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74、第 74 章 通知书
    苏清瑶见她这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模样, 反而不气了,“我跟高梧怎么了你倒是说说,咋让你一说就不清不白了。再说我跟高梧总共也没见过几面, 要说接触频繁, 我记得你以前隔三差五去找他吧”

    苏清瑶想话说道这份上, 就没必要遮掩了,“再有孙心怡你把顾景慎引到树林里是想干嘛有些事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你一肚子男娼女盗, 就把别人也想得那么龌龊不堪, 呵, 今儿我还是真的开眼了。”

    见清瑶生气,顾景慎忙辩解道,“瑶瑶,我没有, 我品味没那么差”他才不会被勾引, 只是孙心怡说手里有瑶瑶写给高梧的情书。

    顾景慎心里有点儿吃味, 虽说事情都过去了, 但他心里就是不好受,小丫头从来没有给他写过情书。

    再有这些书信若是落在有心人手里, 怕是又会让人说三道四, 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才会来这一趟。

    苏清瑶瞥了他一眼,哼了一声“你一边待着, 等会儿跟你算账。”

    锐利的目光接着看向孙心怡, “你怎么不说你不是说要揭穿我的真面目吗来,我就在这里,我们当场对峙呀。”

    孙心怡毕竟心怀鬼胎, 这下子被戳破了,仓皇的说“我说不过你,我家人还等着,我先走了。”

    “等等”顾景慎蓦然叫住她,“交出信”

    从顾景慎最后话说完,孙心怡的脸上从惊喜变成失落,踉跄一下,扭头就跑了。

    顾景慎心里本来就不爽,见信还没到手,这人居然还敢跑了,正要发火去追,大手就被软绵绵的小手拉住。

    “咦,什么信”苏清瑶倒是好奇了。

    顾景慎想起高梧,心里酸溜溜的,别过头去“没什么”

    苏清瑶心里更是疑惑,“到底什么信,你们两个私底下有书信来往”

    顾景慎压住内心翻滚的醋海,垂眸说“你跟高梧的信,情书”越说越酸。

    却听到苏清瑶“扑哧”一声笑了,等抬头看见她脸上促狭的笑容,顾景慎一滞,继而明白了,眼上蔓延喜意,“没有信,没有情书,她诓骗我的”

    “还不算傻得彻底”本来那么敏锐的人,怎么就会被这么拙略的计谋骗过来,想想就生气。

    顾景慎满眼喜意,上来就要抱住苏清瑶,苏清瑶却一闪身躲开了,“咱们的账还没算清呢,她勾搭你,你就好好地站着由着她,哼,我要是今天不到,说不定 ”她越说越生气,尤其是刚才顾景慎居然靠在树干上听得认真,还思索许久。

    顾景慎知道小丫头误会了,可是让他解释他又是无从说起,只得叹了一口气“我压根儿没听她说的,我在盘算别的事。”

    苏清瑶看了顾景慎眼里的认真,其实她早就知道顾景慎对她的感情,要不前世也不会终身不娶,可就是心里压着一口气,不发出来,心里难受,撅着小嘴说,“那你以后不许再搭理她。”

    顾景慎从背后抱住她,头垂在她的肩膀上,“嗯,以后再不搭理她。”

    苏清瑶想起孙心怡说的话,心里就跟横了一根刺,当初她听说顾景慎以前定过未婚妻,心里还愤愤许久,顾景慎他真的没有芥蒂吗

    “我当初对高梧确实有过好感,但我们私下里没有过来往,就是平时村里集体干活的时候说过两句话,后来我溺水,他的种种表现,让我看清他的人品,然后越来越厌恶”

    苏清瑶没说,前世高梧在她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屡屡出轨,她确实痛苦过,为此还大病一场,可这世他们两个真的毫无瓜葛了。

    顾景慎抱着苏清瑶,听懂言语中的晦暗,那段日子是他跟清瑶一起扛过来的,那时候小丫头听说高梧娶了堂姐,整个人变得了无生机,眼中一片黯淡,正是因为这样,他如今心里才会格外不安。

    可他也明白,从回来后,瑶瑶就跟高梧划清了界限,再无瓜葛,反而是高梧一而再再而三地纠缠,若是再有下次,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意。

    “孙心怡,她人品不行,以后你离她远点,不要跟她做朋友了。”顾景慎想到孙心怡对清瑶的欺骗,提醒道。

    苏清瑶用白嫩手指,点了一下顾景慎额头,“你也是,离她远点,她心术不正,总想勾引你。”

    顾景慎把头支在苏清瑶肩膀上,“嗯,以后离她远远的”别的女人也搭理。

    苏清瑶蓦然想到“对了,还有苏巧荷,这是他们俩个串通好的。”

    她早就感觉不对劲,只是她没想到苏巧荷居然会联合孙心怡来对付他。

    “嗯,俩人都没安好心,尤其是你堂妹,那人一看心思深,还不走正道,你以后小心些。”顾景慎在苏清瑶肩膀上,拱了拱,闻着清幽的女儿香。

    苏清瑶感觉热气喷在脖子上,觉得痒痒的,“你今天喝了不少的酒,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吧。”喝了酒,一吹风人就容易上头,还容易感冒。

    再说这大冬天,林子里寒风呼呼吹,今天为了好看,只穿得呢子大衣,呢子大衣总归不如棉袄能够遮寒。

    刚才还不觉得,现在冷风一吹,顿时觉得汗毛都竖起来了。

    顾景慎吃了酒,风一吹,整个人有些眩晕,本来还忍着,等清瑶来了,他就耍起无赖,“小丫头,我头晕,你让我支会儿。”

    苏清瑶怕家人担心,扶着他,“不成,咱们还是回去休息,别冻感冒了”说着就要往回走。

    顾景慎好容易逮住人,哪会就让她这么走,扳过身子,把顾清瑶裹紧怀里,看着葱嫩水灵的小丫头,低下头来,含住小嘴。

    苏清瑶感觉浓烈的酒味,熏得她迷迷糊糊的,许久,整个人软绵绵的靠在顾景慎怀里,唇瓣都肿了。

    顾景慎抱着她喘着粗气,胳膊遒劲的肌肉紧绷着,低叹一声“什么时候才能结婚”

    苏清瑶感觉到紧贴着她的大家伙,有些犯憷,结婚还是再等等吧

    苏柔木着脸坐着拖拉机,蹍转几趟车,最后灰头土脸地来到孟河大队。

    队里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大城市里的姑娘,啧啧,穿着小西洋装,踩着小黑皮鞋,提着精致包包,村民顿时稀罕的围上去。

    “姑娘,你找谁呀”大嗓门的周大娘问道。

    “我找顾景慎,就是下放到这个村里的顾家人。”苏柔嫌弃皱了皱鼻子,往后挪了挪站得远了些。

    这些农村人,不知道多久没洗澡了,浑身一股子馊味,再看看衣袖上的污渍,她更觉得腌臜。

    “顾家人你是顾景慎啥人呀”王秀桃站在人群中,手插着套袖里,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城里姑娘。

    “我我是他未婚妻。”苏柔皱了皱鼻子说道。

    王秀桃一听,顿时上了劲,这一段时间她可没少得罪人,娘家闹腾了一场不说,连村里人都对她指指点点。

    一听这城里姑娘的话,这下子可有热闹看了,让苏清瑶那贱蹄子目高于顶,现在人家正儿八经的未婚妻可是找过来了,她一个乡下的土包子还不是靠边站

    “我给你领路,顾家就在村口的劳改处,那地方可偏僻了。”王秀桃热情地领着路,后面跟着看热闹的村民。

    村里人皆知,前两天苏清瑶那丫头刚跟顾景慎订了婚,毕竟是本村里的人,总有些看不过去眼的。

    “姑娘你是不是弄错了,前些日子顾景慎就跟苏家丫头订婚了,当时顾家长辈也在,两家连聘礼都下了。”

    苏柔听见订婚这两个字,愣怔一瞬,前世可没有订婚这事呀她心中慌乱起来,仿佛又什么事情脱离了原本的轨道。

    等她走到劳改处,就看见站在院子里的顾景慎和苏清瑶,郎才女貌,男的高大英武,女的娇小温柔。

    苏柔顿时心中被嫉妒淹没了,她指着苏清瑶大声问道“顾景慎,你居然跟这个乡下土包子订婚了,你让我怎么办”语气里理直气壮质问,仿佛在责怪负心汉。

    顾景慎淡淡瞥了她一眼,扫了一眼身后的村民,眉头微微一皱,低声对苏清瑶说“你先进屋。”

    苏清瑶怎么可能答应,她摇摇头。

    看着村民打量眼神,顾景慎把苏清瑶护在身后,“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我顾景慎跟你有什么关系”顾景慎清冽的声音带着寒意。

    苏柔带着哭腔说道“我们从小就订婚了,你居然说我没有资格”

    顾景慎嘲讽说道“当初是你看见顾家没落了,寻死腻活要退婚,后来你另嫁他人,现在再说这些,你可真是不要脸”

    苏柔再怎么都是女人,被顾景慎这样说,她心里觉得难堪极了,一抹眼睛哭了,看着像是被,抛弃的女子一般。

    “我我那时候都是被逼的我多难受你知道吗什么事情都得一个人扛”再加上苏柔故意示弱,哭起来更显得楚楚可怜。

    村民本来就淳朴,见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哭得梨花带雨,顿时有些不落忍。

    王秀桃不屑撇撇嘴,还以为是正儿八经的未婚妻,没想到还是个过期的。不过能给苏清瑶一家子送一些晦气,她倒是也乐意。

    “哎呦,这么个姑娘被你们逼的呦,清瑶,好歹这也是顾景慎的未婚妻,要是分个先来后到,你也应该叫一声姐姐。”王秀桃这话专门朝人心窝子上戳。

    苏清瑶却是淡淡一笑,要是以往她遇到这种事肯定会难受,可是刚才顾景慎一番话下来,她知道他对苏柔根本就没有男女感情。

    想想也是,后来苏柔苦苦纠缠了顾景慎十多年,最后还不是全败而归。

    苏柔擦眼泪的间隙,偷偷看向两人,顾景慎冷漠中带着警告,而苏清瑶神情却是淡淡的。

    她正要上前说什么,就被人拦住了。

    拦她的正是顾景慎的奶奶施昆玉,她微微蹙着眉,看着眼前打扮靓丽的女子,这孩子也算从小到大看着长大的,没想到竟然是这种脾性。

    “苏柔,你来孟河大队,你爷爷知道吗”施昆玉问道。

    苏柔轻轻摇摇头,爷爷可是她的底牌,还不到出手的好时候,“我爷爷不知道,施奶奶,我就是想来探望探望你们,还有我这次过来,带了一些钱和粮票,最起码让奶奶你们日子好过些,我平时零花钱不多,这次把手头的东西都带来了。”说着掏出一沓子钱票。

    我的乖乖,村民哪里见过这么多钱,顿时看向苏柔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而有些村民则担忧的看向苏清瑶。

    施昆玉把钱票推回去,叹了口气说道,“当初是你闹着要退亲,随后嫁了人,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两家就没必要再来往了,你回去吧,把这话也说给你爷爷听。”

    “施奶奶,当初我也是无可奈何,你知道当时的情势多严峻,我也是为了苏家才会那样,我后悔了,您原谅我吧。”苏柔放下身段苦苦哀求。

    施昆玉看了她一眼,坚定地摇摇头,“错过就是错过,你们俩不可能,现在景慎定了亲,我们顾家对孙儿媳妇很满意,你就不要再来了。”

    不顾苏柔哀戚的模样,施昆玉把劳改处的门关上,也把村民看热闹的目光隔绝。

    施昆玉看着顾景慎,面色凝重,“景慎,我自小便教你男子汉要有担当,现在事情闹成这样,你让村里人怎么看瑶瑶”

    顾景慎看了看苏清瑶,目光里带着愧疚说道,“奶奶,这件会我会有个交代的。”

    顾景慎开门走出去,不知道跟苏柔说了什么,苏柔很快灰溜溜地离开了。

    既然顾景慎解决了,苏清瑶也就没多问。

    转眼间,半个多月的过去了,这些天顾景慎闲暇下来就会在她身边磨蹭,后来磨出火气也是自己干受罪,最后干脆不再磨蹭,整天跟郑清扬不知道捣鼓什么。

    苏清瑶在家里正看着手里的医书,这是她从市里垃圾站掏出来的,当时看着纸页泛黄,还是线装的书,一股脑的收进来。

    等前一段时间清点书籍的时候,发现了这本旧书,翻看了才知道,平平无奇的书页里,竟然记载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方子。

    前一段时间,她尝试了一个祛疤的方子,制出来的药膏乌漆墨黑的,她心里还只犯嘀咕,谁知抹在后背清清凉凉的,格外舒爽,现在抹了十来天了,她后背交错的伤痕基本消失了,摸上去滑溜溜的。苏清瑶这才意识到她可能捡到宝贝了,从那以后对这本书更爱不释手了。

    这两天她在研究一个让头发更加乌黑浓密的方子,可惜缺了一味药墨旱莲,她托郑清扬去寻了,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这是听见门外自行车叮铃铃的声音,苏清瑶心里暗暗思忖,难道是郑清扬送墨旱莲来了

    她刚走出去,就听见苏玥玥高兴地大喊“姐,录取通知书,你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苏清瑶虽然觉得考试的成绩不差,但对于能考到京市最好的大学,心里却是没底。

    她拿着信封,心里有些激动。

    “姐,快打开看看,你被哪个学校录取了”苏玥玥着急的在一旁催促。

    苏清瑶深吸一口气,慢慢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录取通知书,封面赫赫印着京市大学的字样。

    她翻来细细看了看,确认真的是京市大学医科专业,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嫣然的笑意。

    苏玥玥看清录取的学校,兴奋地在原地蹦了蹦,“太好了姐姐,你被京市大学录取了,不行,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明芸去。”

    苏清瑶想到,不知道三哥他们考得怎么样了,被哪个学校录取了

    她随着苏玥来到劳改处,就看见顾景希面色不霁的站在院子里,她心里一咯噔,难道

    她越过正在手舞足蹈地跟明芸说话的苏玥,快步朝堂屋走去,一进屋子,看见高大的身影,默默站着窗户跟前,她心里蓦然揪得疼。

    明明顾景慎比她的成绩好,考出来对答案的时候正确率比她还高,怎么会考不上呢。

    苏清瑶看着在一旁抹眼泪的顾明萱,这么强硬的女人,两次被抹去上大学的机会,心里愈发压抑,她张了张嘴,最后问道“怎么回事”

    顾景慎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眸暗淡,“上面有人压下来,是顾家的仇人,那人势大,只怕不好解决。 ”

    苏清瑶心直往下沉,顾家原来在京城数一数二的家族,那仇家必定势力不弱,若是揪住坏分子的身份做文章,顾景慎他们怕是难以进入大学。

    苏清瑶深吸一口气,稳了稳杂乱的心绪,“还有没有别的法子郑清扬那里或者别的路子也行不通吗”

    顾景慎摇摇头,“郑家前一段时间出事了,现在正乱着,怕是自顾不暇。”

    苏清瑶有些茫然的看着面前的人,心里满是苦涩,他们这大半年来,日复一日,埋头苦学,最后却落了这么个结果。

    顾景慎看着她失落的样子,安慰了拉了拉她的手,“没事,大不了明年再考,总会有机会的。”

    苏清瑶颓然地望着他,鼻子发酸,眼睛一热,“三哥,这太不公平了,对你们太不公平了,凭什么考上了却不录取”

    顾景慎释然地笑了笑,“这有什么,人活着就好,总会找到路走的,就算不上学,别的路也能走。”

    苏清瑶知道他是在宽慰自己,可是却忍不住在暗地里情绪低落,顾家人脉以前也算广,可就是这样,也无济于事。

    隔了几日,方清教授身份平复,接到调令,派遣她回京市科技大学任教。

    连孙忠一家子也接到平复的消息,夫妻俩连夜赶回了部队。

    劳改处的人接二连三平复走光了,而顾家一家却毫无消息,苏清瑶知道这里面有人暗暗作怪,顾景慎明明用军功去换一家子人平复,可这半路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顾景慎看着眉头紧锁的小丫头,把她搂在怀里轻哄,“小丫头别担心,无论怎样,都还有我呢。”

    “可是你们上不了大学怎么办”苏清瑶扭过头,看着他

    顾景慎点了点他的鼻子,“爷爷给故旧写了信,方清教授现在也平复了,想来过些天就有音讯了。”

    苏清瑶最是了解顾景慎,若不是有九分的把握,不会这样说。