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章 双玉亲事
    姜幼白跟着梅氏去了荣国府,先去拜见贾母。

    “好好的孩子,怎么会两个一起病了”梅氏不解的问道。

    贾母叹息一声,吩咐一旁的王夫人,“姑太太来了,你就陪着去瞧一瞧宝玉和林丫头。”

    “是。”王夫人答应着起身和梅氏一起出来。她愁容满面道“家里这些日子也不知怎么了,几个孩子三灾八难的没个消停。”

    梅氏道“莫不是冲撞了什么”在她的印象里林黛玉一直身子不好,病了也是常事。倒是贾宝玉,一个男孩子怎么也一直病恹恹的。

    大户人家都比较迷信,更别说王夫人还是个信佛的。因此听着梅氏的话不免心里一动,“也是这些日忙乱疏忽了,明儿我就打发人去庙里问问去。”

    梅氏道“不止庙里,钦天监那边也托人去问一问,好歹能放心些。事关家里的孩子,可马虎不得。”

    “这话很是。”王夫人真心实意的认同梅氏的话。她年过半百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有个好歹,她这辈子都要没了依靠。

    跟着王夫人进去怡红院时,宝玉屋子里簇着一屋子的丫头,端茶的,捧香的,屋里一片莺声燕语。

    王夫人面色有些难看,宝玉病了,这些小蹄子却还引着主子玩乐没个正经。只是顾忌着在亲戚跟前,没有发作。

    丫头们一见她,都鸟悄地退出去了,只余下两三个丫头。

    袭人,姜幼白是见过,另一个眉梢微挑的她就不认识了。她竟还见到了紫娟也在这里。

    不免有些惊讶,不是说林黛玉也病了么,怎么贴身丫头却不在跟前伺候

    心里这般想着又转去看贾宝玉,此时他正躺在卧榻上与王夫人和梅氏说话。见了姜幼白不由有些高兴,“怎么姜姑娘也来瞧我要知我病了你能来,我这病早就该得了。”

    听着这傻里傻气的话,梅氏面色有些不自在。王夫人也难堪。平日倒也罢了,好歹都是一起长大的姊妹,说这些话旁人也不会听见。可安阳郡主是什么人,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让人误会。

    宝玉这性子实在让人头疼,王夫人正尴尬的不知如何是好时,就听姜幼白转身问紫娟“你们姑娘可好些了怎么春上了还病”

    王夫人听着就松了口气,听见紫娟回道“自从宝二爷病了,我就在这里伺候,姑娘那里并不知情况如何。”

    姜幼白听着惊讶的看向王夫人,王夫人不免解释道“宝玉这孩子生病惊悸,每每只有紫娟陪着才能入眠,老太太便做主让紫娟这些日子伺候宝玉。”

    这样啊。

    姜幼白听了忽然想起原著里好像也有这样的情节,贾宝玉为林黛玉生了病。原本这是个能让贾母为两人主婚的机会,可惜被薛姨妈破坏了。薛姨妈假认林黛玉为义女,稳住了为林黛玉的亲事着急的紫娟,但过后又将两人的情义说成是兄妹情深,这才让王夫人顺水推舟压下了两人的亲事。

    贾宝玉养了几日病,其实已经没有大碍了,姜幼白记挂着林黛玉那边,就提出要去看一看她。王夫人便也陪着她和梅氏去了潇湘馆。

    事实上,林黛玉比贾宝玉的病重多了。她原本就是个见风就倒的身子,更别说如今又添了些症候。

    梅氏怜惜的安慰了林黛玉好好养病的话,才由王夫人陪着出去了。姜幼白就留下来陪着林黛玉说说话。

    “你究竟是怎么了怎么天热起来反倒病了”姜幼白虽心里有了猜测,但还是问道。本来按正常逻辑,林黛玉的前身是草木之精,每到秋季或冬季的时候她会随着季节的效应枯萎生病,反倒是春天的时候草木都生根发芽,她也该适时的好起来才对。怎么反倒病得越发严重了。

    林黛玉撑着身子做坐起来,面色隐隐发白,“还不是紫娟,她害得宝玉病了,我跟着忧心了几日也就有了症候。”她说着将紫娟吓宝玉的情形说了一遍。

    姜幼白听着笑了,黛玉嗔怒道“这丫头做了这么该死的事,你还笑得出来。”

    姜幼白摇头,道“我是欣慰你身边总算有个不傻的了。”

    黛玉不明所以,姜幼白就解释道“紫娟这丫头一心为着你,她能想出这法子将你和宝二爷的情谊挑明了也好,省得将来不明不白的大家装了糊涂。还有宝二爷,他既然能为你病了,也算你没有白白为他痴心一场。”

    黛玉黯然道“宝玉的心意我是知道的,只是我这身子到底是个拖累。外祖母虽疼我,但只怕心里也为难。”

    姜幼白意外,没想到自己之前点了一句,黛玉都能想到这里了。也算没有白费她的心意。

    她开解道“你这身子除了胎里的弱症,多是你自个儿忧思成疾作出来的。你整日待在这一亩三分地,所思所想不过是你和宝二爷的那些事情。你又爱生气,今儿一场明儿一场,好好的人也都抑郁了。正经说起来却也不是什么大病。”

    她说的这些,黛玉何尝不知道。只是情不能由己,她天生就是个悲春伤秋的性子。

    姜幼白摇着头,心里叹气。黛玉和贾宝玉纠缠这么些年却最终都没有个结果,这就是黛玉心里的症结所在,只有解开这个症结才能让她彻底放松心境。

    黛玉还病着,精神短,姜幼白陪她说了会儿话就出来往贾母处去。

    此时贾母屋里不仅凤姐儿和李纨都来了,连薛姨妈也带着薛宝钗陪坐在一旁。

    只听贾母正与梅氏解释宝玉的病因,“紫娟那丫头不知事,在宝玉跟前提了一句黛玉要回家去的话,宝玉信以为真,便病了。”

    姜幼白轻轻过去,坐在梅氏身边。梅氏听着贾母的话不由愣了愣,她还真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见她惊讶,凤姐儿就笑道“姑母不知道,还有比这更奇的事儿呢。前阵子我们林姑娘病了半宿,宝玉也是半夜觉得心口疼。还是林姑娘病好了,宝玉才说自己也不觉的心口疼了。”

    梅氏听得目瞪口呆。

    王夫人的面色就有些勉强,薛姨妈看了眼上首的贾母,笑道“这两个玉儿是自小一块长大的,两兄妹也都是离不开彼此的。就像我们宝丫头,自她哥哥走了,每日恨不得念叨几十回。”

    王夫人附和道“可不是兄妹情深么,宝玉平日里有个什么吃的就喜欢给林姑娘留着。”

    可是兄妹情深,还能深到一个为一个病了的地步

    梅氏想到自家女儿一向与黛玉交好,黛玉又是个可怜失母的,她瞧了一眼正低声与薛姨妈说话的宝钗,眼里闪过一抹深思。

    她笑着道“老太太前儿还操心着宝二爷的亲事,怨怪我娘家早早抢走了琴丫头。我倒瞧着眼下就有一门极好的亲事在跟前。”

    “听姑母这话是想与我们宝玉做媒了”凤姐儿笑问道。

    梅氏叹息道“一瞧见宝二爷,我就想起了我家大哥儿先时也是病的厉害,那时什么功名利禄我是一概不想的,只求能平平安安的养大他。”

    王夫人听着这话,不由伤及己身,对梅氏爱子的心情感同深受。

    只听梅氏道“古人都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宝二爷灵性十足,这样的孩子想要养护长大只怕当娘的不知要操多少心。依我看宝二爷这回病了可不就应了情深不守这句话么宝二爷离不得林姑娘的,这回是戏言且罢了,可若将来林姑娘出阁,二人分离,难不成还要让宝二爷也病这么一回不成”

    “这”王夫人先前只觉得不喜黛玉,一心想拗过老太太为儿子另聘她人。还真没想过万一真的没了黛玉,自己儿子要怎么办宝玉是她亲生的儿子,什么事都没有自己儿子的命重要。她这般想着,面上不由显出一丝后怕和迟疑。

    薛姨妈见了不由有些着急,她看了女儿一眼,就道“说来林丫头和宝玉也是极相配的,老太太先前还问我要把宝琴配给宝玉,怎奈宝琴早就许嫁了别家。如今有了林姑娘,可不是一门四角俱全的好亲”

    她这话引得凤姐儿有些惊讶的看过来。她这位姑妈平日口口生生的说着金玉良缘,一心想让宝钗进了贾家的门,今儿却又说出这番话来,可不是让人好奇吗

    她正这般想着,就听宝钗道“妈倒是只偏着侄儿,丝毫不顾及亲儿子。前儿我哥哥不还说瞧上了林姑娘,您既然做媒,怎么也不把林姑娘说给哥哥呢”

    这样的玩笑话,一时岔开了方才黛玉和宝玉亲事的话。

    凤儿姐眼里闪过一丝嘲讽,原来是以退为进她心里轻哼一声,正叹着她这姑妈的好手段,就听老太太淡淡的道“玉儿自小养在深闺,所见之人都是规矩斯文的,哪里受得住那些动辄打杀之人”

    薛姨妈和宝钗闻言,瞬间面红耳赤。薛姨妈到底老道,尚还能自持,薛宝钗一个深闺小姐头一回被人奚落到面上,此时只觉坐立不安,恨不能立时躲出去。

    眼见屋里气氛有些尴尬,梅氏不免转了话题问起进宫选秀的迎春,“听说已经留牌子了,不知宫里的封赏何时下来”

    如此岔开了话题,也将黛玉和宝玉的亲事之说岔了过去。

    姜幼白摇头,有些遗憾的叹气。也是黛玉和贾宝玉的缘份未到吧只是不知这一世木石前盟又是否争得过金玉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