什么生意阿纾,你说来我听听。”

    “咱们可以摆一个摊子在门口卖卷饼和饭团。镇上学堂的学子,家境差的,到了饭点会吃家里送来的饭,家境好的,去外面酒楼解决午饭问题,家境不好不坏的,一般就是在学堂里的食肆用饭。”

    “不管在哪儿吃饭,一来是会吃腻,二来,总让家里人送饭,遇上下雨下雪天,也不方便。我想着咱们摆个摊子,卖些卷饼和饭团,做的量大实惠一点,买的人应该不会少。”

    “卷饼”裴母皱着眉,“你是说摊一张饼,然后往里面加些菜”

    喻纾点头“对,可以加辣酱和素菜,比如豆芽、豆皮、青菜、酱萝卜丁等,也可以加一些卤肉和鸡蛋。”

    裴母问道“那饭团该怎么做”

    喻纾解释道“多蒸些米饭,把红萝卜丝、煮熟的玉米粒、切碎的油条丁等放进去,卷成一团后,再在外边抹一层酱。又美味又能填饱肚子。”

    裴母好奇,“ 卷饼我知道,但饭团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喻纾知道这些,要多亏魏若雪见多识广,“我娘去过京城,她见别人这样做过,我读书那几年,她给我做过几次。”

    “ 去过大地方的人就是知道的多。”裴母感叹道“京城都有这种吃食,说明还是挺受欢迎的。”

    “ 不管做卷饼还是做饭团,都是小本生意,赚银子嘛,估计也赚不了多少,但是肯定也不会赔什么钱的。”喻纾询问道“娘,您觉得可行吗”

    裴母抿唇,“让我再想想。”

    顿了下,裴母突然道“你和渡儿不愧是夫妻”

    喻纾一愣,“娘,什么意思啊”

    “渡儿在镇上学堂读书的时候,也向我提过一嘴,说以后可以来这里摆摊子,做个小生意。”裴母道“不过我没往心里去,也就是今个你提起了,我才想了起来。”

    “裴渡”

    喻纾忙改口,“夫君也这么说过”

    裴母点点头,“是啊,渡儿去学堂的头一年,我去给他送过饭,你大哥还有林儿芙儿也都去送过。那时候他说想做小本生意的话,可以来学堂门口做。但那时候家里就我一个长辈,忙不过来。”

    “后来,渡儿心疼家里人,加上渡儿和学堂食肆里的厨子关系还不错,那几个厨子挺照顾他的,每顿都会多给他盛些饭,渡儿便不让我们去送饭了。

    “可能是那些厨子看他功课好,才这么照顾他的吧”

    喻纾憋笑了一下,这件事她也是知道的,那时候她还没从学堂退学。

    那些厨子照顾裴渡,可不是因为他功课好。

    裴渡去食肆打饭的时候,总是温文尔雅的模样,不插队也不喧哗闹腾。

    对着打饭的大娘笑的很是温煦,打饭的大娘给他多少,他就拿多少,从来不多要一点。

    不过,一看见他脸上的笑,盛饭的大娘下意识就会给他多挖一勺菜。

    裴母好奇地道“阿纾,你笑什么”

    喻纾忍不住了,“娘,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厨子之所以照顾夫君,不是因为他功课好。”

    裴母问道“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他那张脸。”喻纾笑起来,“虽然那时候夫君年纪不大,但学堂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挺喜欢夫君那张脸的。”

    裴母

    裴母和高氏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 这小子那张脸,确实惹眼,他小的时候,我带着他去逛街,出去一路,他就被人捏了一路的脸,从那以后他就不爱跟着我出门逛街了。”裴母臭美地道“渡儿随我,不随他爹,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枝花呢”

    喻纾附和道“您现在也还是咱们村里的一枝花。”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926 22:45:3720210927 15:54: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有个双层下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